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 PERSONAGE

刘娣: 猪肉安全,“豕”志护源

刘娣

黑龙江省农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导;国务院特贴获得者,国家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畜牧行业先进工作者,全国畜牧富民十大功勋人物,兼任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主任,省重点领军人才团队畜牧团队带头人,担当10多个院县共建首席专家;是全国第七次科协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妇女第十、十一、十二届代表大会代表。

刘娣教授在实验室

主持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476篇(SCI、EI61篇),出版著作19部,获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38项。获科技成果奖20余项。以第一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省畜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以主要参加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省长特别奖等。编制科普作品多个系列。培养博硕研究生100多名,农业推广硕士8名,博士后32名。

猪是六畜之首,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肉食来源。汉字“家”,房中有豕,足见猪对于生活的重要。

长期以来,在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不仅如此,我国猪肉消费约占世界消费总量一半。有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猪肉消费总量为11058.8万吨,其中中国就占了一半,为5493.5万吨。2018年,全球生猪产量126926万头,猪肉产量9886万吨,我国全年生猪出栏量69382万头,猪肉产量5404万吨,中国占到了一半。

顿顿有肉吃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事,然而一场非洲猪瘟,使“猪肉贵”成了传播热词。一时之间不仅猪肉贵,还传导至日常各类消费品价格。

据统计,中国的非洲猪瘟疫情自2018年8月在辽宁沈阳出现,此后迅速蔓延至全国。至2019年7月上旬,农业农村部通报的非洲猪瘟疫情数量已达145起,重灾区生猪存量降幅从30%到60%不等。但非洲猪瘟年发比例也在下降,2019年仅发病63起。

非洲猪瘟直观地告诉我们,猪肉有多重要——生猪产业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产业,它不仅关乎百姓日常生活,更加关乎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国家战略。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有地方猪种90个,其中国家级保护猪种42个,但是面对这些资源我们的开发利用力度远远不够,尤其是竞争力品牌的树立,地方猪产品的开发推广工作相对滞后。我们并没有物尽其用,我们失去了本土品牌竞争力,也丧失了国人对本土猪肉的偏爱。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提出,应对非洲猪瘟,除了要重视生物安全、科学防疫外,成立优良品种特别是优良地方品种的国家精子库、胚胎库、干细胞库、基因库,保持猪种资源的多样性,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环。

如果说,保护本土猪种资源是守护肉食安全源头的话,刘娣作为“护源人”已经有前瞻性地为此奋斗了30余年。


白手起家建平台


刘娣,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1986年到东北农业大学工作,从此开启了她一生无悔的以畜牧为业、以猪为主攻专业的选择。硕士、博士、博士后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她的专业基础。

2002年,经黑龙江省委公选,她从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岗位来到黑龙江省农科院担任副院长,2015年1月又被省委任命为院党组书记。

2003年5月,她依据省畜牧业“半壁江山”的发展战略,向省农科院党组提出《关于建立畜牧研究中心的可行性报告》,并得到批准。

2004年,黑龙江省正式批准成立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刘娣兼任所长。

虽然是所长,但是她几乎是“光杆司令”——团队无一人、房舍无一间、资金无一分,一个弱女子怎样面对白手起家的窘迫?

缺人才,她一个个动员引进,一批批耐心培养。十几年下来,几个人的小团队逐步成长壮大为高学历人才组成的几十人的大队伍;还建立了畜牧博士后站,先后引进80余名博士后进站,弥补了人才的不足。建立了“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人才资源共享模式;

缺场地,缺资金,她多方筹措,从零起步。自建所至今,除了春节,她几乎没有节假日,夜以继日风雨兼程,流泪流汗却无怨无悔。如今,研究所建立起8个研究室、多种实验功能的综合实验室、3个民猪活体保存场、2个试验基地、3个试验站和4个实验检测室,成为黑土地上畜牧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平台。

建所16年,研究所承担国家级项目20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科技奖励近20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并获国家专利近百项,发表论文近600篇……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一个平台,刘娣串联起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科学研究事业,更是一群人对于开拓中国种猪本土化资源利用新途径、实现民猪产业振兴、带动我国地方猪产业发展、降低对国外种猪依存度持续不懈的努力。

