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的回声 往届两会提案议案回访

创新的回声 往届两会提案议案回访

以新基建为突破口发展数字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崔玉英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加快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运用的提案》认为,应以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为突破口,加大重点项目投资。建议推进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在要素的链接流通上促进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双向链接流通。对传统的“铁公基”,如道路、桥梁、水利、能源等设施进行数字化升级,以基础设施数字化促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着力推广转型成功的新业态、新模式。

根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6月29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福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方案》提出总体目标“到2022年,基本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完备、融合基础设施广泛赋能、创新基础设施驱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2020年7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计划》提出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全省新基建投资累计近万亿元;培育10个以上产业基地、100家以上标杆企业、100家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

2020年7月16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方案》提出行动目标“到2022年,基本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四网融合、支撑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与铁路、公路、桥梁等传统基础设施,共同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支撑力显著提升。

此外,山东省发布《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广东省发布《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基础设施聚焦城际轨道、5G通信为代表的“新基建”;深圳市发布《深圳建设交通强国城市范例行动方案(2019-2035年)》,建成轨道都市,全市绿色出行分担率超过85%,全市轨道站点10分钟步行范围可覆盖的居民比例达到70%。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省公布的重点项目清单均强调城际轨道、高铁、新型信息通信等新基建。浙江正制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指导意见。重庆提出“完善人工智能、智慧广电等新型基础设施”。新疆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新基建”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一文显示,中国银行研究院测算,2020年“新基建”七大重点领域投资总规模约为1.2万亿元。

全国各省市纷纷对于新基建进行大规模投资计划。据赛迪、前瞻产业研究院对14个省市新基建项目投资数据显示:陕西省2020年投资3.4万亿,包括三个经济发展工程、创新驱动发展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工程、现代农业与骨干水利工程、区域协调发展工程等;天津2020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46个,总投资10025亿元,年度投资2105亿元。此外,2020年天津安排重点储备项目304个,总投资6989亿元;广东省2020年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230个项目,总投资5.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00亿元;浙江省总投资8864亿元,53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湖南省发布2020年首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包括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保项目、社会民生项目共105个;重庆市2020年重大建设项目924个,总投资2.72万亿元,年度完成投资3445亿元左右;福建省新基建总投资3.84万亿元,2020年度省重点项目1567个,其中在建项目1257个,总投资2.97万亿元;北京市2020年计划投资约2523亿元,其中100个高精尖产业项目包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平台和项目18个,先进制造业项目40个;上海市2020年度计划投资1500亿元,共安排正式项目152项,其中包括年内计划新开项目24项,建成项目11项,另外安排预备项目60项。聚焦科技产业、社会民生、城市基础设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等领域;江苏省2020年大项目共24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7个,年度计划投资5412亿元,比2019年增加80亿元;河南省2020年总投资3.3万亿元,项目980个,计划完成投资8372亿元,涵盖了产业转型发展674个、创新驱动41个、基础设施116个,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335个;河北省2020年总投资18833亿元,安排项目536个,年计划投资2402亿元;宁夏回族自治区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共80个,总投资约2268亿元,加大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投资,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新能源应用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新基建的投资热度不减。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2021年1月2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在整体制造业投资下降的情况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达到了11.5%,特别是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起到很大作用。2021年伊始,一批新基建重大项目迎来密集开工。湖北、广东等地正加紧谋划一批千亿级的新基建投资建设项目。2021年1月27日,洛阳举行2021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其中包括硅基半导体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5G基站建设等18个新基建项目。1月5日,上海虹桥商务区举行2021年部分新基建项目开工仪式,包括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机房适应性改造、北斗园区智慧平台功能提升等一批新基建项目。

新基建作为加快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和优化。 


《关于打通技术要素体制机制梗阻,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提案》的进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仅凭技术于事无补,要在实践中应用才能科技的显现价值。2020年,全国政协委员、荆楚理工学院副院长杨希雄在两会中提出了《关于打通技术要素体制机制梗阻,促进高校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提案》。

杨希雄认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承担着重要和关键的角色,高校成果转化问题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必须努力解决的重要战略性问题。他在提案中阐明三点建议,首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是要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此外,还要努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针对此项提案,教育部及时给予答复,从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改革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打造高效率转化生态,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教育部大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案。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来,教育部、财政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联合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技〔2016〕3号)、《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1号)等文件,加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推动高校不断优化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快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教育部将在后续工作中,持续推动有关文件落实,不断提升高校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快解决“不好转”“不愿转”“不能转”等问题。

