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ACADEMICIAN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

        题记:火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又是灾难罹患的根源; 大火无情,灾祸难料; 谁能危急时刻扼住死神的咽喉,再次点亮生命之灯?

盛志勇院士盛志勇院士


        发生在中国的人间奇迹         [案例:治疗全国首例危重烧伤患者]        孙波,航天工业部青年女话务员。1980年,她因所在机房意外起火,被无情的大火烧得几乎体无完肤,全身焦黑犹如木炭,烧伤面积95%,其中三度烧伤达90%,并伴有重度呼吸道烧伤,生命垂危。一场火灾之劫把这位青春妙龄、风华正茂、对未来对人生充满憧憬的姑娘推到了死亡的边缘。         在人们的救助下,她被火速送到了三O四医院。于是,一场与死神争夺这位青年女工生命的“战斗”开始了——         医护人员在对她因危重烧伤引起的并发症进行了精心治疗之后,终于使她转危为安,保住了生命。         接着,先后为她进行了8次植皮手术和整容手术,最长的一次植皮手术达8个多小时。植皮时要在巴掌大的异体皮上挖160到200个小孔,再把小米粒一般大的自体皮相间植入孔内……         仅从她的头皮取皮就达30多次,而且愈合后竟奇迹般地长出了满头乌发! 为使孙波完全康复,烧伤科一直坚持了20年的追踪治疗……如今,孙波能与正常家庭妇女一样,用部分失去手指的双手包饺子、织毛衣、打乒乓球、使用电子计算机,有一个细心体贴的丈夫,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当记录这位青年女工救治、康复的资料片在美国召开的国际烧伤会议上放映时,一位美国教授看完影片之后,十分激动,竟把介绍情况的中国学者抱起来转了两圈,兴奋地说:“烧伤面积如此之大,治愈恢复如此之好,这是发生在中国的人间奇迹!这样的患者,在美国只能放弃治疗。”         而指挥这场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的,正是我国著名烧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教授。  创造奇迹的探索者          [案例:穿越百分之百]        1997年6月底,位于北京燕山脚下的某化工厂,发生了一次恶性爆炸事故。46名在场职工被大火烧伤,其中9名重度烧伤的病人被送到三O四医院,最重的烧伤面积达100%,三度烧伤达90%,他们都伴有严重复合爆震伤和吸入性损伤。在盛志勇的主持下,连夜进行抢救,除三名烧伤合并肺部爆震伤患者因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死亡外,其他患者病情迅速稳定,安全渡过危险期、感染期,避免了发生脓毒症。四个月后,6名患者均治愈出院。         拯救100%烧伤患者的生命,被烧伤界视为一种不可跨越的“禁区”,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国外同行看来,100%烧伤患者能活下来,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而盛志勇主持下的烧伤中心,自组建那天起,就紧紧盯住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进行攻克研究,锲而不舍要突破这个“禁区”,让“神话”变为现实!         烧伤科在他的指导下,治疗烧伤的水平迅速提高,迄今为止,累计收治烧伤患者17543例,烧伤LA50已达99.8%,居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烧创伤救治的重点支持单位和指导单位。这组数字在行家眼里是极有份量的。它凝聚着盛志勇的一片心血,是他在烧伤领域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明证。为了烧伤病人的救治,经常要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和细菌、感染打交道,气味难闻,汗流浃背,病人被烤焦的肢体和变形的容貌让常人不堪目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盛志勇和他的同事们多少次把极重度烧伤病人生存的一线希望变成了现实。


盛志勇院士在查房盛志勇院士在查房


          [案例:汗腺再生----让生活更美好]        2007年11月,记者在采访盛志勇院士时得知,提高深度烧伤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他们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个月后,两例临床试验表明小面积的发汗试验呈阳性。         几十年来,盛志勇和他的同事们凭着严谨治学、执着追求、至善至美的精神,对战伤、创伤及烧伤的探索和临床救治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但是长久以来,盛志勇脑海里一直思考着:如何使患者救治后不只限于保住生命,还能生活自理,进而恢复工作?         面对这一世界难题盛志勇奋力攻关……         他在国内最先研制出了适于烧伤患者涂用的化妆油彩,解决了浅度烧伤愈合后皮肤色素沉着或脱色素的问题。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根据烧伤的不同时间、不同部位、不同伤因、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状态等情况,总结出一套不同手法的体疗按摩规律。国内外烧伤家评价这项成果“推动了学科的发展”,是对烧伤治疗的重大贡献。         女话务员孙波现在虽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在夏天,她的房间里要放两个空调,非常怕热,不敢外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她受伤时身上的汗腺都烧掉了,没有汗腺,体内的汗就出不来,夏天对于深度烧伤患者来说是十分痛苦的。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完全攻克汗腺再生问题。”盛志勇院士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继续说道,“不过,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原来,在盛志勇的带领下,全军烧伤研究所早已开始了对深度烧伤病人汗腺再生和移植的研究,利用病人自己的部分健康皮肤汗腺细胞(如骨髓干细胞、腋窝部位的皮肤汗腺细胞等),放在好的肌体和环境里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出更多的健康汗腺细胞,然后再将这些健康汗腺移植到病人的身体里面去。目前,已经进行了小面积的汗腺细胞种植临床试验,并获得成功——这是盛志勇和同事们用辛勤和汗水换来的又一个世界首创!这也让大家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 此后,他们还将利用脐带组织的干细胞进行试验,这样就可以大面积培养汗腺细胞。深度烧伤病人夏天外出、运动将不再是梦。


