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长安意匠


    有人说,西方古代的建筑是为神而建,而中国传统的建筑则是为人而建。在中国传统建筑领域,就有一位为高品质的温馨生活而古今求索的女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
    一个建筑师的最高理想,就是当人们谈起她的名字的时候会想到一座城市;或者,当人们谈起一座城市的时候,怎么也不能忽略她的名字。在西安,张锦秋的名字与这座城市几十年来出现的一些标志性建筑紧密相连,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玄奘纪念院、陕西省图书馆、钟鼓楼广场、西安博物院、大唐西市、大唐芙蓉园等。与很多城市中显眼的西式建筑相比,从张锦秋的作品中人们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汉唐气象的精神鼓励和文化享受。作为皇城复兴大计的领军人,张锦秋注定和古长安——如今的西安这座城市密不可分





张锦秋院士


        2005年7月11日,西安市隆重举行科技西安—科技奖励颁奖仪式,表彰为西安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西安市政府代表西安市民给了这位杰出的建筑大师最高的荣誉——“西安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这是西安市首次设立这个奖项。将建筑设计行业纳入科学技术范畴,并获得政府重奖,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张锦秋院士对建筑界的贡献,对提升建筑设计行业地位、鼓励建筑设计人员创新、创造发挥了重要的激励作用。
        2010年10月20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将香港何梁何利基金会象征最高成就的“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颁发给了这位成绩卓著的女大师,这是华人世界对她建筑成就的最高礼赞。“这是我和我的团队的光荣,同时也是献身西部大开发的建筑人的光荣。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地和年轻人在一起,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建筑开拓、创新、求实、奉献!”获奖后的张锦秋没有忘记中建西北院的团队,没有忘记西安这片热土。
        “秦中自古帝王州”。1980年代的西北高原上,弘扬民族文化的壮丽乐章开始回荡,“秦俑魂”、“唐乐舞”、“黄土地”,冲向世界并使中外为之瞩目;大型雕塑“丝绸之路”将现代构图与汉唐风格融为一体,成为丝绸之路起点标志;建筑师们亦不甘寂寞,创造了大批作品,加入到古都传统文化复兴和再创造的行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古都振兴和发展的大好形势造就了张锦秋这位女建筑大师。