一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7月28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西安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的“高校院所获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暨校企合作活动”在西安科技大市场成功举办;8月7日,贵州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安守海组织召开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暨高校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工作推进会,24家科研院所、高校参加会议;11月4日至7日,“2020年全国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培训班”在重庆举办,培训班由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部评估中心、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省市的80多名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和“百城百园”行动的有关同志参加了培训。

随着2021年两会的到来,2020年各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报告纷纷出炉。去年上半年,湖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23.24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占比65.7%,技术开发合同占比22.6%,技术服务合同占比10.1%;2020年,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762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645.1亿元,同比增长12.9%,成交额在全国排名预计第11位,转化科技成果4900余项,同比增长13.9%;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安徽省吸纳技术合同22937项,合同成交额1131.24亿元,输出技术合同19059项,合同成交额742.44亿元,表征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千亿,表征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的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也实现大幅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85.4%和64.0%……

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也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上日程,大连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上海大学等各大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决策部署,努力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作出积极贡献。 


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 

去年两会期间,民建中央提交的提案建议:加大数字政府建设力度,打造更高效智能的政务环境。不断优化数字政府平台,加快实现数据共享,拓展数据应用和更多的场景设计,建成“掌上办事”“掌上办公”,全面实现“一网通办”。推进经济管理数字化,深化大数据应用分析,提高政府精准管理能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20年9月17日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措施,会议确定,要抓紧将现有线下政务服务转为线上办,在抓好“省内通办”的同时,2020年年底前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职业资格证书核验、学历公证、驾驶证公证等58项事项异地办理。

为进一步做好民政系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2020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要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贵州、吉林等省市积极推进该项工作。其中,长三角地区成效显著。比如,浙江省调整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各市区县推进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20年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的通知》相关工作要求。再比如,江苏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以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全国领先的数字治理模范城市为发展目标,多措并举、奋楫争先,扎实推进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共享,先后建成城市大数据中心、发布《无锡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举办2020江苏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大赛(华录杯)、升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持续释放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2020长三角政府数据开放一体化报告》显示,无锡市公共数据开放能力在长三角地区综合排名位列第6,江苏省位列第1。

全国各地网上办事大厅上线“跨省通办”服务专区,通过全程网办、代收代办、自助机办理等方式,打破地域阻隔和信息壁垒,提供跨省异地办事服务。据统计,宁夏政务服务350多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截至2020年10月,贵州省全面覆盖40个中央在黔和省直审批服务单位,实现分区分类“一窗”收件受理。其中,2020年已受理各类诉求4.2万余件,办结率达98.8%。贵州省、市、州全部开通12345热线服务,2020年已受理90万余件,办结率达93.6%。 

提案还建议,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体、可信、可控的社会信用链系统。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全贯通的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体系。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人口大省河南省2020年对省直15个部门涉企32个登记事项进行统一梳理,优化流程,精简过程,合并交集,在全程电子化系统上统一办理。通过河南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企业登记业务与省直15个部门业务系统互联,推进企业登记业务由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向业务协同转变。

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在政府数字化转型方面已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总体来看,还存在部门协同不足,数据互联互通不够、应用不充分,政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分散化、流程再造迟滞化、便民服务碎片化、数字安全与网络安全隐患等问题。  


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在青海大学正式揭牌

组建国家黄河实验室

黄河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多年来,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始终高度关注母亲河的保护治理和发展。2020年两会中,王光谦又一次带来了关于黄河的提案,他提议,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和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大决策部署,尽快组建黄河国家实验室,建成为黄河流域和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国家级战略部队,这是保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之举。

王光谦建议,由科技部和各省区共同出资,组织全国优势力量筹建黄河国家实验室,引导人才向中西部流动,以国家实验室布局调整落实科技创新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引领作用。

2020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五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同日,河南省科技厅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郑州组织召开河南省黄河实验室筹建方案专家论证会,邀请了包括19位院士在内的26名全国相关领域专家为河南省黄河实验室筹建工作建言献策。河南将投资20亿元,实行全新的管理模式,筹建黄河实验室。

