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ACADEMICIAN

三尺讲台 飞舞人生

    在有机化学领域,张院士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发挥,当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一批批走向各自岗位,取得非凡成就,他觉得那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实现……




张滂院士(右)与老伴

张滂院士(右)与老伴


        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背后,演绎着一段不平凡的人生。2007年12月12日上午,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本刊记者拜访了已经90高龄的张滂院士。一进门,张院士便幽默地问了一句:“你们是来找张滂的吧?”当场把我们都逗乐了。于是,交谈就在这种非常愉快与轻松的气氛下开始了。

        刻苦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1917年8月25日这一天,张滂在亲人的期盼中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笑,书香门第的祖父一看是个男孩,当即给他取名“滂”字,取有水之意。张滂从小性格稳重,做事严谨,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能够潜心学习和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
        张滂的父亲叫张子高。1909年秋,抱着“科学救国”的愿望和“问政、求学、观其光”的心情,他考取了北京清华学堂第一批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美留学,1911年夏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1916年回国,多年从事化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兼及化学史和墨的收藏及考证,是中国近代著名化学家之一。张滂在父亲的熏陶下,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酷爱化学,那时他就觉得刻苦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1929年8月,张子高应聘到清华大学任化学系教授,并举家迁 往北京。而这时候,张滂也到了选择中学的年纪了。
        由于住在北京,父亲又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念书的条件对于张滂来说可谓是得天独厚。于是父亲给他选了一个美国教会办的学校——崇实中学读书。当时张滂就下定决心,要像父亲一样考上大学当教授。刚去的时候,他还充满自信与希望,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可是有一次他听了校长的发言后,感到非常失望。“那个校长说,学校培养的中学生人数是比较多,但是多数是考不上大学的,现在得想个办法解决,那就是重点培养几个学生考上大学,这样就能代表整个学校。我一听就不高兴了,因为我当时的愿望就是要考大学,可是这里的情况同我的希望却恰恰相反了。”谈到这个情况,张院士依然难掩当时的失望,但是当聊到他后来的选择时,我们看到的是自信,“于是我就四处打听,得知当时中国最好的中学有两个,一个是天津的南开中学,另一个就是北京的第四中学,回家跟父亲一商量,我就决定准备考这两个中学了。”
        经过认真准备,1934年,张滂如愿以偿地被南开中学录取了。南开中学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都非常好,张滂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三年。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张滂从天津回到了北京,一年后考入了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合并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尽管由于战乱,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但是张滂一直保持着刻苦努力的学习习惯,于1942年顺利地从西南联大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

        给自己创造好的机会

        “尽管我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但是我所有取得的成绩都与我自己的努力分不开。”一阵思索之后,他给我们回忆起了自己的留学经历。
        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以后,张滂的化学导师把他介绍到了中央研究院(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做了吴学周教授的研究生。吴学周教授的研究领域是紫外光谱,同在中央研究院研究有机化学的另一位研究员是黄鸣龙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甾族化合物。当时他们都是40岁上下的知名学者,在抗战的对峙阶段,他们坚持着从事基础研究,又在西南联大授课,实为难能可贵,从他们那里张滂得以接触光谱和甾族这两个活跃的化学领域。在化学研究所的三年里,他做了一些有机化学实验并看到了一些有机合成的成果,并在吴学周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丙酮醛的紫外光谱》和《丙酮醛的化学分析》两篇论文。研究生学业以后,他继续在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44年,英国向中国政府赠送了一个研究生学习规划,就是英国拿钱出来,赠送200个研究生名额,培养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到英国读研究生,获取学位。为此,当时的政府组织了一次公开考试,张滂也参加了。因为是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的,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张滂考了第一名,获得了出国留学资格。
        由于是英国赠送的留学生名额,所以他们出国的事情都由英国的文化协会安排。那是张滂第一次坐飞机,虽然只是从昆明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加尔各答在热带,天气非常炎热,他们在那里住了一个半月左右,英国人才用火车把他们从加尔各答送到印度东部,在那里又等了两个月的样子,终于等到了他们要乘坐的英国兵船。这个船就从印度启航,经过红海、地中海,到大西洋,从大西洋一直到英国,路上走了一个多月。“虽然非常辛苦,一点都不习惯,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因为我们是为了求知识而来的,再苦也要坚持”,张院士跟我们讲述当时的心情。
        到了英国伦敦,张滂按计划被分配到了一个不太有名的大学——利兹大学。在那里,张滂首先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补习英文,补做以前由于战争在国内没有做过的一些实验,比如有机化学实验等。就这样在利兹大学待了七、八个月,该到选择学科的时候了,张滂想:“我以前学的就是化学,那自然还是选化学科,虽然利兹大学也有化学系,但是我能不能找一个更好的大学念呢?”他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当时剑桥大学是英国最有名的大学,张滂希望能去那里继续深造,该怎么办呢?
        后来,他得知剑桥大学化学系新任主任叫Todd,于是,一个毛遂自荐的念头在心中生成。他当即就给Todd教授写了一封信,告知他自己的情况,并表示非常希望到剑桥大学念书。信是写了,但是张滂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知道Todd教授会怎么处理。正在他焦急等待的时候,Todd教授回信了。他在信中表示,剑桥愿意接受张滂,但要等到他在利兹大学的课程念完。张滂高兴极了,前后共花了一年时间把利兹大学的课程念完便转到剑桥大学去了。“剑桥大学接受我,对我而言,这是个意外惊喜,但是我觉得很多时候,人还是要懂得给自己创造机会,即便不能成也没关系。”多年以后的今天,张院士依然得意于自己当年的举动。
        当时剑桥化学正集中全力从事核酸的研究,开创了有关核酸在不同领域的探索,并持续至今。张滂的论文题目是《有关糖苷的合成研究》,其中以十三步反应“从葡萄糖合成核糖”分课题使他初步领略了什么是天然产物的合成,从而把他带入了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这个从19世纪后期开始而至今还生机蓬勃的领域。1949年,他完成了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按原计划,英国文化协会给他们安排好了回国的一切手续,漂洋过海,张滂带着学到的知识回到了自己亲爱的祖国,回到了北京。

