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科创中国

SCI-TECH CREATES CHINA

1

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著名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彭士禄是我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力推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站采用压水堆路线;负责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提出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此外,他还是将招投标制度引入核电工程的第一人。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但在当时,包括他本人在内没有一个人见过真正的核潜艇。彭士禄带领科研人员“自教自学”,克服重重困难,攻克多项重大关键技术,不到3年,就完成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基本设计方案;仅用不到6年,我国建造的1∶1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成功实现满功率运行。

1970年12月2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艇上4.6万个零部件,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制。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2

4月7日晚,8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在同济大学进行公选课直播授课,近10万网友在线收看。晚上8时40分,天正下着雨,上完课的汪品先准备回办公室工作,大家追着给他送伞,他却说:“不用啦,几步路就到办公室,雨不大,没关系!”说完就骑着自行车“溜”走了。自此“可爱汪先生和他的魔力小单车”出圈,不少网友被汪品先实力圈粉,都在打听哪里可以听到他的课。

据了解,汪品先研究海洋地质40多年,年过六旬仍常年漂泊大洋,82岁时在9天内3次下潜深海,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曾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上热搜后,汪品先说,“我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3

4月13日,天津大学1993级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校友林松华通过“厦门春水爱心基金会”向天津大学捐赠3.13亿元人民币,用于全面支持母校的教育事业发展。生于1972年的林松华现为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3年进入天津大学并完成本科学习。

“我人生第一笔捐款是1993年在天大读书时捐出的,那是我半个月的生活费,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笔巨款。”林松华在当天的捐赠仪式上动情地说。

从闽北农村走出来的林松华一直心怀感恩之情,认为“爱是一切的源泉”,早在2007年即在盈趣科技内部创立了“盈趣爱心基金”,2013年设立“厦门春水爱心基金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厦门春水爱心基金会捐赠1300万元人民币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近年来,厦门春水爱心基金会的捐赠多面向教育和学生,兴学以强国。对于母校天津大学的支持,早在2018年,林松华即出资设立“盈趣北洋种子基金”,鼓励和帮助品学兼优的厦门学子圆梦天津大学。


4

3月30日,在小米集团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由雷军本人亲自带队负责该项目,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初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据雷军介绍,小米在2021年1月15日开始调研造车。雷军说,十年创业的小米,已经具备造车的基础,目前小米有1万多人的研发团队,有位居全球第三的手机业务,有最好的智能生态,还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


5

近日,“科学家用一辈子为枇杷改名”话题广受关注。这位科学家就是66岁的林顺权。林顺权是福建仙游书峰人,从小与枇杷结缘,长期从事枇杷研究工作。1988年公派到日本留学时,林顺权发现原来国际上枇杷的学名统一为“日本山楂”,且被认为原产于日本。而据资料记载,枇杷原产于中国,唐朝期间随日本遣唐使传入日本。为此,林顺权用一辈子做研究、写论文纠正这一说法。他说,我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扭过来。


6

3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和蒋轶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张岩团队等多个研究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破译了三种5-羟色胺受体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揭示了磷脂和胆固醇如何调节受体功能,以及一种抗抑郁症药物的分子调节机制。5-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传递物质,也被称为“快乐神经递质”。明确5-羟色胺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机制,可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7

4月7日23时许,由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中国首台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海牛Ⅱ号”,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纪录,填补了中国海底钻探深度大于100米、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此后,“海牛Ⅱ号”首席科学家万步炎受到广泛关注。万步炎团队从2000年开始研制深海海底钻机,2003年成功研制出中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并成功在海底下钻0.7米,钻获第一个岩芯样品,开启了中国自主研发深海海底钻机的历程。据悉,万步炎团队已将目光瞄向11000米水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力争在未来几年内实现11000米级水深地质钻探取样,为揭示海沟扩张演化规律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及生命过程演化规律提供利器。 


