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封面故事

电信潮头忆峥嵘

陈俊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及数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和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他曾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邮电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和“邮电部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个荣誉称号。

少年壮志  向科学进军

1933年10月10日陈俊亮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地处鱼米之乡的宁波是当时远近闻明的草席之乡,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生活宁静而富足。陈俊亮自幼天资聪颖,志存高远。青少年时期,他以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为偶像,矢志于祖国科学技术事业。

1955年从上海交大电信系毕业后,陈俊亮被分配到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当老师。22岁的小伙子,脾气好,热心又勤快,因此很快赢得了教研室所有老师的喜爱。“那时候正好遇到一个机会,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我们学校就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了公派留苏的选拔考试。”陈俊亮说。当年北邮有十几个年轻教师参加考试,陈俊亮脱颖而出,于1957年踏上了赴苏留学之路。1961年,经过四年的学习,陈俊亮获得苏联莫斯科电信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从莫斯科电信工程学院学成归国。

对于这段出国深造的经历,陈俊亮存有深深的感激,他在莫斯科完整系统地接受通信领域理论和实践的训练,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颗人造卫星通信系统上初显身手

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有急事需要联络时都要跑到电报大楼拍电报,通过人工把要发送的每个汉字转译成由四个数字组成的代码,经电传打字机发送到对方电报所,然后再由人工把每一组数字代码一个一个翻译成汉字,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不够快捷。在这样的背景下,陈俊亮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数据通信设备的研制。当时这个项目由邮电研究院和北京邮电学院共同承担,它是代号为“6401会战”的一部分。其中有一项任务是研制传真电报自动翻译机,还有一项是研发数据通信设备。数据通信设备由两部分组成,即数据传输部分和纠错编码部分,其中的纠错编码在技术上由陈俊亮负责。当时陈俊亮新婚不久,接到任务后便一头扎进项目的攻关进程中,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工作。为了这个重点项目的早日完成,陈俊亮几乎没有过过星期天,每天都是晚上10点钟以后才回家,家里曾连续数月不开伙。陈俊亮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在缩减,工作是他仅有的生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有线600/1200波特数据传输设备全部完成。

1967年初,“文化大革命”已开始。由于当时陈俊亮所在的课题组受命研究的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的必要通信设备(代号701),所以科研工作没有中断。这是一个要求极高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当时研制组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陈俊亮至今仍然记得,当他被特许进入已经封闭的图书馆里查阅资料时,整个图书馆里一片狼藉,空荡荡的没有一点声响,甚至令人感到一丝恐惧。陈俊亮仍然从墙角凌乱的书堆中发现了那本梦寐以求的外国杂志时,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本杂志的英文名称是“BSTJ”,一篇关于“差数集码”(Differece Set Code)的文章,令他大受启发。因为文章中恰恰详细地论述了国外刚刚发明的,也是这个项目正需要的纠错编码方法。这个方案既具有很强的纠错与检错能力,同时又兼顾了简单的译码方法。命运之神眷顾了这位努力不懈的年轻人。

靠着强烈的责任心和正确的科研思路,背负着沉重压力的陈俊亮,经过两年多艰辛的努力,十分出色的完成了这项任务。而“东方红”卫星无线信道数据传输系统工程项目,也荣获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通过严格的出国考试,陈俊亮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首批50名赴美访问学者中的一员。得以进入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学习,师从名家,眼界大开。

在美国进修期间,陈俊亮抓住时机,多方面汲取知识,了解信息,对国际电信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有了客观理性的认识,对发达国家科研体制、组织方式和创新精神有了亲身体验,增强了为发展中国电信技术贡献力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陈俊亮说:“美国那时候比我们先进得太多。坦白讲,他们做的课题我们在国内想都没想过。”留学美国给陈俊亮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开拓了思路,让他看到了人家怎么搞科研,人家怎样想问题,人家怎么组织讨论。他经常去听美国同事的讨论会,以此来了解当下通信领域的前沿问题大概是哪些。他也很注意学习别人申请科研项目的方式,看他们怎样向公司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写提案。

陈俊亮回忆说:“我原来在国内搞科研,项目都是国家让我做的,是一个非常封闭的环境。直到那时想法才变得开阔了起来。”这种学习,让他开始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国内的科研环境,对自己的要求也从“完成组织指派的任务”,上升到“通过调研提出科研提案”。

1981年初,带着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祖国电信事业的崇高使命和迫切愿望,陈俊亮放弃留在柏克莱加州大学执教的机会,如期回到北京邮电学院。

研发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机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中国,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都十分落后,普通电话全是老式的机电制,少量的程控数字交换机是用大笔外汇买进的泊来品。人均电话拥有量不到1%,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成为掣肘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改革开放的重要症结之一。鉴于这种情况,国家下决心大力发展通信产业。

根据国家通信发展的需要,刚刚从国外回来的陈俊亮开始从事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研究工作,与邮电部上海第一研究所合作,承担了开发我国第一台“DS-2000程控数字市话交换机”的任务。陈俊亮负责关键技术诊断软件的研制,在理论上提出了数字交换系统的模型及其测试诊断算法,设计的诊断程序独具特色,有些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该交换机获得了1987年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七五”期间,他还领导和参与了“大、中容量程控市话交换机系统”中诊断程序的研究,并通过国家鉴定。