刘娣教授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娣在实验猪场

“豕”志不移护种源


在猪肉还处于温饱需求的年代,由于市场对高瘦肉率和高生长速度猪种的过度追求,猪场绝大部分都是饲养商品化为主的引入品种。这样做虽然效益提高了,猪肉供给也加速了,但是本土猪种资源优势却丧失了,本土的味道和特色品种却被忽视了。

在非洲猪瘟爆发的大形势下,种质资源的单一性和对外依赖度过高,将极大威胁着我国生物多样性和食品安全。

针对我国猪业以引进猪种为主、许多地方猪种濒危问题,刘娣和她的团队做出了极具前瞻性的重要探索,成就突出。

她在以民猪为主的地方猪资源研究、保护与利用上形成了自有的特色方向,揭示了我国民猪优异种质特性遗传机制,创立民猪保种、育种和生产技术体系,持续开拓中国种猪本土化资源利用新途径,实现了民猪产业振兴,带动促进了我国地方猪产业发展,为降低对国外种猪依存度提供了参考,做出了贡献。

民猪是世界著名、东北唯一国家级保护猪种,是优质猪肉生产的资源猪种,曾被收入上世纪90年代农业部首次确定的《中国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它具有抗逆性强、肉质优良、繁殖力高等优异种质特性。

但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养猪业以引进外国品种为主体,导致民猪养殖量急剧下降,三种类群中,大民猪已经消失、二民猪和荷包猪血统锐减、纯种数量很少,导致30年中民猪仅维持保种状态。

早在成立研究所之前,刘娣于20世纪90年代起,就已经带领团队开始对包括民猪、野猪在内的不同品种猪的功能基因进行研究。

研究所成立后,2006年以来,她联合东北地区民猪研发力量,利用一切申请项目机会,对民猪资源保护和研发进行长期系统研究和重点立项,并采取以产业发展推动保种的“反催”保护民猪策略。

一项项成果和突破见证了这十几年风雨兼程的努力:

首次对民猪优异种质特性及其遗传机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解决了民猪资源特性不清制约育种和生产的瓶颈问题:

研究所首次获得民猪全基因组序列和图谱,明确了民猪起源进化。完成民猪全基因组序列结构解析,获得20853个编码基因;

结合43个猪种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首次在分子水平上确定民猪与莱芜猪亲缘关系最近,选育中引入过欧洲猪种血统,解决了长期以来对民猪血统问题的争议,为民猪杂交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次揭示民猪抗寒优良特性的分子机制,为培育抗寒型猪种提供依据;

揭示民猪生长、繁殖、抗逆、肉质等种质特性的分子机制,为育种和生产提供依据;

对民猪等9个猪种进行了4个特性的基因学研究,确定了31个SNPs可用于优质猪育种研究;

构建了民猪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图谱,首次鉴定民猪肠道菌群组成时空特征,发现民猪耐粗饲的菌群构成特点,为优化民猪饲粮和高纤维原料饲料化利用提供依据。

中国农学会专家组这样评价刘娣团队的研究成果: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民猪优异种质特性分子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成果由刘娣领衔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突破关键技术,创立民猪保种育种联合平台,创新优质绿色高效生态生产技术体系,解决民猪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的难题:

针对民猪群体小、血统少、单一方式保种风险大等难题,设计民猪保种与种质资源恢复技术路线,她提出“核心建群,多处保种,横向联合,共同保育”思想,建立了一个种质资源核心群、3个资源保种场和立体化保种技术体系;

多年来,刘娣多次深入到边远地区民间搜寻疑似猪只,经体型外貌、遗传和性能等测定,提纯选留进入核心群;

她建立了血缘控制和种猪交叉调换研企共建体系,使核心群基础母猪达1500多头,年产种猪15000余头,同时长期维持1个濒临灭绝的小体型民猪——荷包猪保种群,有效挽救和保护了民猪资源;

她研制了民猪精液冷冻配方和胚胎保种技术,建立了DNA库、细胞库、冻精冻胚和活体保种技术体系,民猪精液冷冻后活率达到60%以上,为民猪血统保存提供了保障;

