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王文彪委员王文彪委员


        亿利资源集团创业于1988年,生产基地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鄂尔多斯市,是依托一座盐碱硝共生湖起家的。目前,亿利资源拥有总资产近百亿元。本刊记者有幸在两会期间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
        记者:作为今年全国政协委员,您参加本次会议是否有提案,是关于什么方面的?
        王文彪:有两个提案,一个是有关荒漠化防治和沙产业发展的,一个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的。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我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坚持两个关键点:一是要还大地一片绿色;二是要进行绿色生产。
        有关资料介绍,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近三分之一;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全国有近4亿人受到荒漠化沙化的威胁,贫困人口的一半生活在这些地区。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西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面积8.7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沙地面积占了48%。我本人就是在沙漠出生、沙里成长的,对沙区百姓生产生活的不便有着深切的感受。亿利资源集团至今已经有10年治沙历史。到现在,我们累计投入4亿多元,整合绿化了2000多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
        结合亿利资源的探索和实践,我在提案中建议把沙漠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实施绿色GDP核算体制,积极探索“政府调控、市场引导、技术支撑、企业投资、公众参与”的生态建设机制,实现防治荒漠化“产、学、研相结合”,“中央、地方、企业相结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加大对荒漠化地区的扶持力度。
        记者:您的第二个提案是涉及循环经济的,我也听说你们在循环经济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你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王文彪:我们企业的所在地鄂尔多斯是一个资源富集的地区,我们亿利资源也是依托特色资源发展起来的。2004年,我们决定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建设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以实现一体化资源综合利用。
        我们这个产业基地的循环产业链条是:用煤炭开采中产生的副产品煤矸石替代煤炭发电,电解盐产生氢气和氯气,电石加水产生乙炔气,氢气、氯气与乙炔气合成氯乙烯,氯乙烯聚合后生成聚氯乙烯(PVC),副产的氯气生产氯化苯,煤矸石发电厂每年排放粉煤灰和生产PVC每年排放的电石渣替代石灰石资源生产水泥。这个基地采用一体化的生产布局,实现了“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并起到了积极的产业示范效果。比如,煤矸石发电厂的装机容量全国最大;PVC项目是世界上单线装置规模最大、技术工艺最为先进的电石法PVC生产线;水泥项目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目前处理电石渣的最佳途径。


七星湖一角七星湖一角


        记者:贵公司在生态治理和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请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文彪:亿利资源的核心内涵是“保护资源,整合资源,集约资源,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和环境损失最小化”。比如,我们利用沙漠资源无污染的特性,形成了以甘草为龙头的医药产业,2007年带动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我们利用大漠的自然风光和生态治理成果,打造了七星湖旅游区,这里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沙漠论坛——库布其沙漠论坛的永久会址。再比如,亿利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煤矸石发电厂每年可以节约250万吨标准煤,节水500万立方;年产120万吨水泥生产线正好消化了煤矸石发电厂60万吨粉煤灰和PVC 70万吨电石渣;乙炔法生产PVC,每年可节约石油150万吨,节电8000万度;同时引进了美国GE公司的污水零排放技术,这在国内目前也是唯一的。这种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节约了资源,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排放,递减了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记者:在您带领下的亿利资源集团,通过治沙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您主要是怎样做的?
        王文彪:概括地讲,我们在治沙过程中“转变了一个观念,探索出一个方法,打造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我们原来认为沙漠是不可治理的,现在看来,只要方法得当,沙漠不仅可以治理更可以综合利用。我们探索并确立了“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区、分割治理、科技支撑、产业拉动”的防沙用沙战略,采取“路、电、水、讯、网、绿”六位一体的办法,先修路,然后通水通电通讯,再打沙障形成网格、播种绿色,并逐步延伸。治理沙漠投资巨大,必须走产业反哺治沙的道路,实现“绿富同兴”。以我们亿利资源为例,已经形成了以甘草为龙头的中药产业和七星湖沙漠旅游产业。我们和当地1万多农牧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使他们成为企业的生态股东、治沙工人和沙漠旅游的服务者,仅劳务收入一项,我们每年就要支出6000多万元。
        治沙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给了我们大力支持。特别是当地政府出台的“明晰产权”、“谁造谁有”、“禁牧休牧”、“收缩转移”等扶持生态建设的政策,给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些政策支持,我们治理的速度永远也不会赶上破坏的速度。
        再有一点,治理沙漠必须立足于沙区百姓脱贫致富,必须让沙漠发挥自我修复的功能。2006年,我们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牧民新村,把分散居住在60万亩沙漠里的牧民搬出来,不仅让他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而且打造了一个“沙漠无人区”,让沙漠得到自我修复。前不久,我到牧民新村调研工作,这里36户人家已经有2/3开上了小汽车。一位叫道格陶的牧民,还拉着我的手,非常热情的邀请我坐一下他的夏利小轿车。我了解到,他过去在沙漠里过游牧生活的时候一年纯收入不到5000元,现在是5万元。我们的沙产业集中体现了亿利资源“众富才是富”的核心价值观和财富观。
        记者: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您是如何理解的?
        王文彪: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也越来越感觉到,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了,措施也更加具有操作性了。特别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提法,不仅展现了我们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对整个经济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这是一个方向。人类要生存,必须进行工业生产,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以生态为代价的发展是竭泽而渔,最终将危及人类自身的发展。
        这次两会上,我提出了关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议案,建议国家大力支持下游企业消耗上游企业工业垃圾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建议国家把环保型乙炔法代替石油法生产PVC(聚氯乙烯)作为国家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中国每年的PVC加工能力是1500万吨,如果用石油加工,每吨PVC需要4吨石油,如果替换成乙炔法生产,则可节约石油6000万吨。用环保型乙炔法生产代替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传统PVC生产方式,依靠煤矸石工业垃圾发电取得能源,并利用电解盐工业生产PVC应该是能源替代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措施。我希望国家在财政、信贷、税收、立项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以激励更多的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和能源替代等方面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