        课堂是他一生的舞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张滂回到了北京,开始了他的执教人生。“我记得是9月1日到北京的,9月5日我就去燕京大学上课了,这说明我学习学得还不坏,说上课就可以上课,当然我当时只是一个副教授。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非常享受课堂给我带来的快乐,享受研究的过程。”
        在半个多世纪里,张滂先后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旧中国的大学教育已具有相当的水平,研究工作也正在起步,但由于八年抗战,实际上已陷于停顿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情况很快得到扭转。上世纪50年代,张滂翻译了费塞尔夫妇著的第三版的《有机化学》,这个译作填补了我国有机化学教材的空白。
        1953~1957年间,张滂带着自己的研究生们完成了“5-羟基嘧啶的合成”和“5-去氧戊内醚糖苷的合成”两个课题。前者的依据是嘧啶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作为核酸的两种碱基组分之一,5-羟基嘧啶的结构特征不同于其他位上的羟基,是唯一不与嘧啶氯原子发生互变异构的,它们的合成可能提供作为核酸碱基的拮抗体。后一课题与当时新发现的抗生素链霉素含有的义链糖链霉糖有关。
        1962年,高等院校的基础研究再次起步。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维生素B6的合成中揭示了一个新反应“3-取代-1,2-二甲氧基丙酮重排为3-取代丙酮醛二甲缩醛”。后来,他们又通过动力学方法证实这是一个少见的甲氧基单键迁移过程。
        1977年,高等院校又一次恢复了基础研究。进入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天然产物的分离和鉴定方面取得了可观的进展,伴随而来的是对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相结合的关注。张滂选择的两个对象是云南微生物所发现的竹红菌素和中山大学化学系发现的柳珊瑚酸。前者是竹上共生的真菌——竹红菌所产生的一种深红色醌色素,具有治疗妇女白化病的生理活性,国际上已报道这类醌天然产物超过10种,其中与竹红菌素结构相近的一种是弗来菌素,具有抑制蛋白致活酶的活性。后者是从生长在我国南海的柳珊瑚体内分离得到的一个倍半萜,具有很强的解毒作用,在国际上受到重视。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他们还合成了若干新型的化合物,如含氧的菁染料(一般含氮)、水溶性的氨基保护基和油水双溶性的接肽试剂等。
在有机化学领域,张院士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发挥,当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一批批走向各自岗位,取得非凡成就,他觉得那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平淡的健康哲学

        坐在张院士的面前,看着他的精神状态,听着他的谈吐,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眼前的老人已年逾九旬。带着好奇心,我们跟张院士聊起了健康哲学。
        “我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一个不爱运动的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二是从小体质较弱,而且有哮喘的毛病,因此很少运动。我日常生活中能够称其为运动的就是骑自行车了,但是现在在亲朋好友善意的劝阻下很少骑了。可能因为我一直在用脑工作,所以思维还算清晰。而且我一直过着粗茶淡饭的简约生活。对吃喝从不讲究,老伴安排什么就吃什么。我喜欢自然而然地生活着,过去怎样现在还是怎样,从不想自己要活到多少岁,也从不刻意追求什么,平平淡淡就好。”
        我们在给张院士拍照的时候,张院士又回忆起了一段往事。原来摄影是他一生的爱好。他告诉我们,早年他在上海读书的时候,花了100多块银元买了一台第一代莱卡相机。由于这笔数目在当时太巨大了,很久他都不敢告诉父亲。多年来,他对于摄影的爱好一直没变,每次出去旅游,他都会带上相机去拍风景照。
        与张院士交谈,我们学到了很多年轻人缺少的东西:刻苦努力、积极上进、严谨执着、热爱生活。我们衷心希望张院士身体健康,安享晚年。


    张滂,著名有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1917年8月生于江苏南京市,1942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培养了大批有机化学人才,并为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学改革做出了贡献。上世纪50年代,翻译出版了美国著名的有机化学教材费塞尔夫妇合著的《有机化学》。80年代主编出版了《有机合成进展》。他在科研工作方面着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以天然产物为中心的合成、新型化合物和试剂的设计及合成、合成方法等。曾发现了若干新的反应,取得了独创性的成果。以十九步反应完成了一个天然醌产物的合成路线;合成了木糖核苷、5-羟基嘧啶、内醚糖、D-核糖、维生素B6、丙醛酮二甲缩醛并阐明了其反应机制,此外还发现了对羟基苯酮的碳碳键断裂反应,以及1,3,5-三酮的新合成法等。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高水平的论文。曾任国家教委化学中心顾问,国家教委化学系课程结构研究小组组长,中国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学会有机化学学术组组长,北京市化学学会和化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