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

陈楸帆:中国科幻作品需要更多本土文化“加持”

陈楸帆是中国当代最受关注的科幻作家之一,他年少成名,16岁时发表的《诱饵》就获得了少年凡尔纳奖一等奖,高考时,又以汕头市文科状元的身份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有别于其他专职科幻作家,陈楸帆一直游刃有余游走于科技、文学、商业等领域,他毕业后曾入职百度和谷歌中国等搜索引擎行业,又以创业者身份在上海创立了自己的科技文化公司,多元的身份与经历让他对现实世界有着更为独特的触觉。或许是科技工作者、科幻作家的职业使然,或许是出于天性,陈楸帆对世界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技术、新生事物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度,他关注人机共创可能性,探讨科幻与玄学的边界,对科幻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虽然偶尔评判时事时过分冷静执着,但浪漫主义情怀从未在他身上缺席。

人工智能永远不能替代创作者

2020年10月,首个华语科幻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项目《共生纪》已经正式启动,AI是否有可能取代人类创作科幻作品成为科幻圈热议话题之一,作为主要参与者,陈楸帆认为就现在AI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完全取代还有一定难度,但它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为创作者提供帮助。

近些年来,AI自然语言发展非常迅速,2017年谷歌发表了诸多关于注意力机制的论文,对 Transformer(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全新神经网络架构,擅长处理语言理解任务,所需算力更少)作了详细的介绍,之后不断有新的理念和技术推陈出新。“我们当下所用的AI技术已经带有一定逻辑性,可以顺着创作者设置的脚本进行创作,生成的内容在语法上已经很通顺,并拥有一定文学表现力,甚至时常有惊人之笔,普通读者有时很难区分哪些是人写的,哪些是机器生成的。”即便如此,陈楸帆依旧认为人工智能永远不能替代创作者,“人类拥有独一无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AI并没有这方面意识,它只是数据的再生成工具,可以做很好的数据分析整理工作,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他提到这次AI人机共创实验目的也并非产生更好作品,只是一种探索,尝试打破人机边界,寻找更多可能性。

对于AI创作出的作品是否会面临抄袭风险,陈楸帆觉得这主要取决于人类提供给AI学习的数据或原材料是否得到授权,是否具有合法性。普罗普曾将故事结构归纳为31个功能项,提出大部分故事都是这些选项的重新组合排列,根据这项理论,很多新的创作与故事最后都会落入到一个框架中。对于创作者来说,完全发明一个前人没写过的框架是一件非常难的挑战,而AI能获取的数据远远大于人脑所能存储的容量,它能评估并获取成千上万的信息,并将其重新收纳整理,因此其“创作”的抄袭风险会远低于人类。“在《共生纪》的试验中,并没有检测到抄袭的风险。”

科幻是现代新神话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伟大文明的昌盛、科技的发展都和超强的想象力与探知精神息息相关,科幻作品可以说很好的承载了这种想象力与对未来的思考,它折射出了现实世界人类科技发展水平,反之,科技的发展也拓宽了人类想象力的边界。

但陈楸帆一直不希望大众读者将科幻作品捧到过高位置,认为它其实只是文学类型中比较独特的一种,不过思考的东西和科技与人类未来有关。至于很多科幻作品中的预言性,他认为只是概率问题,在基数那么大的科幻作品中,总会有那么一些预测准的被大家记住。当然,也有一些科技工作者从中得到了汲取灵感,比如凡尔纳曾经在《从地球到月球》中提到探险家乘坐大炮弹飞到月球,后来有科学家受此启发,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以火箭解决星际飞行问题的科学著作。“但这只是个例,科幻作品和真实的科研还存在非常遥远的距离。科幻作品有时候只是提出一个超前、异想天开的想法,但真的要实现新突破需要非常严谨的科研实验才能有所成果。”

在讨论到如何看待科幻和玄学边界的时候,陈楸帆认为科幻作品中很多东西会不可避免擦到玄学边界。他提到他曾经参加过一个个关于人工智能论坛,这个活动比较特别的是请了儒释道领域的一些大家参与其中,各抒己见,比如儒家会讨论怎么去规范人工智能的道德感,佛家会探讨AI是不是众生中的一员,是否有自己的主体性等等,他认为这些探讨都非常有意思。

“我一直觉得科幻就是现代新神话”,陈楸帆提到,“有时候我们在书中架构世界体系,并在这个体系下创造出了新的秩序和物种,这个过程其实和女蜗造人传说很相似。如果让古人看现在的科幻作品,他们也会觉得这是神话,因为以他们那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很难想象未来这些技术能在现实世界实现。”陈楸帆认为现代年轻人很难相信神话,反而更容易接受科幻,或许和科幻作家们一直与时俱进,用新的技术、新的概念,用让人们更能理解的方式去把故事讲好有关。和过去那些流传甚广小说相似,科幻作家们表达的一直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在未来的创作中,陈楸帆想融入更多传统东方文化在里面,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优质内容可以发掘。有别于西方普世价值观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在里面,我们应该加强自己的文化自信,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科幻的魅力。

科幻产业已经进入“大发展时代”

陈楸帆曾在多个公众场合提到,中国的科幻产业已经进入“黄金时代”,他坦言和过去相比,科幻作品至少不会被看做地摊文学或儿童文学,受到了主流文化重视,也较之前更受资本市场热捧,但若和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科幻的可能性是无限的,美国经历了近百年从漫画、杂志、图书、影视、游戏、主题乐园、全产业链的漫长生长与探索。中国虽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有着非常大的先天优势,“我们目前处于科技创新大发展的时代,有着国家强有力的支持,政策的倾斜等等,市场更是宽广无限,只要我们坚持迎难而上,未来一定有无限可能,我对中国科幻产业发展充满期待。”

谈及下一步计划,陈楸帆提及想更多参与科普工作中来。他去年刚获任中国科普作协理事长,前段时间还出版了《异星怪眼》一书,这是一本和动物们的眼睛有关的青少年科普读物。他希望以此为契机,为中国青少年多做一些事,现在市面上适合青少年的本土科幻作品太少了,大部分都是从国外翻译过来。陈楸帆认为好的科幻作品能为广大读者们普及中国前沿科技成果,在教育领域推进创新思维,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从而引导他们对科学、对大自然产生兴趣,这其中,整个社会的创造力会慢慢提高,有些人也许会逐步走上科研的道路,那么现在大家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有意义的。因此,他希望能沟通科研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群体,“很多科研人员有很强的学术背景,却不知道怎么讲故事,很多文艺工作者能讲好故事,却缺乏科学基础,若能让两者结合起来,我们便不愁有源源不断的好的科普作品面世,我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永远只能看西方的科普作品作为启蒙读物。”

陈楸帆简介:科幻作家,编剧,翻译,现任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名誉会长,同时是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SFWA)成员及 XPRIZE 基金会科幻顾问委员会(SFAC)成员。曾多次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国科幻银河奖、世界奇幻科幻翻译奖等中外奖项。其作品被广泛翻译为多国语言,在许多欧美科幻杂志均为首位发表作品的中国作家。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荒潮》、小说集《人生算法》(荣获《亚洲周刊》2019 年度十大小说)、《AI2041》等。


本文已公开发表在《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 202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