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志

微视界 大作为

生产车间

  “英文里有句俚语,‘devil is in the details’,可以译成‘魔鬼在细节中’。可能没有比超精密光学制造更合适的行业来诠释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与许多差异化不大的高科技产品不同,在手机相机镜头领域,仍是‘技术为王’,谁掌握了技术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市场制高点和主动权。”
  厦门颉轩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颉轩光电”)CEO孙锋青,用以上两句话解释了自己目前所专注的领域—高性能微型光学镜头。手机相机镜头,是他们现阶段的发力重点。
  

  小镜片 大不同

  小,是手机相机与传统胶卷、数码相机的最直观区别。一般来讲,手机镜头的高度和尺寸,只有胶卷和数码相机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小。
  镜片小,针对它的加工和制造尺寸也就相应缩小,也意味着在大镜片生产过程中可以被忽略的偏差,在手机镜片生产中有可能成为“硬伤”。
  镜片小,同样意味着生产过程可允许偏差的冗余空间大幅缩小,要在方寸之间达到微米级别的加工和组装精度,且要保证镜片同心度、倾斜度和其他生产公差都在水准线之上……比如,手机镜片前后两个面光轴的同心度要求在2微米以下。2微米是个什么概念?人的头发丝大概在60~100微米,而肉眼所视极限在20微米上下。
  种种苛刻要求叠加起来,造成手机镜头的生产敏感度往往是传统镜头的十倍以上,传统的光学设计理念和生产手段都不再适用,产品质量不易保证,给生产良品率带来了极大挑战。
  此外,“手机镜头所要求的微米级的制造和组装精度,和半导体制造中需达到的纳米级精度还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半导体的所有制造环节都是在封闭的真空环境中展开,没有外界的扰动,而超精密光学加工则要求在一个敞开的空间满足所有的制造精度,这对人类的制造工艺是个终极挑战。”孙锋青强调,“如果没有在设计手段和工艺上的突破,很难在这个行业取胜。”
  微型化、量产难、良率低,造成了这一行业“高技术壁垒”现状。是否拥有核心技术,是在这一行立足的关键,其中,提高生产良品率,是关键的关键。孙锋青介绍,尽管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数十家手机镜头供应商,但手机相机市场依旧“服务不到位”,目前世界上仅有屈指可数的企业在保证生产良品率上有理想的解决方案。这也是造成现有手机镜头供应商盈利状况“冰火两重天”现象的根本原因。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这一行业的龙头,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50%,多年占据台湾“股王”的位置。“大立光电做得好主要是工艺做得非常到位,他们用一套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准加工工艺,通过采用‘嵌合式’的塑料镜片结构实现了远高于其他同行的产品生产良率。”
  那么颉轩光电凭借什么打开市场、杀出重围呢?
  —颉轩光电另辟蹊径,通过数学手段,而非传统的光学手段,来改善和优化设计,实现良品率大幅提高,从而解决生产的主要问题。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半导体光刻技术之父、颉轩光电首席技术顾问David Markle 先生

