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成果 Achievements

农业科普搞出新“花样”

“正月里来是新年呀,大年初一头一天呀……”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句话会不由自主的唱起来,甚至想摇头抖肩扭上一段大秧歌。这就是以二人转小调为代表的“黑土文化”所产生的深厚影响力。

现在,有人把“黑土文化”移植到了科普作品里,用二人转小调唱起了农业科普知识,还做成了动漫片,上传到了网络上、某音某手上,唱到了千千万万农民的心坎儿里。

这个作品,就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历时4年打造、推出的《现代农业新技术科普动漫片(黑土地系列)》(以下简称《动漫片》)。

现代化农业,强调现代化意识、现代化技术、现代化手段,但并不是所有农民都能跟上现代化发展并接受、使用现代化技术。《动漫片》的出现,就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的科普创作团队,针对农民科技素质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农业科普教育吸引力不高、通俗性不够、传播性不强的问题,开出的“偏方”。

这个“偏方”接地气。

黑龙江省农科院科普创作团队,有针对性的将农业先进科技与东北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相融合,本着讲好科技故事、展现乡村风貌、振兴黑土文化、传播农业技术的创作理念,从黑龙江省农科院“院县共建”、农技推广服务和精准扶贫的经验和做法中选材,并采用故事化的编创方式,以动漫为表现形式,以民俗化、趣味化、拟人化为表现手段,更采取了光盘、图册、纸媒、网络、广播、电视、融媒体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广泛传播,最终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这样的农业科普作品,你会赞同吗?

黑龙江省农科院党组书记刘娣(右4)带领主创人员深入兰西县远大镇远大二中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

创新科技内容,服务时代需求


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中国东北通过以大农机、大水利、大科技为特点的现代化大农业,构筑起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扎根黑土地,服务全中国”,黑龙江省农科院建院60多年来,始终以解决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农民实现切实愿望为立院之本。

在这样的“农科精神”指引下,黑龙江农科院科普创作团队立足新时代,承继前人,大胆创新,力争做好做实农业科学普及工作。《动漫片》就是他们近年交出的优秀答卷。

他们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内容选择依据,以调整农业结构为目的,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读者对象,以黑土地优势农产品为主线,充分结合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与农业科技深度融合的农业科普创作新模式,创新基于版权的数字内容创作手法,编创了以发展现代农业,反应农民生产、生活和东北民俗文化为特点的《动漫片》。

据介绍,《动漫片》共计10部,内容涵盖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产业,围绕五大作物、保护地栽培及畜牧养殖技术开展创作,精选了包括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木耳、西瓜及猪、肉牛、奶牛等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效果好、收益高的最新农业技术,突出了新技术的实用性和原创性。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许多种植大田作物的农户逐渐向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经济效益更高的产业转型,却苦于不懂技术不敢贸然投入,或投入后效益不高,《动漫片》讲述的创业故事恰好满足了这部分农民的需求。

尚志市的几个农户观看《小木耳大产业》后表示,原本还对县里大力发展木耳产业不理解,看完动画心思活了,感觉自己也能试试。

《动漫片》对于非农专业的政府决策者进行产业布局,企业家涉足农业产业,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培训、扩充知识范围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创新创作意识,注重以人为本


如何让农民喜欢看、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科普创作团队一直在思索的课题。

遵循这一原则,他们的作品策划源自农民日益增长的生产与文化需求,作品表达方式满足农民的喜乐爱好,采用“以科学性为核心,趣味性为载体”的科普作品模式,既注重科学性,也注重趣味性。

他们用生活化的语言、生动的卡通形象和动听的民间小调传达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讲述科学道理,把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以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向千家万户。

比如,他们用一个分别放着不轮作和轮作收益的小天平,就大豆重迎茬问题帮农民算笔经济账,形象、趣味,科学道理一目了然;

用小奶牛吃饲料的卡通动画代替传统图表,直观表现奶牛精、粗饲料配比等不同数据,既容易理解又便于记忆;

《小土豆增效记》中,脱毒薯和“自留种”间的一场地盘之争,不但让“自留种”一家出尽了洋相,也让观众在欢笑中明白了脱毒薯的优点;

《种苜蓿养牛羊》里,观众在担心“贪吃鬼”羊妹子会不会被牛保安抓到的同时,也把苜蓿的种植要点看了个明白……

理论知识科普化、语言表达通俗化,遵循这样的创作意识,《动漫片》把高科技变成了“傻瓜式”,做到了尽可能的直观、趣味、易懂和可操作,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见效。

同时,针对农民科技素质普遍较低、专业书籍看不懂,新成果、新技术转化难的问题,团队采用了更生动、更鲜活、更易百姓接受的科普作品新形式。在《动漫片》中,每一集都有“三个一”——一个故事、一个主要人物、一个卡通形象,创作出了小土豆、小玉米、牛妹子等14个主要卡通形象,整套故事又以青年专家“小农科”为核心人物进行串联,有连续,又有区别,从而做到集集鲜活,过目难忘。

