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5-07

园丰牧业: 自主育种 再造灵山香鸡地理标志品牌

文/本刊记者 冯昭

2025年07月22日

屏幕截图 2025-09-02 115713.png

灵山香鸡,以肉质细嫩、光泽润滑、香味浓郁著称的广西特产,长天龄黄羽肉鸡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种,是原农业部批准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

作为以畜禽繁育养殖、饲料生产为主营业务,配套有机肥生产、畜禽屠宰、冷链物流、食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西园丰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丰牧业”)成立23年来,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在培育出园丰麻鸡2号等灵山香鸡优良品种的同时,还研发出“广西地方鸡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培育推广”等新技术、新工艺。

2024年,园丰牧业名列中国农业企业五百强第235位,并连续六年进入广西民营企业百强,成为科技赋能打响地理标志品牌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从种鸡孵化到多元发展


2002年,园丰牧业创始人潘焕枢、邓忠明为保护传承灵山香鸡,在广西灵山县建成投产了第一间灵山香鸡孵化厂,此后又相继建成佛子种鸡场、白水种鸡场、饲料厂等产业基地;10年后,潘夏雨接任园丰牧业总裁,秉承“地方天园、丰润百年”的使命,先后在钦州、防城港等地成立10家子公司,形成涵盖种鸡孵化、生猪养殖、有机肥、食品加工四大产业板块的多元企业集团。

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园丰牧业已成为集畜禽繁育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食品企业,同时也是广西首家兼具优质黄羽肉鸡及优质生猪从种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企业。

对于一直以来致力于传承发展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灵山香鸡,园丰牧业建成了国内标准最高、规模最大、血统最纯正的繁育养殖基地;其自主培育的灵山香鸡优良品种园丰麻鸡2号,于2021年通过原农业部新品种(配套系)审定。此外,园丰牧业还在北部湾地区建成拥有200万头高标准丹系优质生猪的产业集群;投产拥有年屠宰加工100万头优质生猪及4000万羽肉鸡的能力及配套冷链物流配送能力的园丰现代食品产业园。

园丰牧业副总裁方军介绍,目前,园丰牧业正致力于在五年内打造中国优秀的黄羽肉鸡育种企业、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企业,建设成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放心肉”品牌基地、实现“畜禽养殖-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屠宰冷链-食品文化产业园”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建全链条数字育种体系


园丰牧业养殖基地曾先后被原农业部评为肉鸡标准化示范场、生猪标准化示范场,被广西科技厅评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那么,它们是如何做的?

方军介绍,由于传统的育种体系脱离饲养管理和屠宰销售,因此难以实现育种价值的量化和可视化,且育种方案难以根据预判的市场信息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企业对育种工作的忽视,逐渐造成种源“卡脖子”。为此,园丰牧业在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打通全产业链,借助智能化数据信息采集,对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进行分析,构建起数字化育种体系。

“以数据指导育种和生产,不仅实现了育种效益和生产效益的可视化,还可以实时掌握育种进展,提高选种准确性和育种效率。”方军介绍,园丰牧业通过采用“种、料、病、广、宰、销”全产业链数据集成,不断改良和提升了畜禽生产性能,使养殖成本下降15%,基本实现区域性种源自给,解决了种源“卡脖子”问题,并采用“公司+农户”养殖模式,辐射带动一批合作社和养殖户走向富裕。

标准化生产方面,园丰牧业制定了从育种到餐桌的全流程标准化操作手册。为实现自动化喂料、供水、环控、集蛋,园丰牧业在灵山香鸡核心示范区配置了自动化集蛋、清粪设施,在减少人工干预的前提下提升了生物安全等级;与此同时,建立起覆盖安全、质量、设备维护等多维度的岗位细则和考核指标体系,用管理流程标准化明确“谁负责、做什么、怎么做”。

与此同时,园丰牧业运用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建起了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采用发酵工艺将畜禽粪便转化为生物有机肥;并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为主要利用路径,构建起“畜禽粪污-沼气-水果(茶叶、林木)”的循环农业模式,使生物有机肥和畜禽粪便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还林,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又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赢。

“在核心项目,我们按生物安全无特定病原(SPF)体系进行设计,例如在犀牛种猪场,通过空气/水质净化系统、密闭式管理,阻断疫病的传播。”方军告诉本刊记者,“在园丰牧业,标准化生产与生态化建设并不是孤立的存在,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可以让它们相互赋能,最终在保障产品质量、提升效益的同时,实现环境友好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多目标协同。”


培育灵山香鸡优良品种


为推动自主研发,园丰牧业于2014年成立了钦州市优质种鸡孵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该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先后取得“灵山县优质种鸡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种鸡场重要疫病净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园丰麻鸡2号”“广西地方鸡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培育推广”等科研成果。其中,与广西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广西地方鸡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培育推广”项目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园丰麻鸡2号,则是园丰牧业自主研发、改良的新一代灵山香鸡品种。“该品种利用广西麻鸡和文昌鸡进行培育,旨在满足国内特别是两广地区对优质肉鸡的需求。”方军介绍,研究中心在培育出园丰麻鸡2号新品种的同时,也研发出“种鸡场重要疫病净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

在园丰麻鸡2号品种筛选及中试过程中,研发团队通过组建不同的杂交组合试验,测定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父母代母本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和产蛋数指标,以及商品代肉鸡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成活率及屠宰性能等指标,最终筛选出在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肉鸡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方面表现优异,具有较高综合效益的配套系。

此后,园丰牧业通过推行“公司+家庭农场”“种苗+饲料+兽药+技术+标准+保价收购”的经营模式,在乡镇设立服务部,对养殖户开展养殖技术指导,引导标准化养殖,使园丰麻鸡2号养殖户经济收益得到显著提高,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园丰麻鸡2号累计出栏量超过了5亿只。

“园丰麻鸡2号的品种培育,曾一度面临如何提高种鸡繁殖性能、商品代肉鸡生长速度和抗逆性,以及确保新品种遗传稳定性等一系列难题。”方军回忆,研发团队通过多品系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最佳配套系组合,同时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疫病净化技术,经过反复试验,最终确保了种鸡的繁殖性能,让商品代肉鸡生长速度适中,并提高其抗逆性。

发明专利赋能孵化育雏


为培育畜禽新品种,园丰牧业研发团队不断创新技术,曾获得过数十项发明专利,具有排气装置的孵化机就是其中之一。

方军介绍,该孵化机的排气装置包括通风管道和排气扇,通风管道包括主管道和与主管道连通的支管道,支管道与各孵化机本体的风门调节阀连接,主管道的两个开端穿过孵化厅与厅外接通,排气扇则设置于主管道两端。运行过程中,排气装置直接将孵化机富余热量及二氧化碳排出孵化厅,有效降低了孵化厅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从而保证了孵化厅的空气质量。

目前,这款孵化机已应用于年产5000万羽鸡苗的孵化厂,不但解决了大规模密集孵化场景的空气质量问题,使孵化厅温度降低3-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安全阈值内,并且使种蛋孵化率提高了大约5%。园丰牧业还将该技术推广至养殖基地,对灵山香鸡产业示范区年产4500万羽鸡苗的产能目标形成有力支撑。

“未来,园丰牧业将紧扣种业振兴与乡村振兴政策,以种业自主化、技术绿色化、产业链智能化为核心,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广西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加速成果转化;同时依托区域资源整合,实现从传统养殖向‘科技+生态+品牌’的现代化食品集团转型。”方军说。

屏幕截图 2025-09-02 115817.png

园丰牧业培育的灵山香鸡鸡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