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品牌范例

从乡镇农技员到水稻育种制种家

参加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周

刘文炳研究员参加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周

刘文炳研究员在中国农业大学

刘文炳研究员在中国农业大学



        刘文炳曾一度报国无门,他从学农从农到弃农从文再到弃文从农,期间两次辞官、二谢进城,一直扎根尤溪县山区从事农业科研,呕心沥血50年,终于实现了稻田里的超级梦想:取得杂交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和光身杂交稻研究三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成果。那么,刘文炳是如何从一个乡镇农技人员成长为知名的水稻制种育种专家的呢?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他。

        勇闯“稻路”

        记者:您从一个条件简陋、技术队伍薄弱的农村乡镇起步,逐渐走到世界杂交水稻制种育种的前沿。您是怎样走上水稻研究这条道路的?
        刘文炳:我是从福建中部山区尤溪县的大山中走出来的。我从小小的管前乡的农技员成长为水稻育种制种专家、研究员、高级农艺师,靠的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靠的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理论。也可以说,是他们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使我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稻路”,并在这条“稻路”上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1957年9月,我从福建省龙岩农校毕业,怀着以科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来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出生地—闽中山区尤溪县,被分配在县农业科工作。但事与愿违,我因为“成分”不好,入党从政无望,再加上那时“科技无用论”泛滥,搞农业科研也没有出路,我只好“弃农从文”,写写新闻报道、散文、报告文学等,不仅成了县城里小有名气的“作家”,还成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但也因此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尤溪管前公社洪田大队“劳动改造”。
        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提出了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挑战“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经典遗传学理论。经过几年刻苦攻关,实现了三系配套,并于1973年育成了第一个强优势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标志着三系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特别是改革开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使我这个从事农业研究的人终于又有了用武之地。
        在袁隆平学术理论的引导和支持下,我紧随其后,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层的乡镇做起,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水稻育种制种生涯,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稻路”。为中国探索依靠自身力量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稻田里的超级梦想

        记者:从事农业科研多年,您希望在稻田里收获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
        刘文炳: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从这一年起,我投身到杂交水稻制种育种事业,迄今已有34年,我所做的工作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突破。
        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设想,成为杂交稻育种、制种、栽培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在此理论指引下,我主持承担了福建省科技厅下达的“杂交水稻不割叶不剥苞高产制种新技术的研究”、“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研究”、“杂交水稻制种系列营养调节剂开发应用研究”以及“穗粒灵和神力素新型植物营养调节剂应用研究”等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深入开展水稻制种技术系统研究。 
        在袁隆平学术思想指引下,我积极探索实践,采取杂交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策略与化控技术相配套的技术路线,通过制种“五改”结合化控的办法,解决了中国杂交水稻制种需要割叶剥苞、花时落后、青秕谷多三大难题,使水稻制种技术产生了不割叶不剥苞的重大变革,既省时、省工、减轻劳动强度,又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实现了较大面积制种单产300公斤,最高制种单产达451.46公斤,破解了制种难题,为“汕优63”在全国水稻产区广泛迅速地推广插上了翅膀。 
        在破解“汕优63”制种难题之后,我们总结了我国杂交水稻(三系)制种技术的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杂交稻制种技术初级阶段,二是杂交稻制种技术完善阶段,三是杂交稻不割叶高产制种技术发展阶段,四是杂交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突破阶段。针对不同制种阶段,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技术策略,即杂交稻制种从低产到中产,主要是靠增加基本苗和有效穗;从中产到高产,主要是靠提高苗穗数和结实率并重;从高产到超高产,其主攻方向转移到进一步提高制种异交结实率和千粒重并重的相应技术策略。
        同时,我们提出构成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四大支柱”:一是以苗穗为主的物质基础支柱;二是以花期花时为主的时间信息支柱;三是以化控营养激素为主的化控调节支柱;四是以拉花授粉为主的动力花粉云支柱。
        我们研制的超高产制种营养调节剂“加料调花灵”、“强力花时剂”、“活力谷粒宝”,起到了“三级火箭”的促进作用,把制种产量推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这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三等奖和福建省星火科技二等奖;1992年荣获第二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本人被誉为“东方制种魔术师”,该成果还被国家科委列为“八五”、“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推广计划。 
        另外,我与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合作编剧摄制的时长半小时、中英双语版的《杂交水稻制种新技术》彩色电影科教片在全国发行,反应良好。编著的《杂交水稻制种新技术》(初版,修订本)在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成为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种子业界、农技推广单位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的工具书。
第二,超高产杂交水稻三个组合连续三年刷新世界水稻单产新纪录。
        1998年以来,由我主持选育引进审定的品种有17个,加上原有3个,共20个品种(不含5个不育系),其中两个成为国审稻,另有12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5个已经取得品种权。此外,我选育的“D优63”荣获198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编号:8800002);主持选育的杂交水稻“D奇宝优527”获福建省2009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009-2-045-1)。
        一个县级水稻研究所有这样的成绩,相当于一个设区市农科所选育的育种成果。而我们能取得这些成就,主要是因为遵循袁隆平院士的“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战略。
        我们采取籼粳交选育超高产优质多抗的亲本和超级稻理想新株型以及生物技术等综合技术,育成一批籼粳超级稻恢复系。我在国内首先提出超级稻刷新水稻“四大系统工程配套体系”(超级稻选育的关键育种技术体系、超级稻栽培的关键配套技术体系、超级稻高产的适宜地区与田段体系、超级稻栽培配套的技术人才和气候环境条件体系),并按其实施。我选育的三个超高产杂交水稻“Ⅱ优6号”、“Ⅱ优28”、“Ⅱ优4886”,分别于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刷新亩产1219.9公斤、1229.97公斤、1279.7公斤水稻世界单产新纪录,夺得稻田奥运会的“三连冠”。
        这项成果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标志中国在超级稻育种研究方面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二是良种良法结合才会对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发挥巨大作用;三是实施超级稻高产四大系统配套工程体系,展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巨大潜力。
        第三,光身杂交稻及其配套亲本选育取得突破。
        光身杂交稻具有光身稻特性、中国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国际水稻品种的理想株叶型,被誉为“籼稻的粒型,粳稻的品味,中国的泰米”。我利用美国光身稻(常规稻)搭桥,创造特异种质资源,率先育成光身杂交稻及其配套亲本,填补了世界杂交水稻在该领域的空白。“光身不育系光香A选育”(闽科鉴字[2003]第121号)和“光身不育系光香7A选育”(闽科鉴字[2007]第116号)科研成果,经福建省科技厅组织同行权威专家技术鉴定和国际联机检索,均确认为居国际领先水平,可望扭转我国现有推广应用的杂交稻均为非光身型单一局面,有利于我国杂交稻在世界的推广与应用。

