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本期特稿

——记2011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及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

大会现场

        2011年11月27日~29日,“2011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暨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及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京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承办,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协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奚大华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自动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代表近千人出席此次盛会。 

继往开来谱新篇


        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于1961年,是全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全国自动化科学技术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学术性社会团体。学会成立50年来,以“促进自动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自动化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自动化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为宗旨,目前拥有会员4万余名。设有学会办事机构、25个专业委员会、7个工作委员会、28个省市学会,主办刊物5本、合办刊物5本,覆盖了自动化科学技术领域的各个层面。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孙优贤院士在《中国自动化学会五十年光辉历程》的报告中,详细回顾了过去50年来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自动化人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他指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自动化已成为保障和促进现代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核心科学技术之一,自动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今后,自动化学会仍应作好创新研究和创新发展,争取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获得一大批突破性的重大成果,打造一批学术会议的著名品牌,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创新服务平台,建立一支致力于学会工作的专业的队伍。他号召所有中国自动化人紧密团结起来,传承钱学森伟大科学精神,共同开拓中国自动化事业的美好未来。
        50年峥嵘岁月,一代又一代中国自动化人孜孜不倦地为推进中国自动化与信息、智能科学技术事业的学术发展和技术创新,提升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贡献了积极的力量。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向建设创新型国家奋力迈进的一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自动化学会将继往开来,继续发挥好自动化领域“服务企业、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良好作用,抓住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大会还为学会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以及一批优秀学会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等十个集体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先进集体奖”;湖北省自动化学会王永骥等23人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工作者奖”;文传源等11人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五十年杰出贡献奖”;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董西松等人分获“第五届ABB杯全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论文大赛”一、二、三等奖;此外,大会还颁发了首届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及第二届中国自动化学会杨嘉墀科技奖。

研讨会

交流学术氛围浓

        “中国自动化大会”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始于2009 年,隔年召开。2011中国自动化大会自筹备以来,共收到来自17个研究方向的论文700余篇。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隆德大学自动化控制系Karl Johan Åström教授等来自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进行了精彩的大会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吴宏鑫院士在《航天控制的现状与未来》的主题报告中指出:航天控制技术是决定航天器发展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水平直接制约着航天器的功能和性能。他从航天器三大领域,即高性能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与深空探测器,分析了高精度姿态控制、快速机动与稳定姿态控制、飞船返回再入控制、交会对接控制、深空探测自主导航和自主控制等航天控制现状。他认为,基于特征模型的智能自适应控制,把智能与自适应控制结合考虑是解决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问题大有前途的方法。
        中国工程院柴天佑院士在《复杂生产制造全流程一体化控制系统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现代工业迫切需要实现产品质量、产量、能耗与物耗、产品成本等综合生产指标的全局优化。这就需要在原有工业过程控制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全流程一体化控制。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研究生产全流程一体化控制系统成为可能,当前,一体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飞跃教授在《再论平行控制理论与方法》中提到:平行控制旨在以数据为驱动,通过虚实互动的方式,对复杂系统进行控制与管理。其核心思想是使实际系统趋向人工系统,而非人工系统逼近实际系统,通过人工系统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平行控制应当在不断探索和改善的原则下,建立相应的体系和方法,利用人工系统、计算实验、平行执行等理论和方法,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思想和分布并行式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建立复杂系统控制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以此实现复杂系统的控制与管理。
        浙江大学褚健教授在《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主题报告中提出:塔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通过分布式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几十万面太阳能反射镜的集群跟踪控制,将太阳光聚光到太阳能的吸收器目标点(太阳能锅炉),加热工质完成光—热能转化。该项技术在国内推广尚属起步阶段,如何提高大规模聚光系统跟踪精度、提高光电转化效率、缩短工程调试周期都还是世界性技术难题。
        清华大学周彤教授在《稳定性、正实性、鲁棒性及希尔伯特第17问题》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稳定性、鲁棒性是对系统的基本要求,正实性是闭环控制系统中存在静态非线性,是其线性部分所必须具有的特性。这些在工程系统设计中从不同侧面对系统分析与设计所提出的要求,在其判定方法与设计算法研究中与数学中的希尔伯特第17问题及其推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试图从问题解决的方法论侧面,探讨关于稳定性、鲁棒性、正实性等的已有主要判据与希尔伯特第17问题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处理此类问题的统一框架,并进一步讨论近年来广为关注的多维空间分布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与正实性等的判断问题。
        此外,大会还安排高速铁路和城轨运行控制系统、智能电网与控制、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PSS、基于数据的建模控制及优化、新能源与绿色制造自动化系统及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专题会场和70余个精彩的专题报告,分别报告各分支和交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记者发现,每个专场不仅座无虚席,还加了很多椅子,更有很多与会者是站着听全程报告,学术氛围异常浓厚。

