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5-05

企业科学家--为推动企业创新的先锋喝彩!

文/本刊记者 冯昭

2025年05月23日

屏幕截图 2025-07-08 102748.png

许文东

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广东省药用脂质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医药产业,我国企业科研平台中隐藏着许多细分领域的“黑马”,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山汉方”)副总经理、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文东就是其中之一。

入职白云山汉方16年来,许文东带领团队将中药提取分离新型技术进行集成与应用,成功突破多项药用脂质原辅料研发难题,使国内市场摆脱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他先后承担《新型注射脂质辅料的产业化及应用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国际化注册》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研发了注射用蛋黄卵磷脂、蛋黄磷脂酰胆碱、中链甘油三酯、精制橄榄油、精制胆固醇等脂质原辅料,推动下游制剂国产化,间接带动数十亿元高端制剂市场,保障了我国药用脂质领域的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并完成国内首家注射用磷脂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FDA)备案登记,开启药用脂质原辅料国际化进程。

他还带领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优化整合,纳入新序列管理,使之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一份子。


南下广州 投身药用脂质研发


年仅44岁的许文东,已经有近20年的中药创新科研经历。

2009年,许文东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作为国内顶尖医学学府博士毕业生,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进入高校或研究机构,而是怀揣知识回报实业的想法进入白云山汉方,成为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同期唯一离开北京,且到企业供职的博士毕业生。

在白云山汉方,他一干就是16年,历任课题组组长、科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直至成为公司副总经理、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领衔主导创新药研发工作。“做科研、做课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了,但主要还是想做一些跟老百姓生活、跟市场结合紧密的工作。”许文东回忆,在参加工作之初,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着眼人民生命健康,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选择一条合适的赛道,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经过系统调研,许文东发现脂肪乳注射液严重依赖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进口,究其原因,在于脂肪乳关键的药用脂质原辅料缺乏,开发技术难度大,国产化存在一系列“卡脖子”难题。

静脉注射脂肪乳,是常用于危重病人的一种营养支持手段,对无法进食或消化系统受损的病人尤为重要;药用脂质则是脂肪乳制剂的关键原辅料,也是疫苗、生物药等制剂的重要佐剂。21世纪初,不论是脂肪乳制剂还是药用脂质原辅料,国内技术与生产水平相比西方国家均显著落后,行业市场被进口供应商垄断,相关的技术也被国外供应商掌控,“卡脖子”情况明显。

“脂肪乳制剂是以油脂为油相基质,辅以乳化剂、等渗剂及注射用水乳化而成的水包油型乳剂,不同品种的脂肪乳制剂由于不同类型油脂基质的脂肪酸链长以及组成比例有所差异,从而产品呈现出不同的营养供给和功能支持效果,临床用药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按需选择。”许文东介绍,从此,他开始投身于药用脂质原辅料研发,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国外垄断的局面。


各个击破 解决“卡脖子”难题


当时,国内上市的7种新型脂肪乳制剂品种有5种被国外垄断,9种主要的药用脂质原辅料国内只能生产2种。经过长期研究,许文东发现国产药用脂质产品存在指标成分含量不达标、同系物与结构类似物混杂、氧化指标不合格等一系列技术痛点。

于是,他带领团队逐一进行剖析,找出症结,各个“击破”。

此前,蛋黄卵磷脂作为脂肪乳制剂最关键的药用脂质原辅料,供应被国外厂家牢牢掌控。于是,许文东首先选定蛋黄卵磷脂,带领团队开发相关产品。在研发过程中,蛋黄卵磷脂产品相继出现热敏性不佳、指标成分易被破坏、制备过程中产品易氧化等一系列问题。许文东迅速展开分析研究,带领团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技术攻关,终于找到不同问题对应的具体原因。

最终,他们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膜浓缩技术、冷冻干燥等不同单元技术,对应解决单项技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集成各单元技术,形成优质、高效的示范生产线,实现了蛋黄卵磷脂产品制造全过程低温处理,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产品不仅在质控成分含量、过氧化值、性状与水分等指标达到要求,其有害杂质、酸值、水分等指标与进口产品相比还表现出明显优势。

