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学术交流

试论规划纲要与创新人才培养



2010年11月17日罗成昌在落实《规划纲要》
全国会议上作《创新人才培养》专题报告


        2010年7月29日,新华社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纲要》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我国教育创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纲要》是我国教育创新又一次质的飞跃

        《纲要》将我国教育发展定位为十年后办出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同时提出培养创新人才、基本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三大战略任务。
        现代教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适应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其精髓在于它看到了时代的变迁,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培养再现型人才为特征的传统教育已经过时,必须培养能适应时代急剧变化、应变能力强的创造(创新)型人才,这是现代教育的本质和灵魂。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全教会”)和同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这一战略目标,并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就抓住了现代教育的本质和灵魂。这是我国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在最根本的问题上的首次升华和创新。但由于种种原因,落实不够理想。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原则、内容、方法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纲要》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制定了全面系统的配套措施,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创新又一次质的飞跃,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纲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和谐社会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创造(创新)型人才的根本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创造力

        创造学认为,创造力是人类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素质和能力的总和。简单说来,它是一个人产生新思维、发现发明新事物、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最高层次的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和精华。
        人的创造力由多种因素构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T.M. 阿玛布丽提出的创造力结构三因素模式被广为认同,即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三部分。只有三个部分达到较高水平,才能产生较高的创造成果。领域技能是指与创造有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特殊才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以及个人都很重视对这方面的培训和提高,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积极解决。工作动机主要指与创造有关的兴趣、爱好、认知、情感、意志和工作态度等精神因素。对于创造动机和工作态度,各级宣传和思想教育部门以及广大媒体都不遗余力地宣传创造、创新、核心价值观、各种职业道德和种种企业文化等予以大力倡导。创造技能主要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由于其专业性较强,了解的人不多,宣传和开发都显得异常薄弱甚至还存在空白,这就是我国创新人才奇缺的重要原因。

        三、怎样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

        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和精髓,它集中了现代教育最宝贵最核心的成分,它集近现代教育的精华于一体,是以创造学原理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



罗成昌为成都市黄田坝双语学校(农民工子弟校)中小学生献爱心,
举办“欢乐创造使你聪明—学创造、增智慧、长才干”讲座


        我国创造教育经历了 30余年的探索实践,在京、津、沪、沈、鲁、湘、冀、川等若干省市基础教育中取得不少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拥有培养创新人才的稀缺资源,已经形成了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可操作的核心技术: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技术和方法;指导科技发明创新的技术和方法;在基础教育进行创造性教学、落实新课改的策略和方法;创造力测评的技术和方法。并由此形成了开发创造力专题培训的系列讲座,如:“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大学生创业潜能开发”、“中学生创造力开发”、“小学生创造力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能力开发”、“教师创造力开发与创造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公务员创新能力开发”、“企业职工创新能力开发”等。正是在不少省市长期而广泛的实践基础上,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才做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确立素质教育“重点”的决定,也为《纲要》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005年,钱老(钱学森)在温家宝总理看望他时十分感慨地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说,目前,中国教育受到广泛关注的瓶颈问题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就是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问题。
        这次规划纲要就是要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纲要》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中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在“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提出“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1. 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要从“娃娃”抓起
        创造学认为,创造潜能人皆有之,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以不自觉的零星方式时有表现。由于诸多原因,特别是以培养再现型、模仿型人才为目标的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局限和弊端,使绝大多数人的创造潜能被禁锢甚至泯灭。这就是我国创造(创新)型人才奇缺的根本原因,同时又使创造力开发、培养创新人才成为特别艰难的任务。 
        创造学还认为,创造力的早期开发十分重要。青少年儿童思维障碍少,早期开发效果最好,年龄增大受习惯势力束缚框框增多,难度加大。2008年中央四部委(含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国科发财[2008]197号文件《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创新能力”要“重点从‘娃娃’抓起,不断总结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经验,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完全符合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
        学前教育阶段可以进行幼儿创造性素质的启蒙教育。这是创造力开发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大量实践证明,在幼儿的“一日活动”的“集体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区角活动”四大板块中都可以进行幼儿创造性素质萌芽的启迪,如观察、探索、想象、好奇心、求知欲等,我国不少幼儿园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义务教育阶段是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黄金期。20多年来四川省创造学会在全省开展创造教育培训师资上万人,涌现了一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中小学优秀集体,成为推进新课改的先行者和落实《纲要》的中坚力量。中小学的新课改是保障创造力开发、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措施,是教育创新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新课改是我国引进、吸收、借鉴现代教育优秀成果的重大举措,所涉及到的教育思想、课程、教法和管理都是发达国家现代教育多年积累的精华。新课改实施十年来,已取得一定成效,我省高中今年也将启动实施。
        由于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创造性人才,有一套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思想、原则和方法。现代教育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创造学和创造心理学基础上的,不了解和掌握其基本要领就很难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出现新教材老教法、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要落实新课改既减负又提高质量还能开发学生创造力的要求,必须使教师了解开发创造力的基本要领和提高自身的创造性素质,学会创造性地教,懂得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开发创造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罗成昌(右一)在“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第十五届年会”开幕式上


        紧随《纲要》的颁布实施,今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评价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意见》重申,课程改革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要“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此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这些要求就是针对课程改革实践中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薄弱环节提出的十分明确有力的措施。这也正是创造教育多年来所从事的工作。《纲要》和《意见》吹响了全面实施创造教育的进军号。
        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各科教学要转变教学模式,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开发学生创造潜能。这种做法短期难以实现,当前可以开设大学生创造力开发课、创业潜能开发课,徐州矿业大学庄寿强教授在这方面的多年实践已经硕果累累,获教育部充分肯定。 
        2. 改革师范教育
        名师出高徒,创新人才靠教师培养。
        《纲要》十分重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义务教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要培养创造性的学生,必须依靠创造性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靠师范院校培养。师范院校应尽快从传统教育转移到现代教育的轨道,成为培养创造性教师的摇篮。在现有的师院教师一时难以转轨改变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师范院校可以开设大学生创造力开发课,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开设创造教育课,掌握开发中小幼学生创造力,进行创造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创造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3. 改革继续教育
        通过继续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教师,尽快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这是解决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捷径。
        “知识就是力量”,多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就多一分竞争力。在“知识爆炸”的形势下,知识更新率加快,继续教育不仅要“充电”,为学员提供新信息、新技能,更要“引爆”学员创造潜能。在师范院校当前不能提供创造性师资的情况下,应当大力改革继续教育,按培养创造性教师的要求,创新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在职教师水平,以满足《纲要》“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的要求。这是成本最低可收速效的最佳选择。
        4. 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领导
        《纲要》指出,“各级党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诸多环节,要依靠有识之士、有志之士,但关键在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首先要解决各级干部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提高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畏难情绪。干部认识上去了,运用创造教育现有的稀缺资源,按照《纲要》有关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部分要求执行,完全可以提前数年解决公平和质量问题,完成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与培养创新人才有关的机制、体制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对此《纲要》已有明确规定,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