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两会专栏—热点

推动低碳住宅工业化生产促进住宅业持续发展

    住宅生产的工业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涉及部门多、行业多、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因而必须加强领导,统一协调

郭松海委员

郭松海委员


        从早期原始人类“上古穴居而野处”(《易•系辞》),“依树为层巢以居”(《庄子•盗跖篇》),到如今公寓楼中的声光电各类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人类居住跨越了木器时代、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而今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在这个时代,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推行既满足国民需求又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低碳住宅工业化生产,大量生产中小户型住宅、长寿命住宅,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从追求住房面积到更注重住房质量和功能、性能,培育消费者在适度空间内实现高品质、个性化的居住生活消费理念。
        当前,世界大约50%的住宅开发在中国,而在中国住宅生产是个耗能大户。我国在住宅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占社会总能耗的30%,建材的生产能耗占16.7%。2006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占世界的15.9%,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而我国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10.7%①,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预测, 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72亿,按2020年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的水平估计,由现在到那时,需新建住宅200多亿平方米②。建筑与住宅业的迅猛发展,是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因此,住宅产业必须推动低碳住宅工业化生产,低碳住宅是指在整个长寿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住宅。住宅工业化是指通过住宅设计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通过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住宅建设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水平;住宅工业化生产技术在运用中,引导住宅的生产和消费进入节约能源的运行机制,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达到住宅高性能、高资源利用率,低排放、低环境负荷的目的。如到2020年全国城镇实施住宅产业化,实现装修一步到位,每年可节约近3亿吨标煤③,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4.5亿吨④。如大量建造可变性住宅(CSI),住宅支撑体部分的设计建造与室内充填体分开,支撑体框架寿命可保有100年,考虑到建筑和建材两方面,每套100平方米的单元住宅相当于消耗25~30吨标准煤,如住宅寿命可从现在的30多年延长到100年,即使每年新建住房的1/3~1/4为CSI住宅,其住房能源节约及减少碳释放,分别可以亿吨标准煤及几亿吨计。此外,可变性住宅内隔墙可主要用农作物秸秆代替建筑材料制作,每年若用秸秆1.75亿吨,可以生产墙板十几亿平方米,秸秆循环再生利用可减少碳排放上亿吨。
        为此,必须实现住宅工业化,要大力推广太阳能、地热能,利用节能墙体材料、中空玻璃材料;并通过住宅部品部件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住宅产业和低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建议:

        (一)政府启动“第一动力”,搭建住宅生产工业与信息化的支持平台

        住宅生产的工业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涉及部门多、行业多、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因而必须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建议启动政府的“第一动力”,由发改委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尽快研究制定住宅生产工业与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制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建立长效推进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集约化,开发和引进先进的住宅建筑体系和成套的工程技术,建立住宅工业化技术体系,其体系包括建筑与结构技术体系、节能及新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厨房卫生间节水产品技术体系、住宅智能化技术体系,室内空间设计、装修一体化技术系统等,以及与其配套的住宅质量控制体系、住宅性能认定体系等;以此提高住宅的建设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住宅建设的工业化、标准化水平,提高住宅建设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和能源、水资源、原材料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制定与此相配套产业政策和法规,为住宅工业与信息化技术研发推广,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推动此项工作的进展。

        (二)构建住宅生产工业化基地园区

        基地园区具有集聚能力强、外溢效应大的特征,可以承接科技研发平台、产业支撑平台和信息、物流平台等。为此,第一,要构建住宅工业化技术基地研发园区,承接技术研发平台。集中力量抓好住宅标准化、工业化建筑体系和通用部品体系的研究开发。第二,要构建住宅工业园区,承接产业支撑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运用,带动企业产品开发、生产加工、企业管理以及企业间协作方式的创新。第三,要构建住宅产业物流园区,承接物流平台。建立展示、交流、服务、经贸为一体的集散中心,缩短物流环节,降低运营费用,节约社会资源;通过大批量、高效率的物流配送,降低CSI住宅生产成本,使之形成物流市场。第四,要构建住宅工业化技术基地园区,承接信息服务平台。以基地园区网站为平台,以骨干企业综合信息网为重点,链接整合,实现园区整体网络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使信息化建设与园区规划发展相协调。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在区域逐步建立起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标准化、系列化的一体化市场;通过信息传输,与开发商、制造商、供应商实现资源共享,做到城市间、区域间工业化与住宅信息技术商情和公共信息公开、透明。这样, 就能形成住宅配件、制品、设备市场的供产销联合体,推动全国一体化市场的形成。

        (三)实行政策倾斜,促进住宅生产工业与信息化

        推行住宅工业化技术,在其发展初期,还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和规模效益,会带来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的增加。为促其发展,在住宅产业化的部品体系、建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中,建议在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相应配套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以保障住宅生产工业与信息化的顺利推进。
        1. 货币政策。对于承担住宅工业化项目的企业,对节能节水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要着力扶持,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扶持其做大做强。要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业务,支持住宅生产工业与信息化发展。
        2. 财政政策。要建立住宅生产工业化发展基金,在财政上予以支持。对住宅产业现代化成套技术以及试点示范项目的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提供补贴,对住宅生产工业与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贷款贴息;此外,可用于研究制定住宅产业化与CSI住宅技术发展规划、发展政策,研究建立标准化体系,通用住宅部品体系等专项事业经费。
        3. 税收政策。对科研开发住宅生产工业化项目,节能省地型住宅项目,节能节水住宅建筑制品和设备生产,在税收政策上要予以减免优惠,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对企业资助非关联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新产品技术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可依据规定,在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
        4. 土地政策。构建住宅生产工业化基地园区,主要属于科研用地、部分工业用地及其经营性用地。根据有关政策规章,土地适于采取协议、招标出让方式。
                             责编/韩跃清


数据来源:

①《我国的能源现状扫描》,《工人日报》2008-2-19
②刘美霞:《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2006-4-12
③《建设部盘点建筑节能水平》,《建筑报道》2008-12-28
④《每吨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统计》,大连佳源生物质能有限公司200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