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

探索职业教育的新天地

李海燕院长

李海燕院长


        河南周口科技职业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办学先进单位”,办学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学院多年来培训孤儿和家庭特困生10000多人、残疾学员5000多人、下岗职工4000多人、阳光工程学员3000多人,累计减免学费900多万元。在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对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李海燕进行了访谈。     
        记者:李院长您好!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是“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周口海燕技工”是“全国优秀劳务品牌”,请问多年来您秉持了怎样的办学理念?
        李海燕: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是一个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创办于1981年。20多年来从培训班到海燕职专,再到升格为学院,从市级先进到省内先进,多年来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注重实践、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使学校发展成为集升学教育、就业教育、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的办学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学校始终坚持“围绕市场、服务社会、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办学宗旨,着眼于满足社会需求、企业需求,顺应社会发展,使学生到社会上能派上用场。从教师聘请到教材的选择再到教学模式、管理方式都围绕这个目的。
        记者:学校在扶贫助学方面进行了哪些积极的探索?
        李海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这些工程,在扶贫助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雨露计划”在运行模式上需要改进,因为它只针对国家确认的贫困村,而其他村子有的比这些村还贫穷,而让这些贫困孩子到我们学院来上学,我们相应的扶贫款用不到他们身上。学院不能不管,只能给他们减免部分学费。建议除了固定的贫困村以外,应把持有县级证明的贫困子女也纳入资助范围。
        除了争取必要的资助外,学院坚持致力于技术脱贫,因为实现真正的脱贫是技术的脱贫,这是永久的脱贫,平时捐款捐物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现在我们学院提出的一个口号是“培训一个人,就业一个人,全家脱贫”。
        记者:您对品牌打造有何见解?
        李海燕:我们学院的知名度是靠学生来创造的。如果我们培养出一代代全面发展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社会都知道周口科技职业学院的学生好用,那我们学院的牌子就出来了。例如我们学院的“周口海燕技工”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近年来,我校培养了十多万名学生,现在已遍布全国各地。学院中的中职类毕业生可以说供不应求,好单位争着要。原因是我们能保证培养质量,在校时要求非常严,学校的管理非常规范,实行半军事化封闭管理。早晨起床铃响后集体出操、跑步,由部队军官带队。实习都有专门教师辅导。
        此外,我们不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向他们讲解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明白个人的收入是建立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因此刚进入企业要注重为企业做贡献,不要太计较个人所得,等到企业发展了再考虑自己报酬,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
        还有,国家的教材侧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讲解,但与实践相结合方面较为薄弱,所以我们特别加强实用技能的培训,每个专业都有自编教材,加大实习的力度。我们的教师,我们送出去学习,一是到大学接受理论知识培训,二是到企业去学习相关工种的实际操作技能。这种学习每年都有,每年假期别的学校的老师都忙着招生,而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被派出去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学校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创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