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巨星陨落 繁星再起

2021年,当彩色的画面一次次转为黑白,已有28位院士离我们而去……

气冲霄汉,九州惜叹。

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作一座华美的大厦,那么这些院士们,则是支撑这座大厦的柱石和栋梁,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安心,就象大地,负载一切众生……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实干只是一种习惯,责任永远高于名誉,他们呕心沥血,献身科研,目光所致,皆为华夏。这一年,他们的生命,成为镌刻在时光机里的印记,我们缅怀,穿越时间、空间,如丝如缕、挥之不去。在田间、在医院、在水下、在太空……总有一丝惆怅无意间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所幸,从81岁到103岁,平均寿命91.5岁的他们,生命不仅有深度,更有厚度。

岁末,我们郑重地与他们告别,用画笔再现他们的不凡人生,是为怀念,也是为更好的开始。

捕获.PNG

捕获.PNG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逝去的天才,人类的瑰宝。他们不图名、不求利,在各自领域呕心沥血、默默无闻,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有不少院士,在离世时才被人所知,其实他们都是各自领域如雷贯耳的大佬。

他们是创始者,他们是探路人。他们潜心科研,失志报国,或取得原创成果,或突破核心技术,或解决重大问题,或甘为人梯、奖掖后学。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他们生长于战火纷飞的年代,都经历了山河破碎的洗涤,吃最多的苦,用最少的经费,满腔热爱,心系祖国,奋力攻坚,毅然专心踏实做学问,站在国际前沿,瞄准世界一流,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推动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是大国工匠,是共和国的脊梁。有的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毅然告别妻女,只身入川,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因在国际核能动力技术界的卓高声誉,被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收录;有的为了研究核爆炸的威力有多大,在山沟沟待了数年;有的赋予时间以荣光,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解决我国煤炭和水资源逆向分布的实际问题……

在基建领域,曾主持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技术论证工作的李京文;作为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专家,曾主持金茂大厦等特大型工程建设的叶可明;做为技术专家参与上海地铁四号线事故抢险并做出正确评估的地基基础工程专家黄熙龄;他们为世界基建工程递上熠熠生辉的中国名片。

航空航天领域,著名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奠基者、射电天文学开创者之一的王绶琯;工程热物理学专家、领导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等工作的闵桂荣;中国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姜景山;在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等领域由突出贡献的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周又元;带领团队最早研制出中国单模光纤的电子和光纤技术专家黄宏嘉;研制出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的中国著名材料科学家郭景坤;他们都用行动告诉我们:科研工作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乘风破浪,跨越山河海洋,只为了托起初升的太阳。

国防领域,那个说着“我们一定要搞,一定要自己搞,一万年也得搞出来”的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作为钱学森的学生,一生都在践行“祖国的需要,就是科研的方向”的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郑哲敏;为国家需要三次转变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核武器相关理论研究的周毓麟,别人眼里的牺牲和奉献,他却认为是“国家需要我,是我的荣幸”;还有核材料与核燃料专家、从事核工业相关工艺的研究和试验陈念念;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我国导弹弹头防热等问题突出贡献者张涵信;他们深信,只有铸利剑,为祖国发声,守护心中的赤诚,梦想在站立的地方起航,红旗才能自由飞扬。

实干兴邦,基因传承。他们背负着理想,是祖国登上世界舞台的的寄望。中国石油“钻头之父”沈忠厚曾说,“你只有踏踏实实下去做工作,你才能够得到成果”;长期从事高分子溶液研究的物理化学家程镕时也说过,“如果老是去研究人家已经研究过的东西,永远都达不到学科前沿和科学顶峰”;“到80多岁时,我常常想,我这一生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科学,一个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得益于中国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带头人、“金霉素之父”沈善炯的贡献,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生产金霉素的国家。

责任,永远高于荣誉。素有“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称号的中国肝胆外科主要开创者之一吴孟超,在面对他人“万一出了事,你的名誉就没有了”这一提醒时,果敢回复“我名誉算什么呀”;中国药物研发突出贡献人物谢毓元曾说:“人最大的快乐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以自己的辛勤工作造福社会,为社会所承认。”他们勇敢的回怼,那由衷的骄傲如星辰闪耀。

