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北京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冬奥场馆建设、使用和赛后利用整个阶段。服务于冰雪运动却不局限于冰雪运动,北京冬奥场馆的独特设计为赛后场馆的再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也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三大主题之一。一场成功的奥运会不仅在于举办期的精彩呈现,后续对于场馆的利用也应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圆满结束,这些承载着运动员光荣与梦想的奥运场馆将会何去何从?


“鸟巢”提供的“中国经验”


面对场馆运营的可持续问题,在北京冬奥场馆的设计之初就有了答案。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共使用了14个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遗产,其中包括10个场馆遗产,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此外,还有4个土地遗产,国家速滑馆使用的是2008年曲棍球场和射箭场两块临时场馆的土地,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北京冬奥村使用的是奥林匹克公园的预留土地。

自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后,北京国资公司就统筹旗下“鸟巢”积极开展多元化的赛后运营,为场馆的发展注入了体育、文化、金融等资源。举办各类赛事、演出、展览以及全民健身等活动,场馆连续多年实现盈亏平衡,在破解特大型奥运场馆赛后利用难题上向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同时也为赛后北京冬奥会场馆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成功经验。

“双奥”主题旅游精品体验线路将在今年“五一”期间正式全面营业,“鸟巢”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开闭幕式、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双奥”主场馆,早已具备在后奥运时代可持续利用场馆的成熟经验。

可以说,改造夏季奥运会体育场馆服务冬奥会,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利用。国际奥委会企业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认为,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场馆重新利用,让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未来的典范。


科技支撑的“两栖”能力


可利用、可经营、可持续是当今体育场馆建设中面临的普遍课题。2012年伦敦奥运会明确了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之后的历届奥运会都需要通过该体系认证。为了兑现可持续发展承诺,北京冬奥组委专门成立可持续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可持续性咨询和建议委员会,设立可持续发展处,专门负责各项可持续性工作的策划、组织协调,协调北京冬奥组委各部门及北京、河北属地相关部门、场馆团队等开展工作。

北京冬奥场馆在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赛后利用情况,在可持续理念、绿色建筑、智慧建造等各个方面形成世界领先的体系和标准。如“水立方”经过可拆卸结构已华丽变身“冰立方”,成为世界首个在泳池上架设的冰壶场馆,也是冬奥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冰壶场馆。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接了跳水、游泳等项目,成为当时最引人瞩目的比赛场馆之一,并被形象地称为“水立方”。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男女冰壶和轮椅冰壶的全部比赛,摇身一变成为“冰立方”。

“从‘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的过程来看,肯定要比完全新建一个场馆节省很多成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研究员张涛表示,“水立方”和“冰立方”可以做到顺滑的“水冰转换”,其工期目前控制在20天左右。

从2016年开始,张涛所在的清华大学冬奥冰上场馆可持续环境营造研究团队便投入到“水立方”改造项目的方案设计中。其团队开展的研究工作,成功解决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上场馆可持续环境营造过程中面临的系列难题,为保障这一新时代盛会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从“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可分为放空水池、搭建钢架和支撑结构、铺设保温层和防水层、安装可拆卸的制冰系统、制作冰面五个阶段。多达7层不同结构组成的支撑体系,取代水泥灌入池中,使得水池得以保留。在钢架上铺设预置的混凝土板层,用时搭制,不用拆除,这就实现了场馆冰与水间的自由转换。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结束后,国家游泳中心会在“水上季”和“冰上季”之间不断切换,春夏秋三个季节成为“水立方”,用于水上运动,冬季则变身“冰立方”,用于冰上运动。

不仅如此,为了满足运动员备赛需求,“冰立方”还增加了由废弃集装箱改造而成的临时运动员更衣室。赛事结束后,这些临时更衣室所在空间将腾退为停车位,用来解决民众来馆停车问题。

“从夏入冬”的改变,对于体育场馆的改造来说并非易事,现如今,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的所有竞赛场馆全部拥有冬夏“两栖”能力,奥运遗产的再利用,体现出冬奥建设者智慧的结晶,也打造出了领先于世界的经典范本。

北京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冬奥场馆建设、使用和赛后利用整个阶段。服务于冰雪运动却不局限于冰雪运动,北京冬奥场馆的独特设计为赛后场馆的再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冬奥场馆“持续”发力

2022年北京冬奥会共使用87个场馆和服务设施,每一个场馆在建设阶段就为赛时使用、赛后利用做好充分准备。

在科学设计、科技加持的努力下,北京冬奥组委总部办公场所由首钢园区原有工业遗存改造;2008年奥运场馆国家体育馆将副馆改造为赛时更衣区,在场馆北侧扩建冰球训练馆“冰堡”;五棵松体育中心通过改造,可在6小时内完成冰球和篮球两种比赛模式转换……一桩桩可持续利用的建筑典范或华丽转身,或拔地而起。

国家速滑馆,被亲切地称为“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项目竞赛场馆。“冰丝带”同样在规划阶段就为未来做足准备,赛后这里可满足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等6大类冰上运动需求,可实现3000人同时上冰,为专业运动员训练、普通爱好者和青少年技能培养等不同群体提供优质场地。

据国家速滑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久林介绍,冬奥会后,国家速滑馆将逐步打开大门向社会开放,可持续利用25年,为群众健身提供场地设施。通过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经营业态,在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努力建成以冰雪运动为核心,全面促进全民健身、体育消费的新型城市文体综合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冬季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坐标,为奥运场馆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个崭新的“北京方案”。

在后奥运时代,积极谋划冬奥场馆赛后的可持续利用同样是河北张家口继续释放冬奥效应的发展途径之一。张家口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地之一,在这次“冰雪之约”中向世界展示了冰雪福地、塞上名城的风采,作为赛事的标志性场馆,其冬奥村、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集(2022)》。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将本届冬奥积累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编制、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大型活动可持续性评价指南》,将大型活动的可持续性工作分解为7大类35个指标,明确具体标准,如采购的标准、场地的选择、建筑的标准、生态修复与恢复指标等,期冀可以给其他大型活动提供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