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学术

科技档案的服务创新研究

摘要:科技档案服务工作的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多元化创新主体的需求,因此,档案工作人员要对各类科技档案信息进行分析、深层次分析加工、重新整合,融合各种创新资源信息,形成可供各部门、单位直接利用的信息产品。探索科技档案创新服务方法、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加强科技档案创新服务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构建科技档案创新服务与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三链”融合模式,建立“多链融合”智慧平台,构建科技档案创新服务措施,探寻科技档案信息开发的市场化道路发挥科技档案资源的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科技档案;档案服务;服务创新


科技档案工作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繁荣科学技术事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科技进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科技高速发展,科技成果不断增加,科技档案数量与日俱增,产生的科技档案信息为科技决策、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发展模式提供产业调整服务支撑,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一、把握科技档案创新服务的原则


为了满足社会各不同创新主体对科技档案信息的需求,使科技档案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建立科技档案服务利用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服务利用的原则

为适应科技创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科技档案部门要将做好档案创新服务工作看作是科技工作的进一步延伸和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积极主动搜集、加工、整理全省各类科技档案信息,全面及时掌握科研成果动态,满足创新主体对不断变化科技档案信息资源需求。努力实现从档案利用初级阶段提供原始档案查询向提供具有更高利用价值的档案信息产品转变,从主要面向科研人员向面向高校、科研单位、企业以及金融机构转变;服务方式则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各科技档案单位信息资源单一服务向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转变,使其科技档案利用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二)信息安全与开发利用相统一的原则

科技档案中的很多材料都有一定的技术保密要求,有些甚至达到绝密级别。为此,完善科技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形成有利于科技档案利用的开放共享机制必须充分考虑科技档案使用上的安全性,应根据用户的不同、档案密级的不同,对其开发和利用的范围、内容严格把握,划清界限,自觉维护国家和研究部门的利益,防止“过度保护”而造成知识产权价值流失。与此同时,保密工作过松会泄漏科技信息造成损失或引起知识产权纠纷,甚至给国家的信息安全带来影响。因此,要实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和保守档案机密两者之间矛盾的统一。

(三)服务创新主体的跨越式原则

科技档案聚积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精华,展示出广泛的市场潜力和应用价值。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科技档案信息应用到广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推动科技档案信息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发展,精准为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金融扶持提供高效服务,实现科技档案跨越式发展[1]。


二、探索科技档案创新服务方法


(一)找准服务的切入点

科技档案创新服务,要根据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投资机构等单位的特点和需求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发展为切入点,聚集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为科技创新各社会主体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

面向高校科研院所,一方面要对科技档案进行必要的分类、整理、加工,以便于科技人员查询、检索,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开展科技档案中有关各行业和各领域技术研发背景、研发动向、研发进展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为科技人员选题及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面向企业,则重点对科技档案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有较大利用价值的成果进行分析、分类、整合,结合“多链融合”智慧平台,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向社会发布,或直接向相关企业推介,为企业吸纳新技术成果,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条件。

面向投融资机构,科技档案信息里有完备的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信息收集,科技档案信息通过创新资源平台,实现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的资源共享,投融资机构能真实地了解各创新主体科研、生产、资金等方面的需求,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有效对接。

(二)构建科技档案创新服务与“三链”融合模式

通过开展科技档案创新服务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发展的模式,积极拓展科技档案工作新领域,发挥科技档案成果信息资源优势与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的整合资源,聚积合力,构建产、学、研、金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满足创新主体各环节需求,开展对接服务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成果转化落到实处。

第一,与产业链融合方式。狭义的产业链指的是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制造各个生产部门形成完整链条,面向具体的生产制造阶段。科技档案创新服务需瞄准将科技档案成果资源,对接产业链各环节需求,在服务化工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大有可为。

第二,是与创新链融合方式。创新链与产业链密不可分,创新价值链由研发创造、要素整合、商品化和社会效用化四个环节组成。科技创新涉及成果、技术、管理理念等因素,甚至包括资金、设备、知识运用。科技档案成果创新服务应贯穿从基础研究开始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服务于产学研合作等形式,随着服务的深化与升级,“三链”融合极有可能进化为多链融合,科技档案创新服务也将随之更加完善[2]。