        结识袁隆平

        记者:您与袁隆平院士是怎样认识的?他对您有哪些影响?
        刘文炳: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而我只是山区农技站的一个农技员,但是因为搞杂交水稻的关系,我与袁隆平相遇相识。他平易近人,一点没有专家的架子,就像一个普通农民。我和他认识是在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会议上。
        后来我在福建省办起第一家乡镇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和杂交稻制种技术咨询服务部,开展农技有偿服务,将管前农技站办成“五有”农技站,被福建省农业厅树为“福建省乡镇农技站楷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区乡先进农技推广站”,成为全省第一个取得有种子经营权的乡镇农技站。管前农技站逐渐为人所知,袁隆平老师也多次肯定管前农技站办农技公司促进杂交水稻制种与经营的大方向,支持我做农技服务公司发展杂交水稻事业以及自主创新不断研究杂交水稻制种育种新技术。可以说,袁隆平老师的大力支持为我勇闯“稻路”增添了无穷的动力。
        1989年11月17日,我主持的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在厦门特区召开了“全国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研讨会”,袁隆平老师应邀到会,并在会上作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学术报告。 
        一个乡镇农技站能召开有655人参加的大型研讨会。到会的专家、地区市以上农业局、农科所领导200多人,规模之大、层次之高,尤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师能到会并作学术报告,是对我执着于水稻制种研究的最大支持,此事使我终生难忘。
        1992年,我随同袁隆平老师到菲律宾马尼拉参加第二届国际杂交水稻研讨会。会上放映了我与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合作摄制的《杂交水稻制种新技术》(英文版),该片由袁隆平老师任科学顾问。当时我的“杂交稻制种新技术”刚刚获得第二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袁老师拿着我的奖牌,翘起拇指,用英语笑道“very good!”
        在参加研讨会期间,国际水稻研究所威马尼博士设家宴款待袁隆平老师,我是袁隆平老师唯一指定的中方陪宴客人。 
        2005年8月22日,袁隆平院士为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承担的“尤溪县优质光身杂交稻良种选育与繁育示范推广工程项目”写了推荐意见。
        在“意见”中袁隆平院士指出:“利用美国光身稻搭桥,创造崭新的水稻种质资源,打破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突破口,可望实现我国杂交稻育种在米质、产量、抗性、适应性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促进我国杂交稻综合技术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增强我国杂交稻在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力,对推动我国稻米尤其是杂交稻的结构调优,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高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袁隆平院士认为,该项目利用光身稻种质资源,培育优质的光身不育系和恢复系及其杂交稻组合,内容新颖,设计科学,技术路线可行,并已有基础和良好条件,目标明确;项目承担由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和示范推广三结合,实现育、繁、销一体化的战略,既具有高的技术含量,又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和国际市场需求,项目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应给予大力支持。
        此外,我也经常去长沙和海南向袁隆平院士请教、咨询,还请袁隆平题词、写序,袁隆平院士也都乐为支持。例如1992年9月,他为我的文章《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写序言;应邀与我拍了5张难得的合影,刊登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稻路——一个人的稻作史》上。 
        以上的点点滴滴充分说明我的成长得到了袁隆平院士长期的关心和支持。可以说没有袁隆平,没有杂交水稻,就没有我在杂交水稻领域的成就,也就没有我所获得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众多荣誉。
        最后,刘文炳还谈到对袁隆平院士学术理论与实践的深刻认识,尊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记者相信,刘文炳,这位永远不知疲倦、战斗在“三农”第一线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一定会在杂交水稻育种制种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成就。


    刘文炳,福建龙岩人,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农艺师。由于在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的突出贡献,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优秀专家及福建省高层生活津贴专家。先后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星火企业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农业科学家、三明市拔尖人才,三明市优秀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