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新征程 观两会

2022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新时代十年新跨越、展望开创未来新局面,任务重大,意义非凡。承载职责使命,带着人民心声,满怀信心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名代表委员汇聚北京。全国“两会”奏响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主旋律,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激发踔厉奋发的干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21年,骄人的成绩交上了令人满意的国民经济发展的答卷: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政府工作报告言人之所想,讲人之所念。寥寥几语,注入了2021年整年的奋发与辛劳。所言之成果,是百姓幸福生活的浓缩,所言之发展,是代表和委员们拼搏向未来的动力。

党的二十大召开转瞬即至,“十四五”新路正好,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承载着我们美好的期望,全党全国人民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奋斗勇于攀登,踔厉奋发谱新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捕获.PNG

应更加重视用好“自家”科技人才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很多用人单位出台各种各样的“引才计划”,对“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给予非常优厚的条件,并在总结、评估和汇报工作时,常把引进人才数量作为重要成绩。然而,本单位已有的科研人员,往往在评聘中屡屡受挫。这导致一些原有人才愤而跳槽,成为别家单位的“香饽饽”。甚至有人戏谑称,“要想工资翻一番,必先换一换东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表示,“这种不平衡挫伤了不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打击了他们爱岗敬业的热情。”他将人才工作分为“培养”、“引进”和“用好”三个方面。认为在对人才工作的侧重面上,相对而言,对“培养”和“用好”人才重视不够。

他认为,重“引进”而轻“用好”,经常导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现象;重“引进”轻“用好”的一个具体表现是,用人单位针对人才引进计划往往能大刀阔斧、不拘一格,而对本单位的人才选拔计划则相对严苛。这导致科研人员人人自危,对单位缺乏忠诚度,追求短平快的科研效益。这种情形延续下去,没有人可能在此情形下甘于坐冷板凳、潜心做研究。

另外,过度重视“引进”还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去东北、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挖”人才,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外流现象越来越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难题越来越突出。正常的人才流动本来应该是受到鼓励的,也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但是,发达地区过度地引进欠发达地区的优秀人才,将导致两者科技发展的严重不均衡、继而使得两者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

他说,科技人才引进作为人才快速聚集的方式非常重要。“引进”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但从科研活动来看,“引进”人才是科研投入而非产出,更不应作为单位科研业绩的衡量标准。

为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为了使我国早日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他建议,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培养”和“用好”人才,特别是要用好广大青年科技人员,为他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具体而言:首先,对科研机构的评价以其科研产出为主,取消对人才数量的指标;其次,各部门、各单位对引进人才提供条件时,原则上不应过分高于本单位现有的、具有同等水平的优秀科技人员所享受的条件;第三,各用人单位应探索“传帮带”的人才“培养”和“用好”机制,打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使现有科研人员发挥出最大的科研能量;最后,应严格控制国家级的人才引进计划及数目。在科技方面,国家级的引才应是极少数顶尖科学家或工程师。大量的人才引进应当由各用人单位和部门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



捕获.PNG

发展重大疾病专病数据库意义重大

信息化时代,各类信息数据海量增长,对医学来说也不例外。当今世界正处在以海量真实世界数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时代,医院诊疗数据和病理及影像等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此外,包括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蛋白组和代谢组在内的组学技术迅猛发展,促使生物医学领域快速进入“大数据”时代。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变化,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关于发展重大疾病专病数据库》的提案。

她认为,发展重大疾病专病数据库的意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依靠快速增长的生物医学数据,可以重新审视疾病,对疾病细化分层。这样就能使医学研究的重点更加精细深入,逐渐集中于医学亚专业和专病,特别聚焦在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负担,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上;同时,这也有助于提升专病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因此她认为,建设国家级、标准化、可共享,符合伦理规范的,整合临床表型、疾病诊疗信息、临床样本及其生命组学信息等多层次的重大疾病专病数据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由于临床诊疗与生命组学数据本身呈现多源异构的性质,并且专病数据业务流程由于涉及多个环节,目前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与共享在技术上尚无统一的标准。她建议,建立国家级重大疾病专病数据库平台,应根据专病的特点,制定专病数据集标准,标准化、系统化和规模化地收集专病临床信息;其次,为确保重大疾病专病数据库信息统一性、标准规范性和数据质量,应统一临床诊疗、样本库和组学信息采集规范等,从而为实现不同重大疾病专病在数据库平台上存储、对接与映射提供标准规范和重要保障。

重大疾病专病数据的应用要建立在高质量、高标准的数据基础上,因此,单纯的学科能力已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她建议,为了提升重大疾病专病数据质量,数据库的构建应由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数据的提取、清洗、分析及结果展现,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和数据科学的支撑;而在整个过程中,临床专病人员也要深度参与到数据库的建设之中。这就需要包括临床医学、临床研究管理学、生物信息学、IT业务人员和统计人员等共同努力,来完成重大疾病专病数据库的建设及应用。

此外,陈赛娟委员还提到,目前,我国医疗数据共享开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应探索重大疾病专病数据共享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支持。通过统一规划,确定数据库管理规范,对临床研究平台、数据运营平台、数据贡献者、数据使用者与监管机构等多方共同制定管理规范,规定各方义务,严格明确使用权利,切实保护相关各方合法权益,建立参与单位的诚信机制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数据库开发和应用行为。严格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保护患者隐私,从而为重大疾病专病数据库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捕获.PNG

公共卫生法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继SARS疫情后,我国遭遇的第二次新发传染病暴发,如何应对新发传染病或不明原因传染病的大暴发,尤其是如何从法律角度完善对新发传染病疫情的防控措施是一个重大命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专家陈香美,多年来一直关注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她建议,应加快公共卫生基本法的研究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法律体系。

之所以要把新发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提升到法律高度,陈香美表示,目前,我国只有以公共卫生与医政管理为主的单个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不同的法律细则之间如何协调一致尚具有很大的难度。

“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卫生行政部门、防疫部门、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协调配合,进行迅速有效的识别、上报、应急反应。”陈香美说:“因此,应按照新的形势将现有公共卫生领域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制订专门公共卫生法,保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严格的法律依据。”

围绕以上内容,陈香美代表建议:

一是加快公共卫生基本法的研究,优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善主动预防型的应急响应体系。

二是从法律层面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制订专门法律条款,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御体系建设。

三是采取长效措施,切实提高医护人员安全保障和社会尊崇。对于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一线的医务人员,应给予更优厚的物质补偿和更高规格的精神奖励。成立抗疫英雄慈善基金,为牺牲的英雄家属,提供持续的抚恤,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正能量氛围。

四是制订专门法律条款,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御体系建设。建立社区排查、物资救助、场地改造等制度,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公民自我防护能力。

公共卫生体系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一环,是建设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们目前正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仍然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陈香美认为,应该通过整合卫生资源,打造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共同体,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卫生科研能力,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需要进一步加大卫生健康科研投入,加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她还提到,要加强对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包括扩大资助面、提高资助率,扩展申报渠道、设立多种形式的人才项目,调动创新积极性,增强自主创新力,才能为构建更加完善、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卫生保障体系提供保障。



捕获.PNG

激励青年科研人才多出原始创新成果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科技研发环境,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出好的科研成果,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石碧认为,当前国际社会经济竞争激烈,而竞争力强弱某种程度上主要体现在科技和人才上。应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科研院所应花大力气破“五唯”,为青年人才减负,重点针对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中青年科技人才。

长期以来,科研形成了各种“帽子”,这些帽子与物质奖励挂钩,一些单位招聘、选拔人才,各种帽子成为硬性指标,获得帽子还有年龄门槛,青年人才为了在门槛前获得相应的帽子,得到相应资助,往往把得“帽子”当成科研奋斗目标。

石碧认为,应该在科研资源配置方面,根据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优秀青年科研工作人才,分类给与支持保障,阶梯式培养青年科研人才,进一步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制定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措施。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实施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计划,推动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大力健全博士后支持政策,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等,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迈上了历史新台阶。但是,对比中外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状况,仍存在青年科技人才数量偏少、创新能力相对薄弱、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国际一流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相对较少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实力的整体提升。

科研工作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这既需要为青年科研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也需要青年科技工作者打破思维束缚,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石碧建议,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人才发展、调动人才创新潜能,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对于原始创新难度较大的基础学科,适当减少考核频次、延长评价周期。

第二,不唯“论文、专利”论人才。“不唯”不等于“不要”,过分强调容易导致急功近利。一些高校的选人、用人政策正在逐渐摒弃对学历、“帽子”等的盲目崇拜,政策越来越灵活。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多出好成果,潜心从事前沿科技研究的科技成果,出真正的成果。

第三,青年科技工作者是前沿科学的主要“应战者”,应给他们更多提供目标和机会。人才评价体系要摆脱论资排辈,给青年科研人才创造独立发展空间。在设置重点项目的时候,科研院所还可以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接触更高的科研平台,获得更多资源,进而快速成长。



捕获.PNG

加强科研道德建设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就包含了“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台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向群表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决抵制违反科研道德的现象。2022年全国两会上,她针对科研界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提出建议。

崔向群告诉记者:“有些科研人员受利益驱动,不去追求学术创新,通过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用他人的科研成果不提不引用等方式制造学术‘成果’,获得科研经费和职称晋升,这种学术异化现象造成国家有限的学术资源的极大浪费。”

她进一步说:“由于学术泡沫的‘制造’成本远远低于学术精品的‘生产’成本,学术不端低风险、高收益的错误导向破坏了正常的学术秩序,严重腐蚀和瓦解着学术队伍,消磨学术创新的动力。而且科研领域的教师如果自身学术道德素质不高,其‘身教’将对学生造成误导甚至摧残,对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强科研道德和学风的制度建设,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等文件,明确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程序,并提出了加强科研道德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崔向群对我国在科研道德建设进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表示认可,同时,又针砭时弊地指出,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及高校等对于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往往单方面来自媒体曝光、权益受侵害的一方或举报者的举报,且对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力度往往不够,未能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