第三,与资金链融合方式。创新链条上的科研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长期、稳定的支持。政府主动加大投入必不可少,一方面,加大了银行信贷的支持力度与多级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另一方面,完善了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银行贷款、风险资本与资本市场等有效互动的创新融资体系,构建以信用平台为基础,投融资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和信用担保平台为集成化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与投融资方更加精准对接,开展科技档案创新服务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发展的模式,积极拓展科技档案工作新领域,开展对接服务工作。

(三)加强科技档案创新服务中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科技档案开发利用时,要加强对档案的保密,坚守档案工作的安全底线,确保国家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安全,既要做好科技档案利用与开发工作,也要保护好知识产权。在保护知识产权许可的范围内,加大力度有效地进行科技档案服务创新;在实现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同时,知识产权的制度得到严格遵守,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科技档案创新服务要按照安全性、实用性、共享性的要求,加大科技档案工作服务力度,科技档案部门保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档案配备专人管理,进而保证科技档案的信息完整、系统与安全。

(四)建立“多链融合”智慧平台

“多链融合”智慧对接平台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通过PC端、移动端多场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集聚融合科技档案成果资源、服务机构、服务专家、技术需求、科技成果等创新要素,实现“多资源展示、需求发布、供需对接”等功能,提供技术研发、科技金融、检验检测、数字赋能、知识产权、创新活动等贯穿创新服务链的创新服务,实现智能匹配、精准对接服务,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各要素向企业集聚。


三、构建科技档案创新服务措施


(一)推进科技档案创新服务以扩大影响

一是强化服务的职能,了解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企业等多元化创新主体社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及时地提供社会各层面急需的科技档案信息。创新科技档案的服务形式,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经常与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及企业座谈、沟通了解,组织企业路演解决供给需求,主动上门服务并通过“多链融合”智慧平台,实现科技档案的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及各类科技成果推介多形式多途径并用,推进科技档案创新服务。

二是改变单纯依靠档案部门进行档案信息开发的做法,走创新融合开发之路。立足馆藏优势,统筹全省科技创新资源,主动参与多领域科技创新服务,主动融入创新研究与成果转化活动、多链融合联动、“多链融合”智慧平台建设等,扩大科技档案部门同社会接触范围及其影响,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思想,结合档案部门工作实际,有重点地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

三是不断地强化科技档案资源面向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尤其是企业创新服务的新路径,把科技档案资源利用与开发连同促进科技、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对接服务平台,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等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真正让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深入到企业,实现科技档案服务各创新主体的新跨越,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3]。

(二)加强科技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档案涉及的领域广泛,知识密集,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尽快培养一支适应科技成果转化实践需要、具有广阔的视野,懂技术、会管理,通晓经济、金融、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的档案专业人才队伍,以适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形势的需要。加强档案人员各种能力的培训学习,从实际工作出发,建立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档案干部队伍,提高科技档案创新服务的能力和质量。此外,引进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树立以企业为中心、市场为主导的服务理念,打破部门垄断,主动服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和范围。

(三)探寻科技档案信息开发的市场化道路

让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走向市场化,既能提高科技档案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又能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以市场为主导,服务企业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变过去坐等、靠、要故步自封的观念,确立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益意识。根据市场对接需求,聚集各行业科技信息资源,开辟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创新道路,加大创新实践力度,迅速开拓市场空间,把档案创新服务工作贯穿科技档案工作全过程,为政府各部门服务、为多元化创新主体服务、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延竞文.“十四五”时期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思路[J].办公室业务,2022(20):183-185.

[2] 刘珍.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助力科技创新的实现路径[J].商业文化,2022(17) :54-55.

[3] 刘焱华.科技档案利用的特殊性及创新路径[J].黑龙江档案,2021(05):196-197.

责编 / 马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