2020年9月16日,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在青海大学正式揭牌。据介绍,该实验室以“强基”、“破卡”为发展目标,拟在江河源区气候-水文-生态耦合机理及未来情势;人工智能与智慧黄河;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高原高寒重大工程关键科学和技术;新型储能和多能互补调控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凝练研究方向、招募研究团队及PI,有望可以解决青海直接引进相关高水平人才困难的问题,并提升自身基础研究能力和突破“卡脖子”技术。

同年12月29日,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举行了揭牌仪式。作为依托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的第一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它将以河南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研究黄河流域典型干支流、湖库的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演变过程,提出河南省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国海试1号”试验平台

加快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

2020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带来了《关于加快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的提案》。

“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对实现海洋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原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蒋兴伟长期从事并关注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在走访调研思考之后,他以科技战略的眼光,聚焦我国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并从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蒋兴伟提出:“当前,我国海洋国产技术装备自主化率低,海洋产业核心技术源头供给不足,8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国外海洋仪器设备占据,不仅花费巨大,而且不利于我国海洋环境信息安全。”

对此,经商山东省政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给予官方答复,将目前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的推进情况与下一步工作方案做了详细的介绍。

从海洋仪器设备海试和试验场建设技术攻关方面看,“十二五”及以来,自然资源部有关单位承担了多个海洋仪器设备海上试验和海上试验场论证项目,在试验场透明海域建设、测试平台与保障体系建设、海洋仪器设备测试与评价方法体系建设等方面储备了大量关键技术,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为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打下了技术基础。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浅海试验场目前已经开始为海洋仪器装备和海洋能发电装置提供海试服务,初步具备运行服务能力。2019年9月,锚泊式试验平台下水,试验场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为一批处在研发过程中的海洋仪器设备提供定点、长期、连续稳定的试验平台。截至2020年9月,已完成12型海洋仪器设备的海试工作,还有6型仪器设备正在开展海试。试验用户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年多来,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下,威海场区累计试验时间超200天,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蛟龙”号深潜器等提供了试验和测试服务。参试单位包括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有限公司等13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参试的仪器设备包括温盐深剖面仪、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声学波潮仪、水下机器人、波浪滑翔器,以及海洋能发电装置等,有力支撑了我国海洋技术装备研发和测试。

回复中还说明,接下来,自然资源部将从统筹谋划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布局;继续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浅海试验场建设运行;依托重大科技创新任务推动海洋仪器装备测试试验科技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取决于“创新”含金量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去年两会提案中建议:政府部门需要不断优化医药创新土壤,为进一步加强新药研发转化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建设“医药强国”。

沈南鹏在提案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总体发展良好,新药尤其是“救命药”上市速度明显加快,但在新药研发转化和患者可及性方面,有些问题亟待突破:第一,新药审批效能仍受制于人员数量和经验不足,预算承压不利于队伍稳定和专业性提升;第二,医保对医药创新的激励引导不足,当前医保集采推动药品大幅降价,短期内虽可惠及患者,但长期需考虑创新药企的研发积极性,“做好药,好回报”的机制仍需完善。

2020年是中国本土创新药的收获期,在新药审评审批不断提速,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政策的扶持下,一批具有明显临床价值、满足临床急需的新药好药在全球率先获批上市,进一步满足了公众的临床急需。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和优先审评审批三个工作程序的发布,为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上市带来了加速器。从创新药开发主体来看,中国新兴的创新药公司不断涌现并且快速成长,围绕多样化的策略进行产品管线布局,使得中国的创新药研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20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其中包括14个1类化学药、4个中药新药以及2个创新生物制品。目前,本土企业的创新药投入以及产出的成果主要是集中在肿瘤领域。从早期药物占比和临床试验开展趋势来看,肿瘤药占中国创新药主导地位的趋势在未来5年仍不会改变,这也将推动肿瘤药的销售收入占比持续上升。

在全球疫情严重影响下,中国临床试验的优势进一步凸显。2019前三季度,NMPA共批准31款创新药,其中国产创新药仅5款。而截止2020前三季度,NMPA已批准34款创新药,国产与进口平分秋色,各有17款获批。如此的增长速度,一方面从侧面体现了中国新药审批提速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依靠了中国药企研发投入的推进。

据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披露,A股共有241家医药企业披露业绩情况,其中超6成预喜,74家净利润翻倍。迈瑞医疗等12家预计净利润超20亿元,以岭药业等8家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大关。

