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封面报道

品牌的最高追求:让消费者满意

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是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的公募基金会,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作为公益性组织,基金会着力消费者权益领域保障的相关措施,为营造安全放心、近悦远来的消费环境服务而努力。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意见的提出为我国从基础制度建设、市场设施建设等方面打造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那么,该意见将如何推动消费?又对消费品的品牌有何影响?本刊记者为此独家采访了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理事长陈四光。

记者:“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让民族品牌走向世界。虽然品牌一词,来源于国外,但我国自古以来就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民族品牌,我国有很多老字号穿越百年传承至今。您认为这些品牌,是如何得以传承的?

陈四光:“老字号”虽然是一种代名词,但其内在含义就是品牌。这些“老字号”企业可以传承至今,都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大国工匠的品质,二是坚持不懈的精神。表现形式主要是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品质,这就是“老字号”长久以来不断坚守的核心,才让其可以穿越百年得以传承。

经历时间冲刷而经久不衰的品牌,一定满足每个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必备条件。因时而变,因市而变,因消费者而变,品牌需要不断适应消费市场,更需要适应消费者。很多企业认为,只要把产品销售出去产生经济效益,就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就形成了品牌价值。其实不然,品牌的核心价值是“让消费者满意”,为消费者服务。回顾各种互联网节日营销,营销当日卖出1900亿的庞大数额,但退货数额却高达500亿,随着七天无理由退货等消费者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销售的定义早已不是“一锤子买卖”,销售出去的商品是可以退的;销售出去的也不一定是好的,如果产品质量不好,货不对板,过度营销,就算消费者一时不选择退货,也不会选择再次购买,企业不会再有回头客。除了产品质量外,还有伴随着商品销售的多维度服务内容,如客服、物流、退货机制等。只有企业本身,不断追求产品品质、完善衍生服务,秉承着为消费者服务、让消费者满意的原则,经过时间累积的长久探索之路,才能形成品牌,得以传承。


记者:中国品牌经历了几个时期,如今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口碑是品牌的一种体现,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呢?

陈四光:形成品牌难,形成口碑更难,品牌的基石是质量和口碑,缺一不可。企业的品牌要想健康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不要过于着眼短暂的经济利益,也不能过度依靠广告的营造,短期内在资本的助推下的确可以形成轰动效应,但这种效应大多容易“昙花一现”,如果企业这时拿不出有品质并且让消费者满意的商品,经过短时间的喧嚣后,这个企业很可能就消失在公众视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拿出巨款去宣传自己的企业却很难突破品牌营造瓶颈的原因。

很多互联网企业在资本的运作下选择砸钱式补贴,以次充好,以低价策略快速获取流量来源,但这种消费来源是不可持久的,“薅羊毛”策略的确可以让企业红极一时,短平快的流量来源也的确可以让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变现,但企业忽略了商业的本质和消费品存在的价值——商品是服务于消费者的。所谓成也口碑,败也口碑,企业做品牌,一定不能三分钟热度,要多维度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除了营销手法外,更要注重产品质量的本身,秉承着消费者不可欺的理念,做好产品,做好服务,让消费者口口相传,才能使企业形成口碑,最终形成品牌。

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没有错,但如果把追求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则形成不了品牌,也是企业短命的重要原因。如果企业把“让消费者满意”作为追求的目标,则可形成品牌,最终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记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增长,您认为应该如何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推动企业打造出百姓满意,放心,安全的特色产品?

