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热点聚焦

保护我们的朋友

朱鹮种群朱鹮种群


        朱鹮,又名红鹤、朱鹭,是鹳形目鹮科鸟类,中等涉禽①,体型比白鹭略大,通体白色,两翼和尾部呈粉红色。朱鹮头后有细长的柳叶形矛状羽,形成冠羽;嘴长而下弯;头顶和面部皮肤裸露,朱红色;腿绯红色;羽干及飞羽呈粉红色。飞翔时,羽毛在阳光下发出桃红色的光芒,颜色绚丽,姿态雍容华贵,被人们称做“东方红宝石”。
        在我国,朱鹮曾经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上海、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20世纪初期,我国朱鹮的数量开始急剧下降,1964年在甘肃康县采到1只标本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朱鹮分布的报道,很多人认为朱鹮已在我国野外灭绝。然而直到1981年,中国科学家经过历时3年、行程5万多公里的考察,终于在陕西省洋县的一个小山村中,发现了7只幸存下来的朱鹮。从那时起,不知有多少人为了这“失而复得”的朱鹮野生种群而终日忙碌着。

        认识朱鹮

        一、食性。湿地和水域是朱鹮的主要觅食场所。同鹤类和鹭类一样,朱鹮经常站在水田、沼泽、河滩及山区溪流附近的浅水中,用长喙(嘴)在泥中探索觅食。朱鹮为肉食性鸟类,最爱吃泥鳅,因此冬水田和稻田是朱鹮的主要觅食地。朱鹮的其他食物还包括黄鳝、蛙类、田螺和沼虾、河蟹等水生动物。秋季,朱鹮也到旱地取食蚂蚱、蟋蟀等昆虫。根据野外观察和人工饲养经验估算,朱鹮成鸟每日的采食量为300~400克。
        二、活动性。现存的野生朱鹮属于不迁徙型,它们常年在秦岭南麓的陕西省洋县活动,只是在非繁殖期偶尔有少数个体飞到附近的县、区游荡。根据朱鹮的行为和活动规律,可以将现存朱鹮种群全年的活动范围分为繁殖区和游荡区,二者相距20~30公里。朱鹮每年在繁殖区和游荡区间进行短距离迁移。
        三、营巢。朱鹮每年3月开始在中低山区的高大树木上营巢繁殖。朱鹮的巢呈盘状,结构简陋,主要用树枝和藤本植物将巢筑成较为松散的框架,然后在里面铺垫内垫物。内垫物主要由干草、草根、树叶、松针和蕨类等组成。营巢时朱鹮雌雄亲鸟分工明确,巢材多由雄鸟叼回,雌鸟负责枝条的安置和内垫物的填充。与其他鸟类不同,朱鹮双亲并非在产卵前就将巢完全建成,其筑巢行为贯穿整个繁殖过程,以营巢期和产卵期为主,孵化期和育雏期则主要是对巢的修补、加固、扩充和内垫物的填充。
        四、求偶与交配。朱鹮的求偶过程相对简单,而且雌雄差异极不明显。一般情况下,雄鸟取食回来,停落在巢旁的横枝上,与巢中雌鸟相隔2~3米相互观望,并不停地发出“啊-啊-啊”的低鸣。数十秒后,雄鸟低鸣着走向雌鸟,继而进行交配。另一种方式是雌雄鸟并排停落在横枝上,相互梳理对方头部羽毛,长嘴不停地相互摩擦、咬逗并伴有“咕-咕-咕”的低鸣,数十秒后即发生交配。
        与其他鸟类不同,朱鹮还具有“假交尾”的特殊行为。假交尾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表现为雄鸟跨到雌鸟背上,双方做出交尾的全部动作,但尾部(泄殖腔)并未真正接合。假交尾出现的频次很高,一般情况下,当外来朱鹮个体停落到亲鸟②所在的巢树上或停歇处附近时,配对亲鸟便进行假交尾,似乎是在告诫外来者“名花已有主,不要存在非分之想。”有时候,不参加繁殖的亚成体③朱鹮也会出现“假交尾”现象,而这可能是一种模仿和学习的过程。
        五、产卵、孵化及育雏。在野外,朱鹮每年3月中旬开始产卵。年龄较小(2~4岁)的繁殖鸟产卵时间稍迟,一般要延至4月上旬。朱鹮每年产卵1窝,窝卵数1~4枚,以3枚卵居多。卵隔日产出,随着窝卵数的增加,产卵间隔稍有增大,往往最后1~2枚卵的产卵间隔为两天。
        朱鹮的卵呈卵圆形,青灰色,大小与鹅蛋相仿,重约60~75克,卵壳较厚,表面光滑,布以许多褐色斑点和块斑。朱鹮属于异步孵化,即第一枚卵产出后就开始孵化,边孵化边产卵,雏鸟按照产卵日期的间隔陆续出壳。朱鹮的雌雄亲鸟都参与孵化,并轮流外出觅食和叼巢材。
        朱鹮的孵化期为25~26天。到了雏鸟快出壳的时候,孵卵亲鸟便会频繁站起,更换坐巢方向,有时还要半蹲在巢中,好像怕压着小宝宝。与此同时,巢外的亲鸟也一趟趟地叼回干草、草根和树叶等保温用的内垫物,把巢内漏风的缝隙堵得严严实实。在整个育雏期,暖雏、喂食和护卫等工作都是由雌雄亲鸟共同完成的。