她提出“按需培育、扬长避短、分子育种结合常规育种”技术路线,筛选出“巴民”优秀杂交组合。并筛选出巴克夏X民猪组合模式,生产性能显著提高,肉质好且生长速度快,出栏时间比纯种民猪缩短了2个月,肌间脂肪达3.3%以上,瘦肉率由48%提高到55%,深受市场认可,使民猪商品猪在东北市场占有率达3%;为了提高民猪利用效果,十多年来一直围绕民猪、巴克夏猪、松辽黑猪开展民猪新配套系育种工作,目前育种进展明显,产业认可度高。

针对没有民猪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问题,团队研发打造民猪场养殖规范性技术和管理模块,集成开发了选种选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等技术体系和信息化管理体系。在百余家民猪养殖企业应用,成活率、平均日增重和母猪年提供商品猪数提高3%、68g和1.1头;并使母猪非生产天数降低7天,肌间脂肪提高0.2%。

同时建立了野民杂交猪生产技术体系,以肉质细嫩民猪改良野猪,攻克配种等难点,提高成活率,使出栏时间由480天减到370天。

发明野猪“纯杂”快速分子鉴定方法,准确率100%,促进了野特产业良性发展,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

他们还针对养殖业环保压力与绿色循环农业发展需求,开展了生态循环、种养结合的技术研发,建立了多种生态循环模式:猪——林、猪——稻、猪——玉、猪——食用菌等模式,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黑土;通过“技术团队+龙头企业+贫困村”模式,放养回收助力脱贫;牵头组建森林猪研究院、国家龙猪生态系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多个种养结合科技示范基地。因开展以上工作取得的成就,成功申请获批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北方)并担任主任。

从初期艰难的保种选育,到如今成果累累并带动民猪在东北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刘娣和她的团队不仅丰富了消费者记忆中的家乡味道,更成为保护我国猪种多样性的重要科研力量。

一路艰难一路收获,开拓者的道路虽少有人关注,却弥足珍贵。他们一路走来,终不负韶光,终于走到了时代和人们注意力的聚光灯下。


民猪兴带猪业旺


畜牧科研的目的是什么?刘娣和她的团队以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

刘娣带领团队注重创新与生产、成果与科普、技术与服务推广的结合,深化科企合作,推进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科普,协同创立产业化、市场化体系,培育了以民猪为主的地方猪新兴产业。

作为首席专家,在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园区建设三大工程中,她主持实施畜牧创新体系、11个县32个基地100多个示范项目,举办养猪培训班百余期,培训农民2万余人,

她和团队创办的《黑龙江养猪报》发行4万余份,培养了大批养猪明白人;创作的《黑龙江现代农业技术系列科普图解丛书》获国家科技进步科普类二等奖;《现代农业新技术科普系列动漫片》10部,在央视、省电视台及网络等媒体播出,获称为全国优秀科普视频、黑龙江省优秀科普图书,开创黑龙江省生猪产业公众号,进行咨询信息、养殖技术推广工作;

她还帮助相关企业创立巴民、雪猪等6大著名商标品牌,在她的指导帮助下,合作企业研发了5大系列百余种产品,获得2个国家地理标识和多项绿色食品证书、HACCP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2家企业获世界农场福利养殖金猪奖;

在她和团队的推动下,黑龙江省已建立起32家民猪科技示范基地,技术转化项目资金300余万元,技术支持服务了300多家企业;

在他们的技术帮扶下,10家民猪场5年出栏200多万头商品猪,新增销售额20多亿元;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百姓对于生活最美好最朴实的期待。

为把科研成果变成农民和农业企业踏踏实实的收获,刘娣和她的团队几十年来用坚持不懈的努力,践行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种在人民心坎里的初心。

非洲猪瘟的确给我国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危”中却也有“机”,产业浴火重生也正当时。养猪产业从未像现在这样,得到如此多的关注。

3月1日,好消息传来,非洲猪瘟疫苗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成功,正在向产业化迈进。

从此前的损失中认识差距和不足,从各界的关注和关心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在农业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鼓励和期待下,猪业复兴的曙光已经可期。我国东北民猪产业也将在刘娣和她团队的科研支撑和扶持下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