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封面报道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一)

科协年会在京开幕


7月27日上午,主题为“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共筑新发展格局”的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出席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开幕辞,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致欢迎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开幕式。

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协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著名专家学者,一线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代表,港澳台嘉宾及海外专家学者、科技组织代表,媒体记者700余人参加线下开幕式。各分论坛、31个省区市科协分会场以及海内外代表在线上参会。年会设立了开幕式、闭幕式,以及“科技共同体担当新时代使命”“迈出‘科创中国’新步伐”“开启国际交流新模式”“注入创新发展新活力”4大系列25项专题活动,汇聚创新资源,为助力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开幕辞


万钢在致辞中提出四点要求:第一,坚定创新自信,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使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第二,坚持守正创新,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第三,融合科技经济,助力构建创新发展的新发展格局。第四,拓展开放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陈吉宁在致欢迎辞时指出,近年来,北京市发挥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搭建材料基因组等13个交叉研究平台,实施“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进4个战线4个突破,形成多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成果;深化探索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形成适合不同领域、不同任务、不同阶段的创新机制,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改革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制定实施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研管理28条,科创30条,国际人才20条,高精尖产业10+3等法规政策;持续推进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加速聚集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潘建伟,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分别作了题为《新量子革命》《工程科技面向经济主战场 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发展生物育种,保障粮食安全》《疫苗研发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尤政主持报告环节。

在高端对话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王红阳,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名誉理事长冲村宪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何满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金涌,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薛澜,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中国科协常委、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围绕“新时代科技共同体的使命担当”主题,分享各自的观点。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龚克主持对话。 


世界一流科技社团年度排行榜发布


2021年7月26日,以“构建开放信任合作网络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世界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在京举办。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共同主办,围绕可持续发展与碳排放、国际科技奖励、国际科技治理、人类生命健康、人才成长与会员服务等议题开展主旨报告和高端对话研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首席执行官苏迪普•帕里赫(Sudip Parikh),英国工程技术学会首席执行官范纳杰(Nigel Fine)等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除了200余人参加现场会议外,还通过科创中国平台、中国科协年会平台等线上平台在线直播,吸引了全球累计达1130余万受众。

怀进鹏在致辞中指出,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驱动力,始终把发现自然和增进人类福祉作为不懈追求,这已成为科技共同体的价值与信仰。如何超越局限、探索真理,如何应对当前挑战和未来之变,是科技共同体的重要使命。要以科学求真创造知识,构建“以理服人”的学术共同体;以科技向善造福社会,构建“以德服人”的价值共同体;以科学臻美增进福祉,构建“以人为本”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为2021年开放合作品牌创建学会授牌。近年来,中国科协积极支持所属全国学会国际化发展,鼓励与国际同行深化互信交流与合作。今年,中国科协特别设立开放合作示范专项,引导全国学会加快建设开放组织、开放平台和开放机制,不断提升开放合作能力。

美国科学促进会首席执行官苏迪普•帕里赫在致辞中提出,应对全球性问题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这是科技社团应对共同挑战的共识理念。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家之间的同行关系对世界的未来至关重要,希望在诚信和尊重彼此及科学规范的基础上建立起信任关系,相互合作,为决策者带来解决方案。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首席执行官范纳杰表示,用工程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给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不同关注点的人提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在论坛上发布了世界一流科技社团年度排行榜。他表示,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持续支持世界一流科技社团跟踪研究,对全球1100个科技社团开展组织力、凝聚力、引领力、影响力多维度比较分析。今年的排行榜梳理了疫情背景下全球科技社团的年度发展趋势和规律,分析了科技社团的发展、挑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发布了2021年世界一流科技社团综合评价五星级社团和其他各项领域的top50榜单,为科技社团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为一流学会建设提供努力的方向。