  技术为王 产品争先

  孙锋青所说的数学手段,即HYA™ 高良品率自适应生产优化算法技术,是颉轩光电的核心技术。
  这是一套基于高等统计基础上的仿生算法,其由来“得益于交叉学科的思想碰撞”。孙锋青介绍,这一发明不仅借鉴了在传统光学设计上常用的基因算法、快速淬火等算法技术,还揉合了诸多微波天线设计领域的高级算法,在光学设计阶段,充分利用非球面光学赋予的光学设计灵活性和非线性特征来对生产上的公差进行补偿,从而大幅度降低产品在量产时的不良率。
  “从算法本质上来说,现代光学设计和微波天线设计有相通和不同的地方,我们最大的创新点或者优势在于将几个看似没有关系的东西串在了一起,特别是某些仿生优化算法上的突破,帮助我们摆脱了传统光学设计理论的一些局限性。”
  这套算法可以说是专为提高大规模生产环境下的高良品率而量身打造,其先进性和实战性已在业界标准制程上得到多次验证,是微型镜头大规模量产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它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生产精度的条件下,使最终产品的良品率达到除了大立光电以外的竞争对手的三到四倍,在相同产品可以实现和大立光电不相上下的良品率。同时,它能够大幅缩减产品的出货周期和试产费用,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同时,孙锋青强调,“即使和大立光电相比,我们也有他们不具备的优势—这个算法不受加工材料限制,既有利于提升塑料光学镜片的良率,对传统玻璃镜片和非球面玻璃镜片也同样有效,这一优势是其它企业不具备的;而在微型镜头方面,这套方案也是可变焦手机相机唯一的可量产化解决方案。”
  这是颉轩光电创立的制胜法宝,它能够保证颉轩光电的所有产品都具有优异的品质,进而为颉轩光电带来更多的订单、更高的利润、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快的成长。
  如今,颉轩光电已经拥有一整套从5Meg、8Meg、13Meg,甚至16Meg及以上手机相机镜头的可量产化方案,并且拥有变焦相机手机镜头的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已经在给一家国际一线品牌手机大规模出产5Meg手机相机镜头,并将进一步提升产能以便给一家国内著名品牌量产提供类似产品。”
  但颉轩光电的雄心并不仅限于高清晰度的手机相机镜头,事实上,研发团队也早已在尝试更宽广领域的产品,如:神舟七号伴飞卫星相机镜头、车用镜头、微型化投影仪镜头、变焦多媒体数字视频展台镜头、红外夜视镜头等等。
  2013年,颉轩光电协助武汉一家单位成功完成了可定位胶囊内窥镜核心器件的开发,宣告涉猎领域的再次拓展。
  颉轩光电倡导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光学服务”,也就是产品的设计、开样、大规模生产、市场开拓和销售全部自主完成。“既能保证自身产品的优秀品质,又方便控制技术保密程序,避免了高端制造业核心技术外泄的风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锋青和研发团队也在不断努力。“在过去的一年内,我们实现了加工工艺特别是超高精密模具及镜片注塑成型这两个关键技术的大幅提升。”他们采用创新的模具设计与加工技术、创新的模仁结构及一体式加工技术,使镜片同轴度精度可达1微米以内,成形镜片的形状精度可达0.3微米以下的高水平,稳定性达到99.9%,良率可达99.9%以上。
  身处高端制造这个硬碰硬的“硬科学领域”,“造势”或者“忽悠”没有任何意义,拼的就是脚踏实地的基本功,技术不到家的唯一下场就是被淘汰。“要尽快摆脱对外部的依赖,成就我们自己的核心优势,先做强,再做大。”
  在发展战略上,孙锋青也有清晰的路线。初期,他们将自身定位成市场追随者,以“替代产商”的角色参与竞争,争取国际一线品牌第二供应商和二线品牌第一供应商的订单,并以更高品质和略低价格入市,实现客户对颉轩光电产品的依赖,尽快与全球大厂形成市场分割的局面。
  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营销及客户服务队伍的逐步健全,并结合产品优秀的性价比,从长远来看,颉轩光电将择机转变成为市场的主导者,力求扩大市场份额。短期来看,为避免和主要竞争对手的正面冲突,针对客户需求开发差异化产品将是一个重心;特别是变焦手机镜头这块业务,争取在年内同光学机构供应商紧密配合开发出产业化产品。在更好服务客户的同时,实现对客户系统锁定,逐步扩大优势。

