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FIRST LOOK

信任 合作 发展 ——破解全球性问题的“利器”

会议现场

“‘十四五’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中国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的步伐将会越迈越大。”

11月8日,在第二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做出这一明晰而坚定的判断。

本届论坛以“信任·合作·发展”为主题,聚焦“科技革命与人类文明演进”“区域创新与创新政策环境”“数字经济与包容性增长”“科技伦理与科学文化”“开放科学与科学共同体责任使命”五大议题,旨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团体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增强信任合作的基础,支撑中国科技发展。

信任


近年来,网络信息安全、生物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粮食安全、能源短缺等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愈发严峻,这些问题远非某个国家能单独应付。而今年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更是使整个世界在种种不确定因素下休戚与共,命运紧密相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的信任、合作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国际间的信任与合作也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当今国际社会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开放包容、团结一心,进一步深化信任凝聚共识,携手迎接更多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抛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命题——信任。

如何才能做到信任,李晓红用8个字概括:“开放包容的朋友圈”。

信任是一切合作的前提,没有真正的信任,就不可能有真诚的合作,更不会有长久繁荣的发展。

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等格局经历深刻调整,科技创新合作挑战重重的局面,万钢呼吁:只有增进互信,才能筑牢合作基础。

科技人文交流承担着思想和理念互通的责任,万钢希望各国科技组织致力于建立无障碍、无歧视的科学共同体,坚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增进互信的理念,为科技工作者之间自由交流搭建桥梁、创造条件、凝聚力量,推进国际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

互信需要勇气,更需要力量。而一切力量的来源是开放。只有敞开心扉,才能到达互相信任的基点。反之,只有相互信任,才愿意敞开心扉。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在论坛闭幕式上,以《构建开放、信任、团结的科技共同体》为题,深刻阐释了开放与互信的关系。“我们以论坛汇聚思想,坚持合作共赢,开放而不是封闭、信任而不是猜忌、团结而不是分裂。”怀进鹏的话语掷地有声,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在关注科学求真本质的同时,科技共同体还应兼具哪些责任?扮演哪些角色?这不仅是论坛的议题,更是怀进鹏的思考。

他的答案是:科技共同体要塑造引领科学、社会和未来的价值观,让开放、信任、团结成为其价值共识。

抛砖引玉,怀进鹏提出了科技向善、科学臻美的新境界:构建“以理服人”的学术共同体,为科学求真建立灯塔,让开放、包容成为一种信仰;构建 “以德服人”的价值共同体,为科学向善指明航向,让透明、负责成为一种文明;构建“以人为本”的命运共同体,为科学臻美铸就使命,让团结、合作成为一种力量。

“以开放的确定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信任的内聚性应对世界的不稳定性,以团结的包容性应对文明冲突的挑战性,科技文明必然成为人类幸福旅程的灯塔,照亮至暗时刻。”怀进鹏怀揣美好的希望为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以互信始,以开放终,整个论坛全过程都充满了对信任、合作、发展的期待。而经过两年时间的打磨,论坛也逐渐成为开展战略研判、推动科技发展与治理的创新高地,倡导和推动国际科技共同体信任、合作、发展的价值高地。在这座“高地”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基于信任而进行合作,基于合作而奋力发展。

合作


据《科学编年史》记载,科学思想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城邦。那时候,科学家和哲学家之间就有了很多争论和合作。

到了公元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人的战争中,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医生在两个文明之间频繁交流。许多穆斯林学者在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廷宫廷任职,与此同时,很多拜占廷学者也在穆斯林哈里发王朝工作。公元13世纪,蒙古帝国西征,欧洲的学者、商人又到了中国。战争不仅没有阻断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反而使科学交流与合作更为繁荣。

虽然,古代科学文明与现代略有差异,但所有科学合作交流都发轫于同一个目的:解决人类生存面临的困境,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现代科学文明语境中,本次论坛赋予了合作更深沉、更广阔的含义。

