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热点聚集

白鳍豚已经灭绝了吗?

        2007年8月19日,安徽铜陵市民曾玉江等3人在铜陵江段胥坝乡渡口用数码照相机远距离记录了一头“大鱼”出水活动的过程。这段时长156秒的录像经铜陵淡水豚保护区和中科院水生所专业人员鉴定,确认所拍摄到的“大鱼”极可能是一头白鳍豚。这段录象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白鳍豚的关注。因为就在此前的8月8日,英国皇家学会期刊Biology Letters 发表《2006长江豚类考察》,称中外科学家在长江中下游没有发现一只白鳍豚。英国《独立报》援引该报道时称,专家们认为白鳍豚“已经灭绝”。对此,中科院专家认为,科考结果只能说明白鳍豚是功能性灭绝,即因物种数量特别少而丧失了种群繁衍能力。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当没有充足的理由怀疑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时不能认为这个物种已经灭绝、



        白鳍豚注定要走向灭绝吗

        2006年12月13日,“科考1号”和“中国渔政42003”两艘科学考察船在绵绵细雨中停靠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码头。此次由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和瑞士近30位野外考察经验丰富的队员组成的考察队历时38天、近3400千米的航程的长江白鳍豚搜寻之旅结束。考察队在长江白鳍豚的整个历史分布范围约1700千米的干流中(往返3400千米),完成了截线抽样法目视考察、声学考察,以及系统的水样和泥样采集工作。38天来,除了2次疑似白鳍豚的事件外,没有发现白鳍豚的踪迹;长江江豚的数量仅有1200头左右,和10年前相比,数量下降了一半。
        2007年9月上旬,安徽铜陵淡水豚保护区和中科院水生所科研人员在铜陵国家级淡水豚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一次季节性的例行豚类考察,共有6人、2条渔船参与了这次历时4天的考察,主要调查了安徽大通至梅州尾江段及其附近水域豚类的分布和活动情况。考察期间,共发现江豚27头次,仍然没有发现白鳍豚的身影。难道长江白鳍豚真的灭绝了吗?
        白鳍豚又叫“白旗”,属哺乳纲鲸目,体长2米左右,重100千克左右,背呈浅灰色,嘴扁长似鸭嘴,有齿约130枚。由于长期生活在水中,前肢已演变成前鳍,后肢消失,身体呈流线型,十分适宜于游泳。白鳍豚的眼睛高度退化,在水中活动时只能靠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回声来识别物体,常三五成群地在水中沉浮。白鳍豚主要以鱼类为食,一头成年的白鳍豚每天要吃10余千克的鲜鱼,雌豚在哺乳期食量比平时还要大一些。白鳍豚有四个胃室,肠子长达30至40米,消化力很强。白鳍豚的睡眠方式很特别,它的两个大脑半球有可能是轮流处于觉醒和睡眠状态,有规律地交替工作和休息。白鳍豚的繁殖率很低,每两年才生育一次,一胎只生一头,很少有生双胞胎的。与一般胎生动物不同的是,为了避免被溺死,小豚出生时先露出尾巴。刚出生的小豚长约70厘米,每隔10秒钟左右由母豚带领出水面换一次气。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鲸类物种,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四种淡水豚之一。千万年来,白鳍豚一直和人类和谐共处,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万里长江和大型通江湖泊中,被誉为“长江女神”。
        198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功救活了1头严重受伤的白鳍豚,并取名“淇淇”。通过对“淇淇”的研究,人类对白鳍豚这个物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而,在人工环境中生活22年半后,“淇淇”于2002年7月14日高寿正常死亡。在“淇淇”年轻的时候,人们为它在长江中寻找到了一个雌性伴侣“珍珍”,但是,尚未成年的“珍珍”只与“淇淇”相伴两年半,即因病离“淇淇”而去。随着“珍珍”和“淇淇”的离去,人类对白鳍豚的研究只能依赖于它们留下的标本,但是白鳍豚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回声定位,即通过超声波准确探测和识别水下目标的功能,因为没有活的动物而无法继续研究。一旦白鳍豚灭绝,它的这种功能将永远无法被人类所完全认识,也永远无法为人类的仿生学所利用。
        长江白鳍豚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万年,是一种古老的活化石。它就像一本历史巨卷,将长江生态环境的演变和其他水生生物的进化全部记录在案。而人类一旦将这本“历史巨卷”丢失,很长一段自然演化历史将成为空白。