2021年的一流科技社团国家分布情况相对于2020年发生了明显变化。五星级社团的国家分布中,美国虽然仍然占绝对优势,但呈现下降趋势,英国五星级社团的数量翻倍,德国社团有明显进步。根据历史数值比较,中国社团在组织力、凝聚力、影响力方面呈快速提升趋势,但需要清醒认识的是,中国科技社团在规章制度的完备性与透明程度、信息化水平、会员服务质量、政策倡导的多样性,以及国际化程度仍有较大差距。这也是为我们寻找改进措施提供契机。

从连续两年各国科技社团在不同等级的数量上看,中国社团进步明显,尤其体现在四星级数量增长较快,会议交流与网络传播方面已具有一定优势。相比于2020年,中国科技社团在2021年有4项指标相对提高,分别是资金保障、互信程度、网络传播、国际参与,有10项指标相对降低。进一步测算各指标的相对贡献率,结果显示,对于排名提高正向贡献度最大的是国际参与指标,负向贡献度比较大的是国际合作、政策倡导、会员服务指标。通过比较各个科技社团2021年相对于2020年的排名变化,其中:四星科技社团跃迁到五星的12个社团中中国占1位;三星科技社团跃迁到四星的有41个,中国科技社团占比15%。

国际数字地球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主持主旨报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EM)秘书长丹•多纳(Dan Dorner),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罗马俱乐部联合主席桑德琳•迪克森-德克勒夫(Sandrine Dixson-Decleve),国际护士会(ICN)首席执行官霍华德•卡顿(Howard Catton),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亚洲区高级总监、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华宁等5位嘉宾围绕可持续发展与碳排放、国际科技奖励、国际科技治理、人类生命健康、人才成长与会员服务作了精彩报告。

下午的论坛环节,由罗马俱乐部联合主席曼费拉•兰费尔(Mamphela Ramphele)、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钟国辉、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David G.Evans)、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编辑及内容经理马乔伊(Joy Ma)等19位学会负责人及专家参与,围绕“科技共同体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路径选择”“疫情影响下的国际科技交流与数字化转型”“科技社团如何服务会员和科技人才”等话题开展了3场高端对话。

大家一致认为,学会相互协作、扩大交流、分享经验,能解决不少跨专业领域的问题,可共同应对社会危机。同时,科技社团还要尽可能去满足会员不断变化的需求,确保留住会员和科技人才。 


世界科技期刊论坛, 开放科学正向我们走来


与早期开放获取和开放数据不同,开放科学早已不再简单地局限于文献和数据的自由获取,而是聚焦于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加强科技工作者乃至公民间的科学交流,拓宽各主体间交流协作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极大地推动科学科技的发展。

7月28-29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第四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以“推动开放科学:共享·共赢·可持续”为主题,围绕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开放科研、开放评价以及科研诚信协同治理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努力为开放科学提供新的范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在论坛讲话中提出,伴随着科学范式和科学传播方式的巨大演变,以及科技共同体对科学精神和出版界、商业界,对科技现实和科学传播的不断影响和调整,开放科学正在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在提升知识传播和扩散的效率的同时,也在不断促进同行评议与科研交流、共享的发展。

“开放科学正向我们走来,方兴未艾,形式多样。我们要去理解它、观察它、拥抱它,共同推进开放科学建设。开放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可以操作的内容,拥抱开放科学是科技界的共识。推进开放科学建设,更好地让科学惠及社会、人类,意义十分重大。”怀进鹏说。

诚如怀进鹏所言,开放科学方兴未艾,这里以论坛中提到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和预印本进行说明。

在论坛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会秘书长彭斌在题为《开放获取期刊及出版平台建设实践》的报告中,介绍了OA出版的发展现状。

根据openaccess数据库数据显示,从OA论文占比情况来看,2020年,中国OA论文总量为22.48万篇,占全年发文量的34.2%,而全球OA文章发文量的占比为41.7%,其中,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OA论文比例都在50%以上,中国与这些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增长的角度来看,近十年来,中国OA论文以平均每年22.6%的比例增长,年均增幅高于全球OA文章4.3%;全球OA论文比例从2011年的5.98%增长到2020年的15.20%。由此可见,近十年来,中国OA论文和世界OA论文都在增长,中国OA论文发展速度非常快,2011年OA论文数量排全球第四位,目前已经上升到全球第二位,而且逐渐与其他国家拉开差距。