朱鹮朱鹮种群


        野生朱鹮保护

        为了拯救朱鹮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中国各级政府、林业保护部门和科研人员制定了以保护野生种群(就地保护)为主,同时开展人工饲养繁殖(易地保护)的中国朱鹮拯救计划。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朱鹮这一濒危物种已经得以保存和壮大,野生种群数量已经发展到2007年底的600余只,分布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
        一、就地保护。为及时有效地对野生朱鹮及其栖息地实施严格保护,1981年,陕西洋县林业局成立“秦岭一号朱鹮群体4人保护小组”,1983年成立“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最终于2005年成立“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工作人员定期为野生朱鹮种群做繁殖期监护,环志④、巡护和种群监测,人工投食及野生个体的救护,不但掌握了保护区内朱鹮种群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有效地扩大了朱鹮种群数量。同时,还实施了对栖息地进行保护与改善、增加冬水田和林地面积、对栖息地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测等保护措施。
        朱鹮多栖息于村庄附近的大树或林缘,在稻田、河滩和水库岸边觅食,这些地区人类活动频繁,环境易遭破坏。洋县政府通过颁布法令,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砍伐树木和开矿,虽然获得显著的保护成效,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得到当地居民对保护朱鹮种群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保护区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出资帮助修建小型水电站、修建道路和桥梁、购买农用机械等,并于2002年开始实施“绿色大米” 项目,即与当地群众开展无公害、无污染的“朱鹮牌绿色大米”的生产、认证、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试验,从而解决了朱鹮活动区的污染问题,又弥补了当地群众因不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减产所带来的损失。通过多年的努力,保护区逐步摸索出一套以社区共管为基础的朱鹮保护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易地保护。中国朱鹮的易地保护是与就地保护同步发展的。1981年,中国重新发现朱鹮野生种群时,科学家就认识到需要同时采取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措施来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1981年5月,第一只朱鹮雏鸟被送到北京动物园进行人工饲养。1989年, 世界上首次人工繁殖朱鹮在北京动物园获得成功,建立起第一个朱鹮人工种群。1990年,在陕西洋县成立了“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建立起第二个朱鹮人工种群。2002年3月,经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从洋县调出60只朱鹮,在陕西周至的楼观台建立了第三个朱鹮饲养繁殖基地。根据最新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人工饲养的朱鹮数量已超过500只。

        面临问题

        近年来,随着野生朱鹮种群数量的增加,繁殖地的食物和适宜巢址相对缺乏,导致朱鹮在繁殖期发生扩散,保护工作难度增加。1999年至今的监测结果表明,朱鹮巢的分布范围已经从1999年的19,281公顷增加到2006年的137,000公顷。如果不提前对其觅食地和繁殖地加以保护,朱鹮很可能受到农药污染、人为干扰等影响,导致繁殖成功率降低甚至繁殖失败。由于对朱鹮扩散的规律不够了解,难以预测其扩散的趋势和区域,造成保护工作相对被动。加之时间、人员和管理布局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或来不及)实施有效保护。     
        目前,急需开展朱鹮扩散生态学研究,调查朱鹮野生种群的扩散状况,了解导致扩散的原因,搞清朱鹮扩散对其种群结构、繁殖成就和朱鹮保护工作的影响,预测朱鹮野生种群扩散的趋势和区域,制定针对性的保护对策,提前在朱鹮可能扩散到的区域进行栖息地保护和恢复。
        同时,积极开展朱鹮的再引入。再引入是将饲养个体在该物种的历史分布区释放,建立第二、第三个野生种群,提高其抵御突发事件能力的过程,是最为理想的濒危物种保护手段,同时也是最难实施的措施,至今在世界上少有成功的范例。目前,朱鹮的濒危状况已得到初步缓解,但其仍只有一个孤立的野生种群,一旦遇到突发疾病和自然灾害等恶性事件,很可能给现存朱鹮野生种群带来毁灭性后果。近年来,朱鹮中毒死亡事件在洋县时有发生;繁殖期(尤其是育雏期)干旱、河流湿地干涸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导致朱鹮食物不足甚至无处觅食……因此有必要尽早开展朱鹮再引入工作,寻找适宜的栖息地,使朱鹮能够继续稳定增长,彻底摆脱濒危状况。
        我们的家园是一个拥有多物种的家园,鸟语花香、猿啼鹿鸣、莺歌燕舞、鹮立鱼游……这一切共同组成了一种和谐,一种美好。朱鹮,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她的遭遇让我们震惊,更让我们心痛。为了不让她永远地消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的朋友——朱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