        白鳍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
        
        通过近30年的野外考察,国内外学术界在认定白鳍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时观点都很一致,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无节制的人类活动,包括过度的渔业捕捞和非法渔业、航行船舶和水下噪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水质污染,以及河道采沙等。
        上世纪70至80年代,死亡的白鳍豚中至少有50%是因为渔业活动所致。1990年记录到死亡的白鳍豚为12头,其中有5头是非法电捕鱼致死。2000年以后,非法电捕鱼已成为导致白鳍豚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渔业活动在长江中已经进入一个深不可测的漩涡,越是没有鱼可捕,非法渔业越猖獗,其结果是鱼类资源更加减少。鱼类资源减少带给豚类的可能不仅是食物供应不足,并且还有可能通过豚类种群自身调节机制,继而降低豚类种群繁殖成功率,种群数量会急剧下降。
        随着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航行船舶的数量急剧上升,船舶螺旋桨击毙白鳍豚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并且已成为导致白鳍豚死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船舶航行时产生的水下噪声不但阻断了白鳍豚的声通讯,对它们的声纳探测也造成极大的影响。白鳍豚是完全依赖声通讯和声纳生存的动物,近几十年来,航运业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水下噪声污染是前所未有的,白鳍豚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适应这种环境巨变。在航道疏浚和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通常会进行水下爆破,这也是导致白鳍豚死亡的原因之一。
        另外,沿江修建的水利设施,甚至是水泥或石头护岸等也会对白鳍豚的生存和繁衍有不利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改变了水下声反射环境,另一方面是破坏和减少了小型鱼类的栖息和繁殖场所。长江流域的水污染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传递,最后都会在以鱼为食的白鳍豚体内积累,对白鳍豚生存和繁衍会造成直接的伤害。有毒和有害化学物质对白鳍豚的伤害不仅表现在成年个体,对幼年个体亦有伤害,因为有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能通过胎盘或乳汁从孕豚或母豚传递到胎儿或幼豚。
        毫无疑问,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是造成白鳍豚迅速濒危的直接原因,而长江流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是造成白鳍豚及其他水生生物资源迅速衰竭的根本之所在。目前我国对长江的管理依然是“分部门、分级”管理的体制,这种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一个完整的长江生态系统被“分”、“割”管治。同时由于利益驱动,促使地方保护、各自为政、相互掣肘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对长江水环境和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建立在长江干流的白鳍豚保护区与陆生动物保护区相比存在很大的管理难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行政部门的影响和干预,因此实际上保护区很难全面履行其保护管理职能。

        对白鳍豚等长江豚类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①. 白鳍豚的保护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物种的保护问题,而是长江水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如果长江环境恶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不仅白鳍豚会很快灭绝,而且长江江豚和许多珍稀鱼类也逃脱不了灭绝的命运。因此,在考虑白鳍豚保护的同时,应该立即实施长江江豚和其他珍稀物种的保护。
        ②. 尽快出台长江流域综合管理措施,从流域层面全面考虑长江水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全面管理长江环境、资源、航运、水利、海事等工作,从流域的高度对长江资源和环境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执法。
        ③. 加大白鳍豚、长江江豚保护的力度。利用现有保护区、保护站和长江中下游渔政管理系统的条件,建立长江豚类监测、救护和保护网络。对重点江段和水域进行长期监测,以便及时了解豚类的分布、数量和活动规律,为捕捉白鳍豚,建立半自然繁殖群体做更充分的前期准备。鉴于长江江豚的数量在迅速减少,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长江江豚保护的力度。
        ④. 加强国家层面的投入与宏观管理。将国家级保护区管理队伍纳入国家公务员管理体系,以切实加强其队伍建设,落实相关保护措施。将目前国家和地方的白鳍豚保护区全部更名为长江豚类保护区,以同时体现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要地位。建议将鄱阳湖和洞庭湖作为长江豚类的庇护所进行更严格的监控和保护。同时考虑从国家层面立项加强长江豚类的保护并作为落实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性的工作。
        ⑤. 从法律层面加大保护力度。从宏观的角度制订长江保护法,限制并逐步终止长江渔业活动,规范航运业的发展,取缔或至少是严格控制长江和湖区的采沙活动,遏制污水排放,全面规划沿江城镇、企业、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建议立即将长江江豚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尽快完成相关法律程序。
        ⑥. 应用和发展新技术,探讨加强保护的新途径。比如尽快采集长江江豚精液,建立精子库;发展培养长江江豚体细胞培养技术,建立体细胞库;继续开展长江江豚人工饲养和人工繁殖研究,为江豚保护做出贡献。

(王丁: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摄影 / 王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