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两会专栏—访谈

标准化——实施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全国人大代表、太原市市长张兵生

全国人大代表、太原市市长张兵生



        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科学发展要标准化”有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太原市市长张兵生。张兵生认为,标准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规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体现了一种产业秩序和经济秩序。制定和实施标准的过程就是标准化,科学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必然体现为一个全新的标准化过程,需要新型标准化的战略支撑。标准化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记者:为什么说标准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张兵生: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情况下,标准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经济社会活动必须遵循的技术与管理规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一、标准化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标准化在本质上具有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推动创新等促进科学发展的内在特性与功能。推进和提升标准化,可以通过统一、简化、协调和选优,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果,更合理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资源。
        二、标准化是构建适应科学发展新型体制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推进科学发展,必须构建适应科学发展的新型体制机制。构建新型体制机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但是,不管构建哪个方面的新型体制机制,都离不开标准化这个重要环节。标准体系作为技术规范,具有更加具体化、广泛的覆盖性、更强的操作性和适应性、修改调整的及时性等突出优点和特点,成为制度创新和建立新型体制机制不可或缺、影响巨大的重要环节。
        三、标准化是实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发展战略及政策体系的重要抓手。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建立其上的政策体系,使我们在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代价。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对于政府来说,必须首先实现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的根本转型,即由传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转变为充分反映生态规律、生态价值要求的新型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要实现这一转变,标准化是重要环节和抓手,是新型发展战略及政策体系落到实处并有效发挥作用的技术保证。
        总之,推进科学发展是一场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生产生活方式各方面的深刻变革。在这场深刻变革中,标准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战略支撑作用,是把科学发展理念、战略、政策等真正落到实处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转化环节,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是否切实推进科学发展以及科学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记者:那么,应该怎样推进标准化的绿色转型?   
        张兵生:纵观全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体系,也正由传统工业文明的标准体系向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标准体系转型。科学发展要标准化,主要是指科学发展要绿色标准化。
        一、加快推进我国标准化的生态革命和绿色转型。我国的标准化进程,目前正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从主要反映工业经济要求的传统模式向主要反映知识化、生态化要求的新模式转变。由于体制观念滞后等各种原因,我国标准化既存在标准修订周期过长、市场适用性差、标龄过长、标准老化,标准之间不协调、相互重复矛盾等老问题,又存在着转型缓慢、技术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因此,必须顺应国际标准化进程“生态化”转型的新趋势,按照科学发展要求,加快实施新型标准化战略,推进我国标准化的生态革命和绿色转型,构建充分体现知识经济和生态经济规律的新型标准体系即绿色标准体系。
        二、在经济社会生态各领域全面制定和实施绿色标准体系。所谓绿色标准,是指由权威机构按照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理念要求,制定颁布实施的一切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各类技术规范的总称。绿色标准最根本的特征是生态、人性、健康、安全、和谐的有机统一。经济发展领域,围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经济发展和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系统制定和实施绿色产业标准,包括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建筑业和绿色服务业的标准等。社会发展领域,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制定实施绿色学校标准、绿色医院标准、绿色传媒标准、绿色社区标准、绿色村庄标准、绿色乡镇标准和绿色县区标准等。政府管理领域,围绕构建政府绿色管理体系,制定实施绿色机关、绿色采购、绿色办公、绿色服务、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绿色政绩考核标准等,促进形成政府绿色管理的新机制、新体制。生态环境领域,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制定实施关于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固体废物、园林绿化、城市建设等方面在内的绿色生态环境标准。文化发展领域,制定实施绿色文化标准,发展绿色文化,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引导社会成员确立绿色行为模式,尤其是绿色消费模式。
        三、着力在重点领域率先制定与实施绿色标准。必须首先瞄准重点领域、重点任务,率先制定实施绿色标准,打破推进科学发展的瓶颈制约。在重点领域制定实施绿色标准,对实践急需、又缺乏绿色标准的领域,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制定新的绿色标准。
        四、注意体现和发挥绿色标准的三个基本功能。在观念上,培育绿色价值观念和绿色文化,树立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的先进理念,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在管理上,为推进绿色管理与转型提供工作规范和依据,为管理执法制定刚性标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整体上,描绘和展示先进、健康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整体蓝图及其优越性,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意识,努力改变不合理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记者:太原市在加快推进科学发展标准化工程中是怎么做的?
        张兵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系统制定和实施绿色标准,做好科学发展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太原把“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绿色转型”作为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施政理念,立足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把制定实施绿色标准体系作为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用三到五年时间,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地方绿色标准体系,实现绿色标准的“无缝化”管理。近三年来,太原市通过综合、集成、创新各类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相关标准,及时上升为地方绿色标准,为实施绿色标准化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覆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太原市绿色转型标准体系》总则和框架,作为我市第一、二号标准正式发布实施,用于指导全市各个领域的标准制定,太原成为全国第一家开始系统制定绿色标准体系的城市;发布《太原市绿色建筑标准》,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推出和实施绿色建筑标准。2008年,我们继续加强绿色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相继制定颁发了《太原市绿色工业企业管理导则》、《太原市绿色经济园区生态建设规范》、《太原市节水导则》、《太原市组织机构办公区环境与节约的要求》、《太原市绿色学校管理规范》、《太原市绿色医院管理规范》、《太原市绿色道路交通管理导则》等15个绿色标准,使太原市成为全国拥有绿色地方标准最多的城市和第一个通过系统制定实施绿色标准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城市。
        第二,破釜沉舟抓落实,认真实施绿色标准。一是加快立法步伐,制定相关政策,构建长效机制,为实施绿色标准提供良好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从2007年开始,我们制定并严格执行“绿色高压线”政策,严把绿色标准执行关,否决和关停不符合绿色标准的落后生产企业和设施。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明确要求按照绿色标准推进大规模城市建设工程,做到绿色施工、绿色管理。2008年,颁布了《太原市绿色转型促进条例》这个重要的地方法规,把制定实施绿色标准、推进绿色转型、加快科学发展用地方法规予以确定和保障。2009年又专门制定了该条例的实施办法。二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绿色十佳”创建活动,作为实施绿色标准的重要抓手。从2007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村镇、绿色建筑、绿色机关等“绿色十佳”单位创建活动,现已确定了400多家重点创建目标单位,分两批对2007年和2008年度的“绿色十佳”单位及年度人物进行了表彰,有效促进了绿色标准制定实施工作。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标准化试点工作,在更高层面提升我市绿色标准化水平。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标准化试点工作要求,我们目前正组织力量,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力争在更高水平推进我市绿色标准的实施工作。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为科学发展标准化提供有力的组织机制保证。太原专门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组成、各级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太原市制定和实施绿色标准工作领导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市绿色标准的制定实施工作,各县(区、市)也成立了绿色标准工作领导机构。同时,邀请中科院、清华大学、国家质检总局等各方面权威专家组成太原市绿色标准化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专业咨询工作。建立强有力的考核监督体系,全面分解制定实施绿色标准的任务,层层抓落实,把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四,强化宣传引导,为科学发展标准化营造良好的观念文化氛围。我们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有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政府专网等新闻媒体加大绿色转型的宣传力度,开展绿色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进基层活动,加强全民生态文明教育;搞好绿色标准宣教,对绿色标准的基本知识、推行绿色标准的重大意义、实施绿色标准的先进典型等进行集中、连续的宣传报道;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培训班、培训会,加强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绿色标准普及工作。广大人民群众正在逐步了解和掌握绿色标准,重视绿色标准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