在她看来,造假、剽窃、虚假宣传、应用他人的科研成果但不提不引用等违反科研道德的行为在科研工作中仍时有发生。特别是用了他人的科研成果却不提不引用的不道德和不规范行为在技术领域表现比较突出。

针对学界显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崔向群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加强科研道德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增强“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倡维护学术尊严和科学家声誉的自觉意识。崔向群强调:“特别是要重视对年轻科研人员的科研道德规范教育,防止其由于道德上的迷茫、价值观的混乱一时经受不住利益诱惑而沾染学术‘污点’。强调为人师表,加强对教师科研道德培训,建议将相关内容考核纳入教师上岗培训及资质认定工作中。”

二是各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管理应加强法治意识,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和正当权益。

三是进一步推进完善科研道德建设的体制机制,通过抽查巡查等形式主动积极地开展监督,加大监督执行力。

四是实施有效的惩戒措施。尤其建议对篡改、捏造、剽窃和虚假评审这几类普遍认同的最为恶劣的不端行为,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加快CCUS产业链发展

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作为大规模减碳技术,可以有力助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就“加快CCUS产业链发展”提交了提案。

从国际看,2020年,全球利用CCUS实现碳封存规模约0.4亿吨,占碳排放总量的0.1%;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利用CCUS减碳在2030、2035、2050年分别达16亿吨、40亿吨、76亿吨,占2020年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7%、11.8%、22.4%,CCUS技术在未来全球减排降碳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从国内看,据中国工程院预测,206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55.7亿吨标煤,将产生27.1亿吨CO2排放量,其中通过森林、草原、湿地等碳汇可抵消16亿~19亿吨,仍有10亿吨左右缺口。2021中国CCUS年度报告显示,我国通过二氧化碳强化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可封存二氧化碳约51亿吨、90亿吨,利用枯竭气藏可封存约153亿吨,而注入深部咸水层的封存潜力更大,通过CCUS补上缺口,将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选择。

马永生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CCUS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0月21日到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视察,要求加快推进CCUS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首次将CCUS列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明确提出“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

马永生认为,总体看,我国CCUS正处于工业化示范阶段,与国际整体发展水平相当,但部分关键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不同地区陆上封存潜力差异较大,且成本较高。对此,他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强CCUS产业顶层设计,建议国家层面制定CCUS总体发展规划,并将CCUS技术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予以支持,搭建系统的政策框架体系,有序推动CCUS在石化、化工、电力等行业应用;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议国家层面统筹产学研联合攻关,推进协同创新,围绕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工业化利用、封存等关键环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三是推动CCUS产业链示范及商业化应用,支持能源化工等行业CCUS产业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CCUS产业化集群建设,逐步将CCUS技术纳入能源、矿业的绿色发展技术支撑体系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序列,并将CCUS项目列为公益性项目;四是加快CCUS管网规划布局和集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运输管网建设,建立合作共享机制,带动形成以管网设施和封存场地为基础的区域CCUS产业促进中心,同时完善融资渠道,设立政府专项财政资金,引导投资机构加大投资支持力度;五是完善财税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探索制定适合国情、面向碳中和目标的CCUS税收优惠和补贴激励政策,制定完善CCUS行业规范、制度法规框架体系及技术规范,形成统一行业标准。




以科技创新赋能食品产业高速发展

后疫情时代,食品产业的发展和食品科技的创新在“扩大内需”、乡村振兴、“健康中国”行动、粮食安全等方面承担了比以往更加重大的使命,针对未来发展走向如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在2022年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关于后疫情时代全面提升食品产业与科技战略地位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提出,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食品科技创新的投入与支撑,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食品产业在国家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不止体现在其自身的产值,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不仅为“三农”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解决方案,也在疫情期间,凸显出应急、救灾功能,成为中国工业经济在突变环境中持续发展的稳定器。2020年中国食品产业以占全国工业5.3%的资产,创造了7.8%的营业收入,完成了9.6%的利润总额,也为“六稳”“六保”工作的持续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

食品产业稳健有序发展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孙宝国认为,目前行业还有很多需要重点攻关的课题,需要从产业与科技的角度去突破。例如粮油、水果、豆类等深加工率仅有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食品产业与农业产值比仅为1.2:1,相比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11.7:1),仍存在较大差距。
他建议,首先要进一步提升食品产业与食品科技的战略地位,明确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与布局,推动我国食品产业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以“健康中国”建设为契机,强化食品科技与营养健康的正确科学观、价值观。

应树立食品产业与农业同等重要的面向未来的发展定位,以农业生产为根、以食品产业的发展为干,不仅要成为农业大国,更要成为食品加工的强国。

孙宝国提到,科技创新是食品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发展动能。应鼓励龙头骨干企业与食品科技界共同打造具有公益性、生态性特征的“双创”平台,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始性创新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促进传统食品、传统餐饮的工业化、标准化。

按照2021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五名中,我国高校占据四席。同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也使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在全球工业范围内进入先进序列。近期食品科学界结合四个“面向”发布了未来发展与创新的重点目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未来食品”为契机抢占前沿科技制高点;面向经济主战场,以创新能力为抓手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提质增效为突破口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健康中国2030”战略为导向服务人民健康。

孙宝国表示,食品产业将在加快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与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食品科技将在提升国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引领世界食品科技发展潮流中勇立潮头。



深挖“银龄”资源  助力西部发展

多年来,人才领域的“孔雀东南飞”一直是令西部地区头疼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在对西部地区的人才扶持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西部地区的人才发展失衡还有诸多难题亟待破解。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启动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主动为老教授们发挥作用、满足心愿搭建平台和创设条件,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实际上,西部地区的人才缺口不仅在教育方面,在文化、科研、医疗、经济等诸多领域,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如何弥合发展鸿沟,解决这种不平衡?受实施方案启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卜显和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深挖“银龄”资源助力西部发展》的提案。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在他看来,如此大规模的“银龄”人群中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富矿”,亟待挖掘。这一资源优势,正可用来填补西部建设的人才缺口。

基于此,他提出可将高校退休教师,来自企业、科研及其他社会各界退休“银龄”人士共同纳入“银龄计划”,扩充智力资源队伍,共同为西部发展集聚力量、发挥余热。他指出,深挖“银龄”资源,助力西部发展,是推动西部各行各业振兴发展的有力举措,是一种以人才资源流动解决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利用好“银龄”资源,为西部发展服务呢?他建议,首先要整合资源,建立“银龄”智库。应广泛发动社会各界退休专业人士积极参与西部发展,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端智力支撑。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文化、科研、医疗、经济等的资深力量,全面提升支撑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应按照领域、特长、成果构建不同侧重点的支援架构分门别类建立“银龄”智库。纳入智库的“银龄”人士标准可参照实施方案执行。鼓励并提倡在职人员加入智库,不断充实后备力量。

其次,要精准助力,注重需求导向。要面向西部地区紧缺专业组织一批智库内优秀人才支援,充分发挥“银龄”专业人士政治、专业和经验优势,提升西部立德树人、队伍建设和科研创新能力,缓解其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矛盾,提升发展水平;要进一步明确“银龄”人士支援定位,发挥造血式、传帮带、智库参谋作用,结合当地政策与实际,更好地发挥“银龄”人士独特优势,落实好助力西部开发根本任务。

最后,要强化管理,形成长效机制。要将政策保障做实做细,经常性了解、掌握“银龄”人士的健康情况和思想动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及其家庭解决后顾之忧,为他们安心工作提供更好保障。同时,制定统一政策和管理措施,形成长效机制,使这项事业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统一模式。不断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关注度,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与责任感,鼓励带动更多的“银龄”人士投身西部发展。




加大对科技型小企业精准支持力度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其中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等话题,引起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

就如何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勤。

“科技型小企业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看家本领就是先进的技术。”张勤表示,科技型小企业是科技创新中极具活力的生力军,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科技型小企业的成长、壮大过程中,一系列瓶颈仍有待突破。对此,张勤建议,应着重从资本金和市场营销两方面加大对科技型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小企业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容易面临资金链断裂,往往需要多轮融资才能获得足够的资本金,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包括开发成熟的产品和建立市场营销渠道。但科技型小企业往往处在成果转化的早期,技术和产品成熟度不够、知名度不高、缺乏市场营销渠道,投资风险较大,融资困难。但恰好就是这些科技型小企业可能成长为未来的巨人。美国的苹果、微软、中国的华为、腾讯等,莫不如此。

科技型小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技术,资金和市场营销是其短板。张勤提出,应加大对这类科技型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包括:(1)出台政策,鼓励对技术先进的小企业的风险投资,例如政府出资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科技型小企业投资基金,政府资金承担更多风险,提供免费或价廉质优的法律咨询和融资服务等;(2)出台政策,帮助科技型小企业的优秀产品进入市场,例如,政府采购向科技型小企业倾斜,而非歧视,鼓励大企业与产品优秀的小企业合作,利用大企业的营销网络、知名度和信誉等帮助小企业销售产品,将其作为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张勤认为,贷款和利率优惠(包括加计扣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型小企业资本金不足问题,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对银行风险太大,不适合大规模推广,还是要靠科技风险投资和政府的科技投入,才能扶持科技型小企业扩充资本金。