从收录的角度来看,全球SCI总收录期刊9541种,其中,OA期刊1722种,占比18.05%。截至2021年7月22日,出版商为中国的OA期刊142种,其中,中文期刊23种,中英文期刊7种,英文期刊112种。

从获取情况来看,目前,可以通过期刊网站等渠道免费获取全文的中国科技期刊2220种。其中,中文期刊1944种,中英文期刊101种,英文期刊169种。总体来看,中国科技期刊可免费获取的多,但符合OA出版规范的较少。

在开放获取平台方面,主要有开放获取论文一站式发现平台GoOA、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以及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等。

在开放数据平台方面,主要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包括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0个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

OA之外,预印本也是开放获取的一种新范式。在本次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约翰·英格里斯通过视频报告,介绍了预印本在开放获取中的作用。英格里斯是生物医学领域预印本平台的创始人,目前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和研究机构的顾问委员会成员。

传统出版都是在同行审议之后进行的,由于该流程需要较长时间,使得一篇论文从投稿到与读者见面常常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分享和更新往往容易被弱化。同时,该过程由编辑和审稿人控制,很多内容需要收费,作者修改稿件的难度也很大。

而预印本服务器可允许在同行审议之前分发论文,经过筛选后,一般只需要几天就能对论文进行分发,版本可控。预印本平台对所有人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进行阅读、分享和评估,是一种非常实用且前沿的工具。同时,在预印本平台上,期刊手稿可以根据作者的意愿从期刊转到预印本服务器,或者从服务器转到期刊,修改论文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作者手中。预印本平台不仅加快了知识传播的速度,同时也加快了科学进步的速度。

为此,2013年,英格里斯团队启动了bioRxiv预印本平台项目。2020年,bioRxiv获得了13万份手稿,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将近4万份,使用率相当可观,超过了700万次。在bioRxiv上,最大的学科类别是传染病、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40多个国家发布预印本平台,覆盖了地球上非常广泛的地理区域。其中,美国、英国以及西欧地区的预印本平台数量最多。中国在预印本生态中正处于上升期,据统计,在bioRxiv服务器生命周期当中,有5000份手稿来自中国。

英格里斯注意到,过去18个月里,在全世界在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预印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在跟踪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科学产出,在近20万份产出当中大约有3.4万份是预印本。英格里斯研究了近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与大流行相关的文章被引用的数据,168条引用中,12条直接链接到了预印本上。在其他被引用的文章当中,有42篇是预印本,也就是说在期刊出版之前就能够进行分享评估。

在2020年,与大流行相关的预印本出版或发表的速度,几乎是其他类型预印本的两倍。2020年与大流行相关的预印本被下载的数量非常多,且被分享的围更加广泛,被引用的次数也更多。 


科学家企业家创新论坛探讨如何厚植创新土壤


7月27日下午,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创中国·科学家企业家创新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主题为“开放合作 创见未来”。与会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纷纷针对如何更好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发表观点,深入探讨科学家与企业家在产学研融合中的责任和作用,为如何厚植企业创新土壤出谋划策。


打造开放的开源创新系统


开源已经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中,不断壮大队伍,完善开源生态。据统计,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开源软件占比达80%;在教育科技、网络安全等领域占比达75%以上;开源软件对信息技术领域企业的贡献率达60%以上。

在本次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呼吁:拥抱开源,构建科技命运共同体。

他指出,虽然我国现在已经是开源大国,但还不是开源强国。作为开源大国,我国在一些重点开源项目、开源社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都排在世界前列,我国的企业、开源工作者的身份已经从使用者上升到了参与者。参与开源,应用开源,成为我国从开源大国迈向开源强国的途径之一。