据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数据表示,全球新药研发项目中平均成功率只有4.1%;整个过程要10-20年;不包括早期R&D以及药物上市后的管理费用,平均成本高达8.73亿美元。大量的试错过程自然少不了真金白银的加持。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医疗健康板块活跃度大幅增长,共计有71家公司IPO,市值共计1.56万亿。

后疫情时代,“医疗健康”成为2020年最热门的话题,也是投资机构“撒钱最多”的赛道。

财报显示,仅2020上半年,就有120家药企研发投入超过5000万元,其中有5家超10亿元;疫情影响下,仍有近8成药企研发投入呈正增长。虽然对比全球药企研发Top5的罗氏、辉瑞、诺华、强生、BMS,中国研发投入总体金额仍然小,但增长速度远远超越其他国家。

另据GBI Health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中国生物制药公司共进行了133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800亿元人民币(120亿美元)。其次是科创板,2020年至今,已经有27家生物医药类(含CRO服务)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数量较2019年高出50%。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8月11日,由美国知名生物医疗投资机构Perceptive Advisors创立、培育和孵化的中国公司联拓生物宣布成立。公司成立第一天已经“配齐”了全套管线、合作、资金、研发等,而且合作方包括全球顶尖企业;8月13日,获得BridgeBio超20种管线产品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的优先使用权;10月29日,联拓生物(LianBio)宣布完成3.1亿美元的跨境融资;11月19日,与辉瑞达成合作,携手推动其创新药物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上市。

无独有偶,中国投资界“顶流”高瓴资本也在2020年底创立了自己的Biotech瓴路药业(Overland)。在中国上海、北京和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三个国际办事处开展业务。将利用高瓴资本在全球的关系网和在亚洲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扩大其创新管线。

此外,随着医保谈判常态化趋势,创新药进入医保的速度也在显著提升。在2020年底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中,119种谈判成功的药品中包含了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泽布替尼胶囊、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桑枝总生物碱片、筋骨止痛凝胶、连花清咳片等多个当年获批的创新药。

目前,尽管中国生物创新药的繁荣仍不具备“全球影响力”,但潜力很大,未来医药产业发展取决于“创新”含金量。大浪淘金,期待与“泡沫”共舞的中国创新药企能成就真正的创新。 


推进粤港澳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据了解,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科研创新速度不断提升。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科研协同发展体制还未完全构建,科研与产业创新合力以及城市间多样化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还未形成等。

为此,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快粤港澳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提案》。提案建议,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设立“粤港澳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和专责工作办公室,构建半官方及民间的协调交流机制;整合产学研创新合力,建立粤港澳三地科研机构人员流动及薪酬体系双边协议制度,打通人员互聘及双职双薪的障碍;加快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依托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要交通连接线,吸纳惠州、东莞、佛山、珠海、澳门等珠江沿线城市一体联动,支持港澳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向内地转移,完善科技转化链条区域协同;加大《关于鼓励香港、澳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若干规定》落地力度,与香港、澳门共同研究落实细则和资金管理办法,简化项目申请受理流程,完善项目投标、实施和评估机制等,并在深港科技合作区先行试点。

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同发力,在科技创新、人才互聘、交通、教育等方面密切合作,不断消除粤港澳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障碍。

2020年7月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网站公布实施《粤澳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重点工作,部署2020年粤澳合作的8大方面共73项具体措施。按照计划,粤澳双方将推动设立粤澳深度合作区,加快建设南沙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等一批重要平台;实施科技联合资助计划,推动大科学装置进一步向澳门创新主体开放共享,联合打造国际中药材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国际中药质量标准中心、检测中心;推动全面放开澳门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

粤澳正合力加快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进一步推动在科技人才交流、科研攻关协同、科研资金流通等方面先行先试。

在创新合作机制方面,粤澳双方将组织实施粤澳科技联合资助计划。广东将落实好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政策,进一步便利资金跨境拨付。在创新合作载体方面,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有望提速。发挥澳门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用,加强在中医药、芯片、智慧城市和物联网、太空科学与深空探测等领域合作。同时,支持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合作平台,利用好横琴预留土地深化跨境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支持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与澳门大学合作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项目。

