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风采

仁者立心 医者济世


李竹教授1998年会见来访的克林顿总统夫人

1998年,李竹教授会见来访的克林顿总统夫人



        家学渊源 投身医学

        李竹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母解放前都是协和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父亲对他人生的影响尤为突出。父亲是一位眼科医生,在沙眼的预防和治疗方面颇有建树,家中亲友也有多位从事医务工作,他们平时的言谈举止让幼小的李竹对于医疗卫生事业产生了兴趣。
        在兄弟三人中,李竹排行第二,兄弟三人都有志于从事医疗卫生事业,母亲甚至还为他们做了明确分工:大哥主攻医疗,李竹投身公共卫生领域,而弟弟则要致力于中医研究。这样分工的结果是,他和大哥真的走上了医学道路,而三弟却因“文革”对学业的阻断弃医从理,这是后话。
        总之,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之下,李竹对于医疗卫生领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并且开始做投身这一专业的准备。
        根据当年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精神,自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李竹被分配到甘肃平凉地区,先在边远的农村工作生活,后来被分配到地区防疫站和卫生局工作。工作期间,李竹经常到由北医下放老师举办的培训班听课,并同老师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作为一名医生、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品质。
        在甘肃省平凉地区的农村基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李竹工作了整整10年。在这里,他亲身体验了我国西部农村落后的卫生状况,目睹了许多家庭由于生下先天性残疾孩子所蒙受的巨大苦难,这一切,使他切身感受到一名医学工作者的无奈与痛苦。
        在这里,李竹也受到了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训练。10年间,他参与过乙脑、流脑、子宫脱垂、尿漏、肺结核、宫颈癌等多项疾病的普查和防治工作。这些基层工作经历,为他后来与美国合作开展大规模的公共卫生研究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

2002年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访问马绍尔群岛时与当地儿童在一起

2002年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访问马绍尔群岛时与当地儿童在一起

2004年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访问基里巴斯岛国

2004年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访问基里巴斯岛国

        济世使命

        改革开放迎来了教育的春天。1979年,李竹考取北京医学院研究生,主攻流行病学。
        1982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老师推荐参与了卫生部组织的“儿童智力低下”的调研工作,由于工作出色,继而又参与到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进行的“围产保健高危管理研究”。
        这两次经历促使李竹的专业方向发生转移,由本来主要从事癌症的公共卫生研究转向围产保健和优生优育领域。怀着这样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李竹在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毕业后,除承担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外,开始致力于我国围产保健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科研,并把“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1982年,在北京顺义,李竹参加了主要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围产保健高危管理研究,建立了围产保健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在我国顺义县围产儿死亡原因中,神经管畸形的比例占到四分之一!这一惊人的数字震撼了李竹,也引起了参与研究的美国专家的注意,结论就是: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可能存在神经管畸形的流行。
        于是从1983年开始,李竹开始深入到先天畸形的研究中去,期望能找出其中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就这样,他参与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围产保健和出生缺陷的监测系统,并组织了全国大范围的监测和研究工作。同时,经卫生部批准,他开始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接触,寻求合作之路。
        1984年,李竹代表中国开始了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实质性接触,探讨进行国际合作研究的可能性,并在国内启动了一系列基础性研究。
        1987年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研修期间,他向美方科学家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卫生体制、卫生保健系统、科研队伍、农村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并将项目名称确定为“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研究”。
        在李竹的坚持下,合作进程缓慢却有条不紊地进行,然而,这一项目于1989年被迫中断。此后,李竹教授在北京医科大学领导的鼓励下毅然回国,在国内继续进行艰苦细致的基础调查和研究工作。后经他多方努力,中美合作项目引进进程在中断半年后终于得以恢复。
        1990年,李竹教授最终促成了“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的合作。1990年9月30日,对人类预防神经管畸形的研究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科研合作项目”获得美国国会批准,作为政府立项列入1991年度国家财政预算中。1991年3月,中美签订科研合作协议,正式启动研究项目。
        在“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研究”项目进行期间,在完成收集数据研究任务的同时,李竹也在思考着怎样才能使中美合作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具有持续性。他领导项目组在研究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和监测系统的基础建设工作,并试验性地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工作,包括体内叶酸水平的测定。
在李竹教授的带领下,出生缺陷、围产保健和儿童保健监测系统在研究现场先后建立起来,实验室检测工作也顺利完成。事实说明,监测系统和实验室检测不仅没有过多增加研究经费,反而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之后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帮助和支持下,在中国建立了实验室,而且利用“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研究”所建立的监测系统,在全国的四个省建立起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基地,扩大了研究范围。
        预防研究的特点是观察人群数量多,持续时间长。项目启动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李竹教授带领项目组先后在山西、河北、江苏、浙江4省开展了大量工作。这是国内第一个大规模的预防药物研究,项目刚刚启动时,很多人并不能理解它的意义,特别是在相对封闭的农村地区。那段时间,李竹教授和研究人员常常在开展项目的县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在崎岖的土路上颠簸几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甚至来不及休息就马上投入工作。寒冷的冬天,他们在没有取暖设备的卫生站耐心为大家宣传讲解;炎热的夏天,科研人员还要在闷热的屋子里忍受着蚊虫的叮咬……
        项目组耐心而细致的宣传工作,终于使参与研究的家庭了解到:服用叶酸可以帮助未出生的孩子避免发生神经管畸形的悲剧。
        他们的工作十分需要耐心:督促服药的妇女每隔一段时间按时到指定地点领取叶酸增补剂,回家后按时服用,且保证怀孕期间服用叶酸的时间达到要求。项目组成员组织村卫生所医生每天上门督促服药,并做详细记录。
        在这样的辛勤努力下,两年时间里,他们一共发起了3省21个县市近25万名妇女自愿参加研究,在结婚时即开始服用叶酸。到1996年底,这些妇女全部生产完毕,项目组用了两年时间清理和整理数据资料,研究结果于1999年在最有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在国际上引起轰动。国外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够完成的科研项目,中国只用了短短8年,而且资料详实、数据数量大、质量高。
这项合作结果表明,妇女从怀孕前开始到孕后3个月止,每天增补0.4毫克叶酸,在高发地区可以减少85%以上、在低发区可以减少40%以上神经管畸形的发生。这一数据是在做了大量详实的调查基础上获得的,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认,在全世界推广。
        2009年,我国政府也正式接受这一成果,并于是年开始在全国推广,每年为农村1200万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叶酸增补剂。
        如今,我国因神经管畸形导致死亡的婴儿已减少到之前的三分之一,孕前需要补充叶酸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李竹教授终于能够露出欣慰的笑容。