除了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给予资本金支持外,张勤建议,在政府采购环节,要适当向科技型小企业的优秀产品倾斜。政府采购标准中,有些属于产品性能水平性的,有些则是企业规模业绩性的。将后者作为政府采购的门槛,对小企业不利,也不公平,应该多从技术和功能角度考虑,降低对企业规模、已有销售业绩、资质等采购条件要求,推动科技型小企业的优秀产品加快进入市场。

就企业自身而言,张勤指出,科技型小企业也应苦练内功,开发出优势产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科技型小企业必须在市场竞争中接受考验。政府的扶持就是帮助技术先进且产品适销对路的小企业能够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利用高科技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首次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行了系统化、制度化阐述,为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目前,我国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共同富裕,还存在生态产品难度量、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洪提交了《关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拓宽共同富裕路径》的提案。

李洪认为,针对生态富民依据不准确、生态富民市场不闭环、生态富民制度不完善的现状,要辩证地看待区域生态优势,盘活存量资源,推进相关资源权益集中流转经营。比如,航天科技集团拥有丰富的遥感卫星和数据资源,先后建设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大数据系统、浙江省美丽大花园系统,通过充分引接网络信息、地理信息数据,利用AI、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解决了大区域与城市级生态监测、生态质量评估以及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问题。

结合李洪本人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他提出以下建议:天地联动,夯实工作基础。构建“生态富民全链条动态智能监测评估体系”,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地面监测与调查数据、无人机监测数据等立体多源数据的汇集、处理,以及模型定量评估与分析应用,并加快发射生态系列星座,实现卫星数据的充分共享和应用,为生态富民提供切实途径与服务。

科学评估,精准体系依据。按照“可度量、可定价、可招商、可抵押、可交易”的要求,不断优化生态资产评估与确权办法。充分发挥遥感卫星优势,形成全覆盖、全信息、多尺度、多时相、多元化的“天空地一体化”空间信息数据资源库,优化生态资产评估确权体系,实现生态资产价值一键核算,生态资源权属一图明确,便于进行高效的资源存储与价值实现。

机制创新,牵引共同富裕。围绕物质产品价值、调解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建立以天基信息为核心的生态价值评估体系,创新生态系统资源开发与补偿机制,促进东西部生态价值贡献转化与城乡生态价值平衡,探索全国联动的生态价值评估补偿策略,实现东西部及城乡共同富裕。目前浙江省、江西省等地区相继出台了省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

闭环市场,推动多元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关键作用,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应用模式,按照“生态资源权属登记—评估定价—存储收储—整合提升—精准招商—开发运营—收益分红”的流程,加速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并不断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中摆脱高碳产业路径依赖,走出一条生态富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现阶段,可考虑以构建“生态富民全链条动态智能监测评估体系”为切入点,选择西部重点生态省份及典型乡村区域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评估试点示范,发挥遥感卫星、地面监测与调查、无人机监测等多元化手段优势,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奠定技术基础,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真正实现生态富民。




直播和短视频乱象亟需整治

近年来,短视频越来越流行,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了一定数量。根据《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6.35亿人;仅2021上半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加上受众法律意识淡薄,短视频的可控性问题越来越严重,鉴于此,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孔令智提交了《关于从根本上整治直播和短视频乱象》的提案。

孔令智认为,经过有关部门近两年的整顿和治理,直播和短视频的内容已经大为改观,其中不乏很多充满正能量和价值观的短视频与直播,但也有不少属于“流量至上”和“利益为王”的各种低俗、媚俗、庸俗短视频和直播。他认为,低俗直播和短视频的危害包括危及我国文化输出,损毁中华文明形象在全球化的数字传播中,经常表达出低俗、低劣的生活状态;危害青少年成长,影响社会价值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极易受不良直播和短视频的影响,容易形成“走捷径”的心理;危及人们睡眠,损害国民健康,直播带货平台上受欢迎的商品几乎都在23点以后甚至24点开抢,直接将观看直播买货的人群睡眠拖到后半夜,在平台算法的加持下,不少人成了短视频的“瘾君子”。

因此,孔令智建议:一是尝试对直播和短视频进行分级管理。直播和短视频于许可时分级设计,并且对于直播人员进行基本的准入门槛设置。

二是对于直播和短视频时间进行管理。睡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618”和“双11”等特殊时日,建议所有直播应于晚上10点半之前结束,将睡眠还给受众。同时,观看短视频应设有睡眠提醒,并且根据分类分级管理,在晚上10点以后,平台应放缓推送频率,于晚上11点停止推送短视频。
三是禁止播放非正向价值内容的直播和短视频。现在很多直播和短视频并没有欣赏价值或文化价值,有的直播间的聊天内容苍白无效,有的短视频粗糙低劣,甚至有的是负面视频,严重影响国民形象。针对这些无正向价值和意义的直播、短视频,应当一刀切予以剔除,不应姑息。

四是规范“打赏”制度。现在直播间存在大量无序、无限制的打赏现象,日入百万者有之,不少人“中毒”似地给主播打赏,损财不利己。所以,建议平台对每个打赏者每天的打赏次数和打赏金额设定上限,规范打赏制度。

五是强化平台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传好中国形象”。直播和短视频平台是提供良好直播和短视频内容,规范传播内容和秩序的第一责任人。平台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重视直播和短视频的危害与影响,建立相应治理制度,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构建相应的监管规则,确保不出现不良直播和短视频,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正向。对于违反相关要求的平台,国家网信办、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监管部门应联手给予严肃处理。




激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也成为了我国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一步。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科技工作者散落在企业之中,为此,2021年度,国家税务总局等多家政府机关纷纷颁布多项惠及企业的政策,鼓励其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财政预算报告指出,今年要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足额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资金需求。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永林也带来了相关提案,他建议,激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以源头创新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李永林介绍,美国、日本企业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其投入占本国基础研究总投入的30%左右,而我国占比不到3%。面对“两个大局”,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在推进基础研究和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上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基础。

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支持中央企业更好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针对涉及产业应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技项目,进一步发挥中央企业“出题者”作用,由中央企业牵头提出指南建议,以中央企业为项目决策和组织主体,打造若干行业科技领军企业。

二是构建体系化的基础研究范式。聚焦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基础研究方向,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中央企业作为“出题者”“实施者”作用。中央企业要增强把基础研究作为战略资源对待的意识,加大以应用目标为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布局力度,构建从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的机制。

三是出台激励中央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政策。积极引导与激励中央企业探索行业科技前沿、进入创新“无人区”,针对行业特点,提出指导性的基础研究投入强度意见。持续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合理扩大基础研究加计扣除比例、改进研发费用计核方法等税收优惠政策,并加大落实力度。

李永林说:“科技创新活动离不开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做好知识产权工作是有效提升创新效能、规避重大风险、筑牢竞争根基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国还面临部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然淡薄、知识产权支撑引领重大科技创新的作用发挥还不明显、自主创新成果的推广运用力度有待加强、知识产权侵权保护的效率亟待提升等问题。

基于此,他提出第四点建议,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公平积极的营商环境,提振创新信心,保护创新。完善基础研究、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的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和流程,加强权属管理,依法合规运用知识产权,划定知识产权不侵权的红线,树立知识产权不流失的底线。




创新驱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全国人大代表、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继双认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支撑要素是科技创新,品牌建设是灵魂,高效的经营体系是根本要求。”戴继双说:“企业要保持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不可替代上持续创新,加强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为突破能源化工动设备关键配套件突破“卡脖子”顽疾,沈鼓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用力,已与15家配套件供货商签订国产化研发协议。通过行业辐射和牵引作用,整合压缩机产业上、下游优秀企业以及科研资源,加快实现干气密封、防喘振阀、大型齿轮箱、电磁轴承等关键配套件国产自主化研制,全面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

 近年来,一系列保护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促进各类企业健康发展,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已经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大企业仍存在大而不强的情况,虽然近两年我国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并不少,但一些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规模,创新引领力、国际竞争力与世界一流水平还存在差距。国企应发挥好战略引领,继续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国企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制度优势,让市场主体大显身手。戴继双认为,首先必须掌握世界一流的核心技术。要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关,深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和模式创新,彻底打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其次是打造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良好环境,要营造企业家创业干事的良好氛围,改善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我国人口优势、人才优势、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全球唯一的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等孕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强大基础优势,厚植世界一流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第三,要打造建设世界一流标杆示范企业。重点围绕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国家战略引导和政策支持,着力提升创新引领力、国际竞争力,优先建成一批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企业,并发挥其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地位和引领作用,加速形成世界一流企业的中国方阵、中国军团。




加快软件类关键技术攻关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5.5%。

从全局来看,当前,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从细分领域来看,石油石化行业、装备制造行业等工业领域所需的软件仍需要依赖进口。核心工业软件始终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一处软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宝增长期关注着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近年来,他注意到软件类关键技术的开发对我国实现石油化工行业装备国产化具有重大意义,为此,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带来了《加快软件开发关键技术装备攻关 保障石油石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建议。

刘宝增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但是软件、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仍存在薄弱环节,相关高端仪器对外依存度高达50%,而工程设计软件类对外依存度高达70%。因此,要真正保障国内油气行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必须要将这些核心装备与软件的关键技术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刘宝增分析,石油石化软件开发关键技术存在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国内模拟仿真、工程设计等高端应用软件难以满足要求。目前,依赖进口的许多大型应用软件不能购买版权,只能购买一定期限、一定用户数量的使用权。二是国产重大装备所用的部分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长期依赖进口。主机厂主要精于装备设计、组装和测试,部分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需要进口,其中较高比例被国外少数品牌长期垄断。三是高端仪表等部分关键“小装备”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占领。

基于此,刘宝增建议,一是统筹推动应用软件开发。建议国家层面成立专职机构,统筹资源,集中力量,打造国产软件生态,形成完整的基础架构。统筹考虑与现阶段使用的国外软件兼容问题,为系统集成、数据迁移奠定基础。