2020年11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立法会发表了题为《砥砺前行  重新出发》的2020年施政报告。施政报告指出,将出台容许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指定港资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常用的医疗仪器、放宽内地人类遗传资源过境香港作研究用途、在港珠澳大桥实施“港车北上”、加快落实“跨境理财通”等政策。

2月20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两周年广州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在广州的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已达10家,广州正着力推进穗港澳协同创新。这10家实验室主要分布在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环境科技等重点领域。

其中,牵头单位为高校的有6家,包括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各1家,广东工业大学2家;牵头单位为科研机构的有4家,包括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各1家。港澳参与方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8所高校。联合实验室建设周期均为三年,每家首期建设经费均为500万元人民币。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合实验室自2019年9月成立以来,在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关键性支撑上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在新冠肺炎防控科技攻关中,粤港澳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等在病毒溯源、治疗药物、快速检测及公共支撑服务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2月24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周年系列发布之广州市推进全球重要交通枢纽建设情况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广州地铁22号线,一头连接广州中心城区,另一头将联通东莞,并延伸到深圳,将分布在珠江东岸的这三座城市串联起来。不仅如此,广州地铁22号线将把南沙科学城、东莞滨海湾新区和深圳市光明区科教城串联起来,这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走向一致,有利于推动实现大湾区人才流通和产业协作互补。

在此之前,2月19日,澳门特区政府表示,为完善澳门与内地城市的便捷对接,加快交通基础互联互通,创造便捷舒适的跨境出行环境,实现澳门轻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目标,特区政府将积极推动轻轨横琴线的建设。由于工程属珠澳两地跨境建设项目,将通过区域合作方式建设,土建工程总投资约35亿澳门元,项目争取4年内建成并试营运。 


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稳定发展

2020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方运舟提出关于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一揽子支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稳定健康发展的建议。

方运舟首先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行业技术更新快,产品无规模效应,利润微薄甚至亏损;2.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供应链资源紧张,成本居高不下;3.新能源汽车品牌溢价能力不足,二手车残值率低;4.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便利性;5.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汽车市场下滑,消费疲软。

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工信部在答复《关于国家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提案》中表示,将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报批发布工作,明确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部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从“十五”开始连续4个五年科技计划在燃料电池整车、电堆、系统及关键部件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发部署。下一步,科技部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凝炼等工作,加快开展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部署,特别是在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关键瓶颈技术方面,将重点攻克重载长途燃料电池商用车动力系统平台技术、低铂催化剂技术、高性能膜电极和长寿命超薄双极板等关键基础技术以及高能量密度车载储氢技术、制氢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提升氢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度,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研发体系,形成规模产业化的基础和能力,为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针对充电等基础设备不完善的问题,能源局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262号(工交邮电类26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下一步,将加大对充换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等共性问题的解决力度,并行支持“充电”“换电”两种发展模式,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对于当前系能源汽车所面临的的问题与发展现状,方运舟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建议国家研究出台政策,以支持新能源汽车稳定健康发展。

截止目前,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020年8月19日,工信部正式发布最新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进一步放宽行业准入门槛,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政中最大的变化是删除了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删除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准入的过渡期临时条款。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规划》部署了5项战略任务: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二、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四、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五、深化开放合作。《规划》中要求,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优胜劣汰。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自汽车产业链的提案和建议备受行业关注,2020年度也举办了众多活动来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9月27至30日,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10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财政部税政司、税务总局货物与劳务税司联合在北京调研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并召开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座谈会;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联合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能源局电力司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总结座谈会;12月11日,为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宣传解读,引导行业做好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会同部办公厅在北京组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信沙龙活动。

2021年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累计销售550万辆,2020年新能源汽车增速达到10.9%,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这样的数据答卷,也是对2020年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好的印证。 


全力推进半导体国产自主替代

根据《中国制造2025》,2020年半导体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应实现40%的自主率,2025年要达到70%。但截至2019年,实际国产化率仅为15.7%,预测2024年能达到20%。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邓中翰,向两会提交了提案,其中之一就是全力发展半导体国产自主替代的方案。

提案建议,一定要彻底抛弃通过谈判取得缓和的幻想,由国家全力推进芯片等“卡脖子”领域的国产自主替代工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加大“大基金”对半导体产业各领域的统筹协调和扶持力度,包括原材料、光刻机、覆盖薄膜沉积(PVD、CVD等)、刻蚀机以及各种EDA软件等,减少重复建设和资金障碍等问题;对国产自主产品进一步减免增值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案还建议,国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半导体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

