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学术交流

建设生态文明先要转变观念

来我社点评杂志来我社点评杂志


        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且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对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人类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是同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早在20世纪上半叶,英、美、日等国发生了“八大公害事件”,向全世界人民敲响了警钟。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全面爆发,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国际社会开始一致认识到: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文明演进的基础;必须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废水和废气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了《21世纪议程》文件。这两个文件是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中国古代,早就有主张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但一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我国政府才开始关注和重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1994年我国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既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也是我们今后建设实践的行动指南。
        建设生态文明,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摒弃那些不科学的长期束缚我们头脑的传统观念,就不可能有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决策和科学行动,就不可能实现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彻底摒弃四种传统观念

        一是“以GDP论英雄”的观念。我们以往衡量干部的尺度和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主要是或首先是看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GDP增长了,就“一俊遮百丑”。其实GDP只是一个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并不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人们物质生活的好坏。在传统生产方式下,为了追求GDP的增长,盲目重复建设,不问市场、不问需要拼命扩大生产规模,已经造成了许多毁灭性的生态灾难:资源被严重破坏和过多消耗,有害物质大量排放,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等。因此,衡量、考核发展的指标,不应该仅是或主要是GDP一项,而应该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生态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就经济指标来说,至少还应该包括就业、物价、人均收入、财政收入、国际收支等指标。GDP本身也应该进行科学改造,剔除经济成本、不合格不安全产品和产品积压损失失效等因素。
        二是“有水快流”的观念。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尽快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曾经提出过“有水快流”的口号。这个口号实际上是60年代提出的“大跃进”口号的翻版,只求“多快”,不问“好省”。在这个口号的影响下,无数小企业在广大农村破土而出,“村村冒烟,遍地开花”,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和自然环境严重污染。尤其是那些小煤矿,不仅使矿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且成了生产不安全、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现在,这种“有水快流”的观念,仍在一些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中有一定市场。
        三是“先生产后治理”的观念。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地方采取这种十分有害的方式。他们总认为,经济太落后,有钱赚、有饭吃最重要,先建设、生产,取得经济效益后,再来治理污染也不迟。殊不知,依靠污染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来进行生产与建设所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比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多得多,何况许多资源不可再生,被污染的环境难以修复,这是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的极端不负责任。还有的认为可以“边生产边治理”,这实际上是“不治理”或“后治理”的借口。必须在论证、设计、建设、安装、生产等各阶段,把防污治污放在首位,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坚持清洁设计、清洁建设、清洁生产。
        四是“浪费无罪”的观念。人们一般认为贪污腐败才是犯罪,浪费不是犯罪。在实践中,对浪费行为很少进行法律方面的监督和追究。这些年,大量圈地、乱占耕地;生产、建设不考虑节能减排,水、电、煤、油浪费惊人;耗费巨大财力物力,大搞形象工程,大办庆典活动;办公场所豪华奢侈,严重浪费钱财和资源;大吃大喝、公车私用等等现象十分普遍。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人们习以为常,一些官员更是乐此不疲。浪费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不比贪污轻。毛泽东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我们不应该忘记和对之熟视无睹。


参加母校清华大学“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庆祝活动参加母校清华大学“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庆祝活动


        在全社会牢牢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

        生态文明观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落脚点和出发点)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从我国当前的形势来看,比较重要的有4个:
        一是“建设生态文明刻不容缓”的观念。从全球范围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对地球资源的索取已经大大超出了合理的范围,过度开发土地,滥伐森林、过度捕捞,严重污染水、土壤和大气,导致高温、暴雨、强台风、海啸等频繁发生。从我国来看,一方面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资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高投入、高增长的同时,存在着高消耗(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为4%-5%,而各种资源的消耗量占世界的7%直到40%-50%)、高污染(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超过15%)的严重问题,而且这种资源消耗增长很快,生态恶化日益突出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这是我国面临的最大危机,是政府工作的燃眉之急,应当刻不容缓地把建设生态文明抓紧并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四位一体”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强调,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这就形成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位一体”,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实践证明,物质文明建设,不仅同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而且同生态文明建设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二者必须协调推进不可偏废。例如,在产业结构方面,要加快发展资源消耗较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优化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并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在消费结构方面,要积极倡导各种节约资源、减少废气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方式,如发展节能住宅、发展公共交通和自行车等。
        三是“依靠创新实现少耗资源多创财富”的观念。经济增长快,创造财富多,不一定非多消耗资源不可。根据世界银行资料,按人均财富计算的10大富国都是自主创新国家,如日本、丹麦、奥地利、挪威等都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富裕国家的财富80%来自非自然资源,它们主要是依靠自主创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占全球的86%,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占全球的98%。这说明依靠创新实现少耗资源多创财富是可能的,在这方面我国尤其有巨大的潜力。
        四是“建设生态文明人人有责”的观念。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政府、企业责无旁贷,每个公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每个人都是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物质性的消耗和排放,也都会感受到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的危害,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所提供的良好的条件。因此,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使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单位都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全社会形成自动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