二是统筹实施核心部件关键材料开发。建议国家组织跨行业、跨企业、跨专业的攻关团队,统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拓展产业供应链,加强部分核心部件、关键材料攻关,解决国产装备“缺芯”问题。

三是建议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发挥作用。建议国家有关行业协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组织能源企业和相关制造业实施装备提升工作,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促进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建议出台配套政策,鼓励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基于国产软件架构开发高端应用软件,对“小装备”研发生产、应用推广给予财政补贴等政策积极扶持,激发全要素活力,推动石化强国、工业强国建设。



用科技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续命”

中国是基建大国,基建设施规模创下不少世界之最。交通的便捷,为人们频繁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不少高速公路铁路、大型桥梁隧道、地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是早年间建设起来的,有些现在都运营几十年了,开始进入“中老年易病期”,如果不提前保养,赶上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情况时,其引发风险的概率也越大,维护成本也会越高。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2022年两会期间带来了《制定我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运营标准,提升安全运营保障能力》的提案。苏权科对本刊记者说:“要制定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运营标准,全方位着手提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保障能力,延长重大设施的寿命,确保其经济价值提高20%-30%。应树立设计、建造、运营一体化理念,建立三方协调机制,把不同地方的基础数据积累起来,打通数据鸿沟,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真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但是目前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几大问题需要统筹解决”。

首先,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运营安全评价标准与体系还不够完善和统一。苏权科表示,目前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国家、地方及运营主体方都有各自的一个安全标准,但这些标准之间兼容性不够,各类评价评估、监测和检查内容也不统一,缺乏与新基建背景下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其次,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在设计、建造与运营等各个阶段的安全管理还达不到有效衔接。高质量安全管理是全生命周期的,这要求系统统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各阶段的安全问题,但现实中大家却是“各自为政”,而且系统之间还会出现相互“打架”的现象,这就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设置了很多障碍。
最后,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企业方,由于其安全生产组织体系还不够健全,按理说企业方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责任重大,但由于岗位级别不够,管理权限和话语权都仅限于部门内,还有的职责范围和责任人不匹配,工作开展起来堵点很多。

为此,苏权科建议,借助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运营规程,建立系统科学的标准体系与管理规程,从容应对新建重大基础设施,并能盘活以前已经建好的那些存量基础设施。比如,对设计、施工阶段的安全运营相关工作内容、专业技术要求等作出系统描述与要求,对运维阶段的工作内容与标准、管理流程、安全监测、应急管理、专业人员配置等作出科学的规定,对运营管理阶段涉及的不同运营主体、供应商、相关政府部门等职责进行明确界定,探索建立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运营主体认证制度,从宏观层面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管理营造一个标准完善、责任界定清晰的环境。




构建钢焦融合钢化联产模式

钢铁是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重要基础性绿色材料,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21全国产钢10.33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4%,我国钢铁技术不断进步,能耗不断降低,节能降耗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焦炭是钢铁工业主要原料,炼焦化学流程是钢铁工业的重要流程组成。独立焦化企业,由于生产单一,不能形成物质流与能量流的系统优化,能源转换效率低下,造成巨大价值及资源流失,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宝武宝钢股份武钢有限公司制造部首席工程师袁伟霞带来了《关于“促进钢铁企业流程结构重构,实现钢焦融合、钢化联产,推动钢铁及相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
袁伟霞说,当前我国每生产一吨钢,约需煤炭650公斤,钢铁行业用煤量约占全国煤炭用量的16%。焦炭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炼焦化学流程是钢铁工业的重要流程组成。

据统计,2020年全国生产焦炭4.26亿吨,其中冶金焦84%供钢铁企业使用。由于管理和历史的原因,钢铁企业自产焦炭只有1.56亿吨,占比仅36.6%;独立焦化厂产焦2.7亿吨,占63.4%,钢铁企业约有三分之二的焦炭缺口由独立焦化厂供给。独立焦化企业,由于生产单一,不能形成物质流与能量流的系统优化,能源转换效率低下,造成巨大价值及资源流失,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推进钢焦融合、钢化联产,将焦化与钢铁生产充分耦合,重构钢铁流程,把钢铁伴生的煤气等含碳产品转化成高端化工产品,把传统的钢铁产业与化工行业协同转化为“钢铁厂+化工厂+发电厂”,是构建具有钢铁流程特色的节能、减排、固碳的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色产业链的有效路径,也有利于化工行业绿色发展,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袁伟霞建议,构建钢焦融合、钢化联产,促进产业链联合减碳模式,需要“四轮驱动”。一是提高对发挥钢铁流程功能价值及钢焦融合发展的新认识。钢化联产是一项跨行业、跨领域的新模式,是钢企的能量流替代及革命性变革,钢焦融合,可以将煤炭由“燃料”利用最大程度变为“原料”利用,将副产煤气转化为化工产品,从而实现固碳减排,向“用炭不排碳”的方向发展。二是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支持、引导、鼓励钢铁企业完善工艺,匹配焦化工序,落实产能置换政策及企业重组并购中,推进钢焦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三是建立钢焦融合示范工程,引领钢铁行业构建“双碳”新模式。本着“先立后破、先行先试、分类指导、创新驱动”的原则,树立标杆、典型引路,稳步推进钢焦融合发展。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发挥市场作用。允许、鼓励无焦化工序钢铁企业取得“产能”资源,建设焦化工序。鼓励独立焦化企业在技术与设备改造升级中与钢铁企业融合,优化流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通过资本运作,提高碳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竞争力。



保自主培养人才  促企业健康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的人才保护工作日益重要。2019年4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了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但对于企业自主人才保护仍无具体规范措施。

为了保护企业培养自主人才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同时建立起全社会合理有序的人才培养机制,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提出《关于加大企业自主培养人才保护力度》的建议。

董明珠认为,伴随着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科技创新重要性的加强,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人才培养和自主研发,人才一旦流失,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她建议,应从立法层面加大企业自主人才保护力度,建立人才有序流动机制。对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在该类人员离职前,允许企业与该类人员协商同意后方可解除劳动合同。对竞业限制的赔偿责任,应当由劳动者、新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以格力为例,董明珠分享了企业怎样才能留得住自主培养人才的几点经验。

一是畅通职业发展渠道,让各类人才尽情施展。格力为技术管理类员工设计了“专业、管理、综合发展”的三通道职业发展路径,为一线员工设计了技能等级评定机制。不论资排辈、不拼背景势力,看业绩、看能力、看决心,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使格力电器在各领域人才辈出、百花齐放。

二是立足高端制造,拉动人才培养力度升级。作为“中国制造”的企业,格力一如既往坚守实业,勇担社会责任。为促进人才培养升级,公司拟创办格力学院。

三是建立全方位员工激励体系,打造幸福工程。当很多城市的劳动者受到交通难、住房难、就医难、学区房等现实问题的困扰时,格力提出了“打造员工全面福利保障体系”的目标,并先后斥巨资建设环境舒适、配套设施齐全的员工生活区。为解决员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2018年建成的格力学校,后续可解决近1500名格力职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庞大的班车体系、风味食堂、全员通信套餐、全员健康体检、筹建格力医院等,不胜枚举的福利保障措施,让员工无后顾之忧地专心发展事业。

此外,格力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的管理理念,以创新突破为导向的奖励机制,都为员工的持续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格力构建了多层次、高水平的研究平台,打造出一支优秀的研发队伍,建立科学的创新管理机制,保障研发工作高效开展。公司坚持“只有自主创新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发展战略,提出研发经费“按需投入、不设上限”,为全体员工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鼓励员工对公司设计、生产、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自主创新。公司自1997年设立“科技进步奖”,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投入技术研发中,并先后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献计开放开源  建言工赋强国

工业互联网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已连续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带来了《推动开放开源形成我国工业互联网新优势》《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建议,为工业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建言。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是周云杰第6年建言工业互联网。他作为亲历者,见证了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从萌芽期到成长期,再到今天的快速发展期的整个跃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过600家,平台连接的工业设备数量达到7600万台套,平台汇聚的工业APP突破59万个,平台服务的工业企业达160万家,形成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周云杰告诉记者:“六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在不断提升。一方面,国家政策在不断完善,陆续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在顶层设计、产业培育、应用推广、生态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引领着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走深走实。另一方面,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数越来越大,已经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代。”

虽然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他看来,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开源生态建设起步晚、根基浅、生态弱,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开源基金会、开源社区、开源项目三方面。

为此,周云杰提出个三方面的建议:一是打造以15家双跨平台为核心成员的中国工业互联网顶级开源社区。建议工信部牵头,大力推广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设立国家工业互联网专项开源基金,以15家双跨平台为核心成员,邀请其他600余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入,共同打造中国工业互联网顶级开源社区。

二是定向培育CAX、PLC等优质工业互联网开源项目。建议工信部牵头,充分发挥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在开源生态体系中的组织作用,定向培育如CAX、PLM、PLC、DCS等高端工业软件开源项目。

三是将开源技术和开源实训融入教育体系,推动开源人才培养。建议工信部牵头,联合教育部,将开源技术和开源实训融入现有教育体系,建设开源创新科教平台,开设开源实践课程,增加国内开源开发者规模,完善开源人力资源库建设。

此外,在《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议案中,周云杰还建议,支持全国重点省份市先行先试,顶层统筹规划,以工业互联网构筑数字经济的产业底座,将工业互联网作为串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脉络。



人工智能应为“一老一少”护航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比例持续走高。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老年群体的幸福生活靠什么保障?