为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可持续发展,全力实现半导体国产化自主替代,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我国半导体国产化进程。

2020年8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政策分为八大领域,包括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其中,最大的利好政策莫过于“真金白银”的财税政策。

《通知》中的财税政策指出,“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和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接续年度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战略、操作层面为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方向,凸显了政府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的决心。

在投融资政策方面,《通知》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对IC产业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IC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这对于处于加速追赶阶段的本土IC企业,有助于企业优化自身经营效益、丰富融资途径,基于市场经济原理引导资源向IC产业充分涌流。据工商登记数据,截至2020年8月4日,中国2020年上半年新增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超过2.8万家,其中,第二季度新增近1.9万家,环比增长超94%。

《通知》明确,凡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含设计、生产、封装、测试、装备、材料企业)和软件企业,不分所有制性质,均可享受本政策。

与此同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和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措施,推进半导体产业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0年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针对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乱象,孟玮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规划布局,引导行业加强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建立防范机制,加强与银行机构、投资基金等方面的沟通协调,降低集成电路重大项目投资风险。

2020年10月27日,中微半导体设备产业化项目、艾为消费电子芯片研发中心项目、江波龙存储器研制销售主体项目等14个集成电路重点项目,签约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东方芯港”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覆盖芯片制造、设备制造、关键材料、芯片设计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各个环节,投资额总计达225亿元。当天,临港新片区还发布了“东方芯港”发展规划。根据规划,预计到2025年,“东方芯港”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到2035年,“东方芯港”将构建起高水平产业生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

2020年11月,美国新思科技、四维图新、芯纪元和韩国速来马等18家国内外企业与合肥高新区举行了“集成电路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总投资62.6亿元。作为国务院首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和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合肥高新区已集聚集成电路企业190余家,初步形成了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装备全产业链格局。

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汽车电子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带来了庞大的半导体市场需求,同时,在利好性政策的加持下,我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替代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2021年1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2020年我国出口RCEP国家机电产品2.6万亿元,增长7.3%,占同期对RCEP成员国出口总值的53.8%,其中,集成电路3140.3亿元,增长15%。2021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2614.7亿块,增长29.6%。 


《关于全国内涝与防洪城市大数据建设项目》提案的进程

2020年两会,民生问题依旧是百姓关注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严慧英带来了《关于建议部署启动全国内涝与防洪城市大数据建设项目》,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部署启动全国内涝与防洪城市大数据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创新城市防洪工作思路,按照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要求,推进城市内涝防洪适应体系建设。

严慧英共提出了五点建议,接收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及时回复。她建议改变城市防洪的基本理念,应该与综合流域区域的资源环境总体承载力水平相适应。

针对此项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例举出具有良好效果的“因地制宜”式防洪案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指导萍乡市解决流域洪水和城市暴雨碰头导致的城市内涝问题时,按照了流域统筹思路,采取“上截、中蓄、下排”等措施,上截是指将上游来水引出,缓解下游城区外洪压力;中蓄是指发挥城市河湖水系和绿地等的调蓄作用;下排是指完善排水管网和泵站,对城市内雨水进行强排。经过治理,萍乡市应对洪涝灾害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2020年6月5日萍乡市遭受超过30年一遇的强降雨,超出城市设防标准,但城市低洼处积水深度和时间较以往均减少了70%以上。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强与水利部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努力推动建立城市防洪和排水防涝相统筹的工作机制,力争在治理措施、建设标准、管理调度等方面充分协调衔接,逐步形成与流域、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洪涝治理体系。

提案中还建议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向适应水患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转变。2017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颁布建筑、园林绿化、道路、排水设施等方面的10项标准规范,明确建设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透水性铺装等技术要求,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让城市的建筑、道路、绿地、公园等基础设施都能适应暴雨水患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内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如江苏省昆山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屋面雨水、道路雨水通过侧石开口、植草沟和暗沟导流进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滞蓄、净化,起到良好效果,内涝积水现象显著缓解。2020年7月6日,昆山市遭遇强降雨,最大小时雨量达73毫米,与2019年台风“利奇马”登陆造成的暴雨强度接近,改造后的小区没有出现积水现象。浙江省宁波市在城市道路建设时将道路绿化带建成下凹式绿地,把雨水最大限度消纳、滞蓄在下凹式绿地中,避免雨水淹没道路。2020年入汛以来,宁波市总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成,经过海绵化改造的道路在梅雨期间未再发生以往“水浸街”的现象。