“十四五”规划中正式把开源列入国家发展规划之中,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开源以及开放的企业创新环境的支持。与此同时,中国科协在今年4月30日成立了“科创中国”开源创新联合体。倪光南希望,联合体能够充分调动我国广大开源社区和开源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开放创新、协作创新,并通过与国际开源界的密切协作,壮大和发展中国开源社区建设,倡导开放科学精神,共建人类科技领域命运共同体;根据本土开源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政策建议,培养开源人才,推进开源生态建设和国际合作。


打造产学研融合创新生态系统


产学研融合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一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产学研融合的本质是实现贯通式创新。以往的创新,都是大学、企业、研究所分开进行,只有将这一段一段的创新贯通在一起,才能实现完美的产学研融合。

如何实现贯通式创新?

首先,合作交流。通过交流促进各种要素之间进行碰撞,搭建合作的平台,例如各种企业创新联盟。其次,合作研发。合作什么?这是一个合作双方都关心的问题。目前大量企业没有能力将需求转化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而许多科学家也很难从企业中提炼问题进行研究。因此,合作的前提是先把问题凝炼好,划清问题中间的模糊地带,让合作研发有方向和目标。再次,合作转化。现实中,科学家经常积累了很多成果却无处转化,企业家经常需要成果却找不到科学家。只有将供给和需求精准匹配,才具备转化的可能性。最后,合作共享。共享的本质是共赢,但在目前,很多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认为自己没有处于产业链的高端,不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生存,同时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很难满足创新要求。

潘教峰认为,产学研融合,关键在于如何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出题者和技术受体的作用,靠企业做好成果转化。


打造公共技术支撑体系


公共技术具有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很难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公共技术平台的支撑,导致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经常被“卡脖子”。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曾在海外工作多年,回国后曾在北大任教,是一位兼具着科学家和企业家双重身份的创业者,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度感同身受。

江必旺在北大任教时主要研究纳米微球材料,在纳米技术领域,我国发表的文章数量远超美国,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居世界首位,但目前我国被卡脖子的技术几乎都跟纳米技术、纳米材料有关。

既然高校有那么多人在做科学研究,为什么我国的纳米技术产业基础还是如此落后?带着这样的疑问,江必旺离开北大到苏州创业。

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酸甜苦辣回答了江必旺的问题。高校实验室里两年就验证了可行性的颠覆性技术,企业把它做成有竞争力的颠覆性产品,却整整花了十年。这时候江必旺才明白,中国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能力有限,而高校里的科学家又往往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导致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经常不欢而散,有始无终。他认为,科研成果不能停留在发表文章的层面,高校要营造更适合成果转化的环境,同时企业也需要更好的环境来承接技术,而这一切都需要公共技术平台的支撑。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联席CEO米磊认为,中国几十年来的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与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国家顶层设计和完整的转化体系有关,导致高校自主创新与成果产业化之间相互脱节。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整建制机构,培养专业队伍,打造公共技术支撑体系。

“我认为被卡脖子最核心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体系、能力被卡住了,如果我们把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最薄弱的短板补上,打通产学研体系,以后就不会出现这么多卡脖子技术。而最薄弱的环节现在还是在公共技术支撑体系能力建设上。”米磊说。

硅谷、以色列等科技园区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其成熟的企业创新生态被喻为“雨林生态”。在硅谷园区,除了企业、科研院所,还有律师团队、科技服务团队、成熟的职业经理人等配套要素,当一个科学家有成果转化需求时,就会有各种专业的要素去弥补其在其他专业上的不足,而这种生态则是我国所欠缺的。“如果我们能够具备更多的创新要素,让科学家专注做科研,工程师专注做工艺和技术,企业家专注做创新、整合、市场、管理,我们的企业创新‘雨林生态’也就打造好了。”米磊对未来的企业创新生态充满了期待。 