“要加强机器人的研发,支持多模感知、情感计算、主动对话、虚拟形象等关键技术与陪伴机器人产品研发,让机器人解决老年人的养老、情感陪伴、健康管理等问题。”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建议用科技为老龄化问题支招。

国务院于2022年2月21日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重点强调发展健康促进类康复辅助器具,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应用,实现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级,打造陪伴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为老年群体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完善,各地正积极开展各类科技适老服务的创新:在天津、安徽等地,正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对老年人关爱能力,运用智能预警模型,实现对老年人的“7×24”小时闭环安全守护;各种智能养老相关产品不断涌现,例如智慧大屏、智能摄像头、陪伴机器人等。尽管如此,我国养老服务在适老化服务、智慧康养、老年人情感陪护等方面的工作亟待完善。

为此刘庆峰建议,应加快推进康养机器人的成果转化,在康复训练和安全监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陪伴机器人专项课题研究,尤其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支撑,加快多模感知、主动对话、虚拟形象等关键技术与陪伴机器人产品研发。

与此同时,刘庆峰还提出《推动人机共教、人机共育,制定人工智能新型教与学终端标准》的建议。

近年来,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创新,3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0到1的系统性突破,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型教与学终端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近期不少省市联合科大讯飞探讨如何通过新型教与学终端与日常教育教学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教育”发展新范式,从而推动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确保铸牢课堂主阵地。然而,当前全国各地在加快推动“双减”落地过程中,面临着“既要师生减负,也要提升教学质量”、新型教与学终端未纳入《教育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各地在遴选新型教与学终端缺乏统一标准等一系列重要挑战。

为此,刘庆峰建议,教育部、工信部联合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制定终端关键技术和产品标准,并确定检验检测方法。教育部在《教育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中明确列支,确保各地推进新型教与学终端普及有明确资金保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改造教学终端的资金补助。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财政、家、校多元资金投入,加速新型教与学终端普及。同步对全国各地利用社会资源投入,推动新型教与学终端普及的优秀做法进行案例总结,面向全国宣传和引导。



打造全方位数字安全防范应急体系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数字化的程度越高,安全性挑战也就越大。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周鸿祎提案的“新内容”,旨在回答新基建给网络安全出的新问题。四份提案分别建言“尽早构建新基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尽快制定《国家5G安全战略》”,“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和“加强信创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周鸿祎表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报告为安全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安全行业正在超越传统网络安全范畴,升级为数字安全。报告激励着我们要坚持科技报国,勇攀科技高峰,帮助国家突破‘急难关卡’的技术障碍,筑牢数字安全屏障体系。”

实际上,周鸿祎委员履职以来,一直在关注网络安全领域的话题。当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化的程度越高,安全的挑战也就越大。因此,周鸿祎认为,应该以直面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为核心,着眼于解决当下最迫切的安全问题。

周鸿祎建议,网络安全已经升级为数字安全,亟待将数字安全纳入新基建。他认为,近年来,网络攻击已经从虚拟世界影响到了现实世界,小毛贼、小黑客已经成为历史,以国家级黑客组织为代表的高级别专业力量入场,关键基础设施、大型企业、城市成为网络攻击的首选目标,数据成为新的攻击对象。

但是,目前我国数字安全投入占比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低,发达国家仅网络安全占整体IT行业的投入占比已达10%,而国内尚不足1%,究其原因是部分政企单位仅依照合规堆砌产品,缺乏实战能力,缺乏科学评估能力。

为此,周鸿祎建议将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打造覆盖所有数字化场景的数字安全防范应急体系,包括应对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以及云安全、数据安全、供应链安全等挑战。同时,建议国家把数字安全纳入新基建,各地数字化建设之初便将安全因素考虑在内,并互联互通,调集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数字安全体系建设,真正提升国家的数字安全能力。

“政协工作报告强调要围绕中心任务议政建言,加快启动新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我作为科技企业的委员,深感责任重大。当前中国正处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科技企业一定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秉承科技报国的理念,发挥‘上山下海’精神,“勇攀科技高山,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帮助国家解决‘急难关卡’技术难题,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下数字化蓝海,产业数字化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各级政府和传统产业将成为数字化的主角。科技企业要积极为传统产业转型数字化赋能,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帮助他们优化业务流程、改造商业模式、升级产业结构。同时,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为建设数字中国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周鸿祎说。



调动农民积极性  加强黑土地保护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黑土地的保护。但从调研情况看,黑土地屡遭破坏,黑土地保护“上热下冷”,农民主动参与黑土地保护利用的动力不足。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提出关于《将“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的建议,希望提高全社会对于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对耕地的面积和质量问题实行综合治理。

土地“肥”起来的关键,是农民要“富”起来。针对黑土地保护“上热下冷”问题,冷友斌在建议中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土地效益低,种地不赚钱;黑土地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入大、难度大、见效慢;此外,新一代农民的土地情结正在变淡。

作为最早打造全产业链模式的乳业企业,飞鹤在产业集群建立之初,就将农牧业发展纳入其中,通过三种形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一是通过流转农户的土地让其有直接的租金收入;二是让有劳动力的农民加入到合作社参与种植和管理;三是在牧场雇佣当地员工,定期进行养殖技术培训。

“黑土地保护投入大、难度大、见效慢,这是以家庭承包经营方式来使用土地的农户力所不及的。”冷友斌说:“应将‘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提高全社会对于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在保护耕地面积不减的基础上,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长期保障。”

如何调动各方面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是耕地保护见实效的关键。”冷友斌建议,第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充分享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在种养环节积极吸纳农户参与,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调动其参与土地保护积极性。

第二,实施“黑土地标志农产品”工程,提升黑土地经济效益。整合区域力量,在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基础上,实施东北地域特色的“黑土地标志农产品”工程,打造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品牌,增强黑土地的经济价值。

第三,加快黑土地全产业链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黑土地质量、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等相关标准,建立以黑土地保护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质量标准体系。同时,加强对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第三方服务机构,积极推动黑土地综合治理技术在农户中的应用。

第四,将耕地质量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把“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之后,可将耕地质量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鼓励地方政府持续加大对耕地休耕轮作、新技术模式应用、发展种养循环农业、强化生态补偿修复等鼓励性和支持性政策的投入力度。



建设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生态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去年8个百分点。

作为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全球汽车行业新的增长热点和竞争焦点。而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作为智能汽车的“大脑”,需要表现出高实时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这也是各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哪吒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方运舟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统筹建设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生态》的建议。

一年前,方运舟就提出了《集中力量攻克汽车操作系统难题》的建议。一年间,针对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深耕调研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工作经历,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强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虽然我国一些新能源汽车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产品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构成,但是新势力新能源汽车企业各自在操作系统的研发方面,开发的操作系统都是封闭而不是开源开放的,相互之间无法进行互联互通,这不是一个好的生态。

方运舟告诉本刊记者,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不能被国外垄断,一旦被国外捷足先登,就会面临像电脑端Windows系统、手机端安卓系统一样的局面,重蹈覆辙。因此,在加快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同时,迫切需要建立以中国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为核心的生态。
他表示,目前,我国打造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的生态还面临着三项挑战。第一个是安全问题,汽车的操作系统不像手机,安全性能是最基层、最核心的技术,手机可以死机,但是汽车一定不能死机;第二个方面是用户隐私问题,要创建开源开放的操作系统,就要面临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重任;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统一接口协议规范。

方运舟提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不是单一技术点的简单突破,需要国家和产业底层逻辑和上层架构相结合,需要一个基于汽车底层操作系统的架构生态,需要建立一个从应用生态、价值链生态、工具链和标准的生态体系,需要产业链各方凝心聚力,以合力打造生态的方式来寻求突破。

针对中国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生态建设的落地,方运舟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快制定符合中国场景定义的软件操作系统相关标准,建立行业发展准则,在国际相关标准兼容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中国智能汽车发展特点和趋势的操作系统标准和规范。二是加强操作系统内核等关键技术攻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研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操作系统,为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提供技术保障。三是把操作系统纳入国家级项目,引导行业和高校进行产学研重点技术难关攻克。四是打造操作系统生态圈,培养操作系统软件的相关人才,相关企业共同推进操作系统研发和应用,共同推进操作系统软件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推动氨制冷剂在冷链行业安全应用

当前,我国消费不断升级,冷链市场需求持续增强,冷链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绿色、低碳、高效的氨制冷剂是推动冷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但近几年,氨制冷剂在我国冷链行业的应用受到过度限制,出现边缘化趋势。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带来《关于推动氨制冷剂在冷链行业安全应用》的提案,她建议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推动氨制冷剂在冷链行业的安全应用。

唐俊杰介绍,相关涉氨责任事故导致社会对氨制冷剂有误解,使冷链行业用户、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谈氨色变”。当前,冷链行业是贯通一二三产、保障食品安全、衔接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民生行业,随着我国消费不断升级,冷链市场需求持续增强,冷链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预计到2030年,我国冷库库容将翻一番,达到1.5亿吨左右。

氨制冷剂已在冷链行业应用100多年,一直都是全球冷链行业的主流选择。对于安全管控方面,氨是绿色、低碳的制冷剂,虽然属于危险化学品,但在发生氨泄漏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即可被感觉到,易于被及时发现,并在达到危险浓度之前得到及时处理。同时,制冷系统是一个封闭循环系统,易于对氨的风险性进行控制。而且,我国对冷库建设管理、氨制冷使用运行等领域已制定了一整套标准和规范,氨制冷剂的安全风险是完全可控的。

但近几年,过度限制氨制冷剂,无疑会严重阻碍冷链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与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背道而驰。非理性限制氨制冷剂,导致被氟利昂制冷剂大量取代,氟利昂制冷剂不仅消耗臭氧层,同时还是强温室气体,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极易泄漏。根据中国制冷学会测算,按照2030年全国冷库总容量1.5亿吨估算,全部采用第三代氟利昂R507A的制冷系统与全部采用氨/二氧化碳复合的制冷系统比较,每年将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约4000万吨。

