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津港文化传播中心 来 英 摄影天津港文化传播中心 胡志强 责编任晏黎
2010年02月01日
渤海湾海冰灾害严重
天津港船舶进出正常
破冰船揭秘
所谓破冰船,其实就是大马力的拖轮,在破冰过程中它主要依靠自身的重量,凭借船头部位吃水较浅的优势冲到冰面,然后利用船体的重量将下面厚厚的冰层压碎。在破冰过程中,人可以明显感觉到船体的起伏。破冰的拖轮每往返一次锚地需要近4个小时,往返一趟就能为小吨位船舶开出一条从锚地到码头宽约10米的行驶通道。为了防止开出的航道再次被冻上,破冰船只能以4小时为一个周期,不间断地在航道内来回行驶。由于破冰时阻力增大,拖轮原本近13海里的时速,在破冰时会自然减慢至5到6海里。
在集护航、接送引水员和破冰功能于一体的“津港轮6”拖轮上,记者看到,船上的缆绳稍微一沾水,就结冰变硬。据了解,天气最寒冷的那几天,整个“津港轮6”就像一条冰船,只有透过特殊处理的驾驶室前视窗可以观察海面情况。在拖轮破冰过程中,海里的冰水经常会溅到船上,所以,船员们需要一边驾驶拖轮破冰,一边清理船上的碎冰,天气寒冷,加之海风凛冽,温度要比陆地上低很多,但船员们表示,能看到港内船舶正常往来,受困船只恢复自由,也就不觉得苦和累了。
破冰过程中遇到被冰困住的船舶时,破冰拖轮还需要帮助其解困。1月12日,接到情况通报,天津港主航道上一条木质渔船被海水冻住,动弹不得,阻碍了主航道中大型船舶的行驶。“津港轮6”拖轮火速赶往救援。渔船在被困过程中已无自身动力,完全依靠大马力的拖轮进行拖拽,因渔船为木质结构,外壁较薄,拖拉过程中极易被冰块划伤。经过努力终于使渔船脱险,但整个救助过程极为危险。截止1月18日,共救助受困船舶2000余艘次。
“能者多劳”的大马力拖轮
海水结冰,为引水员的接送也增加了难度。平日接送引水员的快艇已无法继续运行,而此项任务现在则完全由“津港轮6”这样的大马力拖轮来完成,且在接送引水员的拖轮行驶过程中,对天津港主航道进行不间断破冰。
除完成接送引水员和航道破冰的任务外,拖轮回到港区仍要完成船舶靠岸的顶拖港作任务,且水面上的浮冰为船舶靠泊带来很大影响。船舶在靠泊过程中,均为无动力操作,需要两艘拖轮进行前后一拖一顶,方能靠到岸边。但由于海面结冰,使本就靠拖船靠泊的船舶阻力增大。此时,必须加派一条大马力拖轮将靠泊船舶与岸边之间的冰层“搅拌”碎,船舶方能顺利靠泊。据“津港轮6”拖轮驾驶员商师傅介绍,冰情最严重的几天,这船一连19个小时不停机,平时这样的拖轮一天只接送引水员一次甚至不参加此项任务,但由于冰情,一天出港接送引水员3到4次,拖轮的作业量大幅度增加。
全港船舶进出正常
冰情就是命令,为确保破冰作业的正常进行,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轮驳组全力指挥日常破冰工作,与进行破冰作业的拖轮保持全天候信息畅通,每日定时与天津海事局进行信息沟通,第一时间了解最新冰情动态。各破冰船舶随时待命,在接到破冰指令的第一时间,及时到位破冰,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在船舶调度方面,天津港着重加大对重点船舶的保障力度,特别是确保客运船舶、30万吨油轮、电煤运输船舶的正常运输。
为保证破冰工作的连续性,承担主要破冰作业任务的天津港轮驳公司每天派出多达10艘的拖轮开展破冰作业。每组破冰船的安排是海河内河2艘,航道及锚地周围4艘,相互交替出发。
截至1月18日16时,担任天津港港区主要破冰任务的天津港轮驳公司共有10艘拖轮参与破冰,出动船舶巡视冰情400余艘次,累计冰情巡视时间1700余小时,出动破冰作业船舶近210艘次,累计破冰作业时间800余小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进出港船舶的正常运行。
据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今冬的冰情为历年来所罕见,但是天津港积极组织拖轮进行破冰作业,港口生产基本没有受到冰情的影响,元旦以来的船舶进出港和码头装卸生产作业基本正常。
责编/任晏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