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

常明昌: 科技扶贫路上的种“菇”匠

滴滴……微信提示好友验证通过,顺势打开常明昌的朋友圈,你会发现一排可爱的小蘑菇图标。他的朋友圈很有趣,在编辑每一条动态时,他都会加上数量不等的小蘑菇,蘑菇代表着他的心情,更代表着他的热爱,这位如蘑菇般可爱的人就是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院长常明昌。

翻看着常明昌的朋友圈,就如同翻看他的工作日志,脱贫攻坚的路,心潮澎湃干一时容易,脚踏实地地干一世却很难。36年来,常明昌致力于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在40多个县进行科技扶贫,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在山西省多地推广香菇、木耳、白灵菇等,带动3万多农户脱贫致富,创造经济效益约42亿元。在他的朋友圈里,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就是常明昌最真实的写照。

5月30日,是科技工作者的节日,常明昌作为中国科协“十大”代表来到了北京,本刊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这位可敬的教授。


常明昌栽培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灵芝(直径1.06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984年,常明昌就提出科技扶贫的想法,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而科技扶贫则是推进产业扶贫的根本支撑。他从山西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来到山西农业大学工作,一直专注于食用菌栽培、山野资源开发、真菌分类、保健食品和块菌研究,尝试做食用菌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

一次偶然的经历,促使常明昌走上产学研之路。“那是1991年,我在中科院进修,当时还住在地下室里。在麦当劳吃饭的时候遇到一个门童,闲聊得知他一个月竟然可以赚400块钱,而当时我一个月工资才114元,这使我很苦恼,我做出这么多科研成果,价值体现在哪?”简陋的出租屋里,常明昌独自一人冥思,抬头看见墙上写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突然明白,做科研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实际必须结合市场,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样的技术才更有活力,更容易出效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技创新要落到经济主战场上,常明昌开始改变自己“论文科研”的现状,决心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由此也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1992年,常明昌创立了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中心,踏上了食用菌推广的道路。

一块空地,几条地沟,盖上塑料布,就成了最初的菇棚,也是常明昌的“办公室”。为顺利出菇,常明昌和团队成员经常连续多天守在潮湿闷热的菇棚里,为蘑菇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温、光、汽、湿,无微不至。观察食用菌的生长情况,调试各种技术参数,经过几番努力,常明昌研发出了一系列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常明昌(右一)在太原市清徐县指导绣球菌工厂化生产

1999年,他来到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蹲点扶贫,帮助安泽县建成30个大型食用菌生产基地,实现从第一年的110万袋产量到第二年的330万袋。为了解决产业化生产灭菌问题,常明昌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比较了国内所有设计方案和方法,走访了各地相关产业,请教了许多专家,探索出一套连体式双保险灭菌新方法。不仅如此,他还设计了“母子棚”,供两户农民共同使用,降低成本。他设计出的培育方案,能将废弃果木渣变废为宝。随后,常明昌还在安泽县建起了山西最大的香菇基地,生产规模达500万袋。两年时间,安泽县增收4000多万元,常明昌也因此被推选为“中国科技扶贫十五年杰出贡献者”,与他一同当选的还有李保国、何家庆、林占禧等扎根乡野的杰出的科技工作者,他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

越来越多人找到这位“大农民”,吕梁市临县、大同市广灵县、临汾市汾西县……到处都有常明昌建立的食用菌基地。

2020年,在栽培木耳上,常明昌团队又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国内栽培黑木耳,一般只有春栽和秋栽,但是在吕梁山区黄土高原冷凉气候和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常明昌创造了“夏栽”的模式。目前,“夏栽”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世界上也是领先水平。

在吕梁市中阳县,常明昌引进的是全国最优秀的品种,在中阳县独特的冷凉气候的加持下,木耳色黑、肉厚、无污染。针对中阳木耳生长的“土壤机制”,常明昌采用合理间伐的枝桠材,让原本的农家柴火变成了“财源”,未受过污染的枝桠材,对木耳来讲,就是最好的“大餐”。2019年,中阳县栽植黑木耳282万棒,采收干耳29.45万斤,实现产值近1000万元;2020年,全县黑木耳栽植规模达1600万棒,木耳产业已然成为中阳农民增收的主打产业。

“我既做了扶贫,扶贫也成就了我。”常明昌总是将百姓们亲切地称为农民朋友,他告诉记者,“农民朋友们”脸上洋溢的笑脸,就是他心中最大的慰藉。


常明昌在吕梁市中阳县指导木耳生产

爱岗敬业就是爱国

科技扶贫的路好走么?若非身在其中,何来感同身受。

“科技创新是久久为功的事情,实际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也一样,需要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拥有久久为功、滴水穿石的精神。”这是常明昌的真情实感,也是这位“农民教授”最质朴的声音。

凌晨的咨询电话、尘土飞扬的黄土高原、崎岖蜿蜒的盘山路,饥肠辘辘地穿行在乡野之间,为了将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打通产学研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光是大同市广灵县,常明昌和他的助手前前后后就驱车跑了50多趟,800多公里,不计报酬。一路上拉煤的挂车来来往往,让本不宽松的道路又闭塞了些许,多次险象环生,可是他们却无怨无悔。常明昌告诉记者:“在科协‘十大’的会上,我听了戚发轫院士的讲话,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他说‘在祖国,爱岗敬业就是爱国’。没有不辛苦的工作,我也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工作。我最敬佩的就是袁隆平院士,他就是我学习的楷模!”