对此,唐俊杰建议,应健全完善制度,严格执行法规和标准规范。根据氨制冷安全应用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修订符合氨制冷新技术的法规和标准规范;为涉氨制冷企业规范化应用和监管部门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唐俊杰还建议,提高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科学管理水平。要科学、客观地认识氨制冷剂,转变“谈氨色变”的观念;要依法依规对涉氨制冷企业进行监管,推动行业安全健康发展;要准确界定监管责任。

最后,唐俊杰建议,加大对氨制冷剂应用的支持力度。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政策,对新建或改建的涉氨制冷项目应优先立项,并加大比例给予补贴或专项奖励;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要监督地方政府立即停止一刀切的“氨改氟”的错误做法;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冷链行业学会、协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氨制冷安全应用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积极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氨、二氧化碳等自然工质领域创新技术和安全应用方面,加大投入,积极探索。



推进区域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严格药品疫苗监管;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

近年来,中药材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黑龙江省为例,2021年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351万亩,同比增长3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黑龙江有着得天独厚的绿色有机药材生产条件,同时,地域特色和优势突出,多种寒地药材以滋补功效见长。但是,东北地区中药材产业基础较弱、短板明显。首先,在种植过程中,中药材生产周期长,资金、技术和劳动力投入密集,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不平衡,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不完善;其次,在药材加工方面,上下游关联程度较低,尚未形成真正的大品种、大品牌、大产业链;最后,在流通方面,东北地区缺少覆盖面大、发育良好的专业市场,规范仓储、物流、检测设施不完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王伟明建议:将中药材储备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战略储备机制,实施国家统一规划管理。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中药材产业投入机制,固化资金扶持政策,支持东北地区建设国家级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创设中药材基地建设试点项目。加大标准化集成示范项目及“三品一标”项目试点力度,扩大试点范围,增加覆盖点次。加快中药材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建立健全道地药材生产、加工、储藏标准化技术规程,推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倡导的中药生态农业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东北中药生态农业,提升东北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国家提出的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总体要求,她提议,在东北地区以省为单位,确定大宗中药材品种和特色小品种产业集群的重点建设区域,支持标准化种植基地在大的片区集中连片规模化建设,引领中药材生产向道地大品种发展,向优势区域聚集。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寒地生物产业、伊春市北药产业、龙江森工中药材产业及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为重点,集中要素资源和力量,在规划编制、政策保障、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人才服务等重点环节给予支持,探索推广一批类型多样、充满活力的特色发展新模式。

此外,王伟明还提交了关于支持黑龙江省边境口岸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不谋而合。她建议,支持黑龙江边境物防、技防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边境地区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支持口岸配备各类消毒和隔离设备,将中医药融入边境疫情防控体系和重大疾病救治体系中,前移疫情防控关口,充分发挥好东北道地药材的“治未病”作用。



让罕见病患者“医”有所依

“罕见病”再一次成为了两会上的民生热点话题。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这对我国上千万的罕见病患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在国内获批上市,其中已有40余种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涉及25种疾病。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经过国家医保局代表的“灵魂砍价”,又有7种罕见病药品谈判成功,被纳入最新版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达65%。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院长华树成对罕见病治疗十分关注。几年来,他积极参与罕见病的诊治工作,本次参会,他也带来了相关建议,为罕见病患者发声。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2022年2月27日,弗若斯特沙利文和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联合发布了《2022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其中指出,中国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数庞大,这一庞大患者群体长期面临着诊疗困难的问题,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诊疗、保障、康复、社会融入等多样化需求。
凭借长期在一线的经验积累,华树成总结道,目前我国罕见病诊治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医生对罕见病认识不足,这也是导致罕见病确诊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是我国治疗罕见病药物的研发能力薄弱,基本依靠国外药物来进行治疗。

基于此,华树成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成立国家级权威罕见病学术组织。建议成立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提升相关研究和治疗的权威性,提升医生对罕见病的重视程度,也使从事罕见病工作的医生有归属感。

二是培养一批专门从事罕见病工作的专业医生。通过多种形式、不同范围的宣讲和培训,吸引愿意从事罕见病工作的有志之士,进而在全国各个省份都培养一支专门从事罕见病工作的专业医生队伍,这些医生可以来自不同临床科室,最终形成多学科诊疗(MDT)的工作模式,进而开展罕见病的诊治工作,这将有助于提升基层医院对罕见病的诊治水平。

华树成表示,在有条件的大型综合医院,罕见病专业医生队伍中一定要吸纳从事基础科研的专职科研工作人员,以利于罕见病发病机制的探索,才能有望进一步实现新药的研发。同时,队伍中要纳入专门从事临床研究的专业人员,以利于建立罕见病数据库,进行规范的、前瞻性的、大规模的罕见病临床研究,最终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罕见病数量上报协作网,还要建立全国罕见病大数据库,从而更好地认识罕见病、研究罕见病、管理罕见病。

三是从国家层面增加罕见病管控的相关考核指标,督促医院重视罕见病诊治。“例如,可以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增加罕见病病种覆盖率等指标,促使医院重视对罕见病的诊治管理。”华树成补充道。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加速”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确保粮食能源安全;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围绕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院长沈志强提交关于《增设“有机农业用地”和“绿色农业用地”供地目录,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议,他提出粮食生产不能“靠天吃饭”,要提高农业设施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稳定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应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保障的有效机制,加快在现代生物、智能工程、数字信息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

沈志强表示,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设施农业是保障我国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季节性均衡供应,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资产资源。设施农业也是改变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的重要设施。设施农业技术密集、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高。发展设施农业,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既是当前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也是抵御自然灾害、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与菜篮子安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还存在着对设施农业的重要作用与作用意义认识不到位、土地资源供给不足、发展规划不均衡、政策支持不配套、资金投入不足;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成运用不够;基础设施、自动化装备、数字智能化装备和生产条件不配套等突出问题,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沈志强说。

对此,沈志强建议,要进一步提高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作用与重要意义的认识,以视频方式等加大对国内外设施农业的宣传与科学普及力度。改变各级领导干部及社会公众对设施农业的认知,消除对设施农业的错误认知。要调整土地规划,有计划地大幅度增加设施农业用地指标,加大盐碱地综合利用力度。国家、省、市每年都设立加快设施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提高财政投入。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支持金融部门对设施农业出台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施农业项目建设。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现代生物技术、智能工程技术、数字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立体化和标准化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探索新路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释放乡村振兴活力。



规划育人方式  推动“双减”变革

“双减”无疑是近段时间教育领域绕不开的“热词”。提到“双减”,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双减”是引动育人模式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既要积极评价“双减”工作的阶段性成效,也要高度重视理性引导社会预期。应该让社会公众客观认识“双减”工作的长期性和阶段性。应该认识到,“双减”的深处是育人方式的整体改革,最终还要靠课程体系优化、育人模式转变、评价方式改革实现治本。还要看到,制约“双减”推进成效的关键在高中教育。高中教育质量关系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高中育人方式变了,学生负担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负担也会相应减下来。

在他看来,系统谋划教育“十四五”规划时,需重视并解决高中教育以下问题:一是适时改进语数外三科的统一考核要求。二是应加强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研究,适时推出与中学衔接的大学先修课程体系。三是加强普高高中工程教育,建立中国卓越工程师与工程引领人才的培养机制。
基于以上认识,他建议:首先,要重视工程教育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情怀。工程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直接相关,在一个人

心智走向成熟、发现自我、形成兴趣的高中阶段,将工程科技教育前移,对激发学生工程科技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工程科技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实学兴业、实业报国的理想,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工程师、工程科技专家和工程引领人才,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与作用。

其次,构建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优化高中高校贯通培养模式。据统计,高考选择工程专业大类的学生要占30%~40%,但在高中课程学习中,学生工程技术教育基础几乎为零,以刷题学习方式导致普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低弱。建议在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框架内,探索建立高中工程教育课程的基本体系,研制课程标准,研究“理化生+工程”的工程教育课程方案及其课程体系,开发配套教材,形成可示范可推广的课程资源包。创新“新工科”强基计划人才选拔方式,建立高中、高校卓越工程师和领军工程科技专家贯通培养的模式机制,在高中阶段发现、培育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在高校课程学习中进行专门化培养。

第三,推动工程教育课程实验,研制工程教育学习环境建设标准。确定“中国高中工程教育实验学校”,合作开展高中工程教育实践,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新范式。探索工程学习环境的创设,明确其基本样态和功能配置标准,建设专业化、精致化的高中工程教育场景,形成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面向全国推广,发挥示范引领。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立工程类师资孵化、培育机制,形成资源共享联盟。



构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体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食品安全是头等民生大事,也是完成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基础和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严格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等内容,精准地牵住了食品安全的“牛鼻子”,明晰了进入小康之后的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点。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信用协会会长吴列进带来《构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体系》的建议。

吴列进介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安全标准体系逐步健全,检验检测能力不断提高,全过程监管体系基本建立,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控制,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保障,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频发,仍旧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有必要构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体系。

吴列进说,目前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缺乏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指导,发展建设无序,资源开放不够,宣传教育有待加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和食品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必须注重建立和完善长效的食品安全体系,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食品市场环境。

其次是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管理不够完善。目前对食品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管理中存在政出多门、标准不一、考核不严和主观随意性强等弊端,评定结果难以取信于社会,未能建立起社会广泛参与的信用评价体系。还有就是对信用奖惩机制不够明确。在现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中,对信用缺失的企业的处罚还不够具体和明确,对信得过企业没有经济等方面明确的激励机制,对失信、违法等企业则缺乏足够严厉的惩罚措施。

