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封面故事

本色袁隆平


本色袁隆平本色袁隆平


        袁隆平,一位农业科学大家,中国工程院和美国科学院双重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语)。袁隆平这个名字,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当我们透过名人光环,更近一步地走向袁隆平,仔细地阅读袁隆平,我们会发现,他除了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他还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充满阳光的人。他有着颠沛流离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从小就有寻根究底、不肯服输的性格。对大自然的热爱,使他步入了农业科学的殿堂;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他终身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他也遇到了很多逆境,而他个人所具备的优良品质使他能够想方设法渡过难关并坚持下去。他多才多艺,会拉小提琴,并能从中获得灵感和心灵的净化。他喜欢游泳、打球,体育锻炼多年不辍,年逾古稀还不让少年。他生活简朴,淡泊名利,对国家、对全人类充满感情,充分享受着因奉献而带来的精神愉悦……

(一)热爱大自然的少年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在北平(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袁兴烈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曾任过平汉铁路局的秘书、高等小学校长,并投身于抗日战争,在冯玉祥将军部任过上校秘书;母亲十分贤惠慈爱,知书达理,曾当过教会学校的老师,常以多读书、求进取、做好事的思想教育孩子,并在英文方面对袁隆平进行了良好的启蒙。
        袁隆平从小生长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他在兄弟五个中排行老二,故取小名二毛。
        童年的袁隆平正值战乱,社会急剧动荡,磨难伴随他成长。“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从东北伸向华北,乃至内地。袁隆平一家和全国千千万万同胞一样过着逃难生活,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先后辗转于北京、重庆、南京、武汉等地。国破家亡的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侵略军的空袭,横尸街巷,哀鸿遍野,无数悲惨的景象冲击着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创伤。生灵涂炭,国土沦陷的事实,使袁隆平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使祖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战火纷飞的年代伴着他在武汉、重庆等地读完了小学和初中,在汉口和南京读完了高中。

中学时代的袁隆平中学时代的袁隆平

        袁隆平小时候十分调皮好动,喜好无拘无束。有一次,他居然带着弟弟逃学,到沙坝上去玩耍、游泳,父亲深知他贪玩,用望远镜老远便侦察到他们在江边玩,而且还全然不顾拉响的空袭警报,父亲气得提着拐杖冲到沙滩上……其实,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一种天性。那时母亲酷爱种花植草,屋前的空地上、窗台上都种满了。袁隆平兴味盎然地帮母亲侍弄这些花草,觉得有无穷的乐趣。后来有件事对他触动很大,那还是在武汉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带他们到郊外一家园艺场参观。袁隆平看到花儿姹紫嫣红,红红的桃子挂在树上,一串串的葡萄宛如紫水晶,感觉真是空气清新,花香果美,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他想,这就是古人诗中的“田园乐”吧。“学农真好,可以看见这么多美的东西,真美呀!”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赞叹大自然的春华秋实是如此令人神往。当时美国的黑白电影《摩登时代》也推波助澜,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人人丰衣足食,处处瓜果飘香。就这样,小时候一次郊游的美好印象一直保留在他心间,甚至影响了他最终选择学农,让他和农业、水稻相伴了一生。
        少年袁隆平虽然爱玩,但读书却十分爱动脑筋,充满了求知欲和猎奇心理。他不喜欢死记硬背,而喜欢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他喜欢地理、英文、化学,考试总能拿高分,他上的是一所教会学校,重视英语教学是教会学校的特点之一,其他课程不及格可以补考,但英语不及格就得留级。这对于对英文具有浓厚兴趣和良好启蒙的他,真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他现在之所以能在频繁的各种国际学术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那时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很大关系。