在本职工作中不断突破,让农民朋友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就是常明昌不断前行的动力。他时刻关注海外食用菌的发展,发现发达国家都是工厂化生产,于是他开始思考,要抛弃落后的生产方式,将食用菌产业再升级,延伸产业链,打造农业4.0。

现在的食用菌生产一般为“庭院经济”模式,比如家庭农场,即农民在自有土地上的小规模种植;等到规模大了,就要开始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如大棚一类的规模化种植,进行标准化生产;再发展就应该是走向工业化了,利用有限的空间,扩大产量,这时候栽培手段就变成了工厂化生产车间;最后,也是最理想的农业4.0,就是发展成为机械化、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全产业链智慧农业生态。

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常明昌,无论是刚刚完成的脱贫攻坚,还是接下来要稳抓的乡村振兴,都要通过产业发展来带动地方经济。当前,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资金投入甚至超过了国家的投入,所以产业的科技创新要更加依靠企业的力量,尤其是借助龙头企业去研发并推广最新的技术成果,做原始创新的同时也要做集成创新、协同创新、体制创新,真正实现产学研融会贯通。

“要发展成为高质量、高速度的现代化产业,最重要的抓手就是科技。目前,我们还要解决两大瓶颈难题,也是食用菌产业链的两端。一个是种子芯片,我们要注重培育出优良的作物品种,这也是农业发展中的一大重点方向。另一方面就是要发展冷链物流、注重精深加工,走健康的发展道路,甚至衍生到保健业、药业等等,提升食用菌作物的附加值。比如说猴头菇,它有增进食欲、增强胃黏膜屏障机能的作用,肠胃不好的人就可以多吃点。”常明昌说道。

打通食用菌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有效结合起来,才可以释放出巨大的产能,这也是常明昌为自己定下的长远目标。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争先是对科技工作者最好的鞭策,潜心研究的目的是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方面是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另一方面,就是培养人才,我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常明昌不仅奔波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与此同时,他也积极为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培育人才。2012年,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在全国率先开创了食用菌专业人才本科教育,第一年报考研究生33人,考上了29人。就业前景也十分不错,每年行业内的知名企业都会来山西农业大学招聘,截至今年6月,这里已经培育出了六批本科毕业生。

常明昌在山西农业大学讲授《食用菌栽培学》,330人的大教室总是座无虚席,听过课的大学生大约有12000多人,培养出一批批成功创业和扶贫的典型,如荣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称号的“蘑菇王子”黄超、荣获“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的江利斌等。这些人在科技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领头雁”。

2020年3月3日,他和团队用了9年时间申报的“食用菌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获批,开创了中国食用菌科学大学教育的先河。

2021年4月,常明昌团队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食用菌学院——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这也加速了山西乃至全国食用菌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进程,造就更多服务于食用菌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除了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常明昌还培养出一批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他十分注重农民技能提升,先后举办食用菌培训400多期,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培养出一批批技术骨干和“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带动3万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我在跟农民朋友打交道,给他们培训的时候,第一节课就告诉他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展现代食用菌产业。在他们的传统认知里,苦日子过得太久了,我要帮助他们算清账,再教授他们技能。并且从头带他们管理菌袋,什么时候通风,什么时候喷水,怎样防虫害……几节课是讲不完的,要一直关注他们的情况。”常明昌的手机从来不会关机,他担心菇农们找不到他而无法正常培育蘑菇。

吕梁山区临县青凉寺乡的郭凯嘉就是常明昌手把手教出来的,“常教授将他多年的科研成果总结成简单易懂、操作性很强的技术流程,只要按流程上的时间节点上架、割袋、补水……出现异常及时与技术人员沟通,绝对没有问题。”一说起常明昌,郭凯嘉就有说不完的话。

2020年10月16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决定授予常明昌“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称号;同年11月24日,他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在常明昌的人生中,发生过许多触动人心的故事,那些快乐与辛酸他全部欣然接受。他说:“善不为名而为,功不为利所动,其实我也只是做了一点我觉得很有意义的事情,今后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率领食用菌团队,坚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小蘑菇撑起大产业!”


本文已公开发表在《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 202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