对此,吴列进建议,应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信用档案,推进食品企业分类监管,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将食品生产经营诚信建设纳入金融、税务、政府采购、招投标、土地、行政审批重点领域。

其次在现有行政处罚措施的基础上,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行政审批、政策扶持等方面实施信用分类监管,结合监管对象的失信类别和程度,使失信者受到惩戒。通过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措施,倒逼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

吴列进还建议,应构建“信用+溯源”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借助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底层技术,保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跟踪和可追溯。以溯源建设支撑信用建设,推动信用体系和溯源体系融合创新发展。


做好“元宇宙”顶层设计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家,全国政协委员、广州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聚焦科技创新发展动态和诉求,五年间从“人工智能”到“数字孪生”,他先后提交了29份提案,始终关注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进展,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提案都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回复办理和落实。

2022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再次带着“金点子”上会,提交了《关于打造以政府主导的‘元宇宙中国’数字经济体,开辟数字经济新领域》等7份提案。
2021年末,“元宇宙”概念越炒越热,成为全球互联网和科技行业追捧的概念。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布局元宇宙,美国的Facebook、微软、谷歌等企业先后宣布布局元宇宙;韩国已经成立了元宇宙协会,包括三星在内的两百多家韩企已经加入,另外,首尔还发布了《元宇宙首尔五年计划》。在我国,“元宇宙”也成了“香饽饽”。天眼查显示,目前虚拟现实相关企业超1.9万家,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最多,达到4800余家,增速达到34.54%。从成立时间来看,成立于1-5年的企业占比最高,达到77%。

刘伟注意到,“元宇宙”科技概念持续火爆,对于中国数字经济来说是一个“生态级”的发展机会,这其中所带来的发展空间将会是过去计算机系统“二维时代”的几何级倍数。

“新技术的发展热度高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产业对一、二、三产业的帮助一定是革命性的”,刘伟表示,“对于数字经济的未来,我们认为数字孪生会是数字科技落地城市、落地产业的核心技术,是下一个数字时代的‘操作系统’”。

在他看来,元宇宙作为新兴事物,更需要政府带头示范、引导,使其从发轫之初就走上赋能实体产业、壮大数字经济的道路,为中国抢占未来科技的前沿阵地打下基础。
刘伟建议,尽快组织科技、经济、法律等方面专家对打造元宇宙数字经济体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形成顶层设计规划,进而明确建设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细化建设内容、建设步骤、管理体系、资源保障等方面工作。

他建议明确牵头和监管部门,整体立项、分期分层推进“元宇宙中国”“元宇宙城市”及其他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项目建设。可选择对外开发度高、公共服务能力强、财政实力雄厚、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先行试点,同时,引入各类“元宇宙”企业开展个性化的虚拟场景服务,不断丰富提升“元宇宙中国”内容。

刘伟认为,“元宇宙中国”数字经济体不仅是个技术平台,同时也是面向市民、游客、企业的复杂开放经济体系,需要建立适合虚拟数字经济的民事经济法律制度。因此,他建议探索建立虚拟经济规则体系,推动数字资产确权、交易、隐私保护等方面立法;建议同步探索建立数字资产确权、交易、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配套法规,打造制度样板,规范虚拟数字经济的运行,使元宇宙数字经济体在发展的进程中有章可循,避免野蛮生长。



建立世界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奖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陆续设立了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各类专业的奖励体系。其中,属诺贝尔综合科学奖最为著名。我国虽然设立了众多的奖项,但至今仍没能建立起一个世界级的奖励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兰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士岭注意到这一点,2022年全国两会上,他带来了《关于鼓励个人和民间组织自主创建世界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奖励体系的建议》。

当前,我国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脚步越来越稳健,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王士岭提出:“在生命科学、数学、化学等领域,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作出世界前沿科技成果的科学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成为世界奇迹,特别是我国的扶贫经济,创造了世界上最好的经济学理论。”因此,他建议,我国应尽早起步自主创建世界级综合科学奖励体系,争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

王士岭建议,由政府统一组织世界级科学奖励体系的建设。创建世界级科学奖励体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在政府统一组织下进行。要对创建世界级科学奖励的各类奖项,进行统筹规划,逐步有序开展。要制定完善的管理规则、创建程序和运行方式,对创建世界科学奖励奖项的主体进行严格的政治和资格审查。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社会影响力广泛、社会捐赠数额巨大。在王士岭看来,政府可以鼓励德高望重的企业家以个人名义设立世界级综合科学奖。为此,他建议国家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推动这些企业家以个人名义设立世界级综合科学奖。

他建议,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个人和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创建各类专项科学奖,通过数年或者几十年的运行,让这些专项科学奖,逐步进入世界顶级科学奖行列,以此形成以中华文化、东方文化为主体的世界科学奖励体系,提高中华文化、东方文化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并能够吸引世界顶尖人才向我国集聚,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他认为,要根据需要制定专项政策予以支持。创建世界级科学奖励,是一项长期工作。因此,政府要制定相关专项政策,鼓励企业家和民间组织进入这一领域。这些政策包括,对个人和民间组织给予名誉鼓励政策,对基金捐献给予免税政策,对基金运行给予优惠政策等等。

王士岭还建议,将世界级科学奖励组织主体放在民间。他告诉记者:“未来,我国可能出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级科学奖项,其组织主体应该放在全国各地,放在民间。根据实际需要,多数奖项可以放在省会、地级市或者县级市。这样,更具备活力,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会更大、更好。”




有效促进企业成果落地转化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将科技人才、技术装备、投融资平台等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加强政策引导,注重科技资源的流通性,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的主体,围绕企业整合产业资源、创新资源,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激活创新资源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成果转化的终端,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是创新之根本。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润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文波建议,企业要清楚意识到建设科技研发平台的重要性,从企业的机构设置、机制体制等方面为科研平台的建设奠定基础。完善组织机构,如设置专家委员会等部门,适当引进外部专家学者为公司的研发方向和具体课题把握方向。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合作,与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探索可行的合作,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学术交流,取长补短,促进行业的整体进步。

但是,目前不少企业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可应用科技成果率不高的问题,鲍文波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的技术需求与高校的科研成果很难对接。另一方面,企业的科研资金投入不足。针对这两个问题,他建议,一是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高校与企业虽然是独立的系统,但需要建立在供需上的合作,以用促研,以用促产,产研结合,加快成果转化。激发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潜力,鼓励科研应用于实际,提升科研项目的市场适用性;理顺科技成果转化各个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缩短产业化时间。二是要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投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使企业成为科技研发的主导者,进而提升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应用率。

此外,鲍文波建议,针对那些科研能力差,却用低质量、重复性技术反复套取科研项目经费的企业,在政策方面应加强引导和保障,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轻经营负担。加强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力度,推行更加灵活适用的金融政策,从政策上保障企业科研资金支持,改善营商环境,提高企业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从构建产业链角度实施科研应用项目,补链延链强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大企业研发经费保障,规范研发项目及科研经费的管理,细化各个部门、人员的职责,强化激励制度,营造适合创新的氛围。同时建设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将科技成果与技术转移有效衔接,构建产业化方向明晰、转化服务全面的加速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




实施农业“六化” 助推乡村振兴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乡村振兴,强化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措施。

针对当前实施乡村振兴工程面临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农业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金洲村村委会副主任、湖南岳阳海泰栀子合作社理事长杨莉建议,从全面发展农业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数智化及人文化等六个方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鼓励在基层建设农业产教研融合基地,利用线上线下加大对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二是推行农业集约化发展。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建立规范高效的“三权”(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运行机制;鼓励国有企业及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现代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发展;加快农业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和转化,提高农业质量和产量的同时,提高农业产出比。

三是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建立重要农产品及中药材的全产业链溯源体系,构建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基础、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国内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食品安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以适应我国现代农业的国际化竞争需要。

四是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发展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融合型生态农业,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五是实施农业数智化转型战略。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以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推进智慧农业农村建设。加快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传统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建立国家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引入国际国内智慧农业专家和人才,加快建设乡村数智化流通服务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

六是深化乡村文化创建。建设一批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领先、示范作用突出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绿色生态产业小镇或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农村康养产业,汇聚社会各界公益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适宜推广“龙江模式”保护黑土地

全国人大代表贾红涛是来自黑龙江省绥化市农业战线的代表,作为农民代表,他表示自己始终关注黑土地保护工作,这也是全省种粮农民共同关注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大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力度,用法律手段保护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这让全国人大代表贾红涛心情格外激动,“黑龙江地处东北黑土核心区,有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6.1%,可以因地制宜推广我省探索成熟的‘龙江模式’‘三江模式’,转化为黑土地保护的有效措施。”贾红涛建议。

“我就是吃着黑土地里长出来的庄稼长大的,从老一辈儿到现在,包括将来以后子孙后代,黑土地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黑土地保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民全社会来出力。”贾红涛对这片黑土地饱含深情,也一直致力于黑土地保护。

对于保护黑土地的具体举措,贾红涛表示,可以采用秸秆全量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也可试用足够量的质量标准达标的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营养成分;还可以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提高抗旱防涝能力。这些措施都是十分具体的,但要想保护黑土地还要设计顶层架构,贾红涛表示,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黑龙江近年来探索建立了旱田以“一翻两免”为重点的“龙江模式”、水田以“一翻两旋”为重点的“三江模式”,有力推动了黑土耕地保护工作,为稳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黑土地保护比蓝天保卫战难度更大、恢复过程更长、投入成本更高,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作为一名来自农业战线的基层代表,贾红涛深有感触。

