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

李洪: 既要仰望星空 又要脚踏实地

李洪,中共党员,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历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常务副主任等职务。长期从事运载火箭技术和管理研究,专注航天型号科研技术攻关与质量管理,在组织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与管理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砥砺奋进,为早日建成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这才是科技工作者的真本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洪说。

记得那是一个周末的午后,下着雨,李洪比约定采访时间早到了近半个小时,到采访间休息片刻,只见他双手张开,上下来回搓着脸,就在那一瞬间,记者发现他眼角布满血丝。恰在此时,“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这条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开启了专访模式。当记者问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接二连三取得的成果突破时,李洪疲惫的表情即刻起了波澜……

不忘初心 三十多年磨一“箭”

作为中国航天“内行”专家,李洪经历了数次火箭发射成功、航天器完成任务等“高光时刻”,但是他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就是2003年10月15日8时59分,航天员杨利伟静静地坐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里,当倒数至最后5秒时,他突然对着摄像头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在地面指挥控制中心,李洪隔着屏幕泪眼婆娑。

“杨利伟的那个军礼是对我们的充分肯定和认可,他笃定乘坐中国人自己研发的火箭、飞船,是完全可以‘保障他安全上去,也能保证他安全回来的’。从火箭点火到进入太空轨道一共580秒。我们满含热泪,边盯着屏幕边一秒一秒地数出来,甚至可以清晰刻画出火箭每一秒是什么样的姿势,描绘弹道画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曲线。而当杨利伟完成飞行任务返回地面后,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我这个英雄是你们托举的,感谢你们’”。时隔这么多年,提起那一刻,眼前这位身材魁梧的“技术男”还是红了眼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试飞成功,让寂寥的太空多了一位中国访客,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身为航天人,总觉分外自豪。

“我20多岁大学毕业就进入中国航天工作,参与设计的第一个项目是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大家或许对这个型号并不是很熟悉,但早在1990年,它的研制成功直接将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从2吨左右提高到了9吨以上,这不仅意味着中国从此具备了可以承载航天飞船的能力,还直接影响了1992年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李洪告诉记者说。

李洪还回忆道,在那个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艰苦年代,科研经费严重不足,他和集团其他科研人员不得不拿出看家本领来凑经费,比如搞结构设计的就去设计当时热销的大理石产品,研究电路的就做电风扇赚钱。正是凭着这股子不服输、不忘初心的韧劲儿,大家在18个月内完成了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研制并实现首次飞行成功,也使中国航天拿到了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入场券”。

掌声和鲜花纷至沓来,随之而来的是肩上承担的任务愈加繁重。

据李洪介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简称“胖五”)2006年立项、2016年首飞,它是我国运载能力最大,而且未来要承担空间站发射任务的主力火箭。但“胖五”的发动机却早在1986年就启动预先研究,时至今日,大家仍在与发动机“较劲”,不断进行着可靠性提高的研发工作。如果按工作年限算,仅发动机一项,35年时间就造就了两到三代科技人员。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科研人员一直都在尽职尽责、默默无闻、夜以继日地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与成熟。这也正是应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攻坚克难 对自我要求更高

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相结合,建立产学研用协作机制,在系统设计、技术攻关、产品研制、元器件和部件国产化、仿真验证等方面实现全国协作配套,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核心技术攻关体系,攻克了重大系统与核心技术瓶颈,完成了以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为代表的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一次又一次生动实践,发展了火星探测器等2个世界领先原创性系统和北斗三号、嫦娥五号等10个世界先进集成创新系统。

在集中精力攻克关键技术方面,李洪举例说,2003年杨利伟飞行回来后曾反映:在火箭上升阶段有二十多秒感到非常难受。大家通过不断分析比对飞行数据发现,这是因为火箭和飞船产生了8赫兹的共振,而人体对这种低频震动异常敏感,叠加在大约6G的负荷上,自然让人无法承受。

“其实这个问题从研制火箭开始就存在,只不过是火箭过去是‘运货的’,现在要载人,加上受一些模拟仿真技术和实验设施的限制,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为解决低频震动问题,航天系统集合了多方力量,调集大量经费,历时两年多攻坚克难,实现了从理论分析到单机性能改进,再到整个系统优化的全过程,将飞行器可靠性、安全性指标提到了更高量级。之后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们,没有反馈过因震动带来不适的相关意见。”李洪告诉记者。

真正的科技人员不仅能在专业研究上纵向深挖,而且能在行业链条上横向延展。

随着我国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务院及多部委并有关地方政府也先后出台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李洪明确表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最早从事氢能应用研究的企业之一,在氢能技术自主研发与应用方面,已经完全掌握了以氢氧为推进剂的高性能火箭推进技术,以及氢的安全制备、贮存、运输、加注和应用等核心技术,拥有百余项专利技术成果,形成了一整套标准规范与技术方案。但是他提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在核心关键技术、产业基础支撑、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我国氢能产业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他建议加大对核心技术转化应用的支持力度,提升关键领域装备研发能力;建立完善产业发展基础支撑体系,实现与现有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政策支持与商业化驱动相结合,不断创新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

正是由于有很多像李洪这样热爱钻研的科技人员,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不仅在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还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集团公司响应国家号召,组织所属有关单位开展ECMO技术攻关,目前已取得技术突破;在人工血泵方面,已经完成了产品研发,打破国外垄断,目前已获国家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如今,从看电视依靠的通信卫星,到外出时用到的导航系统;从对气象、海洋、地质等的监测,到紧急救援、环境保护,乃至航天生物原料药、航天育种……航天技术已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

培养人才 航天人血脉相传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航天探索向来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如何做到万无一失也是航天人极致的追求。

当被问及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时,李洪说:“就是要历经困难与挫折的磨炼,做好优秀精神文化的传承,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人才团队,而人才团队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他解释说,青年人才是整个社会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寄托着国家发展的未来,青年人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对青年人才应该大胆用、放手用是这些年航天集团取得诸多成绩的重要经验之一。他还以自己为例,讲述刚参加工作时,他和同事们与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任新民讨论控制系统平台的测量数据问题,当时已经70多岁的任老刚讲完,他就立即提出了异议,不仅没被嘲笑和指责,反而因务实的钻研精神被给予肯定和鼓励,正是因为中国航天的这种氛围,老一辈航天人把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进他们这一代航天人的血脉,而李洪他们正将这些思想方法传承给下一代年轻人。

李洪告诉记者,截至2020年年底,航天科技集团从业人员17.86万人,35岁以下员工占比47.6%,45岁以下占比76.5%。集团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德才兼备、素质优秀的科技人才参加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研制,使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加快成长,通过“工程研制+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人才丰富阅历、拓宽视野。同时,集团将科技人才进行分类,设计了相应的职业通道,制定了任职标准和保障措施,形成了有效激励机制。不仅如此,还实施了创新人才开发、青年拔尖人才支持、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的若干人才计划,搭建知识传承平台,促进青年人才发展。

此外,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集团公司每年更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军人才和团队名单,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团队的分配激励。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推动建立符合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机制、环境和生态,培育崇尚创新、尊重创造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大胆用人,用对人”的人才发展理念。

2021年上半年即将过去,在这半年里,“天和”入九天、“天舟”完成“妥投”“祝融号”巡游火星、3名航天员“入住”太空……航天科技工作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归根结底,这些都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鼎力支持,也得益于航天科技工作者自强自立、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作为航天人,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强国使命,推动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不断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一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对航天事业的未来,李洪信心满满。 


本文已公开发表在《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 202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