国内首例!中国海油深水SCR和超细刚性跨接管顺利安装

国内首例!中国海油深水SCR和超细刚性跨接管顺利安装

2021年3月17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宣布,该公司在1500米水深海域先后完成国内首条深水钢制悬链线立管(以下简称SCR)和首根超细刚性跨接管的安装调试工作,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在深水海洋工程安装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此次安装的两条相关深水管线用于搭建我国首个自营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陵水17-2气田)的海底立体油气生产网络。“此次安装的SCR是‘深海一号’能源站连通地下和海面油气生产处理储存装置的管道。”中国海油“深海一号”大气田(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总经理尤学刚表示,该类管道要求“零返修、零缺陷”,安装作业存在焊接合格率要求高、安装难度大等诸多挑战,中国海油通过自主研发超深水海管预铺设及回接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了解,“深海一号”大气田预计于2021年6月正式投产,每年可产出超过30亿立方米的优质天然气,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我国首台用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的技术装备完成研制

3月29日,中广核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同宣布,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项目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并完成我国首台套用于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的示范应用装置研制。

评审会专家组认为:本项目率先在P3实验室开展了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的实验,验证了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的有效性和穿透深度可控等优势。该项目充分考虑了冷链环境因素对电子束灭活病毒的影响,为开发冷链食品外包装预防性消毒新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标志着我国低能量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研究和应用技术走在国际前列。


自主研制日冕仪成功获得K冕白光图像

3月17日,记者从山东大学相关部门了解到,该校“太阳爆发及其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攀登计划创新团队夏利东教授课题组,携手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50mm白光日冕仪在四川稻城成功观测到太阳白光日冕图像。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内观测址点获得K冕白光图像。

日冕,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结构,根据其光学辐射来源,分为K冕、E冕和F冕三类。其中,K冕由自由电子散射光球的光而形成,E冕为日冕气体离子本身发射谱线的光,F冕则为行星际尘埃粒子散射的太阳光球的光。日冕物质非常稀薄,其K冕白光亮度仅为太阳盘面亮度的百万分之一左右。由于太阳直射光和地球大气散射信号的干扰,在地面上观测太阳K冕非常困难。

本次观测所使用的日冕仪是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夏利东教授领导的太阳大气物理与探测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张红鑫团队合作完成,并与云南天文台林隽团队及刘煜团队共同完成测试任务。


打破技术壁垒:我国自主研发的低速双燃料发动机在江苏镇江交付


4月2日上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CX40DF)首台机在江苏省镇江市正式出厂,交付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将安装到为天津西南海运有限公司建造的9500立方米多用途气体运输船上。它的成功交付标志着我国船用动力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水平进一步增强,对我国船舶高端海洋装备的自立自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介绍,该机型是目前全球最小缸径的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采用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相比柴油机,碳排放降低20%以上,顺应全球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CX40DF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标准研发的5000千瓦级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从设计到交付历时五年。其间,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参研单位对预燃室点火、动态氧浓度控制、集成式燃气压力调节、低排放预混燃烧等新技术进行科研攻关,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其中动态氧浓度控制技术是全球首次应用,将该型机的功率提升了4%,并显著降低了燃油/气消耗率。

同时,CX40DF的电控系统、增压器、油雾探测器等核心部件首次实现了自主配套,整机关键件和重要件国产配套率达到了80%。中船动力研究院技术专家吕秉琳介绍:“CX40DF首台机的交付标志着我国基本掌握了船用低速机设计、加工、制造,后续这台机的批量运用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基本摆脱10000吨到30000吨近海江河运输船动力驱动受制于国外专利的状态。”


嫦娥四号完成第28月昼工作 科研成果揭示巡视区石块来源

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3月21日2时和3月20日17时09分结束第28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面生存了808个地球日,本月昼期间月球车行驶约30米,累计行驶里程682.77米。

科研人员通过系统分析嫦娥四号获取的探测数据,取得一系列有关着陆区矿物成分、地形地质演化历史、月壤太空风化程度和浅层地下结构等方面的科学成果。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asearch:Planets》。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巡视区石块的光谱特征,推断石块很可能源自古老的芬森撞击坑,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它们是新鲜出露的撞击坑溅射物。这些石块由芬森撞击坑溅射过来后,原本埋藏在月壤之中,后期由于织女撞击坑溅射物的撞击挖掘作用而暴露在月表。

多项研究揭示,嫦娥四号着陆区被35亿年前形成的芬森撞击坑的溅射物覆盖。这些溅射物经历长时间的演化后,形成了一层大约12米厚的细粒月球土壤。而在第3和13月昼期间,“玉兔二号”月球车发现巡视区存在较多的石块。“玉兔二号”月球车通过详细的就位探测,获得了两块代表性石块的光谱和周围地貌的全景影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