“目前,全省仅有14个县(农场)列入到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贾红涛建议,可在黑龙江实行全域黑土地保护,将其余县(市、区)全部纳入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整建制推进项目范围,实现黑土地保护支持措施全覆盖并要大量使用标准有机肥。

虽然黑龙江省在黑土地保护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保护利用投入不足、农田基础依然薄弱、水土流失等问题,他希望能从国家层面建立黑土地保护稳定长效投入机制,支持侵蚀沟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

“目前黑土保护的亩投入标准为1200元,还达不到综合配套的程度。”贾红涛建议,国家应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标准,同时支持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生产托管服务,增加生产托管服务补贴额度,以涵盖更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

黑土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政府、科研人员、农机企业、农民等方方面面携手努力,共同保护好“中华大粮仓”贾红涛说。




加大“菜篮子”基地建设扶持力度

“菜篮子工程”为抗击疫情、稳定民生、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海伦市向秋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高向秋带来《关于进一步加大黑龙江省蔬菜基地建设及国家政策补贴力度》的建议。基于多年蔬菜种植经验,高向秋提出,为确保国家“菜篮子”安全,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满足四季可持续的鲜食蔬菜市场总量需求,必须经历蔬菜种植的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历程,推进规模化、组织化、特色化、科技化建设,才能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为适应国家“菜篮子工程”要求,黑龙江省全力以赴,全面发挥蔬菜农业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作用,适应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确立了全省蔬菜产业发展方向,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强化基地建设,培育蔬菜种植生产合作社,壮大蔬菜加工龙头企业,改造和建设蔬菜市场,健全完善蔬菜物流体系等政策保障措施,切实解决了平抑蔬菜物价、保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蔬菜市场供应短缺等问题。

科技创新才能引领“菜篮子”高质量发展,但目前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不够,科技发展与农民接受能力差距较大,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速度慢,单打独斗很难实现科学种植和高效管理。

在过去一年基层调研和征求群众意见过程中,高向秋发现,农户在蔬菜规模化种植过程中,凸显蔬菜生产种植成本高、补贴少,种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同时,缺乏保障、自然灾害影响大,也严重制约了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进展。“没有农业保险,就会把规模种植户推向‘靠天吃饭’的境地。”高向秋说。

如何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积极性,实现增产增收?高向秋建议,首先要加大新技术的研究力度,同时,国家需针对规模种植蔬菜给予分类补贴,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提高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扶持蔬菜产业基地发展。其次,建立并实施蔬菜规模种植的政策补贴力度。加大对反季节蔬菜、特色蔬菜和外销加工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对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亩、3000亩、5000亩、10000亩以上的连片种植农户给予相应的政策性补贴。第三,建立蔬菜规模种植应对风险的补偿机制,积极推进和开展与蔬菜产业相关的保险服务,拓展服务范围,给予规模种植户农业保险、银行信贷等政策支持,支持蔬菜生产基地水、电、路、田等综合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高向秋说,要想确保国家“菜篮子”安全,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满足四季可持续的鲜食蔬菜市场总量需求,国家必须得经历蔬菜种植的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历程,提高大型蔬菜基地建设及国家政策补贴力度,从而全面激发“十四五”期间“菜篮子工程”优势。




家政服务行业也要不断创新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和“三孩”政策的推行,中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改变,为此,养老抚幼制度和设施的完善势在必行。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的出台,成为指导家政服务业未来五到十年的纲领性文件。从一名下岗女工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阳光大姐”)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卓长立表示,劳动人口红利在减少,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成了必然选择,托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即使如此,也仅能满足社会需求的6%。家政服务作为一个新业态,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很少,为此,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她提出《德技并重 产教融合 建设高素质托育人才全过程培养就业通道》的建议。

卓长立认为,创新是家政服务业、家政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家政服务机构要根据自身发展实力、规模和当地市场状况,适时选择实施智能化操作。当然,智能化需要较大的投入,而要解决托育和托育体系建设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托育专业人才走上工作岗位。

依据多年家政服务业的经验,卓长立在家政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服务项目拓展、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创新,“阳光大姐”经过多年的发展,服务项目、管理模式等的创新一直未曾止步,“阳光大姐家政培训考务一体化平台”凭借着诚信的力量入选全国100家优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及数字资源。阳光大姐提出“站在行业做企业,站在产业做行业”,致力于打造家政服务生态圈。她认为,要不断完善人才链、标准链、服务链、产业链,才能让链条之间形成紧密联系。这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有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

为此,她建议,在人才链建设方面,对家政服务员提出“双证上岗”、“双把关”“双轨制”等创新模式,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举办技能大赛,加大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的融入,选树“雷锋式家政人”。坚定走“产教融合”之路,推进产教融合向“深”“广”处发展。产教融合越深、越广,培养的人才越专业。推进1+X和第三方评价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考评、促进“课证融通”实践,用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培养合格家政人才。以托育服务为就业目标对学习者进行培训,为学习者赋能,为有才者谋职。

标准链建设方面,要不断完善优化家政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国家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以及标准的宣贯实施,提高企业自身实力,促进家政行业的标准化、职业化水平。

服务链建设方面,结合家庭对家政服务的新变化、新需求持续开发新项目、新模式,同时加大高端家政人才的培养力度,满足高层次服务需求。
产业链建设方面,向家政服务的“上下游”发展,托育、养老、康养、数字化、智能化都是产业链延伸的领域,应相互链接、资源整合,共同为家政企业、家政行业赋能。




构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战略保障,粮食应急建设更是直接关系群众生活资源和维护社会安全的基本要素。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韩秋香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多元化构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关数据表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制定了省本级粮食应急预案,333个地级市和2455个县都制定了粮食应急预案,已经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国家从政策规划等方面不断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如已经制定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优质粮食工程》,正在研制的《粮食安全保障法》等,均将粮食应急管理、应急预警、应急措施、应急义务等作为重要内容,为依法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规划提供了政策保障。

2021年11月19日,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其中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成为核心内容之一。方案明确指出到202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韩秋香在接受《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采访时提到,当下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还存在一定短板弱项,如法制化保障呈现碎片化,我国现有和粮食应急体系相关的规定分散在不同的条例和方案之中;监测预警受筹建时间所限,尚处在完善期,还需进一步提升;此外,应急管理精准性也需提升。

“尽快完成《粮食安全保障法》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当务之急。”韩秋香说道,这也是推动市场资源和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粮食应急保障体系需遵循的根本原则。同时,围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优质粮食工程的重点方向、重点地区、重点对象,对有能力集生产、加工、储备、运输一体化的应急粮食储备基地,优先给予政策保障和专项资金支持。“即通过统筹联动打造“一盘棋”的管理模式,确保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落实落地。”她说。
与此同时,打造现代化预警体系,形成科学预判能力。以巩固粮食应急保障企业的数量、质量、安全建设为基础,打造动态预警信息具准确性、启动应急预案具时效性、灾后恢复预案科学合理的方案。持续通过公益主流媒体广泛宣传等形式,积极引导社会舆情朝正确方向发展,形成健康良好的应急防范意识,避免产生误判恐慌。

最后,她建议完善精准施策举措,提升应急保障效能。以国家级68家粮食应急保障企业为基点,结合属地人口等要素,进一步研判原(成品)粮储备、加工、配送、销售网点的合理配比方案,加快评选出更多的国家级保障中心,增加覆盖率。此外,组建中央、省、市、县各层级的粮食应急专家团队,确保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的储备互补、运力互通、资金互助等规划方案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我国多元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保驾护航。




推进生育保险立法  发展托育服务

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屡创新低。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孙伟看来,生育和养育下一代问题不只与年轻父母们密切相关,更是政府和社会不容规避的责任。

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她就此话题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关于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立法的建议》《关于优化生育假期政策的建议》《关于加快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孙伟认为,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立法,有利于保障女性就业、健康权益,促进就业性别平等和工作家庭平衡,有助于推动三孩生育政策有效落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她建议:进一步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将灵活就业群体(如家政服务人员、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直播带货主播等新业态、新领域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提升生育保险待遇水平。建立生育保险缴费责任分担机制。

她认为,建立健全生育假期政策,有助于女职工产后康复和婴幼儿健康成长。针对促进女性平等就业、倡导男女共担家庭责任、提振育龄人口生育意愿,建议贯彻促进性别平等、提倡男女共担育儿责任新理念,优化生育假期政策设计;探索实施带薪或无薪育儿假,合理分担支出成本。

除了“怎么生”,“如何养”更是孙伟代表关心的重要方面。孙伟说,应以满足广大家庭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以降低养育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缓解生育主体(尤其是女性)工作责任与家庭责任之间的张力、提高生育意愿与生育水平为落脚点,以推动托育服务量的供给、结构的适配和质的保障为着眼点,抓好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托育服务体系的配套支持措施,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
对此,她建议要“增供给,调结构,保质量”。

增供给,首先要转变观念。婴幼儿养育不是家庭的专职,而应是家庭、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共责;其次要尽快形成以家庭为中心,政府主导、市场扩面和社会补充的“一体三翼”的托育服务体系,尽快出台并完善针对家庭托育点管理的规章制度,将这类服务模式纳入到托育服务体系中;三,应加强政府对托育服务的经费投入和兜底责任,贯彻“政策引导,普惠优先”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理念,尽快落实。

调结构,则指要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扩大公立托育服务覆盖面;要提供多元互补的服务,在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场域、服务模式上尽可能满足家庭多样化需求。

保质量,质量为先是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也是托育服务赢得社会信任与家庭支持的前提。建议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管,保障人财物供给,营造良好的育儿环境。从制度、物质、服务和社会四方面入手,优化育儿的社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