未来数字经济应当这样发展


7月28日,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启的第二天,以“创新引领,数说未来”为主题的“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

当前,数字经济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占经济社会中的比重日趋上涨。今年5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数字经济蓝皮书:中国数字经济前沿(2021)》,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为191447.3亿元,占GDP比重约为18.8%。预计“十四五”时期,中国数字经济整体的年均名义增速为11.3%;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将达到32万亿元左右。不难看出,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论坛上,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张峰对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夯实数字经济的底层发展基础。要持续强化突破“卡脖子”困境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尽早布局面向未来的前沿技术方向与核心基础平台,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二是重视数字技术在城市和公共服务等场景中的应用。加强数字经济对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科技适老等领域的覆盖程度,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打造新型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发展模式。三是加强安全防护并构建有序的监管体系。要推动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平台企业定位和监管规则,探索建立无人驾驶、智能医疗、金融科技等关键领域的针对性监管框架。

他还介绍,近年来,中国电子学会面向数字经济发展主战场,全面布局、重点发力,依托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数字经济百人会”等平台优势,围绕数字技术赋能经济与产业发展开展积极探索,推动形成众多实质性交流合作与项目成果,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万钢寄语学子:接好接力棒 勇攀科技高峰


2021年7月26日上午,中国科协主席与北京大学生见面会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的200余名青年学子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等出席见面会。

本次见面会以“青年•科技•未来”为主题,万钢与大学生们围绕如何实现科技报国和人生理想、怎样处理科研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如何实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如何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找到真正的市场以及怎样面对人生挫折和失败等问题进行了亲切交流,与大家分享了在科研攻坚、出国留学、报效祖国等方面的人生经历,给予大家悉心指导、殷切期待和热情鼓励。

科协主席参观北京科技大学创新成果展


万钢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历史节点。老一辈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科技救国的历史使命,新一代的青年学子们要接好接力棒,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发出的号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勇攀科技高峰,矢志建设科技强国,牢记“祖国的呼唤就是使命”,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高校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为学生成长提供一切可用资源,鼓励他们坚定自信、心怀梦想、开拓进取、求实鼎新,展现新气象,砥砺新作为。

关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万钢表示,立报国之志,是大学生的心之所向。面对多元化的就业形势,学子们要抵挡住诱惑,注重夯实基础、增强能力、拓宽视野。要学深学透,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未来学习任何一个专业,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会受益一生。

对于同学们提出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问题,万钢表示,当大学生拿着毕业证书走向社会,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工作岗位上,这就是第一次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对有志于投身科技创新的大学生而言,应先夯实专业基础,将核心的理论性知识研究明白,再聚焦根本性的问题,努力做出颠覆性的、影响未来社会主流技术发展的创新。同时,青年学子们还要多接触社会,增加人生阅历,为创新创造涵养灵感。

万钢还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为同学们“因论文投稿被拒而导致自信心受挫”问题解疑释惑。他指出,每一次做科研、写论文,可能都会面对失败,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找出原因,不断改进,这就是最大的成果。年轻人最大的优势是年龄,有的是时间和机会,每一次挫折都会为未来发展积累经验,不要灰心,努力一定能成功!

