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品牌范例

“小球”演绎大辉煌

◆ 1927年,中国拥有了自行制造的第一只乒乓球;
◆ 1937年,中国第一只比赛用乒乓球研制成功,结束了国内赛场没有中国品牌球的历史;
◆ 1957年,中国第一只密缝乒乓球试制成功;
◆ 1959年,为备战第26届世乒赛事,开发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全套乒乓器材,“红双喜”乒乓器材诞生;
◆ 1960年,“红双喜”乒乓球被国际乒联正式批准为国际比赛用球,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体育品牌;
◆ 1972年,红双喜乒乓球连续十八次被国际乒联批准为国际比赛用球;
◆ 1998年,红双喜成为首届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级联赛冠名及指定用全套乒乓器材,打破了国内重大体育赛事没有中国体育品牌冠名的历史;
◆ 1999年,红双喜乒乓器材成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比赛用指定器材,成为中国首个奥运会器材供应商……
    一个个成绩造就了红双喜的辉煌,一步步的创新打造了红双喜的品牌之路。

从左至右以此为:狂飙王、狂飙皓、王楠底板从左至右以此为:狂飙王、狂飙皓、王楠底板


        “小球”的诞生

        在中国,会打两手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红双喜,中国的第一只乒乓球就诞生于此。中国第一只比赛用乒乓球的诞生、中国第一只密缝乒乓球的诞生……红双喜的品牌一步步的建立起来。
        1995年,上海乒乓球厂、上海球拍厂、上海体育器材一厂、上海体育器材三厂等四家企业合并成立了上海红双喜体育用品总厂,红双喜第一次从分散经营的状态聚拢到一起。没过多久,香港冠都公司投资入股,1996年成立了沪港合作的上海红双喜冠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红双喜改制创业拉开了序幕。
        乒乓球作为国球,为红双喜带来了无限商机。因此“乒乓”作为主业,“红双喜”作为品牌,就成为企业合并后走向的合理选择。公司做了个形象的比喻:要把分散的手指攥紧成一个有力的拳头,去敲击市场的大门,去重铸红双喜的辉煌。 
        结构调整了,商标理顺了,还需要谋求发展,做大,还要有资金。刚刚合并的时候,现金流量几近枯竭。顶着各方的压力,红双喜“卖掉”市中心一家工厂车间的土地,换来资金。从欧洲引进全厂第一条生产乒乓球台的现代化流水线。流水线上马立刻见效,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十倍。这条流水线的上马,摘掉了红双喜乒乓球台落后国际水平甚至是国内同行的帽子,拉开了红双喜技术创新的序幕。


彩虹08球台彩虹08球台


        几度创新 几度改革

        “红双喜”诞生在1959年,有近50年历史。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世界乒乓大国的著名乒乓品牌,曾经在长达30多年时间里,销声匿迹于国际比赛。是1996年国企转合资,拉开了红双喜“二次创业”的大幕。
        1、打造国际标准
        标准就是市场,就是给竞争对手创造了技术壁垒。红双喜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制订40毫米乒乓球的国际标准。这个标准,改变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也给了红双喜最大的发展契机,奠定了红双喜的国际地位。
        1996年亚特兰大的奥运会,国际乒联对如何“打破乒乓格局”还没有确切的方案,这也意味着红双喜的改革将是一项充满风险的试验。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项目成功,就能在国际乒坛上取得一席之地。面对风险,红双喜表现出了要争第一的气概。
        红双喜动用了内部的技术力量,用不同的角度进行试验论证。1998年在苏州举办的国际大球邀请赛和1999年在丹麦举行的公开赛,红双喜的40毫米球方案受到运动员、国际乒联各方面的接受。标准提上了议程。接下来的1999年和2000年,是40毫米之争的两年。1999年的艾因霍恩世乒赛期间,虽然器材委员会和国际乒联理事会基本通过了红双喜的40毫米乒乓球标准。但由于其他国家器材商的原因,在提交国际乒联全体会员大会表决时,标准以4票之差未获通过。2000年,红双喜再接再厉,在马来西亚展开强力的国际公关,终于在2月23日举行的国际乒联大会上,高票通过了40毫米乒乓球方案,红双喜的乒乓球标准登上了国际舞台。 
        2、明星效应
        乒乓球的标准,红双喜让世界耳目一新,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引起了个人器材的技术大变革,也给红双喜的套胶带来了机遇。此后红双喜将企业战略确定为:“明星造势、赛事推广”。中国乒乓代表团的肖像第一次出现在了红双喜球拍上,红双喜与中国乒乓世界冠军签下了第一份形象代言合同。
        1998年,红双喜开发了一款叫G888的套胶。这一年的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王励勤和闫森用这款套胶获得冠军。很快,G888就风靡了专业队,国家队的占有率也从不足5%提高到了40%。2001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王励勤用狂飚2捧回了自己第一个大满贯赛事冠军,刘国正力战金泽铢上演惊心动魄的逆转好戏,他用的狂飚3也因此疯卖。国家队队员们纷纷改用狂飚套胶,国家队使用狂飚的比例高达70%。
        日本的运动员开始用狂飚作为自己的装备,德国的运动员也要求自己的赞助商仿造。狂飚成了真正意义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第一款套胶,变成了“中国套胶”的代名词。
        “明星造市”成了红双喜最重要的营销策略之一,运动员在红双喜的技术服务中获得强有力的保障,红双喜也通过运动员把市场拱热了。
        3、不断创新
        红双喜的品牌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2003年的巴黎世乒赛,中国国家队40%的队员用了红双喜的底板,成了红双喜底板复苏的开始。可是,这届世乒赛留下了隐患,王励勤在单打中输给了施拉格。没过多久,红双喜底板性能不稳定的老毛病再犯,部分国家队的队员甚至改用其他品牌。红双喜底板的影响非但没有扩大,反而遭到了破坏。这让公司认识到,想攀登世界顶峰,只有不断的创新。
        2003年底,研发思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经验说话变成依靠数据说话,产品测试从事后测试变成事前测试。产品有了可以数据化的标准,衰减曲线、反弹比例分析,硫化数据分析,这些词成了研发的关键词。就这样,红双喜从测试体系入手,从标准入手,研发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了这个保证,加上公司长期保持的专业队服务机制,红双喜的底板终于在2005年的世乒赛上得到了证明。王励勤用这款被命名为“狂飚王”的底板登上了男子单打的王座。底板的成功,是红双喜研发水平上台阶的一个缩影。在这个阶段,生产格局的调整,制造工艺的自动化,为研发成果的快速实现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