钱老精神永传承

        钱学森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始人、第一和第二届学会理事长。为缅怀钱学森先生,追思他作为新中国自动化事业的奠基者,为中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所付出的毕生心血和作出的卓越贡献,弘扬钱老的科学精神和光辉思想,本次大会特邀钱学森先生的秘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院涂元季将军作题为《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 弘扬钱老科学精神》的报告,他饱含深情地回顾了钱学森先生的严谨治学与真诚待人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全体与会者。大会还邀请钱老的女儿钱永真及其先生出席会议,并专设“钱学森科学与教育思想研讨会”,由戴汝为院士主持。
        与会者围绕着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大成智慧教育”构想、思维(认知)科学、社会思维与群体智慧、“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理论、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统一结合、品德情感与智慧能力并重、培养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等创新的教育思想,以及在学习、继承、发扬钱学森践行大成智慧学,实践钱学森教育思想活动中的体会和经验等,深入挖掘、探讨钱学森教育思想理念和杰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戴汝为院士回顾了当年跟随钱学森学习的一些往事。戴院士说:“上世纪50年代,我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力学所工作。当时力学所的高级研究人员数目多于所内大学毕业生人数,所以每个毕业生都能得到一位高研作为导师。我幸运地分配到钱学森先生门下,从事科研工作。当时我也参加学习工程控制论,听钱先生讲课并且帮他整理笔记。每一讲座结束,我把整理好的听课笔记再送给钱先生审阅,他在一些我笔记不准确的地方做出修改。记得每次去钱先生办公室送审我的听课笔记时,我都很紧张,生怕自己记得有错挨批评,但每次一见到钱先生时我又会鼓足勇气一股脑儿向他提出自己没有听懂的问题,有几次他听完我的问题后只简单说一句‘听不懂!’就又低头在办公桌上处理文件不理我了,我尴尬地站在那里……我知道钱先生的任务远远不是研究所这些工作,他肩上还承担着国家的大事呢!所以我生怕耽误他的宝贵时间,正寻思是否离开他的办公室的时候,钱先生却说话了,他指出我提的问题表明思维不清楚,又告诉我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思考等等。于是我恍然顿悟:钱先生是在教我思考问题的方法。经历了几次类似的‘尴尬’,我深深感悟到自己在科研思路及科研方法上明白了很多,这使我在科研道路上终身受益!”他认为,钱先生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和智慧,对科技前沿问题的敏锐与把握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向科学进军的学习榜样。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顾基发研究员在《钱学森从工程控制论到系统工程再到系统科学的历程》的报告中说到:今年是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回顾他的一生都在为科学和技术事业而奋斗。他的钻研是深刻的,他的视野是宽广的,站的高度又是战略性的,因此人们称他是三维科学家。他对科学研究是极其严谨和认真的,但是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情是很深的。所以我们不单要学习他的科学钻研精神,更要学习他的道德情操!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西南交通大学思维与智慧研究所所长尹红风博士在研讨会上就“钱学森之问”、新技术革命、思维科学与智慧科学、钱学森晚年成就等内容作了发言。他认为,钱学森开创的思维与智慧科学,是中国第一次在人类科学重大问题上取得的世界上领先的突破,是科学的革命,也是新技术的革命。仰望星空,追求真理;传承和实现他的思想、理论和规划,也许就是对“钱学森之问”最好的回答。
        北京科技大学涂序彦教授回顾了钱学森先生亲自指导研究“协调控制”、“大系统控制论”的过程。他说,钱学森先生是“工程控制论”的创立者,是国内外自动控制、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领路人,是开拓创新的科学家、德高望重的教育家。钱学森先生的高尚品德、科学精神、教育理念、治学方法,是我国科学技术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师道楷模。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的教师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开办钱学森实验班和钱学森拓展班的情况。钱学森班的宗旨是践行钱学森教育思想,探索中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以“大成智慧学”教育思想为指导,按照钱学森教育思想搭建培养模式整体框架;依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和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体现人机结合,以自主学习教育为中心;按照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学生实验教学环节。研讨会上,四位来自钱学森班的同学交流了各自的心得体会。与会者都积极参与,结合自身实际讨论有关钱老的教育和科学思想。各种思想在这里激情碰撞,会场气氛热烈,直至研讨会结束,大家依然意犹未尽。
        这是一场严肃的学术会议,这是一场隆重的庆典,这更是一场相聚的盛会。2011中国自动化大会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及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已然落下帷幕,但对钱学森精神的传承、对自动化未来的开拓将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