《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学术交流/DISCUSSION

当代中国大学生村干部与新农村建设

温铁军院长

温铁军院长


        进入21世纪之后,各级政府都反复强调的一个国家战略就是“‘三农’问题,重中之重”。2003年和2004年,中央相继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2005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它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八项重大战略之首。就在同年,中国出现了成千上万大学生踊跃应聘担任政府资助的村干部“助理”的浪潮,媒体称之为“大学生村官”,甚至指为“21世纪的上山下乡运动”。当代中国新农村建设之中,政府大幅度增加公共物品投资,恰好和各地资助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相得益彰,这将成为备受关注的“中国经验”的重要篇章。

        一、宏观背景:在农村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问题

        大学生村干部成批地被各地政府聘用驻村支农,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有国家战略调整和宏观体制改革作为背景的。
        研究表明,不仅服务于国家工业化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个基本体制矛盾将会在中国长期存在,而且这个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属于本质对立的体制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遍性。在中国这样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的国家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无论使用计划还是市场作为手段,都会必然促使土地、劳动力、资金这农业三要素加快流出农村。任何经济领域出现生产力三要素的大量净流出,都必然会导致衰败和凋敝。中国几届领导人都明确提到过,我们的工业化只能来源于农村的积累。历史地看,改革前是中央政府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资本积累,改革后则主要是地方政府完成地方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在完成原始积累成为全球工业化大国的同时,确实稳住农村要素向工业化大规模流出的局面,才算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验,也才算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新经济体制”真正应对了历史性的挑战。
        中央认为“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有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化解“三农”困境是“重中之重”。2006年免除农业税改革前,农村高达1200亿的庞大公共开支,主要依靠农民支付沉重的税费才能维持。国家对农业的投入,1990年代财政占比最低的年份仅略高于11%,直到2003年,这个比重回升到20%以上之后,政府才有条件在强调“‘三农’问题”的同时,实质性地推出真金白银的惠农政策。惠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投入:财政新增部分应该主要投到县以下,用于解决农民的公共开支的需求;国家支农资金应该主要用于村以下,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可见,恰恰是在国家对“三农”的两个投入政策日益得到加强的时期,各地才有了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客观需求和起码的资助条件。
        过去适用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从“三农”提取积累时期的农村治理结构和干部行为,未必完全适用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需要“两个反哺”的新时期的基层工作。尤其是在过去以提取资本积累为主要任务的初期阶段客观上造成的基层矛盾难以化解,而各地的干部培训充满“追求GDP不顾可持续”的陈旧发展观,难以及时转变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为此,农村就特别需要能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农村良性治理结构的新生力量加入村干部队伍。大幅度增加大学生村干部有利于改善基层的治理结构,有利于克服或缓解长期形成的干群之间理性沟通的复杂障碍。大学生踊跃应聘村干部助理,是在国家战略发生重大变化的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主要任务:大学生村干部如何实事求是地开展基层的新农村建设

        自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一位研究生主动回乡担任村书记以后,2005年又有一位陕西的本科生主动回村竞选村主任。虽然他们作为最早的探索者都铩羽而归,但迄今为止的这16年间,无论有无政府资助,很多年轻学子的确做了大量有意义的丰富的探索。其中,数以百计的各地大学生志愿者休学支农最具奉献精神,天津科技大学一个女生只身到神农架山区插队的故事最具传奇色彩。
        一般而言,突出介绍大学生村干部如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增产增收,虽然大体属于1990年代延续下来的政策思路,但也无可厚非。然而,目前这些各地打造的典型,未必有利于大多数大学生村干部踏踏实实地扎根农村、埋头苦干。在国家大规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下,建议他们考虑如下当务之急:
        其一,认真理解、宣传和实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多功能性现代农业”,帮助农村基层干群全面掌握现代农业的生态环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文化传承等丰富内涵,逐步放弃那种体现单纯经济观点的陈旧发展观。这样形成主动与党的十七大明确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相结合的工作基础;树立“三农”可持续发展观,使之成为农业争取生态环保、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投入,促进多元化发展的新农村。在这种体现十七大精神的指导思想之下,很多地方的农业往往能够“反弹琵琶”、创造条件直接进入第三产业,并且,能够充分地体现出“三农”对于整个国家推进可持续战略的基础地位。
        其二,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内涵,大学生村干部需主动开展本村的资源环境、人文地理和社情民意等方面的基础调查,梳理村籍和台账等历史资料,完成必要的村志建设。既然政府资助,那么这些工作就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进入农村社区熟悉环境的首要和必要的任务。而且,如果这些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基础性的、有利于维护稳定的村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客观上也都有利于配合各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以使各级政府下达的支农资金用到正确的投向上,用到不留后遗症的项目上。
        其三,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农民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国民待遇的政策调整思路,大学生村干部在社区内部的基本工作内容,既不应该是承担招商引资重任,也不可能越俎代庖地去督促农户发展农业生产,而是认真地了解村内的老人妇女儿童等最大弱势群体和鳏寡孤独的困难和需求,帮助他们形成老人协会、妇女协会等社会文化组织,争取上级按照城乡统筹原则下达文化体育活动经费,一方面全面活跃乡村生活,另一方面有利于使这些健康积极的社会组织作为在农村形成适应的中国特色的上层建筑的载体。

        三、高校改革:依据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战略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当前,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据有关统计,仅去年全国新招聘大学生“村官”近8万人,3年总量超过15万人。这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严重影响就业的形势下,很大程度地拓展了以往的大学生就业领域,也就必然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适应“三农”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仅有世界耕地资源的7%和水资源的6%,繁衍着24000万分散的小农户,相对集中居住在300多万个自然村中。大多数传统农业地区在本质上是小农村社制的经济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化解“三农”困境的理论知识或教育课程,在我们来说几乎完全是空白。
        大学生到底应该如何去理解我们千差万别的农村社会?如何理解纷繁复杂小农户的农业经济?如果没有政府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增加对农村公共财政投入带动的机会,不少高校农业院系或涉农专业的大学生往往不愿意积极上课,更没有学会服务“三农”的知识能力,所以现在迫切需要为近年来成千上万的不断增加的应聘村助理的大学生们,设立中国特色的“三农”教材和新农村建设课程。倘若此议不取,则至少应该立即组织重大项目攻关,先从上岗之前的短期培训教材入手。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一直坚持用“脚”做学问。曾先后任职于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