羽球光控自动出球器羽球光控自动出球器


        联手奥运 做世界第一

        顶级体育品牌诞生,必须借助顶级运动赛事。跻身“世界一流”了,红双喜不甘心,他们要做“世界第一”。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红双喜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国企业,为该届奥运会的乒乓球项目提供器材。以悉尼奥运会为起点,红双喜开始凭借奥运会契机,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4年后的雅典奥运会,红双喜除了得到乒乓球比赛的器材供应权外,还在举重项目中取得突破。作为中国第一家成为奥运会器材供应商的企业,红双喜公司已经连续为三届奥运会和许多大型赛事提供器材服务。
        红双喜打动国际乒联和奥组委的因素有两个,第一是全程服务的经验,第二是创新能力。
        在为赛事提供器材和全程服务方面,红双喜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红双喜拥有一个非常专业的赛事服务队伍,从赛事前期的器材设计介入,到运输、现场保障和服务,都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流程和操作模式。按照惯例,赛事期间的场地保障是以组委会团队为主而不是赞助商来保障的。但红双喜的经验使它在赛事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超越了纯粹的赞助商概念,比如2005世乒赛,组委会的场地器材保障团队实际上就是红双喜的人马,这不仅能够快速响应赛事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新要求和变化,还能为整个赛事的场地布置和运转提供新的方案。
        红双喜的持续创新能力是赢得重要赛事信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2003年的世乒赛,红双喜一改传统的球台造型,设计了中国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相融合的彩虹球台,赛场周围的挡板也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并设计了赛场整体色调,推动了世界上所有乒乓品牌在乒乓赛场视觉设计上的创新。2005年世乒赛又采用“透明”概念与灯光设计,这些措施提高了乒乓赛事品质和转播效果。

        点亮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年奥运会,红双喜再次成为奥运会供应商。与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仅仅提供乒乓球及乒乓裁判器材不同,红双喜向北京奥运会提供器材的范围和种类要大得多。
        三个项目,红双喜提供了36种赛场器材。这些器材,几乎百分之百是“独创性”的发明和设计,除了外观造型和结构设计外,光控技术等新的技术概念也在国际上率先使用。这些采用新技术的器材,根据“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的理念进行设计,大大提高了奥运赛事的美观性,加快比赛的运转效率,技术上为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创造条件。
        除了乒乓球台将有新的概念外,羽毛球和举重项目也都使用新型器材。比如羽毛球裁判椅,比较高,传统型的椅子需要裁判员攀爬,不是很方便,红双喜设计开发了能够自动升降的裁判椅;羽毛球比赛过程中,经常要换球,从球筒里拿球非常不方便,红双喜设计了光控出球器。除此之外还设计了电子显示的暂停牌、运动员场地拖箱等等,这些器材都能使赛事的运转更加流畅。
        举重项目方面,红双喜根据运动员的手感对举重杠铃进行微处理。所有的器材都根据赛事快速运转的要求进行设计,比如轧头锁紧装置、杠铃片升降器等。这些设计体现了最新的设计理念:人文和科技。
        乒乓、羽毛球、举重,三足鼎立的格局已形成,“体育运动发展我们,我们为体育运动做出新的贡献。”红双喜始终遵循这个理念,相信红双喜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品牌之路将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