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学术交流

浅析科技与艺术交互支撑的新媒体艺术

        20世纪被称为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时代。科技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硬币的两个面。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对艺术的热爱不亚于对科学的探索与追求。他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小提琴家。在他的心目中,艺术与科技具有永久的魅力,它们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新媒体将科学与艺术捆绑在一起
        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巨大变革,比如透视学和几何学的发展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矿物和油料提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北部欧洲明朗而富有层次的油画塑造风格。20世纪,在艺术和科技之间最大的发展是图像技术对于艺术语言的特殊影响作用。科技引入艺术创作领域的所有新材料媒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视频艺术、视频装置和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指的是结合了电子技术与生物工程等最新科技的艺术,是一种要求多种人才相互合作的艺术。新媒体是个时间的概念,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内涵也会不同。新媒体艺术本身的存在载体是技术,而其目的也是对技术自身的批判。
        在探索人类感知的多样性和深度方面,新媒体艺术的一个共同诉求是通过技术手段创造人们未曾感知的世界和未曾体验过的感受,是与当代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与传统单一媒介的艺术相对的新型艺术。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其一,具有强有力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表现为通过新媒体艺术构建非真实的幻象,对现实问题予以非真实的假想、虚构; 其二,具有深刻的观念性;其三,具有广泛的公共性。新媒体艺术利用电视、录像、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积极地投入到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之中,走出了个人的私密性与狭隘感,对公共文化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其四,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流行性。新媒体艺术往往善于抓住时髦的话题与文化热点问题,及时有效、快捷地进行报道与传播,它的艺术符号极易与流行文化接轨,从而成为一种带有先锋性与前卫感的艺术样式。新媒体艺术的效果与成功势必在一个系统的文化结构与网络中显现,所以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显得尤为急迫。官方的认可与接纳十分重要;其次,它又依赖于金钱资本,策划人、赞助商、艺术公司及画廊也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三,如何使新媒体艺术和大众文化有机地共振,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具有复合型文化特点的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应该处理好精英意识与通俗文化的关系,不走极端,以达到共生、共存的文化状态。当今审美的泛化与流行不仅仅波及日常生活的浅表层面,它同样渗透到更深的文化结构之中。美学不再仅仅属于象牙塔,它的对象也不再仅仅是一种“美的精神”,抑或娱乐的后现代缪斯,而且它还是现实的一种新认知。这种认知在本原上发端于一种泛化、开放的审美意识,这里的“审美”所指并不仅限于是美与真,它更多地指向虚拟性和可变性,互动性就是虚拟性和可变性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确定,虚拟性与可变性正是媒介文化的后现代特征。审美在本质上要改变人的生存状态,因而排斥内容、只要形式的审美态度实不可取。审美的最高境界,依然是要改变异化的社会现实与人性价值,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与审美水平,其伦理目的不言自明。美学必须超越艺术本体论命题,涵盖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消解审美与反审美、艺术与反艺术的矛盾,形成一种生态美学系统。
        后现代艺术既不是沃尔夫冈·韦尔施所谓的听觉文化,也不是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所说的视觉文化,同样也不是瓦尔特·本雅明倡导的触觉文化与视觉文化。后现代艺术是一种融听觉文化、视觉文化、触觉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因而新媒体艺术正是这一理论的一个有力佐证。正由于它具备了复合性与多元性,因而代表了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

        国外新媒体艺术的借鉴价值

        “ZKM”为世界上第一个且唯一以"互动艺术"(Interactive Art)为主题的博物馆。它成立于1990年,正式开幕在1997年10月,位于德国西南部卡斯鲁尔废置的兵工厂旧址,一方面保留大部分原建筑风貌,一方面也融合了建筑大师Rem Koolhaas立方体玻璃建筑。它的宗旨是野心勃勃的——创建一个机构,一个结合艺术与科技的大实验室与媒体城,一个将掀起新视觉运动的“新包浩斯”。
        “ZKM”内部值得一提的是另设有“图像媒体研究所”及“音乐与音响研究所”两大实验工房,长期都有与媒体科技结合的创作计划或演出,并各有十数位工作人员、视讯技师、程式设计师及艺术家,它还提供奖学金以协助相关计划。图像所的主持人为媒体艺术家叶佛利·萧(Jeffrey Shaw),该所重点在图像科技、数位录影、电脑绘图、电脑动画、网络科技、互动系统、CD-Rom、DVD等与艺术的相关创作结合。1997年 “ZKM”开幕时,图像所在叶佛利·萧带领下,与年轻艺术家Agnes Hegedues、程式设计师Bernd Lintermann合作完成一部电脑互动艺术作品《洞穴的形成》——现场即时运算的数字影音、虚拟空间的转换互动装置。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封闭空间,四面皆为投影墙,场中竖立一大型艺术木偶为活动界面,观赏者须带上3D眼镜,随着观赏者抚推木偶互动,紧接而来的是环绕四周的七段高画质高音质的动画影片,内容主题围绕着“身体”、“空间”、“语言”三者间的美学探索,再以多形式的空间再现。应注意的是这些动画与音乐并非事先录制,而是特别为此作品撰写之程式,这个图像软件在木偶界面的互动之下,透过视算科技(SGI)图形处理电脑运算,并能快速绘制复杂而多变的动画形体及产生音乐,观者如置身于黑暗的洞穴之中,体验影音未来新空间。

        科技与艺术创新未来

        今天的新媒体已经比线性演进的电影叙事厉害多了,结合了视频、声音、文字的超级文本不但可以链接到无穷无尽的其他文本之中,更可以由多种路径进入,这已经使超级文本成了一座迷宫,而它所提供的互动性几乎无穷无尽。从目前人们设想的新媒体概念来看,今天的新媒体艺术还只是一个胚胎,还有很多的可能性需要去发掘。科技与艺术创新未来,新媒体艺术在科学创新中得到不断发展,并使科技和艺术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为我们的未来生活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
        新媒体艺术的火爆,凸显中国的开放与包容

        2008年6月10日至7月3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旨在展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文化发展趋势,反映国际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新特点和新成果。展览的主要关注点放在科技对艺术的进一步介入,意在扶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国际语境下的新的艺术思考模式,努力推动新颖的表现形式,将艺术创作融入科技社会和全球文化的环境中。新媒体艺术已经进入了这样的时代,那就是,艺术家已经不止是制作一件让人观看的作品,而是需要观者的参与与互动,在参与和互动中获得“享受”。
        美国无定型机器人作坊的“十六只鸟”让人们感到艺术家风格的转变。作者以前的作品都是带躁动狂乱的“朋克”风格,强调原始性的机器形态。而这件作品在简单线条的鸟的翅膀的上下扇动中,给人一种诗意的表达,艺术为科技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杜震君医生的解剖课》、《地书》等,都是引人注目的好作品。
        今日中国,新媒体艺术还没形成大的群体,但很多中国艺术家开始显现出对新媒体艺术的热情关注。此次在北京举办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新媒体艺术联展,北京观众的容纳、理解与参与令参展艺术家惊喜不已。北京这座古老与现代文明交织的城市,在人文关怀与科技进步的双重作用下,恰如其分地显示着对艺术的开放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