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

齐鲁明珠 化工奇葩

张忠正董事长在人民大会堂


        滨州,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它不仅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且是中国“孝”文化和吕剧的发源地。这里孕育了历史上无数英雄豪杰,中国武圣孙武、一代政治名家范仲淹等都诞生于此。
        淳朴的民风,富饶的土地,开放的环境,也造就了一大批迅速崛起的企业,滨化集团可谓是其中的翘楚。自1970年投产至今,滨化集团总资产已达61.3亿元,已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拥有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氯碱、热电、口岸仓储、投资等良性互动产业板块的综合型化工企业集团,成为齐鲁大地上一颗璀璨明珠、化工行业里的一枝绚丽奇葩。

        一枝奇葩出齐鲁
        借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滨化的掌舵人、全国人大代表——张忠正先生。希望通过当面交流,能对滨化风雨兼程几十年的发展有一个较为详实的了解。
        人们似乎很难想象,如今,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的滨化集团,曾是昔日一家连续七年亏损的小厂。采访之初,张忠正董事长首先向记者讲述了滨化的创业之路:
        滨化1968年建厂,1970年投产,是当时滨州市第一个化工企业。不仅规模较小,而且连年亏损。到了1978年,滨化才开始扭亏为盈。1978年-1984年期间,滨化的利润虽不大,但已经开始进入持续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企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1985年-1993年,利税从300万增到了5000万。1993年,国家开始产业结构调整,滨化也进入产业调整期。一直到1998年,滨化的效益始终徘徊,增幅降低。于是,“九五”期间,滨化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口号。从1998年开始,滨化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发展思路,企业的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1999年,利税不到1个亿;2000年,利税突破了2亿元;2005年,实现利税17.57亿元。
        通过调整,滨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5年,滨化实现了自建厂35年以来利税累计57亿元的突破。
        2003年,按销售额排序,滨化位居山东省行业排名首位、中国化工行业500强排名第41位、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排名第129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225位;2006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排名第145位;2007年,中国化工行业500强排名第3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225位……连续13年,滨化都是滨州市的第一纳税大户。
        但实际上,“十五”期间的五年就实现了44.7个亿,经过调整的滨化一年就干了前三十年的工作。三十五年间,滨化上缴国家利税36个亿,其中,有31个亿是“十五”期间五年里上缴的,2006年-2007年的两年里,滨化又实现利税50亿元,上交国家37亿元。自2000年至2007年,已累计利税总额达96.5亿元,上缴利税达69亿元,有力的推动了国家和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滨州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五”在滨化发展史上是不平凡的五年,也是高速发展的五年。回顾“十五”的工作,五件大事成就了滨化的基业:一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市场大趋势的带动下,与中海油合作,组建了中海沥青股份公司,共同打造了中海36-1重交沥青这个民族品牌;二是收购盐场,组建山东滨化海源盐化有限公司,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原料供应问题,更主要的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稳固基础;三是在烟台的龙口市建立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涉足大物流领域,为原料和产品的国际化运作打下了基础,为发展口岸经济拓开了一条新路,这相当于建了一个口岸市桥头堡;四是淘汰了20世纪80年代建的热电联产装置,2003年开始建设了国内第一条镁法脱硫生产线,并于2005年投产;五是对化工产业进行全面调整提升,建设了年产18万吨的离子膜烧碱装置,淘汰了高能耗的隔膜烧碱装置,成为国内淘汰隔膜烧碱的首家企业,节能减排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出席人大会议出席人大会议


        在创新中求发展
        记者:滨化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张忠正:近年来,我们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创新力度,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各套装置能力,使滨化的竞争能力和企业核心实力得到了大幅度增强。“九五”期间共完成大型技改项目十项。三次氯碱改造使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达到了18万吨/年;新上1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热电联产装置锅炉发汽能力达750吨/小时,使总发电能力达到了12万千瓦;原油炼制能力达到了320万吨/年。
        如果说化工产品结构调整,只是让我们喘了口气的话,那么炼油产品结构的调整,则让我们真正扬眉吐气。在这次结构调整中,滨化主动登门“攀亲”,经过一年的磋商洽谈,组建了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高等级重交沥青。目前,重交沥青产品畅销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并被北京公路局在全国率先用于高速路面的建设。作为中国最大的替代进口重交沥青生产基地,2003年,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以60万吨的重交沥青产销量,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从此,滨化进入到国家扶持发展的基础行业中,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通过自主创新,滨化主要生产装置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烧碱产量居山东省前列,为全国最大三家环氧丙烷商品供应商之一,环氧丙烷商品市场供应量已连续四年保持全国首位,市场份额占20%,油田助剂产品市场份额占30%。目前,公司各生产装置配套合理,已形成了一条比较完善的产品链,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开拓出了广阔空间。


        人才助滨化腾飞
        与其它大型集团公司庞大的职工队伍不同的是,滨化目前只有两千多名职工。和1995年相比,只增加了400人,可效益却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记者:人才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滨化是如何提高员工素质、打造智力平台的? 
        张忠正: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必须要有人才,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人才需要学习才能创新。“十年种树,百年树人。”从1995年开始,集团对人员结构进行了调整,大专以上文化的员工占到70%,走在全国化工行业的前列。通过能力竞争岗位,人均收益大幅提高,截止到2007年,人均年收入已突破40000元。
        极力攀“高枝”,打造智力平台,是滨化挖掘人力资源的战略选择。2001年,投资近200万元,先后建立了清华大学和石油大学远程教育滨州站。滨化职工不出厂门,就可以聆听高等学府专家、教授的讲授,远程教育滨州站成为为滨化输送人才的储备基地。
        要想人尽其才,必须强化激励机制。滨化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大会,公开选拔优秀技术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津贴。同时,收入向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倾斜。


100万吨/年高等级道路沥青加工装置100万吨/年高等级道路沥青加工装置


        记者:那么人才创造的价值有多大?
        张忠正: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滨化扩大环氧丙烷生产线。如果进口一套年产万吨的设备,需2亿元人民币。而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人才的优势,通过消化吸收,自行建设了年产4万吨的装置,取得了三项技术专利,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投资仅7000万元。
        在采访结束前,当记者问及“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走过来,最大的感触又是什么”时,张忠正沉思了一下,然后感慨地说:“这四十年,我是和滨化一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为了它的不断发展,我倾注了半辈子心血,可以说是感情深厚……这么多年,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正是强大的人才队伍,才创造了滨化今天的业绩。而滨化的发展壮大,也为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人才是滨化发展的未来,滨化明天的辉煌,更要靠他们去铸就。”
(未署名的照片均由滨化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