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在京开幕
4月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在北京开幕。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开幕式上表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环保产业为支撑,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记者从开幕式上获悉,2024年,全国PM2.5浓度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下,已连续5年稳定达标,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了90%。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二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了4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近年来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随着大气、水体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逐步解决,环境治理市场新建需求有所收窄,增速趋缓,污染治理市场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变。同时,环保企业正加速向“双碳”领域拓展。
“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能力全面增强,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李高强调,生态环保产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要锚定“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持续攻关,充分发挥产业在技术研发、项目实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要着眼长远,为“十五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确保我国在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持续发力,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当前,环保产业要强化原始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聚焦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碳捕集利用封存、新污染物治理等关键领域,努力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信技术,加快数字赋能,培育产业新业态,深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布局,构建智慧环保产业生态,提升环境监测预警、污染溯源治理的数智化水平。”李高指出。
本届展会以“践行‘两山’理念 服务‘双碳’战略 创新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展会为期3天,来自国内外1000余家环保企业参展。展会全面总结推广生态环保产业践行“两山”理论的成果,展示环保产业在AI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碳转型与“双碳”目标、绿色生态创新实践等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
在主持开幕式时,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说,今年,适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双碳”战略实施5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近年来,生态环保产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取得显著的成效,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
据介绍,本届展会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围绕新质生产力,专设“科技创新专区”,重点推介环保新材料、碳捕集封存(CCUS)、智慧监测等前沿技术,并展示利用 AI 和信息技术实现环保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同时,主办方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还携手“中国—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共同开展产业方向研判、技术标准创新、知识产权布局等研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此外,此次展会还在往届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通过搭建多维平台,提升合作成效。如增设主宾省市圆桌对话活动,举办北京市朝阳区、重庆潼南区、青岛市、泰州市、白银市等区市的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主题会议及招商引资推介会。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中化环境、中核环保、江苏环保集团、山东环保发展集团等作为主宾企业,将在展会期间发布最新发展战略,签订重大项目合作协议。
(责编/代建安)
手机体验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手机版
-
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