拉小提琴拉小提琴

        袁隆平在学习上成绩优秀,在同学中间更是一个活跃分子。他喜欢各种体育活动,爱好音乐,还会跳踢踏舞,但是他最喜爱的还是游泳。袁隆平的游泳技术还是在童年时练就的。1937年他随父母从汉口逃难到湖南省桃源县。在乘船过沅江时,不慎落入滔滔河水,幸亏一位船工及时相救,才得以活命。7岁的他决心向船工那样学会“划水”,也能在水里救人。从那时起就苦练游泳,还不到十岁就斗胆去横渡长江,令同学和老师瞠目结舌。以后,游泳成了他的强项。有个故事很有趣,那是1947年,他在汉口读高中时,武汉市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由于个头小,没有被选中去参加比赛。他不服气,在参赛那天坐在参赛同学的自行车架上跟进了赛场。体育老师知道他热情很高,同意让他试一试。结果出人意料,一个个彪形大汉名落孙山,而个头小小的袁隆平却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自由泳第一名。不久在湖北省举办的比赛中他又夺得了男子自由泳等两块银牌。

(二)人生之路的抉择

        高中毕业后,袁隆平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为隆平全家议论的焦点。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而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生气盎然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立志学农报国。慈善的母亲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经过家庭民主协商,最后让孩子自己做主。1949年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重庆湘辉农学院(西南农学院前身),并顺利考取。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了。袁隆平上的农学系,经合并、调整,成为农业部所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农业大学。1953年夏,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他服从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开始了他长达19个春秋的教学生涯。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听、写、阅读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
进校第二年,他又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他深感以前学得不深,既已任教,就边教边学,边学边教,教学相长。
        1954年,他教普通植物学。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一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他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
        1954年全国遭水灾,湖南尤为严重,洞庭湖区的堤坝全被水淹了,粮食严重减产。全国粮食实行定量供应。后来三年暂时困难时期,因为粮食减产,人们吃不饱,他亲眼看见有人倒在桥下、倒在田里……当时,他想,肚子都吃不饱,还谈什么中国现代化?由此他产生了中国要搞现代化,不解决吃饭问题不行的想法。“我们是学农的,解决人民吃饭的问题是我们的天职。”这个想法至今仍然牢固地扎根在他的头脑中,这也是驱使他孜孜不倦地研究提高粮食单产方法的重要原因。
        “志不强者智不达”,人如果有一个崇高的信念做支撑,就必然会加快前进的步伐。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能提高产量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解决温饱。
到60年代,他从阅读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于是,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学说。同时,也为他后来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革”中,被贴满大字报即将挨批的他,竟然由于一篇发表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得到了国家科委、湖南省科委的支持,神奇地成为保护对象,躲过批斗。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宝贵机会。

        在漫长的19年教学生涯中,袁隆平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研成果。


(三)与杂交水稻结下不解之缘


        由于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需要,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

袁隆平在田间观察超级杂交水稻袁隆平在田间观察超级杂交水稻

        1961年,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这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授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
        可是,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雄杂交,搞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的研究谈何容易!他思考必须通过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与其他品种杂交。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应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也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
        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历经30年的发展,2005年杂交水稻主推组合面积2.24亿亩,占全国水稻主推品种总面积的65.5%。截止2006年,杂交稻在我国已累积推广56.4亿亩,共增产稻谷5200多亿公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1986年,袁隆平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我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挂帅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9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且米质一般都较好。近年的种植面积达4000万亩左右。两系法杂交水稻的成功,继续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再次体现了以袁隆平为首的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的聪明和智慧。

袁隆平向来访的莫桑比克总理介绍杂交水稻袁隆平向来访的莫桑比克总理介绍杂交水稻

        袁隆平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的追求,并为促进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同时,他被粮农组织聘为首席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等国指导和帮助发展杂交水稻。他还多次到美国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地讲学、传授技术,并数次以高级科学家身份到国际水稻所从事杂交水稻合作研究。为了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的推广,他在国内共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近30期,为亚、非、拉30多个国家培训了500多名高级技术人才,使他们成为了这些国家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的骨干力量。
        作为杂交水稻研究的总设计师,袁隆平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杂交水稻的更高境界。1997年,他又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形态模式和选育技术路线,开始了对“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这是一道世界级难题! 1998年,这一项目受到国务院朱总理的高度重视,获总理基金1000万元。目前,研究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育成超级杂交水稻的先锋组合,在试验示范中取得了重大进展。2000年已实现了第一期大面积亩产700公斤的指标,比现有高产杂交稻每亩增产150公斤左右,尤其是1999年在云南永胜还创造了亩产高达1138.5公斤的超高产新纪录。超级杂交稻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因此得到快速发展,近几年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万亩。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下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1年我国将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袁隆平研究小组;2001年他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技奖;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13项国际奖和何梁何利基金奖;199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他“功勋科学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做一粒健康的种子

