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科学巨匠

八九十岁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功成身退,安享晚年……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活法,可有一批大国工匠偏不。

年龄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分水岭,只要能走得动,就坚持为从事的事业奉献力量,在他们看来,这种状态已经浑然成了“人生的一部分”。

他们当中,有年过百岁的“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人居国匠”吴良镛,有已过鲐背之年的“北京时间之母”叶叔华、“歼8之父”顾诵芬,还有步入耄耋之年的中国核能奠基人王大中。尽管上了年纪,但他们依然勤勉,除了对自身事业的孜孜追寻,更有为年轻一代的考虑。

变老不是一个悲剧,只要头脑保持灵活,好奇心没有衰退,世界的景象仍然吸引着你。

在炮火战乱中辗转求学,在荆棘虚无中拓荒求变。这位百岁老人的一生堪称传奇。

作为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陆元九1949年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同年,迎娶了留美硕士、安徽同乡王焕葆。他用汗水、青春,为祖国实现火箭升空、卫星环绕、九天揽月、踏足火星的壮丽梦想贡献了毕生力量;他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更是惯性导航系统这一尖端领域的探路者……他的足迹诉说着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求索报国的曲折多艰,他的经历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拳拳初心。

回国后,陆元九首次提出了“回收卫星”的概念;他和同事组装出我国首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他的著作《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是我国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对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杰出贡献。他还倡导要跟踪世界尖端技术。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一批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为我国惯性仪表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个性耿直的陆元九,会为了技术问题和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对产品质量要求极其严格。他常说:“我们的产品是要上天的,一定要保证质量。要求严格,可以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

陆元九一生简朴,却捐出自己的大笔积蓄,资助科学研究。在他看来,青年始终是未来。

尽管因为年岁已高的缘故近来不能坚持上班,但是他每天都在想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办公桌前贴着座右铭“不急不恼,不懒不馋。人生难得老来忙,有问题查不出来是失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分析。严格、认真、执着”。

作为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2021年恰逢吴良镛99周岁华诞,3月31日,“国匠:吴良镛学术成就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展览撷取吴良镛工作中的吉光片羽,展示其在建筑设计、科学研究、规划实践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吴良镛长期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学科发展研究,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广等特点,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他获得过国家最高科技奖和许多国际大奖,以及多国授予的荣誉称号,国家天文台命名一颗小行星为“吴良镛星”。

以“为生民立命”的大儒担当,引发出他“天下人居”的思想与实践,并逐步形成丰满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吴良镛把中国建筑师的视野从单体建筑的精雕细琢引向一座城市、一个经济协作区的宏伟规划:大北京、京津冀、长三角、滇西北、三峡库区……最美的蓝图画在神州大地之上,宏大的空间叙事展现出中国建筑师的大手笔。

虽已年迈,但对未来仍充满期待。他勉励建筑界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谋万家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构建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共同奋斗!

2021年11月2日,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本刊编委会主任——95岁的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一时在网络引发热议。

她,投身天文事业70余载,长期从事天体测量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促进了上海天文台与美国宇航局和多国研究所的科研合作。

她是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开拓者,也是我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她主导建立了我国的时间系统,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1994年,国际编号为3241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叶叔华星”。

她提出建设中国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VLBI)网,推动建成“天马望远镜”,大幅提升我国射电天文观测能力,为我国的探月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步入鲐背之年的叶叔华,丝毫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她积极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阵列(SKA)的七个创始成员国之一,并争取在上海建立SKA区域中心;推动我国天文观测向太空、月球,甚至是向火星、木星及更远的太阳系边缘不断拓展。直到如今,她依然坚持工作,研究上海天文台的发展方向,“大概七八点钟起床,九点后到单位,下午两点半回家看文件消息,我从事着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

捕获.PNG

       顾诵芬,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是航空工业唯一的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70年航空报国路,由于国防与航空工业的特殊性,很长一段时间他都隐姓埋名。回首往昔,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年,也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过程。

       他不仅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中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中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牵引并推动中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主持编纂了70余册航空科技书籍,还培养了大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支撑了中国航空武器装备型号研制。

      他已迈入人生第92个年头,依然坚持到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去上班,不为名、不趋利,“未来我们的飞机要具备隐身能力,电子、火控系统、发动机要做好。中国航空事业需要人才,我想对年轻人说,心中要有国家,牢记历史,多读书多思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咏世德之俊烈,诵先人之清芬。顾诵芬人如其名,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对祖国航空事业诚挚的爱,用嘉言懿行激励着后辈们不忘初心、奋勇向前。

2021年11月2日,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本刊编委会主任——95岁的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一时在网络引发热议。

她,投身天文事业70余载,长期从事天体测量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促进了上海天文台与美国宇航局和多国研究所的科研合作。

她是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开拓者,也是我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她主导建立了我国的时间系统,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1994年,国际编号为3241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叶叔华星”。

她提出建设中国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VLBI)网,推动建成“天马望远镜”,大幅提升我国射电天文观测能力,为我国的探月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步入鲐背之年的叶叔华,丝毫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她积极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阵列(SKA)的七个创始成员国之一,并争取在上海建立SKA区域中心;推动我国天文观测向太空、月球,甚至是向火星、木星及更远的太阳系边缘不断拓展。直到如今,她依然坚持工作,研究上海天文台的发展方向,“大概七八点钟起床,九点后到单位,下午两点半回家看文件消息,我从事着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的确,随刻科学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这得益于伟大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甚至影响、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

