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第一看点

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

10月17日,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亦庄开幕。本次大会以“协同并进 智行未来——共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在开幕式上指出,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旨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智慧高效出行新方式,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近年来,北京充分利用丰富的创新资源,加快关键要素集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日趋完善。下一步,北京要同各方一道,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沃土。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指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面向未来,要集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市场创新主体,培育壮大新型零部件、新型基础设施等新质生产力,加强产业协同融合,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持续提升智能化水平,促进跨区域示范与多领域应用;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技术研发,推进在汽车领域全面应用等。

中国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将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汽车、电子、软件领域联合攻关,鼓励共建自动驾驶数据共享和模型训练平台;深入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立健全高级别自动驾驶监管制度等。

据悉,大会开幕式上,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正式发布。十大突破包括: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成为重要技术路径、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开启产业实践、智能底盘提升整车操控和运动安全、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技术体系完善、车云数据闭环变革主流研发范式、组合驾驶辅助(L2级)规模化落地、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加速、主要国家在立法方面取得关键进展、全球加速自动驾驶法规标准研究。

本次大会设置国际政策圆桌会议、企业高层圆桌会议、跨区域协同发展专题论坛3场特色活动,举办协同治理——完善全球产业监管体系、共享共创——打造国际互利共赢朋友圈、创新驱动——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生态融合——重塑产业发展新格局、试点示范——探索发展路径、稳健护航——筑牢网络和数据安全基石等多场主题活动。大会还发布了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十大技术趋势、大会共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一致行动宣言等一批创新成果。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4000多名代表报名参会。

本届看点:

作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这一重磅成果首次发布。

受大会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球两百余位专家联合研究。自今年8月以来,经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大会审议决定等环节,最终从过去5-10年的代表性成果中,评选出在政策法规、市场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最具标志性的十项发展突破,旨在总结奋斗成果,凝聚行业共识,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突破一: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

依托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的驾驶大模型训练方法,拓宽了车辆ODD范围,促进了智能网联汽车快速落地。主流车企已经实现大模型技术在感知、规划和控制领域的应用,部分车企已具备全栈端到端智能驾驶能力。

大模型在智能座舱的应用,推动实现更自然、更智能的多模态交互,和更主动、更便捷的场景化服务。

突破二: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成为重要技术路径

中国启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20个试点城市组织开展规模化建设与应用。美国发布《网联拯救生命:加速V2X部署计划》,提出车辆和基础设施部署目标。欧盟发布《网联、协作和自动化出行路线图》,明确V2X顶层发展规划,加速推动V2X规模部署。

突破三: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开启产业实践

中央计算式车辆电子电气架构进入产业实践阶段,企业相继发布中央计算平台;车用操作系统形成多核分布式、异构融合架构,支持软硬件分层解耦、多域融合与协同机制;大算力芯片实现应用,单车算力迈向千级TOPS,支撑整车中央计算发展。

突破四:智能底盘提升整车操控和运动安全

依托底盘域内融合和跨域协同技术,推动智能底盘认知、预判和控制车轮与地面间相互作用、管理自身运行状态的能力逐步提升。主流车企智能底盘实现线控执行、冗余重构等持续创新突破、拓展了安全边界。

突破五: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技术体系完善

以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构成的系统安全已完成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设计方法和技术标准体系。L3级以上自动驾驶安全需求体系基本形成,主流车企搭建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支撑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

突破六:车云数据闭环变革主流研发范式

自动驾驶研发范式已经实现由规则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数据量和数据闭环能力将成为汽车智能化的关键。依托车云数据闭环,车端推理+云端训练已成为重要的开发模式,发掘数据价值,加速模型及算法的迭代和进化。

突破七:组合驾驶辅助(L2级)规模化落地

今年1-6月,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0%;2023年北美地区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销量近百万辆。

突破八:L3级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加速

德国、日本已经为具备L3级自动驾驶功能车型完成型式批准;美国许可具备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上路;中国已确定首批9个联合体,开展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工作。

突破九:主要国家在立法方面取得关键进展

德国发布《自动驾驶法》允许L4级车辆上路;日本《道路交通法》有关L4级车辆的修正案正式生效;美国40多个州制修订自动驾驶相关法案;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自动驾驶相关条款征求意见。同时,主要国家积极推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险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律制度修订。

突破十:全球加速自动驾驶法规标准研究

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WP.29)设立自动驾驶与网联车辆工作组(GRVA),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框架文件》,并于2020年发布了信息安全、软件升级、自动车道保持等三项联合国法规。

国际标准层面,202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技术委员会(ISO/TC22)发布《自动驾驶标准化前景》(RoSPAV)文件。

中国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高度凝聚了过去5-10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奋斗成果,见证全行业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通过持续的合作与创新,实现更加安全、高效、舒适和节能的交通出行方式,为人类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责编/建安)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