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卷首 HOMEPAGE

创新的樊笼和桎梏

过去一个月有太多不同寻常的事会镌刻在我们的新闻纸上。

全国两会召开,虽然打破了自1998年以来全国政协会议3月3日开幕、全国人大会议3月5日开幕的惯例,但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依旧是不改的初心,创新的方向更清晰,感情更豪迈。

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英雄不论出身、资历,只论实力、能力。我们不必寄希望于每一项科技创新都有“高手在民间”,但“揭榜挂帅”无疑能更大范围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将更多创新主体的智慧、能力调动起来。

对一个国家来说,技术的创新,其决定性因素是体制的创新;映射到个体,就是理念的创新。破除体制障碍,真正放开手脚,建立一个科学的量化考核机制,降低资质门槛、扩大创新基数,能者上,庸者下,才是激活社会创新力量的有效手段。

一边是“望眼欲穿”,另一边就不能按部就班。互联网时代的“众包”、青年热衷的“斜杠”,轰轰烈烈地助推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破旧观念的樊笼,才能给新芽更多成长的阳光。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最大的科技组织——中国科协吹响了科创中国的号角,掀起了科技经济融合的大幕。

长久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君子不言利的,这与数千年的儒家文化教育相关。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把知识分子解释为“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等”。

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很长时间也秉持着“君子不言利”的典范,只是这种“利在其中”的奉献,也逐渐湮没了创新者对经济和市场的敏感,成为科研和经济“两张皮”的一种个体桎梏。

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在经过数十年的磨砺,已经有了辉煌的成就。在一个历史的节点,我们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去思考创新背后更为深远的问题,然后去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从传统动力到新型动力的内涵式发展新常态,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高新技术不仅有力影响企业行为和经济运行,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和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当下,创新和社会的发展是难以割裂的,就像经济之于历史前进的影响力。创新不仅要向“前”看,看最先进的技术、看最前沿的方向、看最进步的生产力;创新更要向“钱”看,看最需求的市场、看最叫座的应用、看最爆棚的价值链。

制度的樊笼被打破,谁能干就让谁干;人心的囹圄也将被击穿,君子言利市场言纪,创新价值取向的培育和成果转化市场的规范,才能让科技为经济添一把最为绚丽的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