        “长长”联合

        我国一些研究机构常常提到,要与国外研究组织进行“强强联合”,在李竹教授看来,将其定位为“长长”联合似乎更有说服力。
        中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很高,然而人们意识的落后和国家财力的限制,还不能支持攻克这一难题。不过我国在这方面优势也十分明显:我国人口众多、居住地点相对稳定、基层保健网络比较健全、各级政府对科研工作十分支持;而美国有较为充足的研究资金和先进的科研技术。将美国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与中国有代表性的人群疾病特点及保健系统结合,这样的合作可谓是“长长”联合,李竹教授积极推动开展中美合作项目的意义就在于此。
        从1983年参与中美合作研究至今,李竹教授已引进国际合作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美元,创下卫生界引进“外资”之最。这项研究也因此成为建国以来中国卫生领域与国外最大的一次双边医学科研合作,开创了双边合作研究的成功典范,而配合这个项目建立起来的研究基地也是全球唯一而且最大的。如今,研究基地的研究范围已不局限在围产保健领域,而是从孕前开始研究成人的五大慢性疾病,为研究疾病起源打下了基础。
        在李竹教授看来,我国科研投入相对不足,而且经费分散,与国外同行同时启动的项目,往往因为对方投入力度大、管理程度高、科研支持服务健全,相对取得成果速度快;而在某些领域,我国科研机构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起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基地,而且我国行政组织机构清晰,易于开展研究。这样,特别是在公共卫生领域,我国可以以人群的长处来寻求与国际技术和资金相结合,达到“长长联合”,实现共赢。

        搞科研要有“四个心”

        李竹教授从1982年开始,便投身到公共卫生的调研中去,20多年来,经历了我国公共卫生特别是围产保健从起步到逐步完善的整个过程。谈及多年科研工作的体会,他认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必须要有“四个心”,即耐心、恒心、决心和信心。
        科研工作向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人要有耐心,耐得住长时间的寂寞和折磨,同时也要持之以恒。从事国际合作研究,要从美国政府申请科研经费,本来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从1982年到199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李竹考察了8年,从业务水平到能力到人品,各个方面均有涉及。长时间的考察也是一种煎熬,没有恒心是难以坚持下去的,然而最终,李竹获得了美国国会批准的资金支持,将美国政府的钱拿到中国来做研究,这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除了要有耐心与恒心之外,自己要对于所做的事情心中有数,对于事情是否值得做、方法是否得当要能了然于心,这样才能有决心、有信心完成使命。
        在“四个心”的指引下,李竹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围产流行病学和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研究,并取得累累硕果。
        他于“七五”期间主持和参加“全国城市围产保健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北京顺义县围产保健高危管理研究”和“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等课题;“八五”期间主持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中国神经管畸形的病因与预防措施的研究”和中美双边最大的医药卫生科技合作研究项目“中国妇女在妊娠前后增补叶酸预防脊柱裂和无脑畸形的效果评价研究”;“九五”期间主持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推广应用研究”和“出生人口健康素质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的研究”;主持“863”项目、“神经管畸形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应用的研究”。曾先后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卫生部十年百项成果推广先进集体和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993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称号并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2001年“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推广研究”被科技部、财政部、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原国家经贸委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同时获得“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优秀科技成果奖。
        他在我国建立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以人群为基础的计算机化管理的围产保健、儿童保健与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单纯小剂量叶酸增补,可以预防85%脊柱裂和无脑畸形的初发;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套完整的体表出生缺陷病例图片资料库;推动我国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措施的推广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采取措施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国家;在世界上首先克隆出大鼠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基因,并已在美国基因库注册;研究成功“生育健康电子监测系统”软件;主持建立了“中国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
        研究工作之余,李竹教授活得十分洒脱,他反对一心埋头科研不问世事的书呆子和学院派,他认为科学工作者要有开阔的视野,知识面不能过于狭窄。这个精力过人的科学家在20年来所学的东西大部分不囿于专业领域:他爱好摄影,还取得了高级摄影师证书;他迷恋打球、滑冰;精通photoshop,甚至自己学着用计算机作钢琴曲……
        这些爱好和积累,给他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也使他承压能力增强,而且在做研究时能够触类旁通。
        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常有悬壶济世之说。李竹以自己的医者之心,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铺路筑石,为中国和世界上千千万万孕妇和患儿献出一片大爱。


2003年李竹教授参观布什总统图书馆    李竹,生于1947年10月,福建省惠安县人。北京大学医学部流行病学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81年获流行病学硕士学位。原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所长、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主任、中美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合作项目主任、中美妇女儿童与家庭健康合作项目主任。现任卫生部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卫生部生殖健康专家组成员、美国Emory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授等。1993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称号并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主编、编写和编译《出生缺陷监测》、《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生育健康》、《流行病学研究实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第九卷)、《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新编实用医学统计方法与技能》、《卫生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营养流行病学》等20部著作,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