陈四光: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消费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如今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一万美金,国民的消费能力还在不断攀升,我国正在大踏步向消费大国迈进,消费升级的背后代表着国民对商品的需求也在升级。

消费品的品牌能力,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一方面是大家通过消费验证商品的好坏,商家在做好质量保障的同时,还要做好“广而告之”,通过多年经营形成“口碑”,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消费者是否有“试错”的耐心,失去耐心的背后,消费者则选择了花费高额的品牌溢价去购买国外品牌。另一方面要加快形成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国内品牌,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合力,让传统的消费升级为安全消费,使商品更卫生、更环保、更安全,更有保障,这也是为何欧美国家有一些品牌溢价高,我国消费者更愿意去消费的原因。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如何让国民持续消费,安全消费是关键。促进消费需要具备六种元素:第一是产品品质,很多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其实并不是单纯图便宜,只是他们不知道何为一等品,而一等品又可以在哪里买到,《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商品要分档、分级;第二是完善服务,包括分配、物流、退换货等配套服务,消费环节中的每个细节都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第三是消费安全保险,矛盾发生后,如果让消费者与销售平台打官司,成本高、时间久,消费者很容易失去信心,《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保险公司针对消费领域提供保险服务;第四是产品溯源保真,溯源的核心是为了保真,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中,不断培养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这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品牌效应;第五是物美价廉,要打破以往“在价廉中寻求物美”的网络营销模式,图便宜,恶性竞争,重新树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供需关系,形成“在物美中寻求价廉”的新消费观念,首先是最好的品质保障,其次才是价格相对优惠;第六是精准维权,如果出现维权行为,溯源环节确认责任,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对应惩罚机制,造假、掺假、售假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犯错成本。只有消费安全才能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信赖,让服务深入人心,才能真正拉动消费更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是如何在保护消费者方面发挥作用的?

陈四光: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是由国务院国资委主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代管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是公益组织,基金会宗旨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地位,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基金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宗旨,联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质量认证中心等机构共同制定《中国消费安全品牌管理办法》。通过《办法》打造消费安全品牌企业,打造消费安全示范区(聚集区、街、村、镇),打造消费安全示范城市(区、县、地级市),建立消费安全溯源平台,联合保险机构建立消费安全保险等内容,从多角度不断完善保护消费者的工作。消费安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打通从生产、保险、流通、分配、市场、消费等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堵点和梗阻,架起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让消费成为再生产的起点,周而复始,良性循环。


记者:有专家说,疫情过后,消费市场会爆发性增长。您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您认为疫情后,会不会催生一种新的消费形态?

陈四光:对于疫情过后,消费市场会出现爆发性增长这一观点,我并不认同。特定的行业的确会出现“临时性消费”,比如旅游,但整体来说并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我认为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国居民在国外的消费能力是否可以在本土释放。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国人去日本购物人均消费6000元人民币,去欧美国家购物人均消费10000元人民币,而国人到北京旅游,吃、住、行、娱、游、购人均消费约2000元人民币,购物消费仅约为300元人民币,究其原因,我们还是缺乏特色消费品牌。疫情下,企业需要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搞研发、搞生产、搞服务,产品杜绝千篇一律、做工粗糙、品质低下等问题,不断促进品牌的质量与影响力的形成,把我国中高端收入人群在国际市场中的消费转回到国内消费市场中。

另一点值得我们研究的是如何释放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相关报告中指出,我国仍有约六亿人口每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一边是消费,另一边是民生。提升中下收入人群的收入,做好市场的供需平衡,利用数字化手段,架起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桥梁,将供需物资量化,精益生产,降本增效。

同时,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基础,通过建立乡村振兴大市场,以农产品、消费品为特色商品,促进产品向高性价比优势转变,增加中高端消费品供给,发挥地域资源和产业特色优势,支持发展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消费品,提升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影响力,形成国内的统一消费大市场及相关配套服务,在先保障满足内需的同时,让更多中国品牌“走出去”,推进国际品牌共建共享。这将催生以地域划分的“统一大市场”消费新形态,比如京津冀国际消费大市场、粤港澳国际消费大市场、长三角国际消费大市场、海南自贸港国际消费大市场等。或者催生另一种以领域划分的“统一大市场”消费新形态,比如:中医药国内外消费大市场,家居家电国内外消费大市场,食品消费大市场。这些新的消费形态,是满足消费者的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