许文东团队的不懈努力,使白云山汉方不仅在2012年打破进口垄断,成功开发出精制蛋黄卵磷脂产品,成为首个在国内实现产业化的国产蛋黄卵磷脂品种;更在七年后,使注射用蛋黄卵磷脂产品完成美国药品主文件(DMF)登记,成为首个完成美国药品主文件备案的国产蛋黄卵磷脂品种,打响“品种出海”的第一枪。

此后,许文东带领团队不断精进技术,相继实现蛋黄磷脂酰胆碱、精制橄榄油等一系列药用脂质产品的国产化,在打破国外垄断的同时也保障了下游制剂原辅料供应链的安全,降低了下游制剂成本,有效缓解了医保支出压力和患者用药经济负担。其中,授权专利“一种注射用蛋黄磷脂酰胆碱的制备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中国专利优秀奖;“注射用磷脂系列辅料关键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高端药用脂质原辅料的关键技术突破、应用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中国发明创新奖一等奖。


传承创新 走出时尚中药之路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许文东带领团队立足关键技术,先后完成省级、国家级平台的申报和建设,形成国家-广东-广州三级科研平台,包括广东省药用脂质重点实验室的成功组建、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水平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整合等。

作为工程中心和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许文东带领团队聚焦中药现代提取分离技术产业化突破及其在医药工业创新中的推广应用,开展了系列中药现代化技术成果转化与中药创新药开发,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现代中药产业化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攻克了多项中药制药工艺技术落后以及高端制剂原辅料缺乏等行业技术难题,解决了传统中药“苦、大、黑、粗”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我国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对已批复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分两批进行了优化整合评价,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考核,纳入新序列管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文东认为,该中心纳入新序列管理,是对依托单位白云山汉方在中药领域持续推进提取分离技术工程化转化以及产业化应用的肯定。以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研发平台,2022年3月,许文东作为核心骨干承担的“中药灵芝的传承与创新之路”项目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神农本草经》记载,传统中药灵芝‘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现代药理与临床证实,灵芝对肿瘤、肝脏病变、失眠以及衰老的防治作用显著。”许文东介绍,“中药灵芝的传承与创新之路”项目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指纹图谱、乳化等新技术,对灵芝进行现代开发,加大其在中药提取、质量控制、新制剂中的应用,通过推出系列对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肿瘤防治有独特优势的产品,走出了一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时尚中药之路。

2025年1月,白云山汉方自主研发的“LBZ-18口服乳”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成为全球首个“治疗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1.2类中药创新药临床试验批件。许文东作为该项目的关键核心骨干,在包括项目立项筛选、技术攻关、药效研究、临床研究及项目总体把控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项目前期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药效显著确切,目前正在积极开展临床研究。”许文东透露。

不懈攻关 作创新药研发“领头羊”


“注射用蛋黄卵磷脂、注射用橄榄油研发及产业化过程的艰辛,造就了我在科研道路上坚忍不拔的性格和不达目的绝不服输的精神。”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许文东认为,“同时,白云山汉方及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历任领导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情怀也深深影响了我,他们时时激励我以前辈为榜样,为企业发展持续奉献和担当。”

未来,许文东将继续带领科研团队不懈攻关,打破更多医药产品的国外垄断,努力实现细分技术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目标。

“白云山汉方将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要,基于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争做中医药健康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谈到下一步工作计划,许文东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希望,“首先,打破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脂质原辅料的垄断,解决全品类原辅料‘卡脖子’的问题,并进入生物药、疫苗等原辅料研制领域;此外,我们准备做一些创新药,尤其是对临床上急缺的药品进行布局,解决临床的痛点,围绕肿瘤、免疫、营养治疗等多方面持续进行新产品的布局。” 


您一直在中药创新领域进行深耕。在16年职业生涯当中,有哪些人和事对您的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

在职业生涯中,注射用蛋黄卵磷脂、注射用橄榄油研发及产业化过程的艰辛,造就了我在科研道路上坚忍不拔的性格和不达目的绝不服输的精神。同时,白云山汉方及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历任领导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情怀也深深影响了我,他们时时激励我以前辈为榜样,为企业发展持续奉献和担当。


您认为汉方医药的创新研发,主要应当遵循哪些方法和原则?

利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和药理评价技术等科学手段,对来源于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科学评价和认识,进一步创新开发包括中药创新药、中药保健食品在内的系列产品,是白云山汉方一直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未来,白云山汉方将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要,基于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争做中医药健康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