        袁隆平有名气,是因为他的杂交水稻。但生活中的袁隆平却没有一点“学究”气,他精力充沛,充满自信,不服老,甚至很“阳光”,对生活有着简单,却又深得要义的看法。
        他爱好广泛,是个“杂家”。他会拉小提琴,喜欢古典的小提琴曲,这种爱好始自大学时代。音乐能把他带到一种很舒适、很美好的境界,并启发他的灵感。2001年初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科学在中国”文艺晚会上,袁隆平演奏了一首李四光先生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给许多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演奏的专注不亚于手拿一穗稻谷,把科研的艰辛、科学精神的内涵用艺术的语言倾诉出来,感染了在场的很多人。专注是袁隆平的一大特点,他专注地去做每一件事,无论它是大还是小,都用心去做。
        现在很多人在追求事业的时候,忽略了感情的培养、人格的完善,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而袁隆平认为,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如果太自私,对社会、对人没感情,那他的存在就没有意义。应该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献一份爱心,这样人才会有欣慰感。人要正直、要乐观,对国家、对人类都要有感情才行,如果情感、人格不健全,对周围人的影响就像是毒素。

与农民朋友亲切交流与农民朋友亲切交流

        袁隆平虽已年逾古稀,但却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这与他喜欢运动是分不开的。他喜欢游泳、打排球,特别以游泳为强项。他不仅学生时代是佼佼者,最近几年还都是省农科院游泳比赛的第一名。许多年轻人不服气,一直想赢他,可袁老师底子好,又一直坚持锻炼,故很难赢他。他70多岁年纪,身上毫无赘肉,身材健美而匀称。此外,研究所每天下午5点都要打排球,袁老师老当益壮,担任主攻手,出手不凡,竞敢跃起扣球,而无气喘之状。
        居里夫人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袁隆平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他不但担负着繁杂的脑力劳动,而且还经常在各地视察奔波,此外由于长年跟水稻打交道,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难以胜任的。他
认为,要成才,第一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是身体要好。身体不健康,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论搞什么研究都支撑不下来。袁老师至今工作在第一线,只要田里有稻子,他每天都要下田。经常跟大自然接触,呼吸新鲜空气,自然减少生病;此外,一个人积极地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工作,多贡献少索取,也会开阔胸襟,使人身心健康。
        闲暇时,袁老师也喜欢和助手们一起打麻将、下象棋,袁老师自有一番高论:这是一种锻炼心性的手段。
        袁隆平崇尚简单生活,其实也只有以简才能驭繁。他的作息保持规律,以素食为主,常食粗粮,饮食定量,珍惜粮食,同时坚持锻炼。这样长期下来,生活就会变得很简单,心情也会明朗。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专家,却把“杂交”的理念推广到更宽泛的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他认为,全面发展不是门门功课都得满分,全才并不见得以后会成才,往往会变成书呆子。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有一些专才,有一些爱好。有专才,就有了方向;有爱好,不但可以使自己的世界丰富多彩,还可以自己“杂交”起来,融会贯通,互相启发。“杂交”现象不仅在自然界存在,在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也都广泛存在。人就像一粒种子,健康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
        2006年4月,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传出:年近八旬的袁隆平院士被评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成为袁隆平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美国科学院有着14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顶级科学院,每年在世界各国评选出在某个科学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为该院外籍院士。面对举世瞩目的成就和荣誉,袁隆平院士并没有偃旗息鼓,他说,他有生之年还有两个心愿未完成,一个是到2010年前培育成功第三代超级杂交稻,亩产达到900公斤;另一个是把杂交水稻的先进成果推广到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乃至更广,让杂交稻服务于全人类。我们期待着他的心愿能够早日实现。
        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科学家,但他首先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一个对祖国,对人类有感情的人,他还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运动的人,一个充满阳光的人,他也是一个善于“杂交”的人,一个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人……
        他是一粒健康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