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热点聚焦

手机电影即将开幕

赳客电影总编王一鸣赳客电影总编王一鸣


        手机电影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新技术,这种娱乐方式在年轻的上班族之中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因而吸引了新技术公司、影视专家和投资商的关注,形成了又一个新的增长点。2008年4月17日,华信尖峰电信业投融资俱乐部在中关村左岸公社举办了“手机电影即将开幕,资本迎来又一蓝筹”的学术沙龙。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中心主任陈养群、北京乐享传媒总经理王东明、中国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连生、投资专家毛瑞杰、启迪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席永钢、中博传媒集团新媒体事业部副总裁张宁燕、激动影业赳客电影总编王一鸣以及80后手机影像公司导演郑浩等出席了沙龙。他们就手机电影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融资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沙龙由华信尖峰电信业投融资俱乐部内容总监张凯主持。

        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导演

        首先,80后手机电影影像公司的导演郑浩做了演讲,介绍了手机电影的基本概念以及他拍手机电影的历程。郑浩说:“首先我们说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手机电影?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它是手机电影的元年,举行的与手机电影有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它的诞生迎来了新的电影时代的开始,手机电影将逐渐成为热门词汇。”
        他说:“现在有很多媒体对手机电影进行解释或报道,他们说手机电影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用常规的方式拍摄电影,只是完成以后转换成适合手机观看的模式,甚至是把普通的电影剪辑为片断转换为手机电影。但我们认为,真正的手机电影是用手机作为创作电影的一个工具,也在手机上播放、传播。进一步说,手机电影诞生的前提,是有具备视频拍摄功能的手机。”
        他说,现在有这种功能的手机出现了很多,这些手机也有剪辑的功能和音乐编辑功能。手机电影第一要素是手机作为创作电影的主要工具,一定要在手机上能够观看,还可以进行剪辑、音乐的编辑,这样才能成为手机电影。
        现在大家看到的全新的手机电影还是比较粗糙的,这与手机的像素和拍摄功能有关系。手机电影的重要意义在于,只要具备相应功能的手机,人人都可以尝试一下拍电影的感觉。换句话说,就是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导演。可能一开始拍会比较幼稚,但是我们当前的技术更新是很快的。我们不必太担心,因为高科技会解决剩下的问题。

        拍摄手机电影三要素

        如果您有一部这样的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的去拍摄,随时随地剪辑,随时随地编辑一部带有音乐的片子,仅仅通过你的手机就可以把这部电影传送给你的朋友或者其他人的话,您一定是很乐意的。
        郑浩说:“我是从2005年年底开始介入手机电影这个领域。在中国最早的时候,据我所知应该是2005年的下半年,电影学院的程教授的第一部手机电影,叫《苹果》。这片子是在什刹海拍摄的,时间大概是3分钟左右,四、五个镜头就完成了这个片子的拍摄。”
        “我的第一部片子是2006年拍摄的叫《烟》,讲戒烟的故事,后来又陆续拍摄了《情书》和《你丫别跑》。其中有一部片子在手机电影节上获得了一些奖项。现在按照我当时制作这几部手机电影的一些方法,从编、拍、剪这些技术角度来跟大家探讨一下我碰到的一些问题,或者说我的一点点经验。”
        “我当时拍的时候用的是索尼爱立信K750C,有拍摄功能,还有简单的剪辑软件,还有一些配乐、字幕制作的简单的功能。在当时情况下,这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适合拍手机电影的手机,有200万像素。首先在片子的校准方面,主要有三点:第一,手机电影首先是要短。肯定时间上要比一些电影大片和电视剧要短,大概在3分钟之内。如果片子太长剪起来会很费力。而且还要考虑到网速。因为是要上传到网络上的,所以太长看起来也很费力。第二,片子的内容一定要耐人寻味。片子很短,但是必须要有电影起伏的过程,有简单的情节结构,所以你的东西一定要耐人寻味。第三,拍摄背景尽量生活化,这样拍出来的成品比较好。我认为这就是手机电影的三要素。”
        从2005年手机电影诞生到现在2年多的时间,国内举办的手机电影节,第一届是2006年9月份,第二届2007年的10月份,一届是在西安,一届是在成都。参加者主要以学习这个专业的人为主,他们有操作大机器的经验,拍手机电影会好一点。2005年提出手机电影这个概念,目的就是告诉我们,只要手上有这样一部具备拍摄条件的手机,人人都可以成为导演。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广告导演专业教师刘笑微从学者的角度讲了手机电影的概念,她说:“我们学院除了我们影视广告导演专业之外,还有很多学生也在做手机电影的拍摄工作。做为全国第一家影视广告导演专业,我们一直在思考手机电影和商业的交集在哪里,或者说手机电影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拍摄的方式,以及制作的方式是否应该和盈利、渠道等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合作,而不仅仅是纯粹的制作。”。
        她说:“手机电影虽然看上去是一个草根文化,但它不是简单的草根文化,它其实更需要商业化、更需要适合今天的这种手机电影的市场模式、或者说网络模式、或者说营销模式。手机电影看上去很小,但是能量无限。我们都看到了这里的商机,也看到3G开放以后,它会是多大的一颗定时炸弹。这也正是我们专业跟中博合作创办‘手机电影流媒体学院奖’的原因,因为手机电影需要更专业、更市场化。”

        “分钟娱乐”概念

        在接下来的圆桌讨论上,各位嘉宾就如何成就手机电影投资价值进行了探讨。中博网总编王海丰说:“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都会使人们的娱乐形式出现新的变革。手机电影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手机电影产业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盈利点在哪?商业价值在哪?”
        他说:“这些问题我们的确探讨过。我们网站本身的目的是做一个热爱手机电影的年轻人的族群。我不希望收费成为我们族群的一种门槛。当我们把主流的30岁以下的人群牢牢圈住的时候,我们就会有足够的商业价值。我们主要是做这样一种手机电影文化,不管是作为艺术形式也好,作为互联网产品也好,我们是希望有用户来参与。”
        王东明说:“手机电影肯定是在非正式、非办公场合下,在地铁、公交上娱乐的概念,我们曾经也想过,叫‘分钟娱乐’的概念,也就是短时间娱乐的概念。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可以合作的空间。一些运营商,移动、联通或者电信,会给我们网站的创作者提供传播自己作品的平台。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做一些比较适合时下的、符合受众需求特性的作品,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他说:“在北京经常的现象是离单位很远,手机电影拍摄的很短,在上班路上一般是可以看一个片子,这样的情况在北京很常见。所以说在手机电影长短的问题上,我认为,适当长度的电影是可以看的,而且是有观众的。”

        两个产业交叉点上的投资潜力

        启迪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席永钢说:“从手机电影产业和风险投资来说,我有这样的体会,这个产业还处在初步萌芽阶段,但是很有潜力。为什么说有潜力呢?因为它处在手机和电影两个有潜力的产业的交叉点上。手机将来会是人们的一个最核心的多媒体公关,可能会替代摄像机,照相机,MP3,MP4,它的潜力是无限的,可能所有的功能都会有。而电影,或者说视频是一个创意产业,也具有无限的潜力,会引起投资商和从业者的兴趣。在这个产业链里,他们都能够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