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终身砥砺兴石化

“做科研要像激光,不要像灯泡。灯泡看起来五颜六色很漂亮,但是看不到背面。激光却能集中到一个点上,打穿一切障碍,彻底把问题解决。”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二楼一间极为朴素的办公室里,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汪燮卿对本刊记者说。他的办公桌位于窗前,阳光从绿油油的枝叶缝隙间洒进来,映照在他的身上,让他显得极为可亲。已88岁高龄的他,即便这些年腿脚不便,依然每周风雨无阻拄着拐杖来此办公,谈到工作时,逻辑清晰、思维缜密得令人叹服。

《中国炼油技术》是一部系统总结我国炼油技术进展和成果,完整反映我国炼油水平和特色的书籍,每十年重新修订一版。回首过去,中国石油化工事业的发展史,是一部波涛汹涌、气吞山河的恢弘史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一代代科研人员埋头苦干、勇攀高峰抒写出来的。在汪燮卿为石油化工事业奋斗的60余年生涯里,那些时代巨浪中的砥砺奋进、临危受命的历史重担,推动了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高速发展。在2019年,已到耄耋之年的他又毫不犹豫接手了新的任务,担任《中国炼油技术》第四版主编,经过整个团队近三年的努力,《中国炼油技术》第四版于今年六月上市,本刊便以此为契机专访了这位在石油化工领域颇具传奇色彩的院士。


以史为鉴可以兴业


“第一第二版主编是侯老侯祥麟,第三版主编是侯芙生,我从第二版开始当副主编,现在他们都谢世了,我应该继承他们的事业,把中国炼油技术发展做一个全面梳理。”在谈到为何接任《中国炼油技术》第四版主编一职时,汪燮卿显得极为谦虚,“石油出版社领导很重视,来找我们商量,我们就义不容辞把任务接下来了。”

《中国炼油技术》第四版共33章,2200多页,多达300万字,协调了全国炼油行业200多位专家参与编写,系统概括了中国炼油技术的发展史,对交流炼油技术成果、促进炼油生产和新技术开发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谈巨大且繁琐的工作量,光是如何有效协调这么多行业专家参与其中就极为不易,但在记者询问其中艰辛时,汪燮卿却笑着摆摆手,“我们从2019年10月就开始启动,早下手早准备,才能顺顺利利出版。”他说道,“这版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展现了党领导下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展现了我国炼油技术发展史,大家很自豪也很骄傲,都想多写点。”

汪燮卿认为《中国炼油技术》第四版和前三版相比,除了继续保持严谨文风,在内容方面随着我国炼油技术不断发展,做了适当扩充,一是更加详实记录了我国炼油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炼油技术是如何一遍遍演变过来的,方便读者回顾,以史为鉴可以兴业。二是增加了更多案例,如将侯老侯祥麟如何攻克国产航空煤油烧蚀问题写进来,“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又是怎么去解决,这方面写的比较系统也比较多,这是过去没有的。”汪燮卿认为这本书一定要客观,“尽可能写的全面点、准确点,不要虚夸不要抬高,这些经不起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他希望这本书能为年轻的科研人员带来更多的启发与受益。

“每十年一版,每十年一个进步,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欣慰,人是有惰性的,但不管是我国和国际上存在的技术差距,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客观推动着我们进步,促使我们大步向前走。”汪燮卿说道。


砥砺奋进石化路


求索之路,可谓路漫漫兮夜以继日。科研高峰,可谓峰巍巍兮锲而不舍。

汪燮卿于1933年出生于浙江龙游县衢江边的茶圩镇,幼时逢国难,在抗日战争的硝烟和灾难中几经辗转,艰难求学,及至后来考上清华大学化工系,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公派到民主德国留学,成为麦塞堡化工学院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外国学生。再后来回国进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在动荡的年代一路走来,鲜花与荆棘同路。

新中国初期,全国石油年产量只有十几万吨,经过几代人奋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石油年产量已达一亿吨,但原油性质普遍偏重,轻质油含量低,唯一的出路就是开发出以重质石油为原料生产气体烯烃的催化裂解技术。1986年,汪燮卿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催化裂解矩阵组组长。

1961年到1986年的25年间,汪燮卿一直从事军用油品分析工作,突然转到炼油工艺研究,肯定难度不小,所幸他大学时期曾在石油学院炼制系学习过炼油工艺的课程,在国外学习、实习时也有涉猎,因此不至于毫无头绪,但无论如何,开发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且具备成套、完整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比如如何绕开美孚(Mobi)公司拥有的专利技术ZSM-5沸点就是一大挑战,此外,还要找到一家愿意承担工业化改造和实验的企业,汪燮卿记得当时先后前往多家企业考察,但大部分民企积极性不高,直到得到时任济南炼油厂厂长翟齐的支持,项目才算落地开工。

在探索新催化材料过程中,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里,老一辈科研人员废寝忘食攻克技术难关的精神令人敬佩,所幸办法永远比困难多。“我记得有一次大家为了一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我也实在拿不出主意了,就在当晚打电话给在北京的杨启业同志,请他连夜赶来济南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果然他清晨就赶到现场,仔细研究后问题迎刃而解。杨启业同志参加过国内几十套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工,碰到过各式各样的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有一个小笔记本随身带着,记录了各种问题和解决办法。”

