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

 

 

李兴华厅长谈广东自主创新工作

        近年来,广东省科技厅坚持解放思想和树立世界眼光,明确提出“大科技大开放”的发展理念,大胆先行先试,在科技人才管理、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农村信息化、科技金融、创新方法、创新政策、推进高新区建设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科技合作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开创了广东科技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全国科技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在201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李兴华被授予“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突出贡献奖,广东省科技厅被授予“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优秀组织奖。

         “十一五”广东科技亮点纷呈

        “十一五”期间,广东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迅速跻身国内领先行列,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据科技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统计,广东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已由全国第三位跃升至第二位,自2008年起稳居全国第二,创新的经济绩效和创新环境等多项分指标位居全国第一。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全省研发(R&D)经费支出从2005年的249.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约79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5.9%,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1.12%提高到2010年的1.8%。全省加快实现从对外技术依赖型向技术自给型转变,技术自给率从2005年的45.4%快速上升到2010年的65%,对外技术依存度降到35%。参与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各市(县区)2009年度通过考核率达58%,比2007年度考核结果提高了20个百分点。

李兴华厅长在国际(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园在穗奠基仪式上讲话

        广东科技人才发展势头迅猛

        自主创新,人才是根本。“十一五”期间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绩效快速提升的背后,是科技人才队伍的迅速发展壮大。据统计,全省研发(R&D)人员从2005年的12.2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近32万人,“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3.1%,规模为全国第一。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科研团队加速集聚和涌现。至2010年,在粤工作的院士达85名。“十一五”期间,全省共获得国家973计划(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21项。其中,2009年一年独得11项,相当于全省前11年所获项目的总和,约占全国的1/10,在全国排名从以前的10名之后,跃升至第3名。2009年,新增两院院士5位,创下十多年来的历史最好成绩。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从2006年的1.9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38亿元,年均增长36.3%;其中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共有54名。规模日趋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广东、加快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并正提供着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引进高层次人才助力广东创新

        组织开展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工作。2008年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首开国内由政府组织实施以团队形式规模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先河。引进创新科研团队是广东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为确保遴选出广东优先发展产业急需紧缺的高层次创新科研团队,认真把握团队引进特点,公平公正组织评审,成功引进了首批“人类病毒学研究团队”等12个高层次团队;并积极做好第二批引进团队工作,大力引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一流科学家,为广东发展高端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LED)、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构建“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框架集聚人才。李兴华充分利用“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大平台,通过柔性流动方式,集聚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与广东产业界开展合作,促进人才、知识、技术的流动和转化。一是创建一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形成企业特派员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选派一批产学研联络员,及时沟通人才、技术信息和需求;三是启动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利用院士团队的整体研发力量引导高层次人才向企业集聚。
        通过广东联合基金吸引全国人才服务广东产业发展。2006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订了为期5年的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协议,首创地方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设立基金的模式。在度过5年的“蜜月期”后,李兴华组织签订第二期的合作协议,并进一步扩大广东联合基金规模,“十二五”期间每年投入8000万元,围绕华南地区共性技术需求,面向全国,吸引各地科技人才加盟,协助攻克制约广东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借脑”服务广东地方经济。同时,积极组织、协助科技人员申报973、863等重大研究计划,争取更多重大项目落户广东,带动更多的科技人才南下广东。
        依托“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招才引智。“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是李兴华结合广东科技和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与独联体国家科技发展情况,提出和创建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借助“哑铃型”科技合作模式,广东扩大引进独联体国家科技人才规模。积极引进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推进中国—乌克兰(广东)国际联合研究院建设,预计未来3至5年,联合研究院将拥有科研人员400~600人、其中乌方常驻科技人员不少于50%的综合研究机构,支撑产业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在广州高新区规划建设“中俄(广东)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和俄罗斯“专家邨”,为引进独联体国家科技精英提供良好配套环境。

李兴华厅长参观企业自主创新产品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

        李兴华强调,在今后的科技工作中,广东将进一步发挥好创新平台对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一是加强实验室体系建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各类技术人才;支持条件成熟的省重点实验室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2011年广东新增2至3家国家级实验室;改善实验室的条件设施,改进用人机制,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广东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带动实验室人才培养工作。二是推进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行业公共平台建设,组织实施一批省部院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新建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研发平台,继续推进散裂中子源、华南超算中心、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试验站等重大科学工程建设,带动各类高端科技人才迅速成长。
        强化项目基金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一是实施“低碳技术创新与示范”、“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新药创制”等省级重大专项,坚持把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与集聚培养人才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培养中青年杰出科技人才,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列为项目结题验收的重要考评指标。组织实施好广东省承担的国家级科技项目,争取更多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落户广东。二是不断扩大省自然科学基金规模,提高管理水平,资助、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十二五”期间,争取省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增加2000万元,到2015年达到1.5亿元的规模,资助更多人才开展研究。
        大力提升高新区和专业镇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抓住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机遇,加大建设投入,2010年起3年内投入5亿元扶持高新区建设,把吸引集聚高层次研发人员作为重点投入领域。同时,通过开展“一镇一策”专项行动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完善专业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组织科技特派员(团)进驻专业镇,提升专业镇科技人才规模和水平。
        积极深化科技奖励对人才培养的激励效应。进一步做好省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和表彰工作,协助做好国家科学技术奖、南粤功勋奖、南粤创新奖等重要奖项的推荐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强大激励作用,更好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积极探讨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制度,鼓励知识、技术、专利、发明、管理等人才资本的流动和有偿转化,出台有关管理制度,在更广泛层面调动科技人员进行创新研究的积极性。
        大力推广创新方法对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整合国内外创新方法优质资源,加强对创新方法工作的研究,进一步加大培训和推广应用力度,推进创新方法与科技计划管理相结合,加快提高科技人才尤其是企业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继续抓好现有12个广东科技人才基地建设,加强广东科技人才基地的建设布局,争取将广东科技人才基地覆盖整个珠三角地区。

李兴华厅长到地市调研科技信息化工作


        加强科技人才创新环境建设

        李兴华强调,要吸引科技人才,留住科技人才,关键是要加强创新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在今后的科技管理工作中,将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完善自主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加快推进《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力争列入2011年省人大第一季度立法计划;加快制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风险投资的有关政策;修订完善有关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系列管理办法,提供政策扶持和经费保障;加快完善企业特派员等产学研评价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二是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工作。深化与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利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准备金”帮助更多企业获得贷款支持;积极探索其他融资途径,丰富科技金融合作的内容;发挥好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的作用,调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自主创新;加强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市建设,为全省科技金融发展提供新鲜经验。三是做好创新环境建设工作。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努力破解制约自主创新和青年人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加快组建科技服务业和农业领域、社会发展领域等三个主体科研机构建设步伐,不断优化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