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 ——共同推进开放科学健康发展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创新发展,秉持开放合作,用好期刊平台,充分分享科学信息和资源,是解决人类社会共同挑战的一把金钥匙。本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以共享科学、共享未来为主题,以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为愿景,促进全球科技蓬勃发展。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和科技信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更快捷、传播更便利,全球开放蓬勃兴起。对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开放科学促进高水平合作,开放是科学的基因,是高质量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开放科学对科技成果兼收并取,凝聚全球创新要素,融合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团队的科研优势,对科技发展形成累积效应,是国家级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大科学工程成为可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正是全球主要国家秉持开放科学理念所实施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产生的丰硕科技成果有力增进人类福祉。
开放科学促高质量发展,打破科学孤岛还内生需求,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已经普遍采用开源,实现开放共享和创新,大大提高了创新和生态效益。世界上第一款秉承开源设计理念的汽车设计流程仅18个月,为传统汽车时长的四分之一。开放科学的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人类面临许多复杂性科学问题,远远超出单一国家的能力范畴,必须全球应对、全球行动。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唯有开放合作、互惠共享,才能释放全人类命运的挑战释放系统性、高质量的解决方案,有效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关切。202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开放科学建议书,呼吁世界各国致力于更开放,包容、协作、透明的科学世界,彰显开放科学的国际共识。中国科协作为中国213家科技社团联合组织,正在不断与科技届一道共同推进开放科学健康发展。
今年中国科协邀请国内外40家科技团体、科研机构、出版机构等各类开放科学利益相关主体,筹划成立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协同推进跨界合作,探求可持续创新的开放科学发展路径。推动多元协同,创建扁平化组织机制,促进较差融合,可能跨界协作,平等互补,从而消弭数字鸿沟,缩小数字差距。
巴西科学在线图书馆、日本科技信息电子网络平台都是面向世界开放的国家级公益性知识服务平台的典范。以此为借鉴,须布局开放设施,加快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数据平台和科技平台,介入科技网络,促进科学文件和数据开放共享,让科技成果更快更好更充分的传播。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推进出版转型,适用互联网时代学术交流和需求,加大科学期刊培育力度,因需因人实施绿色、金色、钻石等多种开放获取。积极发挥社交媒体、科学社区等新媒介作用,促进在线科研协同,深化与国际出版机构和期刊检索数据库、数据平台多边合作,提升期刊传播覆盖率和学术影响力。
开放科学正在成为一场全球实践,不仅是科研范式和科技治理的深刻变革,也是全球学术出版系统重塑的重大机遇,凝聚共识,共同做好全球开放科学的光明前景,推动科技创新迈向更加高远的未来。
责编:柯欣
手机体验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手机版
-
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