正如科普创作团队负责人所说,“《动漫片》是以农民是否有用作为最终的创作依据,从选题到选技术,从脚本创作到二人转编曲,全程邀请农民参与,并针对农民的意见进行反复修改,力求真实反映当代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风貌,农民既是读者也是最后的定稿人”。


创新科普形式,深藏黑土文化


“土豆种植巧呀嘛巧选地呀,低洼涝害是大忌,平地岗地都可以;缓坡地排灌两呀嘛两相宜呀,碱性土壤出苗不容易,爱得疮痂病品质低;土豆浇水任务艰巨呀,灌溉设施必须得力呀……”

这是《动漫片——小土豆增效记》中的一段二人转唱词,短短几句话,把选地、选土壤、灌溉等土豆种植的几大要素都唱了个明白,朗朗上口,又言之有物。

类似这样的二人转小调,《动漫片》中还有很多,比如“正月里来正月正,科技培训大练兵”、“秋整地通通气,微生物生长不费力”等,共计40余首,全部原创。

二人转小调形象生动、可读性强、感染力强,将生产与娱乐、科学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在传播科学知识,让人牢牢记住技术要点、难点的同时,着力体现出“黑土文化”的自信。

为了达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他们积极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参与其中,最终形成了155人组成的创作团队。

团队中既有农业专家,也有画家、作家、导演,成员间分工明确、通力协作,从选内容、实地采风到编剧本、开展绘画创作,从动画合成、配音配乐到技术把关、审核修改,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行业所长,克服了跨行业、跨领域,复杂技术趣味化、通俗化、故事化难度大等困难完成了制作。

4年间,科普创作团队创新性的运用动漫这种以往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很少运用的新载体,将202项最新农业技术与小品、二人转等东北民俗文化有机结合,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了出来,达到了“三个普及”——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向市民普及农业常识,向社会普及农业文化,建立了讲好农业科技故事的样板,为其他科普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创新传播方式,构建融媒体网络


如果说,内容是一件优秀的科普作品能否在受众中落地生根的根本,那么传播,就是帮助这件优秀科普作品尽快抵达受众的途径。新媒体蓬勃发展时代,何时、何地,采取何种节奏与方式传播,至关重要。

黑龙江农科院的工作人员也非常清楚这一点。作为距离农民最近的一批人,他们了解,现代的农民已经不仅限于传统型的看书看报看电视学知识,更有大批的新型农民喜欢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刷”知识。

因此,他们将科普作品与新媒体相结合,积极创新科普作品的传播方式,进行了多层面、宽领域、立体式的宣传推介与传播,力争做到随时随地可看、可学、可用。

一是利用便于学习、阅读的传统平面媒介,制作配套丛书和科普明白纸,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图解最新农业技术,进一步突出科普作品的人性化、图片化和口袋化。

二是借助电视、广播、网络等电子媒体播出《动漫片》,更直观、生动的向广大农民传授科普知识。作品在央视、黑龙江省电视台、各地方电视台累计播出150余次,并在“学习强国”“云上智农”“哈尔滨党员先锋网”“黑龙江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等教育平台以及“优酷网”“腾讯视频”等主流视频网站推出,点击率累计达500多万次。平时很少接触电子媒体的偏远贫困地区农民,还可以通过农科院自主创建的“农业云平台”村级服务站观看《动漫片》。

三是为了顺应手机等新媒体在农村快速发展、普及的新形势,将作品进行二次加工,制作成更适合“抖音”、“快手”等移动互联网平台播出的微动画和图画,点击率达200多万次。团队还专门开发了“掌上农业”科技服务手机APP,并开通微信公众账号,让农民在与专家交流互动的同时,通过观看《动漫片》轻松掌握最新实用技术。

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新媒体“三体”式推广,真正做到了新型传播媒介与传统传播方式相结合,不同平台、不同形式更打造出了利于农民观看、学习的立体传播空间,真正做到了实用、实效、实在,在科技合作共建、精准扶贫、“三区人才”、职业农民培训等各类科技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同时,团队以动漫作品为载体,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提升中小学生农业科技素养。作品的发行和传播,真正实现了“五个引导”引导农民用科技解决生产问题,引导新型农业投资主体进入农业领域,引导农业后续人才懂农业、爱农村,引导消费者对新科技有正确认识,引导社会各届关注农业发展。

“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这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的科研人、科普人多年践行的“农科精神”。期待他们在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科学普及路上搞出更多新“花样”。

动漫片采取光盘、小画书、明白纸和融媒体相结合的推广方式,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