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2021本刊科创人物

2021本刊科创人物

一年之始,在于总结过去,开启未来。

2021年,本刊追踪报道了数十位科创领域的先进人物。他们遍布全国各地的各个领域,有些人也许因卓越的成绩早已为众人所知晓,有些人也许始终默默无闻地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着。但无论何种,在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引人奋进,无声无息中影响着你我——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2021年已然过去,但本刊的一页页纸张却留下了他们的身影,这也将永远记载着他们奋斗的足迹。

未来,本刊将继续关注和挖掘科创领域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亦将随着榜样的足迹而前行。


马化腾和他的湾区情结

从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到如今已开始成为世界经济版图中的一个亮点,几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和情怀。

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马化腾再次提到了大湾区建设。他建议严格落实红线制度,提升海洋保护地面积,建立海洋国家公园、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的保护体系等,重视科技力量,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智慧海洋湾区的样板。这已经是他连续五年在全国两会上为大湾区建设献计献策了。

早在2017年3月3日,马化腾就将“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写进了两会建议里。在那份题为《关于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的建议》中,他提出建立粤港澳科技湾区常态化合作机制,打造“中国硅谷”摇篮。之前,关于大湾区的公开讨论和报道,多见于民间,这份在全国最具政治代表性的会议中出现的议案,被认为是献给香港回归20周年最好的礼物,也是献给“一带一路”最好的推动力。

很快,这份建议被采纳,并被写进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马化腾的“湾区情结”至此一路铺开:2018年,他开始关注具体产业,提出大湾区“科技+金融”产业创新;2019年,他的议案更“接地气”,着眼三地通行和生活的便捷性;2020年,他关注的重点则在于粤港澳大湾区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

2018年7月,一本名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革命开启中国湾区时代》的书籍出版,作者正是马化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行动计划的主要倡导者,马化腾从经济、政治、法治、创新等多个角度,结合全球各大湾区的发展经验和趋势,阐释了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宏大构想,并明确提出了中国湾区的未来发展路径。

在马化腾心中,腾讯的发展史,就是湾区奇迹、中国奇迹的鲜明注脚。


捕获.PNG

小小一株草 凝聚“山海情”

2021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时,忆起20多年前一件往事: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接待了来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我向他介绍了菌草技术,这位省长一听很感兴趣。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

原来,电视剧《山海情》中的农技专家凌一农,原型就是林占熺。

其实早在七十年代末,林占熺就开始思索食用菌“以草代木”的新技术,艰苦求索中直到1986年终于成功,并率先在福建各地推广。

1997年,林占熺在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时,菌草技术又延伸到了宁夏,帮助当地农户脱贫致富。在此后几年中,菌草技术又被列为福建智力援疆、对口帮扶重庆三峡库区、科技援藏项目,陆续被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500多个县市区,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贫困地区农牧民增产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仅如此,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小小的菌草又被林占熺带出了国门,变成了造福世界各地的“幸福草”、点草成金的致富草、和平友好的“植物大使”。

2001年,菌草援助项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成功落地。随后,南非、卢旺达、巴西、马来西亚、斐济、泰国等多个国家陆续建立起示范培训和产业发展基地。  

目前,菌草技术带着中国人民的大爱和友谊已传播至世界106个国家,书写了“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佳话,还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要项目。中国先后举办了270期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国内外培训了1万余名学员。为培养菌草技术专业人才,中国政府还资助11个国家的留学生在福建农林大学完成菌草技术专业学习。


捕获.PNG

既要仰望星空 又要脚踏实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砥砺奋进,为早日建成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这才是科技工作者的真本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洪说。

李洪,长期从事运载火箭技术和管理研究,专注航天型号科研技术攻关与质量管理,在组织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与管理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多岁大学毕业就进入中国航天工作。李洪回忆,在那个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艰苦年代,科研经费严重不足,他和集团其他科研人员凭着不服输、不忘初心的韧劲儿,在18个月内完成了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研制并实现首次飞行成功,使中国航天拿到了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入场券”。