科学是无国界的。在全球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稳步提升,一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中国科学家更是身体力行地为全球科学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有的科学家虽然在国内一直默默无闻,但出他们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有的甚至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大国有力量,但自强不息、自主创新也不等于闭门造车、故步自封。中国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与世界合作,世界科技的发展也必然需要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国。

2021年5月14日,杨振宁先生捐赠清华大学暨“杨振宁资料室”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事实上,杨振宁比肩牛顿、爱因斯坦,是当今活着的物理学家中最有声望的一位,也是有史以来取得科学成就最高的黄种人。他不仅为国家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员,还义务参与建设了中国60多个一流物理实验室,为中国提携培养了上千个顶级科学家,90多岁依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

一位科学家拥有一项诺贝尔奖就已堪称伟大了。而杨振宁,公认的诺贝尔奖级别的理论贡献多达13项。其中杨米尔斯理论提出后几十年一直无人能看懂,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才发现这一理论早就为引力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在此之后,至少有七位物理学家站在他的肩膀上获得了诺贝尔奖。

美籍英裔数学物理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弗里曼·戴森评价说,“杨振宁是有史以来排名前15的物理学家(Quora评),与费曼、朗道奠定20世纪物理学的白银时代,是继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最卓越的设计师。”

爱因斯坦曾耗尽后半生都没有做到统一宇宙四大力——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而杨振宁却统一了其中的三个。杨振宁对理论物理的贡献是历史级别的,也就是说,一万年之后,他的名字依然会刻在人类历史的教科书上。

美国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直言,“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的第三位物理学全才。”

通俗地讲,如果把物理学比作一栋大厦,牛顿打下的是地基,爱因斯坦在地基上盖了一栋楼,那么霍金只是在这栋楼里面刷了一面墙,而杨振宁,则在这栋楼里打通了一组电梯,几乎以一己之力贯通了整个物理学大厦。这就是杨振宁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提到钟南山,你肯定最先想起那张他在高铁餐车上满面倦容的照片,那是新冠肺炎疫情初始,84岁的钟南山逆行武汉实地调研。

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21年11月,担任中国消防宣传公益使者。

钟南山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从非典到新冠肺炎,他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推动者,促成了国家多项政策法规的制定,更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言人,成为稳定民心的科学家代表。

当然,作为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顶级专家,钟南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很大。在抗击疫情方面,钟南山提出加强国际交流将成为新常态,这将有助于其他国家减少走弯路。他多次与海外同行交流,分享了新冠病毒感染危重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难点、快速检测新冠病毒和防控社区聚集性病例的经验。他说,这些交流有望对全球疫情防治产生积极影响。

虽然已经成为民众心中的“定海神针”,但钟南山透露,他也有“难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的会议频繁,一次会开两天,每天3个小时不间断,由于时差因素,会议常常是在北京时间的深夜,对他的身体影响很大,更难的是,全程用英语表达还得注意分寸。他特别高兴的一件事就是,通过摆数据、讲事实的据理力争,让世卫组织的部分专家改变了对中国疫情防控的顽固、错误看法,并修改了相关报告。

2021年10月13日,在第二届国际科学理事会全体大会上,国际科学理事会向全球3位科学家和1个团队颁授首届ISC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郭华东,因其开拓了地球大数据科学,发展了大数据驱动科学发现方法,获评首届ISC科学奖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奖”奖项,该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利用跨学科方法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作出的杰出科学贡献。

郭华东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遥感信息科学特别是雷达对地观测领域研究,是中国遥感领军人之一。他与遥感科学事业相伴40余载,早已著作等身的他,如今仍活跃在科研一线。他常跟学生说,我们从事的工作就是坐着卫星看地球。遥感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人们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监测、矿产资源探寻、灾情预警监测、新型对地观测系统及神州飞船陆地遥感应用等领域。此外,遥感技术对气候变化实时监测所获取的动态数据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集,通过综合分析、动态模拟,从而形成对地球气候的监测和对未来变化的预测。目前,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郭华东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对遥感方法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推动数字地球发展方面也有建树。他系统揭示雷达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无植被沙丘雷达散射几何模型,揭示了熔岩的去极化机理与植被的多极化响应现象,证实了长波段雷达对干沙的穿透性;建立了多源遥感找矿理论方法与模式、重大地震灾情全天时全天候和主被动遥感观测体系;组织建设了新型对地观测系统,建成神舟飞船陆地遥感应用系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数字地球原型系统……

潘建伟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多光子纠缠操纵等研究方向的系统性创新工作使得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成为近年来物理学发展最迅速的方向之一。

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原理性验证,为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也是我国又一个全球首创。

2021年5月,潘建伟团队成功研制了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实现了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2021年10月,著名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刊发潘建伟团队关于量子计算的两大成果。其中,该团队成功构建的66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上千万倍,使得我国首次在超导量子体系树立了自己的“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此后,潘建伟和团队在“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的基础上,又研制出113个光子144模式的“九章二号”,实现了相位可编程功能,对“高斯玻色取样”问题的求解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还要快1亿亿亿倍,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这一系列成果使我国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同时在两种物理体系均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

2021年12月,潘建伟团队研制的“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量子计算机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21年国际物理学领域十项重大进展,使得我国成为目前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都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牢固确立了量子计算研究国际第一方阵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