三唐工程


        大雁塔旁、曲江池畔,一组唐风浓郁的建筑——“三唐工程”(唐华宾馆、唐艺术博物馆、唐歌舞餐厅),吸引中外宾客流连忘返;西安乐游塬上,一组仿唐建筑—空海纪念碑院和青龙寺遗址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大雁塔西北不远处,象征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巍然屹立;临潼华清池唐代御汤遗址博物馆敞开了中华古文明的博大胸怀;陕西扶风法门寺总体规划及其博物馆和寺庙建筑群,别具一格,高耸于渭北塬上。
        这些具有鲜明特色和时代风格的建筑,被人们称之为“新唐风”建筑。因为首开“新唐风”建筑之先河而荣获首届梁思成奖。张锦秋是九位获奖者当中唯一的女性和西部地区唯一的获奖建筑师。此外,还有很多她作为女性值得骄傲的“唯一”:在我国首批命名的15位“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在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水利、土木、建筑学部内……还有许许多多的荣誉群体中,她都因是唯一的女性而曾被各类媒体关注,但此番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唯一”,不过是众多偶然中又一次新的“偶然”。
        回顾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张锦秋深有感触地说:“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使得建筑设计空前繁荣;而党和人民的培养,尤其是各级组织的信任和支持,才使得自己能够在承担大量重要项目设计的工程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有了进行创作的机会。”
        出身建筑世家的张锦秋,1954年高中毕业求学于清华大学建筑专业,之后有幸师从梁思成、莫宗江先生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古建园林研究,作为关门弟子,深得学贯中西、才兼文理的梁先生真传。有着饱满爱国激情的她,在学生时代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6年当她告别曾度过12个春秋的清华园,来到位于古城西安的西北建筑设计院时,她的人生道路也开始了新的转折。
        名列世界四大文化古都的古城长安,曾有十几代王朝在此建都,是盛唐文化的发祥地,拥有着众多的汉唐遗迹,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对专攻中国古建筑的张锦秋无疑提供了难得的文化环境;而作为国家级大院的西北建筑设计院更是人才济济,承担着大量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设计任务,这些从客观上为张锦秋继续学习提高,施展抱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早在1976年,西北院领导选派老中青建筑师参加毛主席纪念堂方案设计。年仅40岁的张锦秋就是其中青年建筑师的代表。张锦秋得以和20多位国家级专家共同工作,得到了极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张锦秋真正开始酣畅淋漓地施展抱负还是在1978年之后。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三秦大地的时候,张锦秋感受到了命运的召唤。在张锦秋胸中蕴蓄已久的理想——运用现代技术让祖国的优秀传统建筑艺术重放光彩——迅速转变为现实。
        1978年,中日友好条约签订不久,日中双方协议决定,在中国的西安和日本的奈良,各兴建一座纪念性建筑,以纪念在唐代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日本友人阿倍仲麻吕。这项设计任务就落在了张锦秋的肩上。她认真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广泛听取了同事的意见,最终确定了一种碑顶、碑身、碑座三段划分的纪念柱式造型,此造型脱胎于中国建筑史上有名的南北朝义慈惠柱和唐代石灯幢。这种简洁、挺拔又颇具特色的造型在阿倍仲麻吕所处的时代比较常见,在唐代传入日本后,成为广受日本民众喜爱的建筑形式。张锦秋借鉴这种形式推陈出新,可谓独具匠心,意义非凡。
        尽管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后来的许多大手笔相比,阿倍仲麻吕纪念碑仅仅是一件建筑小品,但它的完美和精致已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也正是从这座建筑开始,张锦秋开始步入了她事业和人生的辉煌时期。
        为了更多地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张锦秋如饥似渴地进行着追寻:她北上五台,南下扬州,西赴敦煌,东渡扶桑;在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古建筑前,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细致入微地观察、静思苦想,在冥冥之中与先辈们沟通;一幅幅速写、测绘、摄像,一本本丰富翔实的笔记,记录着她追寻的历程。充分的准备为她今后的工程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一件件优秀的设计作品在她手中诞生了。她的代表作,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载入《弗莱邱建筑史》)、青龙寺空海纪念碑院、“三唐工程”(被评为中国旅游业标志性饭店,世界主流旅游宾馆之一,载入《弗莱邱建筑史》)、华清宫唐代御汤遗址博物馆和法门寺博物馆等一大批新唐风建筑。
        张锦秋坦言:之所以突出唐风,一则希望西安保持盛唐文化的延续性,为陕西重振汉唐雄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唐代建筑的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的逻辑有着更多的相近之处,其格调比明清以后的建筑格调更高。汉唐气象,确实令人神往。
        由于她的每件作品都那么精益求精,人们很难就张锦秋众多代表作品进行横向比较,但客观地说,给她带来赫赫声誉的当首属陕西历史博物馆。可以说,自“陕博”始,她的建筑已突破了传统意义“建筑物”的范畴,建筑作品的创作已成为创建建筑文化的过程。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博的成功绝非偶然。长安自古帝王都,陕西作为十几个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的积淀何其丰厚。地下文物不断出土,使得陕西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兴建大型博物馆已是时代发展的必需;周恩来总理生前就指示,陕西应该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以展示已有的和将会有的历史文物。改革开放使得周总理的遗愿得以实现,陕博的建设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
        张锦秋在着手陕博设计之初就制定了一个极高的文化品位:“建筑形式要体现浓郁的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精神。陕博的建筑形象应具有古都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建筑的气质和品格”。她认为,西安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极盛时期唐王朝的都城,因此它的建设应该保持盛唐文化的延续性,设计时必须注重城市在历史上已经形成的环境。张锦秋和同事们首先确定了陕博应该是一座有着中国传统宫殿特色的建筑,以宫殿形象作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他们通过对中国宫殿的深入研究,确立了“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章法,用一个个的院落簇拥着庄严恢宏的中央殿堂。主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翼角舒展。整体布局动静结合,周围大小屋顶与中央大殿成众星拱月之势,有着“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群峰贯互,祖峰乃厚”的非凡气势。其色彩构思则突破了皇家建筑惯用的红墙黄瓦,以白、灰、茶三色为主色调,白色面砖墙面、汉白玉栏板,瓦灰色勒脚、台阶、柱子、石灯,浅灰色喷砂飞檐斗拱,深灰色玻璃。整个建筑庄重、典雅、宁静,具有石造建筑的雕塑感。这种以淡雅代替浓丽,颇有返璞归真的洒脱,使每一个走进它的人都强烈地感受到盛唐那种雄视天下的大气。
        陕博建成后社会各界为之震撼,许许多多的国际要人在参观它时都赞不绝口。日本明仁天皇参观陕博的表现更为众多媒体所瞩目:当他进入大门后,先是认真地扫视了一番整座建筑,然后缓步向序厅走去,但刚到台阶前就又停住了脚步,返转身重新回到大门前,又一次仔细认真地欣赏眼前的建筑。良久,他才再次缓步前行登上台阶,步入序厅。
        陕博的成功给张锦秋带来了极大的声誉。1993年,陕博获中国建筑学会首届建筑创作奖及国家优秀设计奖,1996年入选国际建协出版的《国际获奖作品集》,同年被载入世界著名的《弗莱邱建筑史》。
        在成绩面前,张锦秋总是忘不了各级组织对自己的关心和培养和支持。她说:“主持陕博、‘三唐’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设计工作时,自己还很年轻,也没有那么多头衔,是省、市等各级组织对自己的信任,放手大胆委以重任;设计院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华夏设计所,配备得力的各工种工程师队伍,从组织上、技术上给予保证;改革开放以来自己多次到日、美、法等多个国家及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组织上从来都是热情支持。这些,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锦秋在中建西北院多年担任党委委员,并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建设部、陕西省劳模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是陕西省人大代表、党的十六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等。
        张锦秋把自己对党、对国家和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融入到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之中。鲜花和荣誉的背后,是张锦秋几十年不懈追求的丰富文化积累和夜以继日的艰辛劳作。笔不离手,手不释卷是她出差、开会途中或候机间隙的标准形象。社会活动、接待来访挤占了大部分的上班时间,构思、创作、研究、审图、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工作大都是休息日和晚上进行。无论何时,讨论问题总是凝神倾听完每一位成员的发言,然后字斟句酌地一一回应,让年轻技术人员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如今张锦秋名满天下,但是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原来那个谦和、刻苦的张锦秋。
        尽管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张锦秋从未满足,更没有放慢追求事业的脚步。在她心中,最神圣的是事业,她在用自己一个个新的作品不断进行新的探索。由张锦秋主持设计的新作品不断得到世人关注:深受专家好评和广大市民欢迎的钟鼓楼广场及地下工程,已成为通过城市设计实现综合性古迹保护与旧城更新工程的典范;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曲江宾馆气势磅礴,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感珠联璧合,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和广泛的赞誉;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凭借着唐长安的高坡展现着文化建筑的风采;精彩亮相的西安文物库馆以天圆地方的构想,实现着传统在现代的弘扬;古朴、庄严、肃穆、雄伟的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大殿将传统建筑艺术推向海内外;反映盛唐文化的大唐芙蓉园给人以视觉和精神上的震撼和冲击;荣获国家设计金质奖的现代建筑群贤庄树立了住宅建筑的典范;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将地域特色和革命情怀以建筑的形式完善展现……