当时济南炼油厂由于是老装置改造,有的老设备可能会存在隐患。如在开工第一阶段,就遇到液化气阀泄漏问题,低温的液化气漏出来以后,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白白的烟雾,稍不小心遇上火花就会爆炸。为此装置附近20米范围内一律停掉明火,消防车就停在50米远处随时待命,到了中午烟雾消尽后才重新启动。在工试期间,汪燮卿和组员几个月间一直蹲守车间里,车间技术员更是不分白天黑夜,有问题随叫随到。也是在这样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下,新的工业化实验大获成功,经大家一致同意,把催化裂制技术英文命名为Dep Catalytie Cracking(DCC)。

1994年,DCC技术经美国石伟(SWEC)公司代理转让给泰国TPI石油公司,实现了我国重大成套炼油技术的首项出口。而在与泰国达成DCC技术使用许可协议十年之后,2004年又向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转让了该技术,建设了一套460万吨/年特大型DCC装置,被国际上业界风趣地誉为“丙烯发生器”。“现在我们已经有9套装置在外面了。”汪燮卿补充说道。

和石伟公司的合作,也促成了汪燮卿和石伟公司总裁强生(Axel Johnson)几十年的友谊。“那是1983年,中国石化成立后,我们从美国石伟公司引进了5 套重油催化裂化技术,在验收的时候,我们同事发现氢元素平衡出现问题,达不到验收标准,迫使对方接受索赔。”汪燮卿认为赔款只是象征意义的,重要的是证明我们有评判技术的能力,“我们证明了中国的技术是有两下的,强生就此对我们刮目相看。美国人可能有家庭习惯,每年过圣诞节会总结这一年来发生的大事,强生每年会把一年大事发给我,我们也算不打不相识。”

硕果累累满枝头


在催化裂化家族工艺技术开发取得成功后,汪燮卿于1999年退居二线,任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前段时间,关于汪燮卿的一本60多年前的课堂笔记本还上了热搜,登上了《人民日报》官微。已近耄耋之年的他,至今还清晰记得六十多年前在北京石油学院谢舜照老师《化工原理》课堂上,是如何讲解“辐射、对流、传导”这些概念的。“他说南方冬天没有暖气,老人和小孩都要到外面晒太阳,哪有合适的位置?答案是:稻草堆、向阳、背风。向阳就是直接利用热的辐射,背风就是避免空气的对流把热量带走,稻草堆就是利用稻草传热系数低而起到保温的作用。我一听就恍然大悟,过去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但是没有人将知识和生活相结合。”谢舜照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模式对汪燮卿今后的科研工作带来了很深的影响,因此他一直妥善保管着课堂上的笔记。师恩难忘,汪燮卿一直希望能将这份笔记送给谢舜照后代,只是经历过岁月动荡,他从北京找到西安,几番查找都杳无音信,最后决定将这本珍藏多年的学堂笔记捐赠给中国石油大学,却也因此引起轰动上了热搜。

正因为汪燮卿深知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当自己为人师的时候,更注意科学引导。“你知道熟鸡蛋怎么能立在桌上吗?”在访谈中汪燮卿忽然问道,在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他便和我讲起了哥伦布竖鸡蛋故事。“有一次哥伦布远行前,国王为他饯行,他令侍卫端上一盘煮熟的鸡蛋,发给参加宴会的每个客人,让他们把鸡蛋竖起来。大臣们小心翼翼的把鸡蛋竖起来,结果一放手就倒下,但哥伦布拿起鸡蛋使劲往桌上一敲,鸡蛋就乖乖地立在桌上了。”汪燮卿常用哥伦布竖鸡蛋精神激励学生在科研工作中要有创新思维,“做科研一定要有魄力,你要能看清事情本质,还要带点冒险精神,更要有打破一切常规的精神。”

汪燮卿的科研工作依旧继续,过去是自己在一线做科研,现在更多通过带研究生的方式开展工作,把自己的一些研究课题和思路通过年轻人的研究实践来验证。如在通过指导学生林民博士后课题研究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氧化新材料空心钛硅分子筛,使中国石化成为继意大利Enichem 之后第二家能工业化生产钛硅分子筛的企业。林民后来被中国石化评定为学术带头人,并获得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又比如在指导学生傅晓钦进行高酸原油催化脱酸技术研究时,引起了石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认为有可能开辟一条高酸原油加工的新工艺,通过在清江石化和高桥石化进行工业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为加工高酸原油提供了一条目前世界上独有的技术路线具有创新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技术获得了2009 年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09年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汪燮卿一生培养了硕士、博士、博士后60余人,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可谓硕果累累。汪燮卿现在还带着两名博士后,他想着等明年这批毕业了可能就不带了,但在说完这话后,他又停顿了一会儿说道:“到时候再看身体情况吧!”

“生在浙西衢水边,幼逢国破负笈难。挫折不堕鸿鹄志,逆境持恒驽马前。明辨慎思勤作本,笃行致远念为先。终身砥砺兴石化,科技功成绩斐然。”这首七律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左佳齐同志曾为汪燮卿写下的,较为全面的概括了汪燮卿与新中国炼油事业共同成长的一生:在那个埋头苦干英雄辈出的年代,在半个多世纪的日夜兼程中,汪燮卿为中国石油化工发展史写下了划时代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