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风采

攻坚克难 挑战动脉粥样硬化



孟晓萍教授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该病始发于儿童时期而持续进展,通常在中年或者中老年出现症状,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肾病和间歇跛行等严重后果,可致残致死。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多年前就已成为发达国家头号健康杀手,多发于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和肥胖人群。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也逐渐成为此病的高发地。目前,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已成为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更是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和治疗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难题。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即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孟晓萍教授,已经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治疗领域奋斗了二十余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显著成绩。

        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重要性

        1979年,孟晓萍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以优异成绩留在该校第二临床学院(即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从事科研工作,并于1991年考取心血管内科研究生。1993年,孟晓萍应邀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Emory大学从事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
        在十余年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中,孟晓萍抓住机会,刻苦学习,先后完成了三项由美国国家健康研究学会、两项心脏病研究学会资助的科研项目,并有13篇文章在美国医学刊物上发表,在行业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孟晓萍教授在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她所在的研究小组首次发现,引起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是泡沫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孟晓萍介绍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皮细胞的损害。人体内皮细胞损害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内膜变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吞噬氧化低密度蛋白,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在各种炎症因子的作用下,会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物质,而这些物质会导致硬化斑块不稳定,出现破裂,形成血栓,进而造成冠状动脉管腔变窄或闭塞。”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使孟晓萍认识到稳定硬化斑块的重要性,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出了新的治疗思路。
        孟晓萍教授在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不稳定斑块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得到了美国相关方面的认可,也受到国内这一领域专家的重视,曾先后四次得到国家教委“春辉计划”的资助回国讲学及学术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孟晓萍深刻感受到国内环境政策的改变和医学事业的发展,也了解到国内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筹建全国首家基质金属蛋白酶实验室

        2004年,在昔日恩师和领导的力邀下,孟晓萍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回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第二年,孟晓萍教授开始主持筹建第二医院基质金属蛋白酶实验室。这是全国第一家致力于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实验室,孟晓萍和她的科研团队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经验,一切从头开始,一步步摸索前行。
        孟晓萍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实验室由小到大,从无到有,取得的成果也逐步引起同行的关注。孟晓萍带领团队逐步摸索研究出用血清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方法,并将它首次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检测。实验证明,这种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对于早期发现冠心病不稳定斑块、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及恶性肿瘤病人的肿瘤早期侵袭、转移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彼时,这项研究在国际上刚刚开始应用于临床,国内此前还未开展。到目前为止,已检测了上千例的患者,对于不稳定斑块的预测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在多年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科研探索和临床实践中,孟晓萍慢慢认识到,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减少此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是攻关过程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而氧化应激反应贯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的全过程。因此,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过程中,加强抗氧化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2005年至2008年间,孟晓萍借鉴国外经验,运用PAS疗法对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进行干预性治疗。“PAS疗法,就是将P(普罗布考)同原本A(阿司匹林)、S(他汀类药物)共同使用,以更好抑制氧化的低密度蛋白质的形成,减少泡沫细胞的数量,使斑块稳定,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为了证实PAS疗法有更优的临床效果,孟晓萍教授对43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对比治疗,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数据。临床实践证明,PAS疗法综合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是攻坚动脉粥样硬化漫漫征程中的一个进步。据此撰写的临床经验—《普罗布考联合降脂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干预治疗》一文,在2009年《中华医学杂志》第28期上发表。
        另外,孟晓萍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预防方面,中西医结合尤为重要。西医医病,中医医人。中医能够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根据患者症状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治上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应该将西医诊断技术与中医治疗方法有机结合,大力弘扬祖国医学的同时,也促进循证医学的发展。

        风雨愈劲 愈要向前

        当年,孟晓萍满怀极大的热情回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后,由于医院领导的换届,没有按原来领导对她的承诺安排工作。2009年在科室换届时,孟晓萍申报科副主任,在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票数都优于其他竞选者的情况下,仍然落选。同一时期,其基质金属蛋白酶实验室负责人的职务也被撤换。这种情况让当时的孟晓萍无法理解,但经过认真思考,她决定抛开这些争端和烦恼,以更专注的态度、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以更饱满的热情对待病人。
        2006~2007年,由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中华医学会举办的“IAS中国行”中,孟晓萍被邀请举办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新进展的讲学,目前已讲27场,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2007年,她被选为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委员,并于2007~2009年连续三年以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的名义,举办了四届吉林省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会议,促进了国内多学科的交流。2009年4月,孟晓萍教授被选为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师学会常务委员,得以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20余年来,孟晓萍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中医中药管理局、吉林市科委的科研项目,为我国动脉粥样硬化的科研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孟晓萍教授交谈,很容易被她的热情与开朗所感染。孟晓萍常说要善待自己,更要善待别人,她始终带着这样的心态指导学生、治疗病人。她扎实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平易近人的亲切态度受到了患者的热情赞誉,也影响着一批一批的学生。
        孟晓萍说,自己的目标是做一个好医生、一个好老师;而患者和学生说,她已经是一个好医生、一个好老师。
        大医精诚。精者,医术高明;诚者,医德高尚。孟晓萍始终在朝着“精诚大医”的方向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