见面会前,万钢参观了北京科技大学校史馆以及北京科技大学创新成果展。 


“青创汇”高端对话关注“Z世代”成长


Z世代,是联合国提出的一个名词,指在1995年至2010年之间出生的一代人。相对于Y世代(1980年至1995年之间出生)和X世代(1965年至1980年出生),Z世代成长于国家高速发展时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奔放不羁的个性;同时,Z世代也是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一代,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薪火代代相传,推动Z世代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已成为X世代、Y世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7月28日上午,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青创汇”高端对话在北京举办。活动以“青年青春・创新创造・汇智汇力”为主题,关注Z世代成长成才发展,了解这一群体所思、所欲、所急、所需,理解Z世代,支持Z世代,鼓励Z世代青年创新争先,引导Z世代青年投身科技创新事业。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在致辞中分享了对Z世代青年的三点认识。青年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力量。根据联合国人口调查统计,2019年全球Z世代人口为24亿,约为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一代人。中国的Z世代人群大约为2.6亿,占全国人口的20%左右。Z世代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同时也是最有希望、最具活力的群体。当下正是Z世代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发展、成熟的阶段,要关注、引导Z世代,陪伴他们更好地成长,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立志成才,让他们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传递好接力棒。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Z世代是最受信息技术影响的一代人,在深度数字化、广度网络化的环境下长大,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在持续学习思考、多元化吸收与包容、创新意识等方面能力较为突出。郑浩峻强调,厚植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方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和帮助Z世代青年用历史、时代和世界的眼光看待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进程,更好地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青年是推动科技文明发展的新势力。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素,Z世代伴随着科学技术创新大爆炸的时代一起成长,逐步成长为未来新经济、新社会、新文化的主导力量。郑浩峻指出,我们要倾听Z世代青年的所思所想,尊重他们的个性,为Z世代青年创造更多开放进取、自由平等、锐意创新的交流平台,营造和谐友爱、公正公平、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激发广大青年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实现人生理想和目标。

中关村管委会党组副书记、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在致辞中表示,青年创业人才是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他们有勇气、有冲劲、不怕失败,能够快速迭代,具有天然的创业优势,与创业需要百折不挠、九死一生的规律十分契合。与此同时,Z世代青年创业也存在着不足,他们知识积累不够丰厚,对市场缺乏经验,缺乏资本的支持,虽然很自信,但有时候也很脆弱。因此,青年人的创业需要各方力量携手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为青年创业提供支撑。

在“青:青年无愧时代,青春不负韶华”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高文斌通过题为《解读Z世代——理解青年就是理解我们自己》的报告,从不同角度呈现Z世代的个性特点,诠释Z世代的新特质。“理解青年就是理解自己,相信青年才能相信未来,尊重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我们要向‘现代’靠拢,支持青年。”高文斌认为,Z世代青年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虽然和其他年代的人不同,但他们绝对不会“躺平”,要充分理解他们,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健康地成长。

关注Z世代,理解Z世代,但Z世代青年究竟是什么状态?

在“创:创新未来愿景,创造社会价值”经验分享环节,Z世代杰出代表“最美嫦娥小姐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科研人员王靖雨,现身说法描摹了Z世代青年的画像。

王婧雨2018年开始参与航天工作,2020年9月至11月,作为嫦娥五号试验队的队员参与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任务。在靶场的七十多天,王婧雨见证了嫦娥五号从火箭进场、总装到发射的全过程。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推进,我们有大批的年轻科研人员被推到了前沿的发射任务当中,年轻化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的一个新的代名词和标签。中国航天团队的平均年龄比美国或俄罗斯等大国小14岁到20岁,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团队。”诚如王婧雨所说,每次看航天发射直播,都能看到一些年轻稚嫩的面孔,这些人中不乏Z世代,而他们经过多次历练后,已经非常自信和沉稳,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国航天新一代的朝气和锐气。

2017年7月2日,“胖五”发射失利,当时很多科研人员还是刚入职不久的“90后”Y世代,但他们没有任何犹豫和退缩,经过908个日日夜夜的奔跑,他们夜以继日地查找原因、实验论证、攻克难题。这其中开始有不少Z世代加入,而王婧雨就是其中之一。“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一直在含泪奔跑。”虽然年龄还很小,但Z世代王婧雨的内心已经十分强大。

“长五火箭的研制团队其实是年轻一代航天人的代表,在我身边有很多跟我同龄的‘95后’。因为探索,他们在攻克技术难题当中发挥了很多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知识的大量积累,他们可以用一个晚上的仿生计算找到重大问题的根源。我们Z世代的航天人都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永远一往无前的。爱国之情永远是我们不断创新、向前奔跑的不竭动力。Z世代青年一定会沿着梦想的阶梯拾级而上,星辰大海的征程,我们永不停歇。”王婧雨动情地说。