几十年来,李洪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科研人员一直都在尽职尽责、默默无闻、夜以继日地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与成熟。

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今,从看电视依靠的通信卫星,到外出时用到的导航系统;从对气象、海洋、地质等的监测,到紧急救援、环境保护,乃至航天生物原料药、航天育种……航天技术已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

“作为航天人,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强国使命,推动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不断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一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对航天事业的未来,李洪信心满满。 


建造创纪录的中国桥梁

2020年12月11日,全长6409米、主跨1092米的中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继杨泗港长江大桥之后,徐恭义在悬索桥领域的又一力作。

从事桥梁设计工作近40年,徐恭义已经主持设计了60多座特大型桥梁,攻克了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

20世纪80年代,徐恭义开始现代悬索桥的研究。1995年12月28日,他与导师杨进共同设计的汕头海湾大桥建成通车,由此开创了我国现代悬索桥建设的先河。

此后,他的作品不断刷新国内国际悬索桥纪录,成为中国悬索桥获得国际认可的经典案例。

一路走来,徐恭义作为总设计师主持了澳门西湾大桥、柳州红光桥、东莞双层公路大桥、滨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沿江铁路鄱阳湖特大桥泰州长江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和青山长江大桥等30座大型桥梁工程的设计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设计了汕头海湾大桥、西陵长江大桥等20座不同类型的桥梁;主持设计完成的特大跨度悬索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镇江五峰山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两用长江大桥,以及国内特大跨度斜拉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被誉为创纪录的中国桥梁。杨泗港长江大桥荣获2020年度乔治·理查德森国际大奖,这是完全实现中国设计、中国制造、原材料全自主生产的超级悬索桥。 

“我要建造留存永世的桥梁。”2019年7月,徐恭义获得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在中国科技会堂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了这句话,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

从汕头海湾大桥,到杨泗港长江大桥,再到五峰山长江大桥,徐恭义用了大半生的时间,使中国现代悬索桥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了“中国跨度”的技术超越。


捕获.PNG

传承大国工匠精神

自打19岁进湘钢当工人,从学徒干起,艾爱国在焊接岗位上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如今,已经71岁的艾爱国,每天仍旧忙碌在克难攻关、传技授艺的一线。

1968年9月,艾爱国来到湘钢工作,在焊工岗位上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他从学徒做起,舍得吃苦、不怕吃亏、刻苦钻研,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集丰厚的理论素养、实际经验和操作技能于一身,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尤其是在焊接难度最大的紫铜、铝镁合金、铸铁焊接等方面有精深造诣,获得过数不清的奖项。他主持的湘钢板材焊接实验室,被湖南省列为焊接工艺技术重点实验室,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艾爱国十分注重技术传承。多年来,他带过的徒弟有几百名。他不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当成个人挣钱的资本,而是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徒工,无保留地推广运用到外单位的生产实践中去。他先后为湘钢和兄弟单位培养了气焊、电弧焊、氢弧焊优秀焊工180多人,为全国7个省市区的24家企业无偿解答技术难题40多个。他还无偿地向200多名下岗工人和农村青年传授焊接技术。

如今,艾爱国手把手培养的600多个徒弟都已在祖国各地发光发热。他们当中,不少人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退休后,艾爱国被湘钢返聘为焊接顾问,如今已71岁的他,仍带着徒弟,在湘钢板材焊接实验室,同一个个焊接难题“较劲”。

50多年来,艾爱国以“拼命三郎”的劲头引领着我国焊接事业不断发展。作为我国焊接领域的领军人物,艾爱国被誉为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2021年6月,艾爱国荣获“七一勋章”,2021年11月,又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捕获.PNG

用创新挽救更多生命

2020年的1月10日,又一项荣誉落到了董蒨的头上。作为曾连任两届中国小儿肝胆外科学组组长,我国小儿肝胆外科顶级专家,获得过多项荣誉表彰的董蒨,这次迎来的却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早在2013年,因紧急救治一个被汽车拦腰碾过的4岁女孩,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做一个手术系统。