盛志勇院士与病人交谈盛志勇院士与病人交谈


         寻觅探索者的足迹        1920年7月1日,盛志勇出生在浙江德清一个医生家庭,受家庭的熏陶,使他幼年就萌发了立志成长为一名医生的抱负,悬壶济世,普渡众生。但是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的旧中国没能给这位热血青年带来光明,在导师沈克非的推荐下到美国留学。         

        祖国解放前夕,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院外科研究室进修期满的盛志勇,意识到一个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政权就要诞生了,他毅然放弃丰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打点行装,启程回国。从此,他的心随祖国母亲的脉搏一起跳动,他满怀深情地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每当祖国出现急、难、险、重的情况时,他都置生死于度外,慷慨赴难。         

        当美帝国主义在鸭绿江边燃起战火时,盛志勇与一群热血青年加入“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奔赴前方,抢救伤员。他和战友们协助沈克非教授研究了输送血液去前线的保温防震箱,向前方提供新鲜血液——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成功的创举;另外,淀粉海绵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战伤止血的空白。         当中印边境燃起烽火的时候,盛志勇作为军委派出的医疗队队长,率队奔赴世界屋脊,在西藏军区总院不分昼夜地接待治疗一批又一批的伤员。1966年3月,率医疗队赴邢台地震灾区……         1966年6月,率医疗队赴成昆铁路……         1967年8月,赴朝鲜执行任务……1967年10月,赴越南执行任务…。1969年5月,随医疗队到陕西安康贫困山区……         1971年5月,随医疗队到山西吕梁地区……         1976年7月,赴唐山地震灾区……         1979年3月,赴云南、广西中越自卫反击战前线……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盛志勇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体现,他和医疗手术队员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关于火器伤的研究、关于创伤弹道学的研究、关于低容量性战伤休克的研究、关于同种异体皮移植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无不与战伤有关。偶然的工作内容决定了盛志勇必然的在战伤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开创着一个又一个第一。         第一个野战外科实验研究室。1952年春,军事医学科学院建立之后,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的沈克非和盛志勇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实验外科学工作基地。         第一个急症外科医院。1956年春,沈克非和盛志勇在思考着和平时期如何发展野战外科。于是,一个日常和战时相结合的急症外科应时而生。         皮库。在烧伤的临床治疗中,加痂植皮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烧伤面积大,患者自体皮供皮部位少,完全用自体皮覆盖创面非常困难,有时甚至根本不可能。必须依赖大量的异体皮覆盖创面,控制感染达到再生的目的。而在临床中,往往遇到有皮的时候没有伤员,伤员需要植皮的时候又没有异体皮。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在1981年完成了用液氮储存皮肤的方法,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低温异体皮库。这座皮库先后向20多个省、市100多家医院提供异体皮,挽救了1000多名大面积特重型烧伤患者的生命。         第一个我军创伤外科中心。1982年,中央军委决定在三O四医院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创伤外科中心,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转变做出的重大决策。盛志勇奉命调到三O四医院任副院长兼任创伤外科中心主任,他意识到,烧伤、创伤是未来局部战争战场救护最常见、最大量、最需要的学科,深感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极为重大,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我军烧伤医学事业之中,经过不懈努力,该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全军烧伤研究所。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军对战伤、创伤及烧伤的探索和临床救治分别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986年,被邀请为美国创伤学会第12届Fitts教授讲座的主讲人,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         1996年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2月,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         1999年10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0年11月,由江泽民主席签署通令荣立一等功……         ……         如今,他仍坚持每天正常工作,参加科室和院里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同时,他还负责评审大量专业论文、修改4本专业杂志的英文摘要、主持全军的重点课题、带教博士研究生等多项工作。         一次次不平凡的人生历练,奏出了盛志勇浩荡恢宏的生命之歌,在这首歌中,充满了仁爱之情。         “超越生命,那是指人的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和灵魂。”盛志勇感慨地说,“而这种境界,这种精神和灵魂,是要有一个生命的载体啊!我们的使命,就是拯救被损毁的生命载体,为之注入新的活力,生长出希望。” 人物小传 盛志勇:著名烧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创、烧伤专业开创者之一。主要从事创伤、烧伤外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数十年。浙江德清人,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专家组组长、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烧伤外科学会主委、中华创伤外科学会常委、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华烧伤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创伤杂志名誉主编、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副主编、国际烧伤学会资深委员及Burns杂志编委。美国科学促进学会和国际外科学会会员、美国创伤学会、加拿大创伤学会和以色列烧伤学会荣誉会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3项、其它奖24项。主编和撰写专著27部,发表学术论文880余篇,1996年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1999年获何梁何利进步奖。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