厦门颉轩光电有限公司CEO孙锋青

  铁肩担道义 热血筑青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了解孙锋青的成长经历后,这句话第一时间浮现在我们脑海。
  从小到大,孙锋青的榜样很多。
  祖父孙承梁是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对他的成长起了很重要的启蒙作用。
  中国原子弹之父王淦昌、我国光学教育的开创者沈寿春,都是孙锋青的世交前辈,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给予了他很大帮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孙锋青做人、做事、做学问,都是以他们为榜样。回国创业,也是受到老先生们精神力量的感召。
  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排创下世界排球史上首个五连冠。强烈的自豪感冲击着国人的心,拼搏协作、无私奉献的女排精神激励了无数青少年奋发图强,孙锋青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孙锋青的认知里,不怕苦、不怕累应该是一个人的必备品质,千千万万在一线努力的科研工作者才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为祖国而拼搏奋斗更是理所应当。
  所以,1995年,孙锋青从北大毕业赴美留学的时候,脑子里根本没有要留在那里的概念,“迟早是要回来的”。
  一呆15年,并不在计划当中。同样在计划外的,是创业。“只想做一个科研工作者,创业是机缘巧合。”这个机缘,就是HYA™算法技术的成功研发。当时,孙锋青就职于一家叫作新港成像的创业公司。
  在服务过美国捷达讯、YAFO网络公司、德国西门子光通讯等多家世界级光学企业之后,他已经清楚地了解到超精密光学制造这个行业“高技术壁垒”的特点。HYA™算法技术的成功研发,为他提供了一个进入这个行业的突破口。孙锋青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最终,“人无我有”的核心技术,遇到一颗不安分的心,再加上王淦昌、沈寿春等科研前辈的精神感召,回国创业水到渠成—2010年9月,孙锋青回国创立厦门颉轩光电有限公司,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并提升祖国光学产业的世界竞争力。
  在诸多优秀光学企业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技术经验。而在一个公司的初创阶段,方向往往比努力更重要,判断一个产品能不能做成,值不值得投资非常重要。在新港成像的工作经历,帮助他规避了不少风险。创立三年至今,颉轩光电的发展速度比孙锋青原本的预期低很多,原因种种,但并不影响他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评价。
  “我们的目标市场不限于手机及平板电脑行业,而是覆盖了消费电子、汽车安全、生物医疗、安全监控、照明、洁净能源等诸多行业。”孙锋青如此底气十足,不仅在于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优势保障,更在于颉轩光电汇聚了一批世界级的物理学家、光学工程师和科学家,拥有一支在高端微型光学镜头设计、制造领域非常实用化的“梦之队”—公司的首席技术顾问David Markle 先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半导体光刻技术之父。没有他在上世纪70年代发明的半导体光刻机,我们可能还在抱着砖头大小的大哥大通话。他在光学和半导体领域的这项发明把集成电路从实验室概念真正变成了实用产品,继而衍生出新的半导体工业。
首席科学家林峰,国内顶尖的光学设计师,神七飞船的伴飞卫星镜头就是他的手笔。
  公司品管总监李灿明,有着10多年的微型镜头开发、生产经验。
  负责市场、营销推广的蔡贤辉,在IT行业、图像视频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将主导公司的产品在最短时间内推向国际品牌客户。
  ……

德国 Trioptics 镜片偏心检测仪


  “今年会有两到三款800万像素的、一到两款1300万像素的镜头新产品上市,实现批量生产。”孙锋青注重创新、讲究实用,推崇以实力拼前景。“做这行需要意志力非常坚强,要脚踏实地。团队成员理念一致、目标一致,只要专心把技术做好,把产品做精,以后就是别人来找我们了。”
  孙锋青说,颉轩光电一路走到今天不容易,遇到不少未曾预料的困难,走了不少弯路,有很多无可奈何,但要感恩的更多—感谢前辈的指引,感激团队的拼搏,感谢厦门科技局和组织部、福建省的公务员局所给予的支持与帮助。更重要的,他想感谢父母和远在美国的妻儿,“爸妈将一套原本留下来养老的房子卖了帮我创业,太太很多时间一个人在美国带小孩,其中辛苦不一而足。”
  孙锋青是个有血性的人,这一点在他对待员工的态度上可见一斑。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而且必须也能做到”,他常和员工讲述老一辈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国报效祖国的事迹,希望他们能够理解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不是靠拍胸脯喊口号,而是需要每个员工发自内心的向上的力量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他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有担当、有责任心,希望能够唤醒和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焰:“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凭什么要让其他民族看得起你?”“当你在产品上比日本人、美国人、德国人都做得好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有面子!”
  他明白告诉员工,我们做企业不是在做慈善事业,要对得起投资人以及给予资金、政策扶持的地方政府,每位员工拿工资的时候需要扪心自问,是否对得起这份工资?是否能对得起自己的父母的养育?
  遇到员工做事马虎,他会很生气,甚至直面批评。他认为,只有就事论事地批评,才是真正地将他们作为平等的人来看待,才是真正地尊重和帮助员工进步,那些“差不多”、“马马虎虎”的“捣浆糊”工作态度是超精密光学制造的大忌。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孙锋青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他甚至将培养高水平人才,看作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他希望能通过企业做强、做大来培养、带动更多的高水平人才。他不仅关注这个员工曾经做过什么,更关注他今后能做出什么,潜能有多少,是否有个长远的职业规划。
  打铁还需自身硬,孙锋青非常认同习总书记这句话。企业的成长,同国家的富强一样,靠的是实力,是核心竞争力。“只有自己强了,我们的民族才有资格和资本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中国梦的实现还需要我们找回祖祖辈辈流传下的中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