他所完成的我国自行研制的两台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诊断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性能达到了80年代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这两个诊断程序的研制中,他提出了程控交换机测试诊断的基本算法,并在研制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电信潮头披荆斩棘

20世纪90年代初,在交换机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的研究被提上日程,后来这种技术被称之为“智能网”。从事了多年程控交换技术研发的陈俊亮,深切感受到在交换技术基础上,还有不少潜力可挖掘,智能网是在原有程控交换系统上充分发挥交换设备功能十分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让现有交换系统提供多样应用与服务的有效方法。1993年,在第一期863通信主题领域支持下,陈俊亮所在的北京邮电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立项研究智能网,当时他了解到国际标准化组织刚刚起草了智能网的第一个版本的标准,于是通过国外朋友的帮助拿到了这个版本,由此得以掌握了智能网研究的基本思路。在科技部863项目的支持下,经过三年攻关,该项目终于在1996年通过863专家组验收。

1995年,由于当时科研资金的极度匮乏,应深圳华为公司的请求,北京邮电大学当时研发的智能网系统的第一个软件版本转让给了华为公司,“华为”也在此基础上研发了自己的智能网系统,并实现了产业化。至此,华为公司和北京邮电大学与上海贝尔公司一个下属企业成立的合资企业引领了国内固定电话网上的智能网市场,占有率达到约95%,把绝大部分跨国大电信设备生产商的智能网设备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陈俊亮满足地说,我们所研制的智能网系统在技术上有很多创新之处,例如在软件复用技术上,与国外系统相比,我们系统所用的基础软件构成模块的数量最少;在系统过载控制、业务自动生成与模拟及软件的可靠性等方面都具备了新的特色。

无悔的人生

静水深流,似水无痕,这是大家的风范。在北京邮电大学校园里,经常会看到一个骑着自行车,穿着朴素,面目慈祥又神采奕奕的长者,很难把他与两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响亮的头衔联系起来。他骑着自行车来往于家与实验室之间,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他却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教学第一线,认真地写讲稿、备课、画图纸、打胶片、查文献,就连论文出处都一点不能含糊,讲过多少遍的课,还不断补充新内容。几十年来,他共培养了硕士研究生近百名、博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后8名。

已进古稀之年的陈俊亮,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教学工作量有增无减。现在他依旧是实验室的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课题的制定、科研方向的把握离不开他的指导,当别人正安度晚年、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时,他还亲自出差去外地,搞调研、做项目。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时,陈俊亮和其他委员一起,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为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搜集第一手资料,按期认真听取司法部门的工作汇报,履行人大常委的职责。

作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委,陈俊亮在政协十届第十九次常委会议上做了《关于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的大会发言。

他心怀天下,站在国家的高度,高瞻远瞩,不留恋短期利益。基于我国标准与技术形成的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面世时间短,成熟度不够,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国产产品提供一个宽松环境的现实,陈俊亮恳切地建议:“对于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并且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或专利应纳入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科技成果要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造福人类,而科技成果能够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是资金的支持。陈俊亮急在心里,他提出:“完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贷款担保体系,包括降低商业银行担保比例、建立贷款风险担保准备金、加大财政贴息力度等;要建立中介机构和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等支持措施。”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与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国内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于科研人员的考核与鼓励政策是比较“功利性”的。陈俊亮说:“这种机制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课题或时间较短(如两年左右)的项目比较起作用,但对于重大探索性课题,特别是长期的基础性研究却是有害的。国家更需要的是人们对于科学的追求与兴趣。这种兴趣型的人才醉心于对未知科学的探索与追求,往往是重大科学发现的源泉,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应重视探索培养这种兴趣型人才的规律。至少,科技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该对于这类人才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与规定。”

作为学校德高望重的教授,陈俊亮十分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他说,现在的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不能安心做学问,甚至完成不了规定的学业就急着找工作、找地方实习,这样做并不妥当,希望大学生要志存高远,正如孟夫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从我个人的体会看孟夫子的话非常正确。你要有远大志向,你真正要对国家做出贡献,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做工作,从最基层工作做起,这样经过几十年积累,才能慢慢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决不能只看眼前的一些利益。一个人,不是为了满足吃住,而是要有理想,有抱负,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学校要对学生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但对家庭,还要对国家、对人民有责任感。没有这样的基本品德,就没有大的出息。”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采访过程中,陈俊亮说起这些经典话语朗朗上口、记忆犹新,笔者也忍不住跟着背诵起来。坚毅淡定的笑容,缓慢铿锵的语气,陈俊亮用这样的方式诉说着他无悔的人生。走过的路,不怕回首,因为他没有蹉跎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却留下了一串串闪闪发光、造福无数的成就。他始终以“坚持不懈,必有所成”作为人生的座右铭。陈俊亮凭着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坚忍不拔的意志,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品德,在通信这条高速公路上不断开拓着,他始终走在前头。但作为开路者他却并不寂寞,因为他的背后是学生们灿若春光的笑脸和通信业连年结出的累累硕果。

陈俊亮简历

193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51~195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学习。

1957年~1961年,就读于前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

1978年底~1981年,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电机与计算机系客座副教授。

1984年,被国家教委特批晋升为教授,同时又被国家学位委员会特批为博士生导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后改为院士)。

199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1994年,当选为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曾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

1994年~1998年,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

199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

200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