严慧英还建议建设科学、系统的基于基础大数据体系,开展城市海绵地质体与洪水地表缓冲消纳池工程等。对此,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发布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数据采集与维护技术规范》,要求各地在规划建设环节,对自然生态本底、城市水文地质、气象降雨数据、地上地下基础设施等进行信息采集,实现规划管控“一张图”;在管理环节,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在线监测、数学模型等先进技术方法,为设施运行管理和效果评估提供支撑。

西咸新区研发的“大数据+智慧海绵”管控平台,以实时监测、模型模拟技术动态评估建设成效,并用于指导规划、设计的优化和设施运行维护;厦门市依托“多规合一”平台,建立统一的建设项目协同审批平台,形成多部门信息共享、联动审批的综合高效信息化系统,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全程监管;福州市建立“联排联调”机制,统筹城区水系、管网、内河、水库等运行管理,采用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云平台计算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区1000多个水库、湖、池、河、闸、站,实现远程一体调控和精准调度。

目前,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在研究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接下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将继续推动CIM平台建设,开展新城建供排水智能化试点,探索将城市水系统、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进行升级改造和智能化管理,推进智能化终端感知设备建设,实现对防洪排涝等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置,提高城市排水防涝管理的智慧化水平。 


提升我国金融科技水平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科技水平,积极应对金融开放背景下国际竞争与挑战的建议》中提出,以“创新促发展”为主线,为国内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出台促进扶持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顶层指导意见,稳定政策预期;顺畅“金融+科技”产业链主体合作,促进金融服务全面数字化升级。

为使金融科技行业向更加合规、健康和有序的方向发展,2020年全国两会以来,互联网贷款、网络小额贷款、反垄断等领域的监管办法相继出台,从顶层设计支撑金融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2020年7月17日,银保监会正式下发并实施《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从商业银行、助贷平台、借款人等多个层面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以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获客、产品设计、风控、催收等环节合规发展。

2020年10月,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发布一系列支持北京“两区”建设的政策措施。证监会表示,将支持北京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在北京率先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2021年2月23日上午,北京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动员部署大会在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召开,北京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正式落地。试点工作将长期开展,试点项目以长期运营为目标;第一批项目申报材料自2021年3月1日起启动常态化征集,项目评审工作分批次开展。

2020年11月2日,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统一监管规则和经营规则,促进网络小额贷款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出台,针对金融科技领域,重点提出“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而在地方层面,各地也纷纷出台金融科技专项政策,以科技手段规范金融产业,以金融手段普惠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无独有偶,深圳和上海也相继出台政策,创新金融科技发展模式,为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2020年11月26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披露《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明确重点扶持五类金融科技企业,准予符合条件的公司在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金融科技”字样。鼓励聚焦投资金融科技企业的优质股权投资企业在深发展,支持股权投资企业享受落户、产业用房、管理费收入奖励等优惠政策。支持金融监管机构运用监管科技手段创新监管模式,提升针对网络涉众金融风险、交叉领域金融风险、开放跨境金融风险等的监管能力。同时,鼓励供应链金融发展,对使用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年度内直接或间接帮助小微企业获得100亿以上融资的供应链金融科技企业,按其向小微企业融资额的十万分之一给予奖励,单家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2021年1月20日,为进一步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硬核科技企业发展,上海农商银行与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合作推出“浦江之光”科技金融专项服务方案并签署20亿元专项批次包协议。“浦江之光”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及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六大重点产业中新兴、高潜科技企业,通过双方资源整合、名单互荐、渠道共通,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服务,不断发挥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双方资源优势,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效。

顺畅“金融+科技”产业链,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重要的一环。随着数字人民币持续升温,深圳、苏州等地相继开展数字红包测试。2020年12月,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试点应用在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启动,至此,数字人民币在出行、购物等场景相继投入试用。

此外,为促进金融服务转型升级,各大银行纷纷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据统计,目前共有12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国有六大行均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科技提升银行产能,金融科技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期。

专家表示,“十四五”期间,金融科技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人们将更加注重其对于金融服务效率的提升和普惠性,实现数据支持经营和资本转化,搭建新平台和生态场景,探索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