董蒨团队通过与尝试进军医疗设备产业的海信集团合作,历时两年多,终于研发出“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与“海信SID外科智能显示系统”。这套系统能对二维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把腹部脏器和血管从各个角度详细展现在屏幕上。医生可进行精准的手术模拟、手术规划和导航。

这套技术已在全国180多家大型的医院推广应用,挽救了许多稚嫩的生命;此外,还用于成人肝胆和其他脏器,包括肺和泌尿外科领域。这套系统促进中国高科技数字医疗设备摆脱完全依赖进口的窘境,引领中国数字医疗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2020年的1月10日,董蒨团队凭借这个自主创新的手术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不过,董蒨医生的创新之路并未止步。为便于国内外同行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董蒨团队通过三维重建,构建小儿肝胆胰三维可视化精准诊疗新技术体系;基于合作成果和腾讯技术支持,进一步建立全球最大的人类数字肝脏数据库开放平台。在大数据支持下,董蒨又在全球提出新的、适合中国人体特点的、以中国人名命名的肝脏分段体系,即“Dong’s数字肝脏分段体系”,并将中国人体肝脏分为ABCD四种类型。这个分类让中国乃至世界的医生再次了解人类肝脏的极其复杂性,所以在每次肝脏外科手术前,都应该进行更加精准的肝脏检查。

董蒨以大爱和创新,突破和延展了医生的边界,做出了一件件足以“破圈”的成绩,让这份仁心兼济天下。


捕获.PNG

科技的发展需要幻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科幻作品可以说很好地承载了这种想象力与对未来的思考,它折射出了现实世界人类科技发展水平;反之,科技的发展也拓宽了人类想象力的边界。

陈楸帆出生于广东省汕头,现任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名誉会长,同时是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SFWA)成员及 XPRIZE 基金会科幻顾问委员会(SFAC)成员。

1997年,16岁的陈楸帆即发表作品《诱饵》获(校园科幻大奖)少年凡尔纳奖一等奖,开启科幻创作道路。

2000年以广东省汕头市文科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科幻协会工作,并且创作的小说《坟》和评论《选择野兽之美》获首度高校科幻作品“原创之星”奖。毕业之后,陈楸帆依然坚持不断地从事科幻创作。

如今,陈楸帆被公认为80后一代中国科幻作家中的佼佼者,已经多次斩获中国各大科幻文学奖,如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荒潮》、小说集《人生算法》(荣获《亚洲周刊》2019 年度十大小说)、《AI2041》等。

他是第一批作品被翻译成其他语言的中国科幻作家,在很多刊物上,他都是第一位发表作品的中国作家。其中《丽江的鱼儿们》更是获得了第二届科幻奇幻翻译奖最佳短篇奖,这个奖项首次授予中国作家。

他的很多作品都从中国的视角展开,以赛博朋克式的审美表达对全球化的深切忧虑。

“我一直觉得科幻就是现代新神话。”在未来的创作中,陈楸帆想融入更多传统东方文化,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优质内容可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在里面,我们应该加强自己的文化自信,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科幻的魅力。我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永远只能看西方的科普作品作为启蒙读物。”


让中医作为瑰宝重见光明

2021年10月28日,每5年一次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名单公布,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

仝小林一直认为,只有严谨而真实的科学研究才能推动中医药发展,才能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要勇于创新,打破陈规,着眼新理论新技术的突破研究,让中医作为国家瑰宝重见光明。

在实践中,仝小林也同样秉持着这样的信念。

2020年的1月24日,新冠疫情已经开始在武汉暴发。这一天,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防治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专家组组长之一,仝小林接到国家卫健委通知,带着全力救治患者、掌握第一手疫情资料、优化中医药诊疗方案、为国家提供中医药防治建议的任务,紧急奔赴了武汉。

仝小林可能是武汉前线经历过最多次抗击大型瘟疫的中医专家。从上世纪70年代流行性出血热,到2003年的非典(SARS),再到这次新冠肺炎,从29岁到64岁,从博士生到院士,他每次都冲在疫情前线。