“扭转知识差距,确保人类发展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莎米拉·奈尔-贝杜埃勒在论坛开幕式线上致辞中极力强调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万钢更关注的则是青年的力量。他说:“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有行动,人类就有希望。我们要更加努力地拓展青年科技人才合作交流的新格局,激活青年人才创新活动的新动能。”

作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的主席,罗杰·科恩伯格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获得世界重要奖项的顶尖科学家与中国科学家之间的互动。“我们已经在上海建立了实验室,希望在中国科协和有志推动全球科学交流的组织的帮助下,这些实验室能够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专注于基础的科学研究。”

无论是贝杜埃勒横向的国际化忧思,还是万钢纵向的全球化思索,抑或是罗杰·科恩伯格落到实处的行动,合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以某一具体形式来促进更高质量的发展。

合作,不是简单的憧憬,更不是宏观的框架,好听的空话。合作的最终指向,是问题的解决,发展的质量。

为研究解决当下热点问题,为各方提供更广阔的合作平台和空间,本次论坛还特地举办了世界数字经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开放科学与开源创新合作、女科学家、技术服务与交易5个分论坛,并在论坛闭幕式上发布了2020年度人类十大科学问题、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研究报告、阿里巴巴一站式超大规模图计算系统和京东智能供应链决策引擎四项成果,并将发布成果入库“科创中国”平台。


发展


近代科学诞生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直接催生了三次产业变革,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又将带来怎样的产业变革?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论坛主旨报告环节,以题为《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趋势与启示》的报告,为我们铺开了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速演进,使各学科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广泛扩散渗透,重大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引领原创成果呈现多点与群发性突破的态势。

基础前沿领域不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科学技术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众多领域都在孕育着革命性的重大突破。

科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正在引发科研范式的转变。随着技术研究向超宏观、超微观和极端方向发展,重大理论发现和科学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实验装备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研条件的支撑。依据数据驱动的第四范式兴起,化学、生物等依赖实验数据的传统学科,开始利用大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研究,更易发现新规律、新现象。

技术变革正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大数据、云开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现代物流等领域相互融合的步伐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研制的智能分拣机器人,1小时分拣包裹达7.2万件,已在全国多地投入运行。

颠覆性技术的接踵出现,不断从根本上改变技术路径、产品形态、产业模式,创造出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互联网+”“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驱动经济社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据统计,数字经济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占比达60%以上,在当前的中国占36.2%,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7.7%。

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角”,在新的经济场景中并驾齐驱,相辅相成。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将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效率提升。

百度一直是一家以技术立身的企业,多年来,研发投入始终占收入比重的15%以上。2010年,百度开始布局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技术的研发,成为业界最早全面投入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2013年,成立全球首个深度学习研究院,同年,开始布局自动驾驶技术研究;2018年,成立量子计算研究所,同年,成立区块链实验室;2019年,在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的闭幕式上,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代表百度发布了“飞桨产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目前,百度在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超过1万件,在中国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在本次论坛的主旨报告上,李彦宏带来了《影响数字经济的八项关键技术》的报告。这八项关键技术分别是自动驾驶、机器翻译、生物计算、深度学习框架、数字城市运营、知识管理、AI芯片和个人智能助手。李彦宏认为,这八项关键技术在未来10年当中会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一旦发生质变,将对数字经济甚至是更广泛的社会文化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经济发展对技术变革的要求,还是技术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增进互信,深化国际合作,都已成为加快普及发展、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然选择。

拿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说,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72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世卫组织主导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并在快速检测、药物、疫苗研发、临床试验、病毒溯源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合作。疫情期间,中国科学院建立了面向全球开放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收录了超过10万条的新冠病毒基因组系列信息和3万多篇相关文献,已为来自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万访客提供数据服务,数据下载超过1亿条。

因为信任,所以合作;因为合作,收获发展。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世界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信任与合作。在期待信任与合作的同时,我们期待更多理性的声音和开放的平台,与我们一同携手,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