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大国脊梁

卢 春 房 英雄筑天路 敢为天下先

屏幕截图 2023-03-09 155034.png

“‘丹心一片报祖国,微命三尺献高原。’这句诗是我在建设青藏铁路时写下的。‘丹心一片报祖国’,是我这一生的想法,也是向这个目标去奋斗的。”2018年,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时他说。

卢春房1956年出生于河北蠡县,从小他就对铁路非常感兴趣。19岁的时候他选择参军,成为了铁道兵一师机械营的一名普通战士,在部队的这段时间,对他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77年恢复高考,卢春房踊跃报名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录取,卢春房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

当时,能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的人,毕业后都能分配到很不错的工作。1982年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卢春房也回到了原单位铁道兵一师,从实习生、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施工科长做起,直至走上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副总经理、铁道部建设司领导岗位,长期从事铁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多年的生产第一线工作,现场指挥工程,使他养成了雷厉风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毕业不到十年,卢春房就肩扛重任,成为了大秦铁路(大同至秦皇岛)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指挥长。他亲自组织设计了大秦铁路西段铺架基地、轨排生产自动化作业线等,使得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很多人对大秦铁路比较陌生,这条铁路不仅是我国境内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也是我国首条煤运通道干线铁路。大秦铁路的建成运营,使我国的重载运输技术体系迈入世界前列。

继大秦铁路之后,卢春房先后组织了京九铁路、内昆铁路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如果说以上的这些铁路比较普通的话,那么他领导的青藏铁路建设工作绝对创下了世界纪录。当时国家为解决青藏高原交通不畅问题,下决心建设青藏铁路,铁道部就把这项重任交给卢春房,卢春房多次奔赴高原,组织攻克青藏铁路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多年冻土等三大世界性难题。

当时青藏铁路一年中的建设时间只有六个月,而卢春房在施工线上的时间达到八九个月。

春季的施工准备、夏秋季的建设重点、冬季的驻守防护,都是他记挂在心的大事。开工建设2年多时间里,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踏勘次数已经无人统计,但无论是世界屋脊的风火山口还是六月飞雪的唐古拉山巅,无论是朔风肆虐的三岔河畔还是寒冷刺骨的雪水河边,无论在勘测前沿还是指挥一线,无论是隧道深处还是在桥墩高台,无论在铺架现场还是工地医院,都留下他风尘仆仆的身影,洒下了他的汗。“胆心一片报祖国、微命三尺献高原”这是卢春房的决心,也是他的行动。2009年初,青藏铁路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可以说青藏铁路的建成不仅是我国的骄傲,这也是卢春房人生历程中最辉煌的时刻。

峥嵘岁月,步履不停。他不谈成就与荣誉,只道:“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2007年至2013年,卢春房担任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主持建成的京沪高铁作为国家战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和重大创新工程,代表了中国高速铁路最高技术水平,实现了持续高速度、高密度、高安全性运行。京沪高铁工程再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京沪高铁打造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中国高铁品牌典型,为推动我国高铁“走出去”奠定了基础,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抢手货”。

在这张“亮丽的名片”背后,面临着世界长大距离高速铁路持续高速运行的重大科学问题,其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史无前例。结合归纳长期开展铁路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作研究实践经验,卢春房院士建立了以高速铁路建设为代表的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模式,引领了大规模、高标准高速铁路网建设与运营管理技术的发展。

京沪高铁是建国以来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也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其中桥梁长度占总里程80%以上,混凝土用量4000多万立方,钢材用量1000多万吨,一线施工人员日平均13万人。京沪高铁不仅体量大,更关键的是,遇到的难题和挑战也很多。

在卢春房看来,遇到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就怕有问题自己还不知道。知道问题的存在就要采取措施,这个措施,就是工程管理和技术创新。“通过创新,来建立有效的机制和体制,来实现咱们的建设目标。创新包括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也就是双轮驱动。”卢春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