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

俎栋林亟需加大核磁共振成像领域产学研支持力度

俎栋林


        核磁共振成像(MRI)属高新技术领域。MRI自1973年诞生以来,国外很多高校迅速开始MRI研究,继而诞生企业进行整机生产。美国、德国等都早已完成了高度整合,并形成了GE、飞利浦、西门子三大业界巨头,掌控了绝大部分市场。反观我国,MRI企业数量不少,但仍处于初创阶段,技术水平偏低,企业自主研发力量不足,与国际差距较大。
        那么,我国MRI制造业如何才能缩小差距甚至赶超国外水平,并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带着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俎栋林。
        俎栋林教授自1970年北大毕业留校任教以来,长期从事加速器以及核磁共振(NMR) 磁强计方面的研究。1995年开始转向MRI研究。俎教授认为,我国MRI制造业发展现状主要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才培养,二是运行机制。而要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就需要中央政府加大投入,积极引导建立该领域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并主攻MRI主流、核心技术和高端MRI产品研制。
        他说,国外高校或研究单位大多是使用MRI机器进行基础研究。MRI机器硬件完全由公司生产,但公司与大学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学研结合链。他以国外生产MRI机器三大跨国公司GE、西门子、飞利浦举例:GE和宾夕法尼亚大学、飞利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门子与德国弗莱堡大学等形成合作,各公司把研发基地建在其合作学校,免费把数台MRI机器安装在学校MRI中心实验室,软、硬件开放供学校进行研究,而学校将研究的最新技术成果立马移植到公司MRI产品上。因此,MRI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机器性能不断提升,很快升级换代。同时,由于利润丰厚,公司还培养了一支比较庞大的技术研发队伍,以此保持MRI的市场竞争力。在其良性循环的过程中,企业还投入一定资金资助学校进行MRI研发。而在我国,情况就不太一样了。中国派留学生到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去学习MRI,主要是使用MRI机器进行医学、药物等基础课题研究,开发新的脉冲序列、新的成像方法等软件,一般接触不到硬件设计等核心技术,因而国内自己培养硬件设计人才势在必然。虽然国内MRI企业起步不算太晚,但起点低,研发力量弱小,先天不足,只有低端产品,而三大跨国公司对低端市场也不放弃,国内MRI企业在产品质量上不占优势,售价低,利润薄,难以留住人才。高校由于缺乏投入,MRI研发人才培养很受限,企业与高校处于两难境地,难以形成密切、理想的产学研结合关系(虽然有萌芽、有趋势)。恶性循环,导致部分国内培养的人才流入三大跨国公司。因此俎教授建议说:“加大MRI领域产学研结合的支持力度并不是说给一部分资金就能解决问题的,救急救不了贫,要想这个领域得到提升和持续发展,必须针对MRI高端产品核心部件设计的一系列主流、核心技术组织高校和优秀企业联合进行攻关研究,建立国家级MRI研发基地,如此引导建立一个长效运行机制,为高校研发和企业生产等开辟出一条生路。”
        俎栋林根据自己的观察分析认为:有些地方政府以及风险投资商,看好这个高新技术领域,投入一笔资金启动MRI,多是急功近利。由于这种市场需求,国家“六五”期间启动的、由中国科学院与美国Nasdaq上市公司Analogic于1986年合资成立的中国最早的高科技医疗器械公司安科公司的技术人员成了抢手的专家,被争聘到全国各地,安科公司本身也被多家公司多次收购。表面看,MRI很繁荣,实际上是低端产品重覆研制,样机可以较快做出来,但是机器进入市场,与三大跨国公司同类产品相比,图像质量偏低,价格仅是其一半左右,利润很低,于是出现中途撤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只有综合性大企业可以勉强维持MRI生产。研发力量不足、机器上不了水平、效益不佳,人才不能稳定,更谈不上支持高校进行开发研究。而高校物理、工程研究人员则缺乏MRI设备、缺乏技术开发平台,培养的硕士、博士许多都进了外企,只有少数人才坚持在国企苦苦奋斗,而且很争气,利用地方政府有限的投入就完成了核心技术MRI谱仪(控制台)国产化,并研制出1.5T超导MRI机器,取得令人鼓舞的战绩,但同样面临上述危机。总之,恶性循环是国内MRI发展面对的普遍问题,光靠市场发展MRI是难以为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