斯人已逝,但创新精神永存。

王元首先在中国将筛选法用于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薛禹群建立中国第一个热量运移模型;许厚泽在中国开创固体地球潮汐形变研究;陈文新研究出土壤微生物和细菌分类;吴新智率先提出“多地区进化”假说;李正名让中国人用上高质低价绿色农药。此外还有“中国干法选煤之父”称号的矿物加工学科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陈清如;主要从事我国湿地保护和研究的湿地生态学专家刘兴土;他们告诉我们,人要有所执,方能有所成。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爱做梦、更有勇气努力圆梦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话言犹在耳,“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刻,但是,仅仅停留在一个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光不在强,有热则明。他们,除了在各自领域内做出突出功绩,还为我国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做出了长远的规划,让热血持续澎湃新时代的年轻人。

他们没有离去,而是化作满天的星宿,回归苍穹,望着那些热衷于科学实验的孩子们……

“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大时代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一个科学家的力量或许是微小的,但百川汇合终成江海,每个人的必胜信念、奋斗意志乃至牺牲精神凝聚在一起,就是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在这股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面前,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将无惧任何全球竞争,驰骋疆场,翱翔天空,滚滚向前!

巨星陨落,繁星再起。他们的故事结束了,但他们的精神历久弥新。我们不能奢求巨人永远屹立,我们要自己成为巨人。

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生逢盛世,吾辈当赓续奋斗,以谦逊之心,寻路途之道,书写新时代的华章。


作别

本刊编委会主任

袁隆平

捕获.PNG

本刊编委会主任——“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天公哀叹,日月无颜色;大雨滂沱,泣诉凝无言;厚土无声,草木皆低垂。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犹记得,14年来,他风雨兼程陪伴本刊成长,给本刊诸多支持和指导。2012年还亲手为本刊题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犹记得,从长沙湘雅医院到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从芙蓉路到营盘路,十里长街夹道追着灵车的呼喊和哭泣,“袁爷爷,一路走好”响彻天际;犹记得,那些从四面八方飞去的鲜花和卡片,将塑像和灵车掩埋;犹记得,不论是在南繁基地还是在他曾就读的母校,不论是在其老家袁家山,还是在江西九江的隆平广场、隆平公园、稻田广场的雕像旁,到处都涌着一波又一波前去吊唁的人群……

他自由自在的快活人生让人觉得无比“接地气儿”,他的兴趣爱好也能和时下的年轻人无缝对接。德高望重的袁隆平,生活却跟普通百姓没差别。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生前还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请您放心:2021年10月,由您和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创造新纪录。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2021年南方稻区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测产验收中,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36.1公斤。加上此前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67.8公斤,杂交水稻双季测产为1603.9公斤。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碗,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

请您放心:截至目前,我国育成各类型杂交水稻品种超过7000个,育成的132个超级稻品种中,超级杂交水稻占75%,且米质也显著提升。三等以上优质品种,由“十五”规划期间的32.0%,提高到“十三五”规划期间的51.4%,平均增产20%,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超级稻的国家。不仅极大丰富了粮食作物杂种优势理论和种子繁育学内容,促进了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发展,不仅为其他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新方法,而且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作别

本刊编委会副主任

陈文新

捕获.PNG

2021年10月7日,本刊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及细菌分类学家陈文新,带着对中华大地的深深眷恋,溘然长逝,享年95岁。

陈文新享受科研,成就斐然,享誉世界。2012年7月,她曾在本刊创刊五周年盛典时题字:“创新促大发展,品牌传承创新”。

作为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根瘤菌的产业化才刚刚起步。几十年来,陈文新科研团队跑遍了全国各地,在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中挖宝探秘,足迹踏遍32个省(区、市)的700个县,对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各种豆科植物结瘤情况进行挖掘调查,采集植物根瘤标本1万多份;分离、纯化并回接原寄主结瘤确认后,入库保藏根瘤菌1000株;通过对7000株菌的100多项表型性状分析,发现了一批耐酸、耐碱、耐盐、耐高温或低温下生长的抗逆性强的珍贵根瘤菌种质资源。

她曾说,“对自然现象的研究必须从大量的资源入手,先获得它最基础的信息,结合其生态环境,多方分析,逐步深入,最终才能对它有本质的认识,才能有更多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她希望能为减少氮肥使用、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持续发展尽一份力量。  

在日复一日的实验中,陈文新团队获得了对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关系的新认识,修正了国际上的一些传统观点,作出了理论贡献;同时还发现了不少过去根瘤菌“家族谱”中从未出现的新种群,发表了根瘤菌新属“中华根瘤菌属”“中慢生根瘤菌属”和新种40多个。

她曾一手创立的“中国农大根瘤菌研究中心”,成为我国现代根瘤菌分类学的开拓者,引领着我国的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入到世界先进行列。而她带出的一拨又一拨细菌分类人才,也正以行业开拓者和引领者的身份,带领中国根瘤菌分类研究取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