群贤庄




大唐芙蓉园


        一部七卷本《圣殿记》、《芙蓉园》、《群贤庄》、《物华天宝》、《客舍青青》、《都市乐章》、《盛世伽蓝》荟萃着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设计大师、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张锦秋大师创作巅峰时期主要精品建筑创作理念、创作技巧、构思过程、思考思索等丰富内容的《长安意匠—张锦秋建筑作品集》已陆续出版。作品集以凝炼的文字、美术、图片,精心的编排构思,多角度、细致系统地展现了张锦秋对以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大殿等建筑群独特的处理和成功探索,以及不断吸收积累历史文化开阔创作视野,并将心得内化为建筑创意、物化为建筑作品的全过程。 
        2006年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教频道《大家》栏目专访组在西安对张锦秋建筑大师进行了专访并制作了专题片进行播出。 
        专题片除了介绍张大师不同时期的建筑作品、学术思想和她的成长过程以外,还以西安作为文明古都保存和发展古都风貌、建设特色城市为背景浓墨重彩地铺叙她所亲历的城市建设历程,以及她眼中的中国社会各项建设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社会发展真实过程。在访谈中间,穿插有大量珍贵的资料和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张大师风雨坎坷的生命历程和献身精神,个体学识、知识、才智与西安古都文化交融蕴育出的“新唐风”,以及大师的精神世界、精神追求。同时,专题片精心捕捉到了建筑大师在不经意的讲述中所折射出来的精神锋芒、文化修养及社会责任感。该专题片为在建筑领域扮演了重大社会角色的张大师在文明的丰碑上镌刻了重重的一笔。
        撷取张大师在设计讨论、工作中的谈话更能呈现其精神境界和建筑追求。
“建筑师在探讨建筑艺术时,将更多地关注建筑所在地域的特点,而不仅仅是注重生产技术本身。名家们将追求具有‘地域形式’而不是‘产品形式’的建筑。”
        “建筑师将更密切地与规划师、园林师、雕塑师合作。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宜人的生活环境;尊重自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珍视传统,特别在高速变革中更要关注城乡发展在历史文化上的连续性。”
        “21世纪的建筑师会让世界更美好,祖国更富强,家园更温馨!”
        仔细领会这些字句,我逐渐理解张大师为什么将作品集命名为“长安意匠”的涵意了:追寻汉唐荣光、再现汉唐建筑气象是躬逢发展盛世的全国人民的集体意志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