在武汉抗疫期间,他主要做了三件事:从中医角度给武汉疫情定性,推行万人通治的社区防控模式——“武昌模式”;牵头组织专家制定从第三版到第八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医诊疗方案和恢复期诊疗方案;开展了覆盖新冠肺炎全病程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涉及轻症、重症/危重症、恢复期等新冠肺炎发展不同阶段。 

“中西医在看待同一个疾病时是完全不一样的角度,比如新冠肺炎,西医的思路更多是从细胞水平出发去研究怎么消灭病毒;而中医则是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通过调节内环境达到一种平衡,激发自身的力量与病毒对抗。”

“为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而勇挑重担,这是时代赋予中医药人才的使命与担当。”仝小林表示。


捕获.PNG

神州大地筑“潜龙”

近年来,我国隧道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居世界首位,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敢闯敢为、孜孜奋斗的隧道工程专家。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贺维国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贺维国,长期从事隧道工程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勘察、设计及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内昆铁路闸上隧道、汕头苏埃通道、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佛山汾江路南延线隧道、南昌红谷隧道和广州、青岛、杭州等地相关地铁区间隧道30多个重大项目的设计、科研工作,在沉管法、盾构法、钻爆法等各类水下隧道修建法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20多年来,贺维国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多项“超级工程”,创造了多个国内乃至世界纪录,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在神州大地筑起了一条条“地下潜龙”;主编完成了我国首部沉管隧道国家设计规范,建立了完善的内河沉管隧道技术标准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沉管隧道技术的快速发展。

国内首座水下立交隧道工程——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荣获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优秀设计一等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内最大规模的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对我国海底隧道工程建设技术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荣获2014年度詹天佑大奖;国内最大规模的内河沉管法隧道——南昌红谷隧道,进一步拓展了沉管法隧道建设的应用前景;国内首座位于8度地震烈度区的海底隧道——汕头苏埃通道工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掘进技术、盾构隧道抗震技术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广州市仑头—生物岛—大学城隧道工程促进了国内沉管隧道技术的发展,工程荣获全国优质工程奖;港珠澳大桥用桥隧结合的方式给出了一个独特的答案,令全球瞩目;正在建设的珠江口隧道则给出了一个不走寻常路的解决方案——全程水下穿行......这些令人惊叹的技术成果,都与贺维国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息息相关。


捕获.PNG

科技扶贫久久为功

在常明昌的办公室里有一颗硕大无比的灵芝,办公室墙上“菇神”两个遒劲的大字,十分引人注目。

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院长常明昌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山野资源开发、真菌分类、保健食品和块菌研究,以及食用菌产品经销和技术服务,被誉为山西省现代食用菌产业奠基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蘑菇专家”。

翻看着常明昌的朋友圈,就如同翻看他的工作日志,脱贫攻坚的路,心潮澎湃干一时容易,脚踏实地地干一世却很难。

36年来,常明昌致力于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在40多个县进行科技扶贫,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在山西省多地推广香菇、木耳、白灵菇等,带动3万多农户脱贫致富,创造经济效益约42亿元。

常明昌先后发表论文216篇,出版著作12部 ,发表了16个新种,培育灵芝、猴头新品种2个,近3年来鉴定科研成果7项,其中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创立了黄土高原代料栽培香菇新模式,完成省食用菌产业技术标准19项,建立了省食用菌产业标准体系,承担26项国家级省级项目;创建了山西省最大的食用菌研究基地,建立了食用菌国家级特派员创业链和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两大平台,构建了省“2011”黄土高原食用菌提质增效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3月申报的“食用菌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获批,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代码:082711T),成为全国首个食用菌本科专业,开创了中国食用菌科学大学教育的先河。

常明昌认为,是扶贫促进了科研,让科研更接地气,更容易转化,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学习,才能知道科技扶贫应该以什么为抓手。科研是常明昌毕生的事业,扶贫让他的人生更加充实。用他的话说,“无论是扶贫还是做科研都需要‘久久为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