像王婧雨这样的Z世代杰出青年还有很多,同时也有许多正在成长中的Z世代后来居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关于Z世代“垮掉了”“躺平了”的言论,我们不必理会,也不必总是盯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让他们成长为新一代国家主人翁。 


高峰论坛探讨“整合医学”的融通创新


7月27日,以“新兴产业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科创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家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各位科学家、企业家同聚一堂,聚焦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领域,共商高成长性企业开放信任合作之举,共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策。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作为嘉宾来到论坛,谈及对新兴产业的认识,他在讲话中提到,融合发展作为一大学科发展新趋势催生企业创新范式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同产业融合、行业跨界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成为经济发展新特点,倒逼企业转变竞争理念,改变经营模式,变革创新范式,从独创向共创转变、从独享市场向共享市场转变、从单纯卖产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变。与此同时,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大力弘扬科学家、企业家精神,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论坛围绕着“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绿色发展与节能降碳”“网络安全信息系统”“5G与人工智能”等话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提出的“整合医学”引起了现场多位嘉宾的思考。

论坛上,樊代明结合自身的经历,生动形象地作了题为《疫后医学发展的思考》主旨演讲。谈及“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染病,面对病因都搞不清楚的慢性病”,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单个国家和地区的单打独斗将力不从心,只有创建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才能应对病毒,应对未来,包括医学与科研的整合、医学与教育的整合、医疗与服务的整合、医学与预防的整合以及医学与管理的整合。

樊代明认为,将来的医学除了研究分子对疾病的作用和病毒对疾病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是以自然力为主要方向,研究自然力、尊重自然力、呵护自然力、提高自然力。同时,他提出将来的检验医学也应朝同样的方向发展。目前的健康检查中,逐步开始检测一个人的综合自然力水平,而这样的综合检测的发展并不是由某一个开发商或某个独立的学科体系能够决定的。医学要改变,要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建立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更加从容不迫、得心应手地应对各种未知的挑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蔡超表示,应对这些生物安全的问题时,除了需要专业人士的不断努力,还应该有一批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要去努力做科普,让更多的人了解基础知识。无论是发展“整合医学”,还是简单的自我防护,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很重要,尤其是在偏远地区,需要培养出地方留得住的医务人才。

北京汇医慧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柴象飞在高端对话环节提出,“整合医学”囊括了很多医疗的数据,内容实际上非常综合化,不光是图像数据,还有检查数据、检验数据等等,这其中又包括基因数据、蛋白数据等等。甚至有大量其他人体数据并没有被采集,实际的医学数据量会随着医学发展持续增加,很多判断人为会很难做决策,更多的是需要通过计算的方式去实现。他认为,数据结合医疗会是“整合医学”的一大方向,未来依靠科技来去改变的空间非常巨大,例如人工智能。

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铁昌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抗疫过程中,一线的医务人员、科学家团队、企业以及政府和监管部门迅速的团结协作,形成合力,输出结果,使得我们的抗疫工作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因此,刘铁昌希望可以以此为契机,将这种疫情中的工作模式常态化,促进产学研的紧密合作,进而推进“整合医学”的发展。

另外,他还提到了人才的吸引和能力的培育。人才是创新的一个主体,对人才的引进、激励以及评价制度的规范与建立十分重要。对医疗健康行业来讲,往往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因而需要一种能力将资源统筹起来,把不同领域的人才和知识组织起来。

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苏小军在论坛总结中指出,当前正处于未来已来、唯变不变的时代,本次论坛邀请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精英开展高水平跨界交流,共同探讨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高质量发展对策,将对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合作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据了解,“科创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家高峰论坛是中国科协年会注入创新发展新活力板块的重要活动,论坛于2019年创设,已连续举办三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和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承办,来自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160余位专家学者和全国学会代表现场参加,并在线上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